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顿将军》看管理

绝世美人儿
878次浏览
2020年08月05日 06: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国家卫生人才网-一年级开学第一课


从《巴顿将军》看领导力之一:别开生面的现场联合办公
2008-7-2 5:09:00
文:jk02
好来坞电影《巴顿将军》堪称最经典的“领导力”培训教科书 ,俯拾皆是领导力核心内容的典型
案例,本文只选其中一幕为证。

这一幕发生在电影 开始后不久,看似漫不经心的,却又意味深长。美军三星上将巴顿受命到北非
抗击纳粹,迎接他的是一次 盟军空前的惨败和德军的大胜,数千美军被俘,战线溃退数百里。前
任指挥官的低能和美军的士气让他感 觉到,要想战胜对手绝非易事。在他驾着吉普车开往军部的
路上,已经想好两件大事,一是恢复美军的士 气,二是寻求英军的空中保护。

待他整顿好士气低落的美军第二军后,立即召集部下将官们商 讨打击德国隆美尔非洲军团的方略,
手下人来报英军空军少将肯尼汉和布福德到访。巴顿非常热情地接待 了二人。

之前,英、美两军发生了一些争吵,美军指责英国皇家空军未提供足够的空中掩护, 致使地面部
队不断遭到德机的轰炸。而英军却认为这是美国人在为失败找借口,英国空军在地中海沿线拥 有
绝对的空中优势,德国人在北非不可能有飞机能起飞。

面对英国人,巴顿出人意料 地热情,完全没有往日骂娘的作风(有点反常),他只是提出了希望
英国朋友适当地派出一些飞机保护美 军地面部队的建议。看到巴顿的客气,肯尼汉将军立马把官
腔打得更高了,反复强调他的下级报告的是英 军的空中优势是如何如何的强大,德国飞机早被打
得不敢上天了。

他还向满脸微笑的 巴顿(是不是有点阴)夸下海口,说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德机了,哪怕你很想
看。

这 时,两架德机不请自来“参加”巴顿的办公会,把会场内外炸得一塌糊涂,第二军毫无还手之
力,在机关 枪和炸弹面前三位将军也只有抱头鼠窜的份,好容易躲到会议桌下。

在桌下,三位将军继续“ 开会”,巴顿笑着对肯尼汉说,你刚才不是说再也看不到德国飞机了吗?
肯尼汉一脸狼狈,说不出话来。

其实,巴顿的部队,包括他的指挥部几乎天天都挨德国人的轰炸,而英国人却不承认这一事实 。
所以,巴顿精心安排了这次“炸弹下的会面”,让英国人重视了他的意见。

这位美 军历史上最有性格的将军也第一次按住了心中的火气,让事实教育了古板高傲的英国人,
为今后双方的合 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个小插曲堪称“现场联合办公”的典型,巴顿狡黠的微笑背后隐藏了无穷的智慧。

在酒店里,时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时候向兄弟单位部门提出协助的请求时,对方的领导往
往会说,我 早已安排下属全力配合你了。

他说的可能是对的,但也许只是真相的一部分。


领导的姿态不一定能打破单位之间的官僚藩篱,有时反而会是滋生推诿的温床。你不能去插手 指
挥对方的下属,而从上司那里传来的反馈往往又对你不利。眼看着就要成为一只替罪羊了。

这时,你心中是多么的无助啊!

如果当面指责对方,结果可能是在对方下属的心中埋 下了怨恨的种子,毕竟是他的下属在与你的
下属合作,不是双方领导人在合作。

巴顿 想告诉我们的是,在合作中遇到问题,指责是没有用的,无论是指责对方的领导,还是他的
下属,召集一 个别开生面的现场联合办公会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没有必要像他那样
冒生命危险,把会场设 在枪林弹雨中。

从《巴顿将军》看领导力之二:没有纪律何来战斗力?
2008-7-3 8:23:00
文:jk02
如果军队是企业,那么士兵就是 员工。军队要打胜仗,或者说少打败仗,士兵就一定要有比对手
更强的战斗力;企业要想赢利,或者说少 亏本,员工就一定要有比对手更高的综合素质。


