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导学案 附答案
公司三句半台词大全-庆国庆手抄报简单漂亮
 
班级 ___________ 
 
日
姓名
               
 ___________
课题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6
1
 
学号
 
              
 
月
【课前准备】
双色笔、教案、导学案、PPT课件、课本 
 
1
1
 
【复习回顾】
1、写出ATP分子的结构简式
间
时
2、
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来源有哪些?
用
使
【激情导入】
 
 
组
物
【教学内容】 
生
教学目标 
 
查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审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云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秀
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本质。 
陈
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备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主
 
第二课时    细胞呼吸过程、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节
3
【自主学习】 
第
章
1、细胞呼吸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_______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五
第
2、有氧呼吸 
一
概念:是指细胞在________的参与下
,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______
修
产生二氧化碳和_________,释放能量,产生大量ATP的过程。
必
物
总反应式:
。 
生
具体过程:         场所            物质变化
一
第一阶段 
高
 
第二阶段 
 
案
第三阶段 
学
3、无氧呼吸
导
中
场所:__________________
一
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_______阶段_________相同 
平<
br>广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_____和______,或者_____
为乳酸 
类型:酒精发酵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
乳酸发酵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 :
4、细胞呼吸的原理的应用
(1)在农业生产上,要设法__________________。
(2)对粮食储藏来说,要设法__________________。
(3)在果实、蔬菜的保鲜方面,调控__________________。
【互助探究】
  
探究一  细胞的有氧呼吸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阐述
有有氧呼吸的详细过程及有氧呼吸总方程式中生成物的元素来源
及注意事项。
提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分解生成两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
[H](4[H]),
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
酮酸和水彻底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20[H]),并释放出少量能
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
时释放
大量能量(34ATP)。 
总方程式: 
 
注意:①书写该方程式时,不能把前面的
6个水分子省略掉,因为前面的6个水分子是在细胞呼
吸第二阶段消耗的,后面的12个水分子是在有氧
呼吸第三阶段生成,二者不能抵消。 
②有氧呼吸中,氧气在第三阶段才参与反应 
③生成物水
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氧气,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来自于反应物
中的葡萄糖和水分子
。 
④原核生物尽管没有线粒体,但细胞中含有有氧呼吸相关的酶,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经典回眸】在植物体的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反应              (  )
A.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既可以在叶肉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根细胞中进行
C.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变式训练】2.用
18
O标记氧气,经有氧呼吸后,下列物质中可能有
3
H的是( )
A.H
2
O   
2
C.H
2
O和CO
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探究二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写出无氧呼吸的详细过程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列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 C
酶
6
H
12
O
酶
6 
 
—→2丙酮酸+4[H]+能量C
6
H
12
O
6 
—→2丙酮酸+4[H] +能量
(少) 
 
 
(少)
场所:细胞质基质 场所: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2丙酮酸+6H
2
O
酶
—→6CO
2
+20[H]+能量
 
少 
 
2丙酮酸
酶
 
—→
2C
2
H
5
OH +
CO
2
 + 能量(少) 
场所:线粒体 
 
2C
3
H
6
O
3
 + 能量(少)
 
第三阶段 24[H] + 6O
2
酶
—→ 12H
2
O + 能量(大) 
场所:细胞质基质 
场所:线粒体
 
总反应式 C
酶
6
H
12
O
6
 +6O2
+6H
2
O
 
—→6CO
2
 +
C
6
H
12
O
6 
酶
 
 
—→2
C
2
H
5
OH+CO
2
+能量
12H
2<
br>O + 能量 (少) 
 
C
酶
6
H
12
O
6 
 
—→2C
3
H
6
O
3
 + 能量(少)
释放能量 释放大量能量(合成38个ATP) 释放少量能量(合成2个ATP) 
注意:(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2)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
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二阶段有水参与,第三阶段有
水生成,第三阶段产生能量最多。无氧呼吸全过程
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3)无氧呼吸由丙酮酸转变成酒精或乳酸的过程必须在缺氧的条件下,有[H]作还原剂。 
(4)高等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主要是酒精和CO
2
某些器官
的无
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如玉米胚和马铃薯的块茎。 
(5)由于无氧呼吸一方面释放出的能
量少,另一方面产生的酒精或乳酸对原生质有毒害作用.所
以不论植物还是动物都不能长时间地进行无氧
呼吸。 
(6)有氧呼吸较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能量的利用率,前者为l 16l2
870=40.5%,后者为61.08
╱196.65=3l%。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    所 
  
