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预设看英汉互译

玛丽莲梦兔
844次浏览
2020年07月30日 14: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诺贝尔奖-寻人启事范文


2009
年第
3

 
总第
179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jiangResearchesonHigherEduca tion
No.32009
.179
从语用预设看英汉互译
匡 骁
1 ,2
,
尹铁超
2
(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上海 
200241;
 
2.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 br>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
摘要
:
预设是指说话者在说出 某个特定句子时所作的假设
,
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和语段
(
utteranc e
)
的适宜性而必须满足
的前提。预设的研究是从语义关系的研究开始的
,< br>但由于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
defeasibility
)
和语境依赖 性的特点
,
许多语言学
家将预设作为一种语用现象而非语义现象进行研究。语用预设主 要有两个特点
:
(
1
)
语用预设与语境密不可分
;
(
2
)
语用预设
在语篇的衔接中起着重要作用
,
保证了语篇 信息流的通畅。针对这些特点
,
作为译者
,
在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换过程中< br>,
应考
虑到语用预设的复杂性
,
准确把握源语的前提信息
,< br>透彻理解原文
,
根据具体情况对源语语篇预设进行适当处理
,
用直译或 意
译法保留、转换、增添预设信息
,
从而避免翻译中的语用失效
,
力 求达到英汉互译中的语用等值效果。
关键词
:
预设
;
语用预设
;
源语
;
目标语
;
语用失效
;
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编号
:1003-2614
(
2009
)
03-0180-03一、预设的起源与定义
预设
(
presupposition
)
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对所指
(
refer
2
ence
)
和所 指词语
(
referringexpressions
)
性质的争论。早在< br>1892

,
有现代逻辑学之父之称的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弗莱
辑语义 学家从真值条件
(
truthcondition
)
出发
,
将预设看做是
一种特殊的蕴涵
(
entailment
)
关系
,
是句子和命题之间的关
系。
(
王守元
,
苗兴伟
2003:1
)
构成预设关系的两个句子或
命题
X

Y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
1
)
如果
X
真实
,Y
也真实
;
(
2
)
如果
X
不真实,Y
仍然真实。因此
,Y

X
的预设。预设

(
FregeGottlob
)
在其著作
OnSenseandRefere nce
(
《论意
)
中最早提到了语篇中的预设现象。他认为
,
预设义与指称》
的语义关系的特点
:
①预设信息的设置和某个词或者句子结
构密切相关。例如
,
某高校规定
12
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参加
毕业典礼
,
发布者巧妙地将这一规定以预设的形式表述如

:Weregrettha tchildrenundertheageof12cannotattendthe
exercis es.
发布者通过叙实动词
regret

childrenunderth e
ageof12cannotattendtheexercises
处理为预设信息
,
使这一
是指说话者在说出某个特定句子时所作的假设
,
即说话者为
保证句子和语段
(
utterance
)
的适宜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
,

此也被译成“前提、前设、先设”。人们在通过一个句子作出
陈述时
,
必然存在显而易见的预设
,
也就是发话者在断言中
所用的专有名词必有所指。 例如
,
发话者断言
(
1
)
Kepler
diedi nmisery,
句中
Kepler
这一专有名词必指某一客观存在
信息已成 为交际双方的共识
,
这种表述方式比单纯的硬性规
定效果要好得多。
(
王守元
,
苗兴伟
2003:3
)
②预设在句子
被否定后依 然成立。例如
,Hehasstoppedbeatinghiswife

句话,
“他不再打老婆了”预设“他打老婆”这一事实
,
而其否
定形式“Hehasnotstoppedbeatinghiswife
”仍然预设“他打老
婆” 这一信息。③预设与语句焦点有关联。正如乔姆斯基说
的那样
:

Thefo cusisthephrasecontainingtheintonationcen
2
t re,andthepresuppositionisdeterminedbythereplacemen tof
le

.
例如
,ducedMary.b.
duce dMary.
这组句子的焦点不
的实体
,
换言之
,
这句话的 陈述在内容上虽然不包含
(
2
)
Kep
2
lerexist ed,
但是
(
1
)
是以
(
2
)
为 前提
,
也就是
(
1
)
预设了
(
2
)