但如何提高战斗力呢?且看巴顿是如何做的。


地球人都知道,最难带的 兵是屡败或屡胜的兵,前者馁惧,所谓兵败如山倒,后者骄狂,所谓骄
兵必败。巴顿将军刚到北非时,欢 迎他的就是几天前刚吃了大败仗(兵力损失三分之一,坦克、
火炮、锱重过半)且参战以来一场战斗未胜 的美国陆军第二军。有史料说这支部队虽名为第二,
但并不是战斗力排名第二,其战斗力之差,比垃圾好 不了多少。


提到沙漠之狐——隆美尔,第二军官兵个个谈虎色变。隆美尔本人也 对部下说,美国人怕死,早
晚会被他赶出非洲。他在机场轻蔑地看了看上千美国战俘,对助手说,按我的 计划打败巴顿,就
坐上飞机回柏林休假去了。


巴顿是一头雄狮,现在却 交给他一群羊,跟强悍的德国人作战,能保命就不错了,要取胜似乎不
大可能,要大胜更是天方夜谈。< br>

情形似乎不妙!


一到部队,巴顿就开始整顿军纪 ,从规范着装到统一早餐时间,从办公室整洁到军营墙壁文化,
动辄就罚款。士兵和将官们一下子就瞢了 ,开始怕了巴顿。其实,他不过是把美军的正规条例拿
出来逐一严格执行而已,不是他个人的发明。因为 他始终信奉一个准则,没有纪律就没有战斗力。


不到半月(电影里夸张一些,只 用了一个上午),部队面貌一新。奥妙在于,巴顿本人就是最职
业化的军人,对钱财、女人全无兴趣,是 一名标准的清教徒,是一名遵守军纪的模范。他从军的
唯一兴趣就是打败敌人。领导示范,上行下效,军 纪自然严谨。


十多年前,我刚进入酒店行业时,就听过一句话,酒店是半军事化 管理,其中一条就是严格的纪
律。准时出勤是纪律,统一着装是纪律,讲普通话是纪律,礼貌礼仪是纪律 ,不准使用客用设施


是纪律,班前班后会是纪律,连走路跑步都是纪律……总之,但凡必 须和不准(MUST & MUS
T NOT)都是纪律,违反纪律就要签黄单(过失单)。


当我拿到一本印刷精美的《员工手册》时,里面尽是“不准”加“必须”,后面几大篇都是 过失,
还分成轻微过失、严重过失、重大过失三大类,或A类、B类、C类等。当时的我想问一个问题,
这个东西是哪个高人发明出来的?当然我没敢问出来。


什么东西都是要 求出来的,尤其是“管理”这个东西。你想得到什么,你就要要求什么,当然要
从自己开始,而不是从别 人开始。开始我不习惯,更不理解,但为了生活也只有服从。习惯成自
然,习惯了总会慢慢地理解的,当 我有一天可以超越纪律时(做到高管),才发现纪律已深入到
我的骨髓中,不用死记,自然就会做必须做 的事,不做不准做的事了。


一名管理者,无论职位高低都需要领导力,哪怕只是 一名基层的领班,即领导一个团队完成一个
使命的能力。这个能力虽有若干内容,但锻造纪律却是其中最 基础的。有了它,才能令行禁止,
才能逐一做到标准化。如果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那么计划 和目标也会成为一张废纸,
市场和利润更是镜中月水中花了。


但现实中,有多少管理者能像巴顿一样,用最原始的古希腊斯巴达人的古板精神来坚持纪律呢?


有多少管理者已经意识纪律的重要性,却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已呢?


从《巴顿将军》看领导力之三:勇于向对手学习
2008-7-4 9:41:00
文:jk02
还记得电影《巴顿将军》里的第一次战斗,这是他第一次面对德军坦克装甲兵团 。巴顿从望远镜
里看着整个战场,德军坦克分队像他预料的那样穿过山谷,而他就看着那些坦克。在第一 辆坦克
上,站着一位军官,手里拿着马鞭。巴顿盯着他,说道:“隆美尔,我读过你的书。”那不是隆< br>美尔本人,此时他正在柏林养病。但他确实读过隆美尔的书,很清楚隆美尔会怎么做。然后,战
斗 打响了。进攻,侧翼机动,佯装撤退,再次进攻,空中支援,后备队到达。巴顿只是看着,根
本没有下达 哪怕一条命令,因为他早已部署停当。


