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发言稿的正确格式-对口高考分数线
请下载支持!
腿莂蒁莄莇羁莁
2014年春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卢庆霞
衿蚁膅薇蒈薁莆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
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
肄羇螇芀羅羄艿
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
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
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
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
数学知识来解
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
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
习,他
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
听”、“合作”、“
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
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
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蒅袇肂膄螆葿蚁
肆蚀莄芄虿艿芄
二、教材分析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
(一)内容变
动情况
蒁蒄肅螈肀蒄芇
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
计图,现在重点学习
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
轴对称
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
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蚄蚃羈薈薄袄芆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
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
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
级下册,这样安排
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蒅膈莀螃蚆蒆罿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
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
莈膂羃膄薆螁袃
(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
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
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蝿肃羆聿荿肃
芇
芃薃腿膀膃螄蒇
莅荿蚈莃薆蚇薁
蕿蒀薂肄袇聿蒂
节蚂袆羇袁薂膇
袂
蒃膆莈螂蚅螈
芅莆膀羂蒆袈蝿
蒆羂膁肄肈薁肁
薀芁袆芈腿膁肇
蒁莄莇羁莁薅羀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
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
请下载支持!
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
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
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膅薇蒈薁莆腿莂
螇芀羅羄艿衿蚁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
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
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
问题。
肂膄螆葿蚁肄羇
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莄芄虿艿芄蒅袇
数
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
道余数要比除数
小。
肅螈肀蒄芇肆蚀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
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羈薈薄袄芆蒁蒄
莀螃蚆蒆罿蚄蚃
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羃膄薆螁袃蒅膈
羆聿荿肃芇莈膂
腿膀膃螄蒇蝿肃
蚈莃薆蚇薁芃薃
薂肄袇聿蒂莅荿
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
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
袆羇袁薂膇蕿蒀
膆莈螂蚅螈节蚂
膀羂蒆袈蝿袂蒃
膁肄肈薁肁芅莆
袆芈腿膁肇蒆羂
莇羁莁薅羀薀芁
蒈薁莆腿莂蒁
莄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羅羄艿衿蚁膅薇
六、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
请下载支持!
周次
1
2
3
4
日 期
2.17—2.23
2.24—3.2
3.3—3.9
3.10—3.16
5
6
7
8
9
10
3.17—3.23
3.24—3.30
3.31—4.6
4.7—4.13
4.14—4.20
4.21—4.27
11
12
13
14
4.28—5.4
5.5—5.11
5.12—5.18
5.19—5.25
教学内容
1.数据收集整理
第一
单元
2.练习一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二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单元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整理和复习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平移和旋转
第三
单元
3.实践活动:剪一剪
4.练习七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四
2.解决问题
单元
3.整理和复习
1.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
第五
2.解决问题
单元
2.解决问题
3.整理和复习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2.解决问题
第六
2.解决问题
单元
3.整理和复习
4.小小设计师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整理和复习
1.认识克
2.认识千克
3.解决问题
4.练习二十
1.猜一猜(一)
1.猜一猜(二)
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
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
法
3.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
4.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
结束课程,复习迎考。
学期结束工作
课时
2
1
1
4
1
3
2
1
1
1
1
1
2
2
1
1
3
1
1
1
2
2
2
1
1
1
4
4
2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第七
单元
15 5.26—6.1
第八
单元
第九
单元
16 6.2—6.8
第十
单元
17
18
19
20
6.9—6.15
6.16—6.22
6.23—6.29
6.30—
请下载支持!
腿莂蒁莄莇羁莁
2014年春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卢庆霞
衿蚁膅薇蒈薁莆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
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
肄羇螇芀羅羄艿
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
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
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
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
数学知识来解
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
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
习,他
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
听”、“合作”、“
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
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
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蒅袇肂膄螆葿蚁
肆蚀莄芄虿艿芄
二、教材分析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
(一)内容变
动情况
蒁蒄肅螈肀蒄芇
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
计图,现在重点学习
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
轴对称
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
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蚄蚃羈薈薄袄芆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
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
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
级下册,这样安排
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蒅膈莀螃蚆蒆罿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
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
莈膂羃膄薆螁袃
(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
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
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蝿肃羆聿荿肃
芇
芃薃腿膀膃螄蒇
莅荿蚈莃薆蚇薁
蕿蒀薂肄袇聿蒂
节蚂袆羇袁薂膇
袂
蒃膆莈螂蚅螈
芅莆膀羂蒆袈蝿
蒆羂膁肄肈薁肁
薀芁袆芈腿膁肇
蒁莄莇羁莁薅羀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
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
请下载支持!
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
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
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膅薇蒈薁莆腿莂
螇芀羅羄艿衿蚁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
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
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
问题。
肂膄螆葿蚁肄羇
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莄芄虿艿芄蒅袇
数
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
道余数要比除数
小。
肅螈肀蒄芇肆蚀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
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羈薈薄袄芆蒁蒄
莀螃蚆蒆罿蚄蚃
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羃膄薆螁袃蒅膈
羆聿荿肃芇莈膂
腿膀膃螄蒇蝿肃
蚈莃薆蚇薁芃薃
薂肄袇聿蒂莅荿
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
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
袆羇袁薂膇蕿蒀
膆莈螂蚅螈节蚂
膀羂蒆袈蝿袂蒃
膁肄肈薁肁芅莆
袆芈腿膁肇蒆羂
莇羁莁薅羀薀芁
蒈薁莆腿莂蒁
莄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羅羄艿衿蚁膅薇
六、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
请下载支持!
周次
1
2
3
4
日 期
2.17—2.23
2.24—3.2
3.3—3.9
3.10—3.16
5
6
7
8
9
10
3.17—3.23
3.24—3.30
3.31—4.6
4.7—4.13
4.14—4.20
4.21—4.27
11
12
13
14
4.28—5.4
5.5—5.11
5.12—5.18
5.19—5.25
教学内容
1.数据收集整理
第一
单元
2.练习一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二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单元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整理和复习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平移和旋转
第三
单元
3.实践活动:剪一剪
4.练习七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四
2.解决问题
单元
3.整理和复习
1.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
第五
2.解决问题
单元
2.解决问题
3.整理和复习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2.解决问题
第六
2.解决问题
单元
3.整理和复习
4.小小设计师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整理和复习
1.认识克
2.认识千克
3.解决问题
4.练习二十
1.猜一猜(一)
1.猜一猜(二)
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
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
法
3.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
4.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
结束课程,复习迎考。
学期结束工作
课时
2
1
1
4
1
3
2
1
1
1
1
1
2
2
1
1
3
1
1
1
2
2
2
1
1
1
4
4
2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第七
单元
15 5.26—6.1
第八
单元
第九
单元
16 6.2—6.8
第十
单元
17
18
19
20
6.9—6.15
6.16—6.22
6.23—6.29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