是否需氧 
  
区 
别
分解产物 
  
释放能量 
  
分解程度 
联系(相同点) 
 
【经典回眸】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储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
【变式训练】1.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
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P、Q、R三条曲线依次代表(     ) 
A.O
2
、CO
2
、乳酸
B.乳酸、CO
2
、O
2
C.CO
2
、O
2
、乳酸
D.CO
2
、乳酸、O
2 
探究一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提示:酵母菌是单细
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
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通
过定性测定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酵母菌细
胞呼吸的方式。 
CO
2
可使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
br>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
2
的产生情
况。橙色的重
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从而检测酒精
的产生。 
【经典回眸】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1、2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变式训练】1.下列有关试剂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用溴麝香草酚蓝鉴定CO
2
B.用班氏糖定性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脂肪
D.用橙色的重铬酸钾鉴定酒精 
探究四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1.内因――遗传因索(决定呼吸酶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同一植
物不同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同植物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
阴生植物大于阳生植物,幼苗期大于成熟
期,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外因――环境因素
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及细胞中的含水量 
(1)温
度:温度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适宜温度范
 
围一般在25℃~35℃之间。实践应用:①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②大棚蔬菜的栽培,夜间适当降温
,
降低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氧气浓度:氧气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
,氧气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氧
呼吸的强度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在低氧条
件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能进行。实践应用:
降低氧浓度抑制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用于水
果蔬菜的保鲜盒种子的贮藏。一般氧浓度在
5%到10%适宜于果蔬保鲜盒种子贮存 
(3)二
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浓度
增大时,呼吸速率
会减慢 
(4)水分(自由水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含水量的
减
少而减弱。实践应用:在储藏作物种子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少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干种<
br>子萌发前浸泡:含水量增高,呼吸速率提高。
【经典回眸】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时间,贮藏条件最好是(  )
A.低O
2
、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
B.低O
2
、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
C.无O
2
、保持干燥、零上低温
D.无CO
2
、保持干燥、零下低温 
【变式训练】2.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
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之久;
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
到3个月,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
藏法”。下列关于“自体保藏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
C.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
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控温1~5℃,贮藏时间会更长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1、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
2
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   )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一定是无氧呼吸           D.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2、生物体吸收的O
2
用于
(   ) 
A.在线粒体内合成CO
2
B.在细胞质基质中与 [H] 结合生成水 
C.部分形成 CO
2
,部分与
[H] 结合生成水  D.在线粒体内与 [H] 结合生成水 
3、用含
18
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
18
O 转移的途径是  (   )
A.葡萄糖——丙酮酸——氧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
——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4、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A.贮藏在葡萄糖中
B.存留于酒精中  C.存留于乳酸中  D.以热能形式散失 
5、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
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生物,一段时间后,仍能
生存的是(   )
A.乳酸菌      B.蘑菇     C.白菜       D.蚯蚓
6、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 
A.肺泡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7、某种毒素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该毒素可能损伤的细胞结构是                 (
) 
A.内质网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细胞核   
8、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9、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结构是    (  C  ) 
A.呼吸系统    B.线粒体
C.细胞       D.肺泡 
10、在叶肉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B.丙酮酸分解成C02 
C.氢和氧结合成水        D.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11、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
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
保温后,能产生CO2的试管有(
)。 
A.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
C.丙酮酸+核糖体                        D.丙酮酸+内质网
12、如果葡萄糖液中有一半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那么每消耗1mol葡萄糖,将产生(    )
A.2mol CO
2        
B.3mol CO
2
C.4 mol CO
2     
 D.6mol CO
2
13、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丙酮酸的变化分别是(    )
A.氧化成CO
2
和水、分解成酒精和CO
2
或乳酸
B.分解成酒精和CO
2
、CO
2
和水
C.氧化分解为乳酸、分解为CO
2                 
D.两种情况下都能彻底氧化分解为酒精
14、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5、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
O
2
吸收量和CO
2
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
式是
。 
 (2)该器官的CO
2
释放与O
2
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
br>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
是
,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
物是                 。  
(3)当外界氧
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
2
释放量的相
对值为0.6,而O
2
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
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 
的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