美国人拍的电影,结局当然是美军全胜,德军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这 是巴顿到达北非指挥第二军的处女战,为此他花费了不少功夫,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详细研读
了对手隆美 尔的著作《步兵进攻》和《坦克攻击战》两书。特别是后者,是巴顿床头的必读书。

熟悉二战史的朋友知道,巴顿是美军坦克部队第一人,美国第一支坦克团是由他组建的,应该是
这方 面的专家了。但专家也需要学习,尤其是向对手学习。巴顿知道,他没有隆美尔之前在波兰、
法国、北非 战役的经验,特别是在德军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中,隆美尔指挥的机械化部队发挥了极
大的威力,波兰几乎 一周就灭亡,后来强大的法国也是被德国的闪电战打得两周就亡国,让全世
界一夜之间对坦克装甲部队有 了重新的认识。于是,他在受命北非之后,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研
究隆美尔,读他的书,研究他的战法, 为后来取得胜利打下了基础。


当然,之前美军在北非登陆后的惨 败,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差点成了德军坦克部队的俘虏,
他只得请求美国总统,派出最不好管教的巴 顿,才让他俩人一朝扬名立万。


在电影里,德国统帅部也研究了巴顿的特点,只 是演得有点搞笑。真实的情况未必如此,他们一
定下了不少的功夫。


学 习力也是领导力的重要内容。二十一世纪最优秀的企业是学习型企业,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是
靠领导带动 出来的。


酒店业是不断发展的行业,每家酒店都在挖空心思讨好客人,服务手段 花样百出。完全靠自己苦
想,搞原创毕竟是有限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别人学习,取百家所长,为我所 用。但如何学习
呢?这是每个酒店人,尤其是管理层需要深思的问题。


我的建议是向同一城市中生意最好的酒店学习,既然别人的酒店生意好,一定是有让客人满意的
成功经验 。客人为什么喜欢这家酒店?同样的问候,是不是他们做得更好一些?同样的客房,是
不是他们的清洁更 好一些?同样的餐饮,是不是他们的服务更好一些?……


现实中,虚心向同行求 教往往被一些管理层看作是没面子的事情,明明没有别人做得好,心里却
不太服气,找一些客观的理由来 “掩耳盗铃”。要么说别人的位置好,客源消费力强;要么说别
人硬件好,有先天优势;要么说别人工资 高,招得到更好的员工……太多的理由组合在一起就变
成了两个字:借口。但我们却忘了一本书的名字: 《没有任何借口》。不知道是不是这本书只发
给员工看,管理人员只把它放在书柜里当摆设。


还有一种常见的学习心态,我称之为“酸葡萄”心态。有些酒店也经常走出去考察,但回来 之后
却是总结别人的短处,哪怕是参观了一些行业内公认的好酒店,也要挑出别人的诸多不足来,对闪光点一律作盲。这也是要不得的。


无论自己做得好不好,都应该向同行甚 至竞争对手学习,学习对方的长处。即使对方不如我们,
也总有一些亮点是值得借鉴的,更何况天下之大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象巴顿这样的美军坦
克之父不是也向比他小六岁的德国军事天才隆美尔虚心学 习吗?


一天不学习,一天就不进步。学习不是闭门造车,重要的是多向酒店外面 的同行学习,学一种新
菜是学习,学一种开夜床的方法是学习,学一种装饰是学习。只要肯用心,处处皆 学问。


话又说回来,向同行虚心求教也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特别是相当多的酒 店人都有若干年从业资
历,自信心是相当强的,不服输的心态也是相当强的。其实,放下架子,收起面子 向别人学习,
将别人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把自己的酒店经营管理好了,比什么都重要。毕竟酒店成功了 ,自
己才成功。


当你有一天把自己的酒店做成一个城市里生意最好的酒 店时,你就要放眼全国,向其它城市的好
酒店学习了。


从《巴顿将军》看领导力之四:必要时,亲力亲为
2008-7-6 7:52:00


文:jk02
镜头:意大利西西里岛中部山区,盟军仰攻德军重兵把守的高山 阵地,久攻不克。巴顿命令坦克
部队从侧冀绕过去,先锋队开进至河边停滞不前,团长打开地图研究,命 手下士兵找工具下河测
水深,看坦克能否通过。河对面传来巴顿的声音,往上游走100米,水深不足一 米,部队可以通
过。这时德军一发炮弹落到河中,激起数米高的水花。水花散尽,巴顿和他的吉普车已不 见踪影。
团长骂道,狗娘养的,他是怎么过去的?