同时
,
在否定式
(
3
)
Kepler didnotdieinmisery

,
预设
(
2
)仍然成立。另外
,
弗莱格还举了一个时间状语分句的例子
:
(
4
)
AftertheseparationofSchleswig-Holsteinfro mDenmark,
PrussiaandAustriaquarreled.
这句话里,
可以看出
,Schleswig
-Holstein
原来并没有从Denmark
分割出去
,
使
Afterthesep
2
arationofSchleswig-HolsteinfromDenmark
具有所指的预设 。
弗莱格的预设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
一是指称短语和
实践分句均有所 指
,
因而具有预设
;
二是一个句子和它的否
定形式具有同样的预设< br>;
三是一个句子
,
无论真实或谬误
,

预设必须成立 。
(
耶夫・维索尔伦
2003:46
)

,
预设也 各不相同。
(
戈玲玲
2002:42
)
然而
,
单纯 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研究预设虽然能在一定程
度上解释命题间的语义关系
,
但由于预设具 有可取消性
(
de
2
feasibility
)
和语境依赖 性的特点
,
许多语言学家将预设作为
二、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
随着语义学的发 展和语用学的兴起
,
预设又成为语言学
家关注的焦点
,
预设的研究是 从语义关系的研究开始的。逻
一种语用现象而非语义现象进行研究。语用预设这一概念
是由Stalnaker
(
1970
)
最早提出的
,
他认为
,
预设不但与语境
有关
,
而且同发话者有关
,
是发 话者和语段之间的关系
,
是发
话者为保证语段信息流的畅通
,
根据自 己对受话者的知识状
收稿日期
:2009-01-12
(
项目编号
: QW200544
)
的阶段性成果。基金项目
:
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文学翻译中‘忠实’与‘背叛’原则研究”
作者简介
:
匡 骁
,
华 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
,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讲师
,
从事美国 文学和文艺学研究
;
尹铁超
,
黑龙江大学西
语学院教授
,< br>硕士生导师
,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
从事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 /p>


从语用预设看英汉互译
态作出的无须断言的假设。而且发话者会根据自己的假设< br>将受话者已经了解或被认为是已经了解的信息处理为预设
信息。
(
阎丽君
2004:214
)
例如
,
(
1
)
Johndi dn

tstopwork
2
ing.
(
2
)Johnwasworking.
(
3
)
Johndidn
’< br>tstopworking;he
neverevenstarted.
单纯从语义学的 角度看
,
(
1
)
预设了
(
2
)
,
181
能认为某些信息是不言而喻的前提
,
无须在语言中表现出
来< br>;
但操英语的人却认为有必要在语言上表现出来
,
甚至加
以强调。(
何自然
1987:126
)
在语言交际中我们常会发现很
多预 设信息对源语读者来说很有意义
,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背
景等因素
,
这 些预设对目标语读者来说却很难共享。比如
,
在中国影响深远的鲁迅作品
,
其 中的阿
Q
精神对中国人来讲
已经是共享信息
,
但对异域文化背景的人 则不免晦涩难懂。
如果不加以明示
,
就会造成交际过程中的障碍。正如
Pet er
Fawcett
所说
:
话语中充满了预设
,
预设的引发 不仅有语言因
但是如果把
(
1
)
放到
(
3
)
语境中的话
,
预设
(
2
)
则被取消。
(
王守元
,
苗兴伟
2003:2
)
由此可见
,
一个语言成分是否诱发
了预设和发话者有着直接的关系。
语用预设主要有两个特点
:
(
1
)
语用预设与语境密不可

:
从语用角度来考 虑预设
,
最重要的是考虑预设的合适性
(
felicity
)
和共知性
(
mutualknowledge
)(
何自然
1987 :123
)


,
也有许多非语言因素
,
这些给翻 译带来了诸多不便。译
者不仅需要知道在源语文化中缺乏什么预设
,
而且还需要了解源语文化中存在的预设对翻译所带来的影响。
(
Fawcett
2000:11 4

