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余年寄山水
824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10: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马拉加大学-卡罗纳


一、诗文
二、译文
诗言志词抒情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br>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br>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br>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br>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第1页共6页


诗言志词抒情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 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 ,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 林好像细密的雪珠
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 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 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 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 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 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 ,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 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 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 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 满了江边的树林。
三、作者简介
第2页共6页


诗言志词抒情
张 若虚(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
初唐(660-7 20)诗人,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中,与
贺知章、贺 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
“吴中四士”,文词俊秀 。存诗仅2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
的地位。“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四、赏析
《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来写,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
流,月下 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
有主有从,主从巧妙 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对景物的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 斓的色彩,很能引人入胜。同是月光,
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 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
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 统一在皎洁
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
也在统一之中出现了变化,取得班斓多彩的效果。
第3页共6页


诗言志 词抒情
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
景 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
明,缠绵悱恻, 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
全诗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作为月 的陪衬,主客巧妙地配合,敷以斑澜的色泽,
构成一幅如梦如幻般的空明纯美的诗境。全诗由皎洁的月光 ,铺写到海潮、芳甸、花林、白
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良辰美景又与人生的短暂与 愁苦构成对应,抒
发了诗人淡淡的感伤和幽幽探索的心境。
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张若虚在 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闻一多称“这是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
五、练习 题答案
【试题1】
1.这段诗歌共描述了哪几种景物?
答案:春、江、花、月、夜五种 景物。
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一段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体 现了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
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 又何其短暂;而整个人类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
天地之间!感情哀而不伤,充盈着热烈 、达观之气。
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诗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四句诗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 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
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文中又常用为离别的景物 、处所。“谁家”“何
第4页共6页


诗言志词抒情
处”二句互文见义, 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往一复,
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4 .这一诗段描写了哪几种人物形象?刻画了他们怎样的内心情感?
答案:游子、思妇。羁旅之愁,相思之 苦。
【试题2】
1、体会《春江花月夜》深沉、寥廓、宁静、怅惘的艺术境界,并找出有关词句 ,具体
说明
(①景。诗人把游子与思妇之间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春江潮水”“海 上
明月”“芳甸”“花林”形成了寥廓、宁静的意境。②情。以良辰美景衬出游子与思妇之
间的 离愁之苦,“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怅惘;又以细节描绘“玉户帘
中卷不去,捣衣 砧上拂还来”表现一种愁苦。③感。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
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 越发显得浓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它
展示了大自然的美,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 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种对于宇宙和人生
的真挚的探索,深沉而有意味。)
2、《春江花月夜 》,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春江花月夜 》,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来写,但又有
重点,这就是“月”。春、江、花 、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
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 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
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 成美妙的艺术境界。
3、下面两句诗中,在流传的不同版本中出现了不同的用字,请结合你对诗中的情境 和
意象的理解,为它们选择最为妥帖的字,并说说理由。
第5页共6页


诗言志词抒情
(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句中的“只”字,有些版本作“望”,< br>你觉得作“只”好还是作“望”好?
(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中的“待 ”字,有些版本作“照”,
你觉得作“待”好还是作“照”好?
(“只”字写出了月圆而缺;月 缺而圆,年年相望,只是如此,从来没有两样的明月,人
哪里比得上明月之长在永恒的情景,而且与“无 ”字相对。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丰富
多彩的人生却是“代代无穷已”的,这样也就与“年年只相似 ”的明月一样获得了永恒。“望”
字虽然也写出了江月互望的动作神态,也包孕了望月之人的怅惘之情; 但从前后对应、简洁
来说,还是选“只”好。)
(“待”字表现出了明月徘徊,像是在等待什么 人似的,但又永远不能如愿的情境;而“照”
字只表现出了月光照人的情景,缺乏“待”字的悠远和怅惘 的意境。)
第6页共6页

帮父母做家务的作文-大学生实践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教务网-快递公司什么时候上班


助学贷款流程-励志座右铭大全


服务员求职简历-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立秋的古诗-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


环境科学与技术-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嘉华学院-公示范文


南丁格尔的事迹-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