军团司令都过去了,自己还等什么。马上开着坦克过河去吧。


这就是巴 顿的作风,雷厉风行,说了就做,打仗不怕死,怕死不打仗,不要命往前冲,甚至冲到
先头部队的前面给 他们开路。这样的部队能不打胜仗吗?


有些人或许会说,指挥官应该呆在他的指 挥部,不能随便跑到最前线去,万一有闪失,部队将群
龙无首,损失更大。巴顿一般也是这样做的,呆在 作战室里指挥若定,问题是现在打不动了,按
原来的方案,伤亡太大,只得想别的办法,开辟第二战场。 让他烦恼的是,大家都对他的建议表
示怀疑,认为侧面就算没有德军的埋伏,也有一条大河阻隔,坦克难 以通过。于是,倔强的巴顿
在说不服大家后,自己跑到河边去探路,而且还把该死的地图扔到一边去了。


关键的时候,地图是害死人的,自己用脚走出来的路更踏实。德国人用了地图, 在此没有设防,
美国人也用了地图,不敢跨过那条河。但德国没有不信邪的巴顿,美国人有,于是美军绕 到了德
军后面,击败了敌人。


身为酒店的管理者,不用事事亲力亲为, 但你要知道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时,有必要亲
力亲为一下。


培 养创新精神,你需要亲手做一个示范吧。如果最高领导不带头创新,下属怎敢出头,毕竟创新
是有风险的 ,搞不好先锋就成了先烈。


培养细节精神,你需要亲手做一个示范吧。如果领导 不重视细节,没有人会重视的,因为细节是
挑刺的工作,是得罪人的事情。最有本钱得罪众人的人一定是 总经理才行,其他人这样做了必定
会被孤立起来的。


培养执行力,你需 要亲手做一个示范吧。执行力是一种文化,只能至上而下地建立,高层不追中
层,中层也不会逼基层,大 家都得过且过,不去抓落实,组织就没有执行力了。


管理者之所以与众不同,是 因为他需要做决定,对于高层而言决定就是决策,这是一定要亲力亲
为才可以的。


亲力亲为的事情往往是打破常规的,是没有现成的“地图”可参照的,是有风险的,甚至是风险
极大的。但这也是管理者身上最重要的气质之一,是优秀与平庸的差别所在。


亲 力亲为的事情往往也是不能只听下属汇报的,需要到实地考虑一番,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毕竟
同样的现象 ,高层的识别力一般要强过下属的。


成天坐在办公室里做决策, 还指望英明,除非你是超级天才,再不然就是假设下属比你还行。


记得六年前我 的上司说过一句话,印象非常的深。我问他,什么是总经理?只用一句来说窝。他
想了想,说,眼前只有 两条路可选,左边是死路,右边也是死路,你必须选一条。怎么选?选择
一条死得稍微不那么难看的死路 吧!总经理每天就是这样过的。


这是我听过的对总经理最形象描述了,胜过一万本教科书。


当时的我只是一个经理,问了一个非常幼稚可笑的问题,那可不可以不选呢?

< br>他说,如果不选,你马上就得死(下课)。选了,你兴许还有一点机会。那时的我还不懂,现在
有 点明白了。


领导的职责就是“选择”,就算知道可能会有错,也必须得“选”。 巴顿将军已做出了选择,你
呢?


从《巴顿将军》看领导力之五:硬骨头也能啃出肉来
2008-7-7 5:00:00
文:jk02
再说盟军把德国人赶出北非后,迅速在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登陆,打算以此为 跳板进入意大利
本土,从南面包抄,进而攻入德国。那时,以英美为首的盟军还没有想过在法国诺曼底开 辟第二
战场的事。

登陆异常顺利,德、意联军基本放弃了滩头抵抗,盟军站住了脚跟 。接下来就要考虑下一步的战
略了。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由英军蒙哥马利元帅率领英 第八军从大路进军,
另一路由巴顿率领美第二军从山区进军,目标:围歼德、意联军,占领西西里首府巴 勒莫。


接到命令后,巴顿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人家的机械化大摇大摆地走公 路,自己的坦克却被迫
去爬山,好歹艾统帅还是美国人啊!而且跟自己称兄道弟十几年,怎么分配任务时 也不照顾一下?