123
)
基于以上分析
,
本文认为
,
英汉互译应该从
语用预设合适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语境。言语行为的成功
完成
,
必须具备他人认可的条件。有些语句无法从语义的真
值条件来判断其真假
,
但却可以 根据特定的文化语境判断它
们合适与否。如
:Inowpronounceyoumanand wife.
如果说
话人没有合法权利来主持婚礼仪式
,
那么这个句子就会被视
为使用不当。
(
刘伊俐
2002:65
)
。语用预设的共知 性指的
是在交际过程中
,
说话人对共知信息的假设或交际双方所共
同接受的信 息
,
它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有的背景知识、
交际场合的情景和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 等。例如
,Georgegot
hisarmstuckinthedraincover,s othefire-brigadewascalled
in.
(
何兆熊
20 00:287
)
中国学生会发觉此话前后没有因果
直译和意译两个方面适当处理预设信 息。
1.
在直译时
,
要根据具体情况保留或转换预设信息。作
为语言 的一种特殊现象
,
预设信息在源语中出现
,
也可以存
在于目标语中。 怎样在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换过程中实现
两种语言的语用对等
,
也是我们在翻译标准之 一———“忠实”
这个原则下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因此
,
在翻译时
,
如何翻
译预设信息也是实现语用对等的关键。对于两种语言共有
的、已知的预设信息
,
可以采取直译或者替代法来保留或转
换预设信息。

henewcabin etwasformed,alotofreforms
havebeencarriedoutint hecountry.
(
译文
:
新内阁自成立以
)
本句的预 设是
anewcabinet

,
在国内实行了诸多改革。
wasf ormed.
在翻译时可以通过直译完全保留预设信息。
关系
,
因为在中国只 有发生火险时才会叫消防队
,
但是作者
显然是从本族语使用者的常识出发
,< br>日常生活中各种棘手的
问题例如手臂卡在阴沟盖里
,
找消防队解决是很自然的事
情。可见
,
说话人在传递信息时应有意识地操控共知性
,

立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的语境
,
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正如
Grundy
所说
,
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用预设的共同性越

,
就越有可 能实现指称目的。
(
Grundy1995:69
)

(
2
)

用预设在语篇的衔接中起着重要作用
,
保证了语篇信息流的通畅。如
:JohnwasinMary

here
thenightb efore,too.
第二个句子中的“
too
”所诱发的预设重


cheatedJerry.
以上这组句子的焦点词不同
,
因此在翻译时也要 保留其
不同的预设信息。
a
的预设是交际双方都知道有人欺骗了杰

,
但有一方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
,
所以译文为
:
是汤姆欺
骗了杰里。
b
的预设是交际双方知道汤姆和杰里有关系
,

一方不知 是什么关系
,
由于焦点词是在谓语上
,
故译文为
:

姆欺骗了杰里。
c
的预设是交际双方都知道汤姆欺骗了一个

,
但 一方不知谁被欺骗
,
故译文为
:
汤姆欺骗的是杰里。
在广告宣传语中 经常使用预设来推销产品
,
可以说
,
广
告语篇中的文化预设是广告存 在的先决条件。如将二者割
裂开来
,
广告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
从而 达不到广告诉求的
目的。因此
,
要实现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
,
就 必须注意
对预设的处理。在广告语翻译中
,
若两种语言的共性或文化
预设能为 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时
,
则一般采用直译保留预设
信息即可。

3.
(
蒋磊
2002:72
)
Well,whoshouldknowb etterthanaduckhowtokeep
warm?
(
Pierrespo rtquiltedjacket
)
这则广告疑问句包含的预
复了第一个句子的命题< br>,
从而使第二个句子在表达断言信息
的同时与第一个句子构成紧密的衔接关系。
(
朱永生
,
苗兴

