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光合液滴移动问题知识点总结
文书修改-股份合作协议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液滴移动问题小结
 
一、
细胞呼吸类型
1、
有氧呼吸的过程
 
 
2、
无氧呼吸的过程
 
二、
测定呼吸作用的类型(假设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
 
实验原理:吸收氧气与释放二氧化碳的比值差异
 
1  8下载文档可编辑 
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而多释放的二氧化
碳来自于无氧呼吸。
 
装置1
 
液滴左移
 
液滴不动
液滴左移
 
装置2
 
液滴不动
 
液滴右移
液滴右移
 
实验结论
 
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
无氧呼吸
三、
测定呼吸作用速率
 
呼吸作用以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为指标
 
1、
若要消除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
体积变化,应设置对照组。(排除
种子本身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故用煮熟的种子作对照)
2、
若用绿色植物做实验材料,则需要在遮光条件下进行实验。
四、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2  8下载文档可编辑 
图一
 
1、
NaHCO3溶液的作用: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满足
了绿色
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2、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植物光合作用释气体
压强放氧气,使容器内
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长度即为净光合
速率
。
 
3、
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进行。
4、
呼吸速率的测定:将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可测得呼吸速率。
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五、
比较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如图一)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说明光照较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
①液滴右移
作用强度,释放氧气使瓶内气压增大。
 
②液滴左移
说明光照较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
3  8下载文档可编辑
作用强度,吸收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
 
说明在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
用强度等
③液滴不移
于呼吸作用强度,释放氧气等于吸收氧
动
气,瓶内气压不变。
 
4  8下载文档可编辑
【练习】
 
1、图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
0.6m
0.2m
位置
针
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
水毛
小烧
光
 
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
在20℃境中。实验开始时,
 
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
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
 
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
 
玻璃<
br>绿色
碳酸氢钠
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
br>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
率是
-----mLh。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为低,原因
是 ----------
-------------------------------------。
 
(3)
假若将该植物的叶的下表皮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
大幅度下降,原因是
-
--------------------------------------------------
--------
5  8下载文档可编辑 
-----。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
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
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
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
两个实
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
如图表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
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
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
 
B.将整个装置
置于暗室,一段
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
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
必要条件 
C.当NaHCO
3
溶液浓度不变时,在B内加入少量蠕虫(异养需氧),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
D.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应将伊尔藻置于蒸馏水中(不含NaHCO
3
)
的
烧杯中
 
【呼吸类型的判断方法】
 
6  8下载文档可编辑
气体变化特点
 
         判断方法
 
实例
 
不消耗O
2
,无CO
2
释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马铃薯块茎的无
放
 
装置1、2气体体积均不变
所氧呼吸
 
酵母菌的无氧呼
不消耗O
2
,但产生只进行产生
酒精的无氧呼吸,
吸
 
CO
2
装置1气体体积不变,2增大
 
 
CO
2
释放量等于O2
消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1气体人体细胞的有氧
耗量
VCO2VO2
=
 
43
CO
2
的释
VCO2VO2
放量大于
>
O
2
消耗量
 
43
VCO2VO2
<
 
43
 
【习题答案】
7  8下载文档可编辑 
体积减小、2不变
 
呼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
萄糖的速率相等
 
酵母菌在不同O2
无氧
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
浓度下的细胞呼
于有氧呼吸
 
吸
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小
于有氧呼吸
 
1、(1)0.8
(2)植物同时进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
(3)凡
士林阻塞部分气孔,使供应叶的二氧化碳减少,限制光合作用的碳反
应
(4)凡士林阻塞部分气孔,使供应叶的二氧化碳减少,限制光合作
用的碳反应
2、C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8  8下载文档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