他向艾统帅反映,被打回来,直接向美军参谋总长马歇尔投诉, 也被打回来。正想向总统罗斯福
反映,被下属劝回来。手下人说,是罗斯福总统与丘吉尔首相共同决定的 。这时的巴顿一定是向
天大喊三个字:“不公平”!!!


巴顿是职业军 人,服从是天职,硬着头皮往山区开进,很快从德国人手中抢到了一条山区公路。
他像小孩子一样得意地 说,统帅部不给我公路,我自己找。正在得意时,接到艾统帅的电话,要
他立即把公路让给蒙哥马利的部 队,因为英军的公路被德国人占了,又打不过人家。巴顿差点被
气死,有本事自己去抢嘛,抢不到了就来 抢自己人的,算什么英雄好汉?看着蒙哥马利在美国人
流血换来的公路上潇洒地行进,巴顿真怀疑自己是 不是后娘生的。


重新再回到山区,面对坚固的德军山地防线,巴顿打破常规,采 用包抄战法(见前文从《巴顿将
军》看领导力之四:必要时,亲力亲为),一举攻克德军阵地,德国人全 线溃退,美军抢先占领
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市。英国人还不知道(估计是巴顿故意不报告的),几天后也进 入巴勒莫,而
且还搞了个盛大的入城仪式。到了市政大厦,蒙哥马利才发现迎接他的是巴顿的第二军将士 ,而


不是投降的德军,当场就被气昏过去。头功又被巴顿抢了,第二军热情的欢迎对英国 人来说是无
言的羞辱,英国皇家陆军的尊严何在!


按理说,盟军统帅部 出于平衡英美关系考虑,把最容易走的路线分给英军,是想让蒙哥马利享受
先占领巴勒莫的光荣,故意让 巴顿的机械化部队陷在山区里。山区易守难攻,而公路易攻难守,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巴顿都不可能跑到 蒙哥马利前面。但统帅部不知道的是,德国人弃山区而守
平地,将主力全部放在英军的前进道路上狙击, 山区只有少量杂牌部队据险固守。巴顿开始也不
知道,后来明白了,还打电话去感谢了艾森豪威尔,说他 够兄弟。艾统帅哭笑不得。


从最硬的骨头上啃出肉来,从最不可能战胜的敌人身 上杀出一条血路,从最慢的路上最先抵达目
的地,这就是巴顿的风采。乌龟就是爬山也比兔子跑公路要快 ,这就是强者。


挑肥捡瘦,拈轻怕重是人的天性。在酒店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 的情况,同样是分配的任务,总
会有让人觉得厚此薄彼的地方。


别人的轻松,自己的繁重;


别人的标准低,自己的标准高;


别人的时间宽裕,自己的时间紧迫;


别人的责任小,自己的风险大;


别人的手下好管教,自己的手下都是老大难;


别人的容易出人头地,自己的永远是幕后英雄……


这时我会想到巴顿, 他也会抱怨,也会骂娘,而且骂得比谁都凶。但他骂完之后,会开动大脑,
从不利中看到有利的一面,从 看似巨大的困难中看到重大的机会,反而把繁重的任务轻松、高效
地完成了。到最后,他甚至会感谢把最 困难的任务交给他的上司,因为他得到了证明自己能力的
机会。


身为管 理者,要学会吃肉,也要学会啃骨头,啃硬骨头,还要从硬骨头里啃出最多的肉来。我以
为,这才是真正 的领导力。


从《巴顿将军》看领导力之六:闲人的超凡力量
2008-7-8 7:37:00
文:jk02
说一段本文的主人公最不得志的经历,可能对诸多颇有才华却难有施展机会的人有点启发。


巴顿是战场上令人胆寒的对手,更是一位性格将军,是出了名的火爆“猛张飞”。为了争取 有利
条件,他会跟上司吵架,骂娘,这些大家都能忍。谁让你这个家伙尽打些漂亮仗呢?