2003:25
)
能够产生预设 的语言成分被称为预设诱发语
(
presuppo
2
sitiontrigg ers
)
,
即语句中的词语或结构的意义所揭示的前提
关系
,
也译为前提语。语言学家
Levinson
概括了以下几种预
设诱发语
,< br>即含蓄动词
(
implicativeverb
)
,
叙实动词
(
factive
verbs
)
,
状态变化动词
(
changeofstateverbs
)
,
评价动词
(
v erbs
ofjudging
)
,
时间状语从句
(
temp oralclause
)
,
断裂句
(
cleft
sente nces
)
,
非限定性关系从句
(
non-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
)
,
反事实条件从句
(
co unterfactualconditionals
)
,
问句
(
q uestions
)

(
王守元
,
苗兴伟
2003 :1
)
例如
,
在句子
Mar
2
tharegret sdrinkingJohn

shomebrew.

,
预设诱发 语即含蓄
动词
regret
预设了“
MarthadrankJohn

shomebrew.
”。
设是
:Someoneknowsbesth owtokeepwarm.
所以在翻译时要
尽力保留这个疑问句的预设中表达的肯定意义。译 文
:
有谁
能比鸭子更知道怎样保暖呢
?
———当然是
Pie rre
羽绒运动
茄克
!
然而
,
当源语中词语的语用意义因文 化差异不易为译文
目的语读者接受和理解时
,
达到社会语用等效翻译就有比较
三、语用预设和英汉互译
何自然教授认为
,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故反映
思维的语言表现方式也有差异。操汉语或英语的本族人由
于思维方式不同
,
对语用前提的认识也不同。操汉语的人可


182
从语用预设看英汉互译

,
达到语用等效
,
因此译成
GoodLuck!
即可。若要更具体
表达希望司机小心驾驶这层含义
,
也可译为一句警语的形

:Drivecarefully!
或者
Safetyfirstindriving !

2.
本品可即购即食
,
食用方便。
(
蒋磊2002:74
)
原译文
:Openingandeatingimmediat ely.
这则产品介绍词隐含的预设是某食品在食用上有非常
方便的优点。然而用
im mediately
来译“即”
,
容易让目标语
读者或消费者产生“难道不吃 掉
,
食品马上会坏
?
”的联想
,

而损害了产品的 形象。如按英语的惯用表达意译为
Always
readytoserve
则较恰当地 传递了源语的预设信息
,
达到双语
大的难度。有些预设对源语读者来说很有意义
,
但对目的语
读者来说却不然。所以译者应该具备作者要求读者所拥有
的预设知识< br>,
应根据自己的判断对源语的预设信息适当加

,
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 读者的需要。正如
Fawcett
所言
,

果预设信息得不到共享< br>,
那就需要采取平衡措施。
(
Fawcett
2000:121
)
在很多情况下
,
翻译时可用替代法将已有的预设
信息更具体化。比如:

11:15thismorning,thePrimeMinister,spea king
tothenationfromNumberTenDowningStreet,anno uncedthat
GreatBritainisatwarwithGermany.
本句 若按字面直译
,


:
今天上午
11

1 5

,
首相在唐宁街
10
号向全国发表了
讲话
,< br>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对源语读者来说
,
“唐
宁街
10
号”历来是英国首相府邸所在地
,
是无须说明的前

;
然而目标语 读者却容易产生困惑
,
不知道这个“唐宁街
10
号”在何地
,
有何特别的寓意。因此
,
可以用“首相府邸”
转换中的语用等值效果。
例< br>3.
我们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
此口号中的“五讲、四美、三热爱”若被直译为“< br>fivestres
2
ses,fourbeautiesandthreeloves

,
会使目标语读者误解为
“我们提倡四个美人和三个情人”
,产生严重的语用失误。这
是因为源语的语用预设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
,
对不熟 悉
中国国情的英语民族容易造成信息传递障碍
,
故译文应该采
取意译法添加目 标语读者未知的预设信息
:

stressondeco
2
rum, manners,hygiene,disciplineandmorals;beautyofthe
mind,language,behaviorandtheenvironment;
mothe rland,socialismandtheCommunistParty.

loveo fthe
来替换“唐宁街
10
号”
:
今天上午
11

15

,
英国首相在其
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
,
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这

