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

余年寄山水
626次浏览
2020年08月06日 10: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胜似亲人作文-大学班长的职责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
——兼论人的需要
□张 莉 李月玲 杜海燕
(山西大同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要:党的十七大将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党长期
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 实必须依靠人,而真正要使人自觉地落实贯彻科学发
展观,前提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对人的需要 的准确理解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
在动力和重要保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的需要;内在动力

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
党章,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科学发展观 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
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的
最终落实必须依靠人。而真正地要使人自觉地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前提就是要满足人的 需
要。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
就 什么也不能做。”〔1 〕由此可知,人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之一,对人的需要
的准确理解是 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
现实中,“需要”是一个熟 知且惯用的词语。什么是需要?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正如黑格尔
所说熟知并非真知。目前,国内学者普遍 认为,需要是属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
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之一。经济学将需要理解为 需求。心理学认为需要(need)
就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不平衡或缺乏状态。为了个体与社会的生存发 展,人必然对外部环境
有一定的需求。这种客观的必然性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引起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 乏或不平
衡状态,就会产生需要。〔2 〕社会学认为需要就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 br>的匮乏感,并要求其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依赖关系。
〔3 〕 行为科学认为需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必须具备而却缺乏的事物在人们
头脑中的一种需求的反 映。它表现为在某个特定阶段,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总和。
〔4 〕哲学认为需要分为两种不同 的层次:一种认为需要指生物体、个人、集团以及整个
社会对其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的需求和依赖。〔 5 〕另一种认为需要通过愿望、动机、兴
趣等方式表现出来。既包括人对客观对象的依赖,也包括对客 观对象的渴求。需要是个人、
群体、阶级与社会为维持自身的延续和发展对外界事物产生的各种要求。〔 6 〕
学术界对需要的界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需要的理解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把< br>需要理解为对客观事物的匮乏感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反应。一种是把需要理解为不同群体的人
为了其 存在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第一种观点倾向于“主观需要说”,第二种倾向
于“客观需要说” 。这两种相反倾向思维的路径却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
从人的具体需要的层面来解释 需要。他们被感受到的具体需要所蒙蔽,没看到具体需要背后
隐藏的是什么,引起需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实践
活动来解释他们的需要。同时,他们也习惯于用自己的思 维而不是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
的实践。但这种习惯恰恰是不科学的。在这种习惯的影响下,他们认识 不到实践在这中间所
起到的作用,总是在思维和需要之间徘徊。这样,它必然会使人犯一种错误:以为人 们想要
的,就是人们真正需要的,混淆“想要”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们不能在错综复杂< br>的社会现象面前真正明白和把握他人和自己的真实需要。
从广义上来说,需要是指所有生命 体的生存状态。人的需要同其它一切生命体的需要一样,
都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前提和表现。这是由生命 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决定的,是生命体区别于


非生命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各种不同的生命机 体都有各自的需要,他们各自特殊的需要分别
表现了自己特殊的属性。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 的本性”,〔1 〕马克思认为人的
本质、人的实践和人的需要是统一的。实践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 化了人的本质,同时创
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7 〕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中
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的手段。“一个种的类特性在于其< br>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8 〕人的需要并不是主
观的 “想要”,而是人的实践、人的本质的体现。人的需要既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也是人
类生产实践的前 提。“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9 〕没有生产,也就没有需要。人的需要
的不断满足意味着人的本质得到新的充实。〔8 〕就人而言,一 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
有自然力,这些力量作为天赋、才能、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感 性的、对象性
的存在物,他的欲望的对象,不依赖于他并且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
对象。〔8 〕“人总是在需要成为对象性需要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需要倾注于对象之中,并
通 过实践活动按照自己的需要形式对客体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对象,从而
不仅满足了自己 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10 〕所以理解人的需要
就应该立足于现实的人,现 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历史的形成过
程。可见,“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 产生的”,〔8 〕“需要也如同产品和各种劳动技能
一样,是生产出来的”,〔11 〕是在人的实践 活动中不断地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历史地
形成的过程,而不是停留在某一层次上的静止的东西或者是 “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并且人
的需要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社会历史现象。
二、人的需要层次结构
“人的需要是以扬弃的形式保留了一般生命机体的需要在内的高级、复杂的需要。”〔12 〕
目前对需 要层次结构理论的研究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理论。马斯洛探讨了需 要的结构、实质以及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一种较
为完整的需要理论。“他把人的基本 需要分为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
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是指直接 与生存相关的需要,如对衣、食、住、性
等的需要;安全需要指人避免受到伤害、保护自己的需要,如对 稳定,秩序,免受恐吓、焦
虑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人对情感、爱、归属于社会某 个团体的需要;
尊重需要是指人对自我肯定的需要,实际上是人的自我认同,它包括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
自尊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取得较大的成就,„他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重视、关心
和赞同或者高度评价;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充分发挥和展现自己的各方面潜能以获得全面发
展的需要。” 〔1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需要理论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斯洛认
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 的最基本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他们构成了不同
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 行为的力量。”〔14 〕可见,他看到了人的需要存
在着不同的层级结构,需要的层级之间存在着张力 关系。然而,他把需要看作是“天生的、
与生俱来的”,把需要的层级关系仅仅看作是需要在时间排列顺 序上先后而已,低级的需要
先满足,高级的需要后满足。所以他的需要层次理论脱离了“现实的人及其活 动过程”,忽视
了人的需要同人的本质、人的实践的内在联系,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理论。 另
外,他把需要的主体只定位于个人,始终以实现个人的需要为最高的目的,这种定位脱离社
会 ,违背了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
马克思也认为需要是有层次的。他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1 〕其中,
衣食住等 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他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
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 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 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8 〕物质需要是与人类共始终
的必然性需要。他指出,正如“像野蛮人为 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