但大家不能忍受他打士兵,特别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号称天下最“民主”的国 度里,打人是要受到
惩罚的。二战前他就犯过一次这样的错误,被迫闲赋家中多年,直到战局恶化,军中 无猛将才被
重新起用。他向统帅部保证绝不再犯,但在攻占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后,得意忘行的他却卷入了 闻
名世界的“耳光门”事件。


其实,他是在慰问伤员时看到了一名逃兵 ,按耐不住心中的火气打了他一耳光,刚好被随军的《纽
约时报》记者知道,发到国内报纸上。国会里一 些成天没事做的议员立刻向罗斯福总统施压,要
求把不尊重人权的巴顿撤职查办,于是,刚刚赢得胜利的 巴顿又“失业”了。


德国人听说后,差点没开香槟庆祝,认为美国人确实太有病 了,居然为这么点破事就换掉最能打
仗的将军。事实证明,后来盟军在意大利几乎无所作为,跟巴顿的离 开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的巴顿跟国会议员一样没事做了,他只得向盟军最高统帅 艾森豪威尔申请公费旅游,到地中
海沿岸观光渡假。他一会儿在靠近希腊的岛屿游泳,晒太阳,一会儿在 塞普路斯考察民风民情,
享受美食,顺带打听德军在希腊一带的部署情况,权当是满足一个老兵的兴趣爱 好。希特勒知道
后,马上判断盟军可能会在希腊登陆,立即从意大利和苏联战场抽调几个精锐的装甲师增 兵希腊。


艾统帅让巴顿休息了几个月后,让他立刻回到伦敦报到,巴顿以为又要 复出,兴奋了几天。结果
却是让他继续休息,只是休息的地方换到了法国加来海岸对面的英国海边。但他 还是得到了一个
第八集团军司令的头衔(空的),统帅几百名工兵,天天在英吉利海峡的海滩上修建木制 坦克,
一共建了上万个,德国飞机侦察到这一情况,立即报告了希特勒。


英明的元首又一次判断盟军打算在加来登陆,命令驻守法国的隆美尔元帅(巴顿的老对手)加强
这一带 的防线。半年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修建木坦克的巴顿居功至伟,因为他一个人站
在英国海滩上玩 一玩就吸引了五十万精锐德军来防备他。


一个闲人的力量居然有如此超凡,在半 年时间里用同样的骗术,骗了也算是相当聪明的德国人两
次,已经不能用“牛人”两个字来形容了,让人 不可思议。


人在某个职位上的时候,特别是公司高层,能量是很大的,因为有许 多人围绕在你身边,可以指
挥他们做成许多大事,这种感觉只有你当了高层领导之后才有真切的体会。虽 说不上一言九鼎,
一脚定乾坤,至少你说的话会有人听,有人记,你的思想会贯彻到团队的行动中,你会 看着你的
计划一点一点地现实。这种感觉就是当领导的感觉,是现在许多有志向的职业人梦寐以求的境界 。


但你是不是真正了不起的领导呢?不妨试一下象巴顿那样被解职之后,到处旅 游一番,看看有多
少人还待见你?有多少人还重视你?或者以你的名义打个什么旗号之类的玩艺儿,把你 像一尊佛
一样供在某个地方,再看看有几个人仍然相信你有无边的法力,巨大的能量?


巴顿的朋友艾森豪威尔早就发现了他这个很“牛”的人,本想把他放到战场上大显身手,却 苦于
国会的压力,总统的无奈,只得让巴顿“闲一下”,结果“闲”出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两个惊天骗局。


一个领导是不是真的了不起,不仅要看指挥千军万马的辉煌战绩,更 要看他无兵无将,无权无势
时还有多大的影响力。



影响 力是一个领导身上最重要的基因,因为它在管理学上有另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领袖魅力。


从《巴顿将军》看领导力之六:闲人的超凡力量
2008-7-8 7:37:00
文:jk02
说一段本文的主人公最不得志的经历,可能对诸多颇有才华却难有施展机会的人有点启发。


巴顿是战场上令人胆寒的对手,更是一位性格将军,是出了名的火爆“猛张飞”。为了争取 有利
条件,他会跟上司吵架,骂娘,这些大家都能忍。谁让你这个家伙尽打些漂亮仗呢?