,
“唐宁街
10
号”所隐含的文 化预设就比较立体地展现在
目标语读者面前。

2.
济公
,
一位劫富济贫的传奇人物
,
深受穷苦人民的
爱戴。
这是济公纪念馆有关济公传 奇的中文介绍。译为
:
Jigong,RobinHoodinChina,whotrick edtherichandhelped
thepoor,waslovedandrespected bythepoor.
译者用英美文
综上所述
,
语用预设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 现象
,
应该引
起译者的关注和重视。作为译者
,
在从源语到目标语的 转换
过程中
,
应考虑到预设的复杂性
,
准确把握源语的前提信息,
透彻理解原文
,
根据具体情况对源语语篇预设进行适当处

,
可以用直译或意译法保留、转换、增添预设信息
,
从而避
免翻译中的语用失效
,
力求达到语用对等
,
才能更好地满足
目标语读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
[1][

]
耶夫・维索尔伦
.
语用学 诠释
[M].
北京
:
清华
学中的侠客
RobinHood< br>来代替源语中“传奇人物”
,
将文化
预设置于目标语读者的认知领域和对异域文 化了解的期待
范围内
,
满足了西方游客来中国旅游并了解华夏文明的心理
期盼
,
使西方人看到立刻产生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
,
可谓译
得恰到好处。

3.
(
戈玲玲
2002:44
)
Mymater nalgrandfather,itistrue,wascutoffintheflower
of hisyouthattheageof67,buymyotherthreegrandparentsal l
livedtobeover80.
(
BertrandRussell,Howt oGrowold
)

大学出版社
,2003.
[2]
何自 然
.
语用学概论
[M].
长沙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1987.
[3]
何兆熊
.
新编语用学概要
[M].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

:
我外祖父虽然是风华正茂之年就弃世了< br>,
当时他只有六
十七岁
,
但是我的祖父、祖母和外祖母却都活到八十以 上。
英语的称谓受到语用的限制
,
因此
,
在翻译时可以用替
换的手法使语用预设具体化
,
更符合汉语的称谓习惯。
2.
通过意译法处理一 方未知的预设信息。有时源语中
出版社
,2000.
[4]
王守元
,
苗兴伟
.
预设与文学语篇的建构
[J].
外语
与外语教学< br>,2003,
(
3
)
.
[5]
戈玲玲
.预设及翻译技巧
[J].
中国翻译
,2002,
(
3
)
.
[6]
阎丽君
.
简析语用预设对语篇效果的影响
[J].

存在的预设信息
,
对目标语读者却是未知的。所以在翻译

,
译者应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文化背景的掌握转换或者添加
这些未知的预设信息
,使之更适合目的语读者的需要。

1.
高高兴兴上班去
,
平平安 安回家来。
这句话是我国随处可见的一条宣传交通安全的广告标

,
其针对的 对象本是天天出车的汽车司机
,
所以其文化预
设是提醒司机小心驾驶
,
平安上路
,
安全返家
,
隐含着汉文化
中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然而 有的译文却直接套用汉语结

,
将其按字面意思译为
:Gotoworkha ppily,andcomeback
safely!
这样就没有把源语中的文化预设恰到好处 地译出来
,
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
4
)
.
[7]
刘伊俐
.
语用预设与跨文化语篇的理解
[J].
福州
大学学报
,2002,
(
4
)
.
[8]
朱 永生
,
苗兴伟
.
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
[J].
外国

,2003,
(
3
)
.
[9]
蒋 磊
.
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的语用翻译
[J].

国翻译
,2002,(
3
)
.
〔责任编辑
:
吴井泉〕使目标语读者不知所云 。为了避免此类语用失效
(
pragmatic
failure
)
,
我们应用意译法将标语隐含的关心和祝福表达出

关于春节作文-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环卫工人先进事迹-传统文化作文300字


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北京二本大学分数线


恩施市一中-新疆高考成绩查询


藿香正气水的作用-纪检部


2015阅兵式-爱之链


海之梦-爱眼日主题


雷锋故事读后感-宜宾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