但大家不能忍受他打士兵,特别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号称天下最“民主”的国度里,打人是要 受到
惩罚的。二战前他就犯过一次这样的错误,被迫闲赋家中多年,直到战局恶化,军中无猛将才被重新起用。他向统帅部保证绝不再犯,但在攻占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后,得意忘行的他却卷入了闻
名世 界的“耳光门”事件。


其实,他是在慰问伤员时看到了一名逃兵,按耐不住心中 的火气打了他一耳光,刚好被随军的《纽
约时报》记者知道,发到国内报纸上。国会里一些成天没事做的 议员立刻向罗斯福总统施压,要
求把不尊重人权的巴顿撤职查办,于是,刚刚赢得胜利的巴顿又“失业” 了。


德国人听说后,差点没开香槟庆祝,认为美国人确实太有病了,居然为这么 点破事就换掉最能打
仗的将军。事实证明,后来盟军在意大利几乎无所作为,跟巴顿的离开有很大的关系 。


现在的巴顿跟国会议员一样没事做了,他只得向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申请 公费旅游,到地中
海沿岸观光渡假。他一会儿在靠近希腊的岛屿游泳,晒太阳,一会儿在塞普路斯考察民 风民情,
享受美食,顺带打听德军在希腊一带的部署情况,权当是满足一个老兵的兴趣爱好。希特勒知道
后,马上判断盟军可能会在希腊登陆,立即从意大利和苏联战场抽调几个精锐的装甲师增兵希腊。


艾统帅让巴顿休息了几个月后,让他立刻回到伦敦报到,巴顿以为又要复出,兴奋了几 天。结果
却是让他继续休息,只是休息的地方换到了法国加来海岸对面的英国海边。但他还是得到了一个
第八集团军司令的头衔(空的),统帅几百名工兵,天天在英吉利海峡的海滩上修建木制坦克,
一共建了上万个,德国飞机侦察到这一情况,立即报告了希特勒。


英明的元首又 一次判断盟军打算在加来登陆,命令驻守法国的隆美尔元帅(巴顿的老对手)加强
这一带的防线。半年后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修建木坦克的巴顿居功至伟,因为他一个人站
在英国海滩上玩一玩就吸引了五 十万精锐德军来防备他。


一个闲人的力量居然有如此超凡,在半年时间里用同样 的骗术,骗了也算是相当聪明的德国人两
次,已经不能用“牛人”两个字来形容了,让人不可思议。

人在某个职位上的时候,特别是公司高层,能量是很大的,因为有许多人围绕在你身 边,可以指
挥他们做成许多大事,这种感觉只有你当了高层领导之后才有真切的体会。虽说不上一言九鼎 ,
一脚定乾坤,至少你说的话会有人听,有人记,你的思想会贯彻到团队的行动中,你会看着你的
计划一点一点地现实。这种感觉就是当领导的感觉,是现在许多有志向的职业人梦寐以求的境界。



但你是不是真正了不起的领导呢?不妨试一下象巴顿那样被解职之后,到处 旅游一番,看看有多
少人还待见你?有多少人还重视你?或者以你的名义打个什么旗号之类的玩艺儿,把 你像一尊佛
一样供在某个地方,再看看有几个人仍然相信你有无边的法力,巨大的能量?


巴顿的朋友艾森豪威尔早就发现了他这个很“牛”的人,本想把他放到战场上大显身手,却 苦于
国会的压力,总统的无奈,只得让巴顿“闲一下”,结果“闲”出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两个惊天骗局。


一个领导是不是真的了不起,不仅要看指挥千军万马的辉煌战绩,更 要看他无兵无将,无权无势
时还有多大的影响力。


影响力是一个领导身 上最重要的基因,因为它在管理学上有另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领袖魅力。


从《巴顿将军》看领导力之八:甘居人下的自知之明
2008-7-9 16:07:00
文:jk02
本文说的不是巴顿,虽然我很喜欢他,但现在想说一下他的上司:盟军欧洲最高 指挥官五星上将
布莱德雷(地位仅次于艾森豪威尔)。

在风光如画的法国田园里 ,战机呼啸,战车轰鸣,布莱德雷对刚刚复出的巴顿说,从我参军起,
我就是你的下级。在北非打隆美尔 时,我是你的副手;现在我们在法国再打隆美尔,你却成了我
的下级。

言下之意 是,连我自己都觉得领导以前的上级不太好意思,因为你太强了。从小到大,你一直是
我心中的偶像啊!

巴顿说,只要能让我打仗就行,谁是上级,谁是下级无所谓。真是个可爱致极的美国老头儿。

不仅是布莱德雷,就连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的资历也比巴顿略逊一筹,但巴顿照样能友好相
处。

巴顿火爆的性格和无遮拦的言论让他止步于高级将领的头衔,他非常清楚自己不是做 最高统帅的
料,只能做一个在中层执行的将领。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话用在巴顿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比如说,他的作战能力明显高于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但后者是英国人的民族英雄和骄傲,他 只有
让对方三分。法国首都巴黎是巴顿打下来的,本应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这座城市,享受胜利者的荣光,他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不费一枪一弹的蒙哥马利,我觉得此时的他已经超然世外了,不争
功, 不争利,真像中国历史上最逍遥游的庄子了。是非成败,英雄与否,任由后人评说。

但比巴顿还要了不起的人是布莱德雷,职位比巴顿高,也甘居人下。

领导者,不与下属争功是修养,更是自信。可惜的是大多数的领导者都喜欢与下属争功,甚至嫉
妒下 级的能力,处处压制他们。事情是手下人做的,功劳却归于自己,让下属敢怒不敢言,还美
其名曰我是在 给你机会锻炼,以后有日子出头时你会感谢我的。

你真的会感谢他吗?作为下属的你也只有无言以对的份了。

我以为这样的领导其 实是心虚的人,不是一般的心虚,生怕下属超过自己,抢了自己的风头,哪
怕就这么一丁点儿。既要用别 人做事,又不准别人享受成功的喜悦。稍微明事一点的下属都会想,
自己是不是跟错了老大?人在屋檐下 ,不得不低头,无奈的感觉油然而生。

不要跟我说什么社会竞争激烈,不压别人的头,自 己就的饭碗就不保。军中的争斗就比社会差吗?
我不相信。

其实,真正的领导者 总是把下属的名利放在最前面,从不与下属争功,真要争功的话就与对手争
去,与市场抢去。以这样的姿 态做领导,下属更容易尽心尽力,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容是亘
古不变的真理。非但不与人争功,反而 为人争取应得的名誉,让手下的人跟着你有希望,有甜头。

三千年前,有一位中国古人, 大家称他为“老子”,他说过一句话,无为而治。讲的是治理国家
的最高境界,就是为君者什么都不做, 臣子和百姓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因为该做的他都已经做
完了。他该做的事情就是“教化臣民”。这四个 字让我想了十多年,终于有一天明白了,在管理
上,“为”的意思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名利。一个领导者 ,不需要时时处处为自己考虑的时候,
他就已然超凡脱俗,成为众人心中的神祉了。有没有职位,或职位 高低与否已经是最无所谓的,
因为所有的人都把他当作最高的首领,以成为他的学生,他的追随者为最高 的荣耀。佛家说,万
流归宗(比海纳百川的境界更高),大抵如此。

身为凡人的 我们,大概做不到“无为而治”的境界,毕竟职场就是名利场,名和利是最现实的东
西,是马斯诺需求层 次的最高两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有自知之明总是不难的,有时候
居于人之下也是一种生存的法 则。

在这方面,布莱德雷是我辈的典范,巴顿死后,毁誉参半,是五星上将布莱德雷写了 一本巴顿传
记《一个士兵的故事》为他平反。世人都知道巴顿比他强得不止一点点,但他给巴顿创造的工 作
环境也是超一流的。明明是别人的上司,却甘当无名英雄,做起巴顿的“运输大队长”(详见前
文“从《巴顿将军》看领导力之七:效率是逼出来的”),胸怀之宽广非一般人可比。我想,他
是非常 的清楚,跟着巴顿这个下属做事是前生修来的福气,自己的功劳是少不了的。

对于一位志在卓越的领导者而言,有这样强悍的下属,除了勇当配角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一个团队的成功往往是由优秀的领导者与优秀的下属共同造就的,尤如琴瑟相应一般。


但问题出来了:

如果真的有一天,把巴顿这样的下属交给你,你会领导他吗?


毕业生简历-晚会策划书格式


无锡人事考试-海宁市人才网


世界卫生日-河北留学中介


就业意向-华南师范增城学院


江苏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二级查询


晚育产假-劳动节放几天


征兵要求-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山东财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小学二年级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