命,必须与自然搏斗一样,文明人也必须 这样做;而且在-切社会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
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15 〕但是这些需 要“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在一定的
文明状况下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自然需要”。〔16 〕同时, 马克思指出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
一定张力关系,“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 经获得的为满足需
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8 〕在这里,我们把需要的层级结构理解为:物 质需要、
秩序需要和意义需要。它们作为人的整个需要体系中的不同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渗透、彼此联系的。其中,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必然的需要。物质需要
所指向的 对象是物质产品。由于物质产品的有限性、消耗性等特点,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
定阶段,人们在物质产 品的分配上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为了更好地分配
物质产品,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则成为人们的需要。可见,秩序
需要与物质需要紧密相连。“可以说,它是人们对 获取物质需要的社会形式的需要。”〔17 〕
当正常的秩序得以维护,人们必然会追求更为理想的世界 ,便产生了对社会和人类存在的意
义需要,对真、善、美的追求和需要。同样,意义需要与物质需要和秩 序需要密切相连。物
质需要是秩序需要和意义需要产生的基础,秩序需要和意义需要对人的物质需要具有 渗透作
用。秩序需要与意义需要,作为物质需要基础之上的两种需要,它们二者也是紧密相连的。
如果一定社会没有一定的意义需要和追求,没有对一定社会秩序形成价值观念上的共同认
可,这种社会 秩序就难以确定和维持下去。意义需要不仅具有批判、破坏一定社会秩序的功
能,也具有维护一定社会秩 序的功能。这双重功能不仅取决于社会秩序的内容和性质,也取
决于意义需要的内容和性质。如果二者之 间相吻合,那么社会秩序就会被肯定和维护,社会
就安定团结。否则,必然会产生一定社会秩序与人的意 义需要之间的批判,甚至斗争。三、
人的需要的满足
马克思不是孤立地、静止地来看待人 的需要,而是始终将需要与需要的对象、需要与满足
需要的方式和手段联系起来考察。“需要是同满足需 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
手段发展的。”〔8 〕也就是说,人们还要通过满足需要的方式 和手段才有可能使其需要得
以满足。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手段其实质就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马克思说:“ 你的需要只有
通过你的活动来满足,而你在活动中也必须运用你的意识。”〔1 〕需要并不会自动被满 足,
必须依靠主体的才能去改变和创造。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
变世界。”〔18 〕所以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人们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同时,不同的需要,
人们会采 取不同的实践活动和手段来满足。
第一个手段是教育。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直 接意义上来说,它旨在为
人们提供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指导,从而满足人与社 会的秩序需
要和意义需要。从间接意义上来说,通过科学实践观所蕴含的指导思想,指引人们开展正确< br>的实践活动,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要。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为人们
提供一 种指导思想和思想观念。如何使人们接受和认同这种思想,并按照这种思想指导具体
的实践?这是任何社 会都必然存在的一个需要,即如何让其民众接受并认可社会的意识形态
的问题,也必然存在一个社会使其 民众接受何种类型的意识形态的问题。相反,对民众来讲,
也存在一个必然的和普遍的需要,就是接受何 种意识形态的问题。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
宣传、教育活动便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途径之一。满足这一 需要的最佳手段就是要靠思想政
治教育,犹如霍尔巴赫指出的那样:“有人可能问:是什么办法,其作用 虽不显著但能帮助
社会有机体避免一切危害它的因素同时又不会限制和妨碍它的发育呢?对此,除了教育 以外
不存在其他更有效的办法。”〔19 〕
第二个手段是实践。如何满足人的需要?这 必须依靠人类进行的实践活动。毛泽东指出:
“人的实践活动,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 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
学和艺术的活动。”〔20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


大实践,将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最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
需要,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了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科学发
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21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能够不断< br>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更加幸福安康;“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
体制改 革”,〔21 〕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能够不断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使人民真正
成为国家的主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2
1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服务的方向,能够不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使人民的道德文
化素质普遍提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1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21 〕“提
高人民健康水平”,〔21 〕加强社会建设 ,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
生动局面,能够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安 居乐业、和谐共处。
总之,只有了解人的需要,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才能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指
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大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韦克难,沈光明.社会学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杨杰.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2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6]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赵长太.需要范畴的生存论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7(1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唐凯麟 .重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的再认识[J].衡阳师范学
院学报,2000(2).
[1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7]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18]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9][法]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M].陈太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
4.
[2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
2.
责任编辑:烨 子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
——兼论人的需要
□张 莉 李月玲 杜海燕
(山西大同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要: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实必须依靠人,而真正要使人自觉地落实贯彻科学发
展观,前 提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对人的需要的准确理解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
在动力和重要保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的需要;内在动力

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促进了我 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
党章,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再次强 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
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
最终落实必须依靠人。而真正地要使人自觉地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前提就 是要满足人的需
要。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
就什么也不能做。”〔1 〕由此可知,人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之一,对人的需要
的准确理解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
现实中,“需 要”是一个熟知且惯用的词语。什么是需要?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正如黑格尔
所说熟知并非真知。目前,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要是属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
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之一。经济学 将需要理解为需求。心理学认为需要(need)
就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不平衡或缺乏状态。为了个体与 社会的生存发展,人必然对外部环境
有一定的需求。这种客观的必然性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引起有机体 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
衡状态,就会产生需要。〔2 〕社会学认为需要就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人们对客 观事物产生
的匮乏感,并要求其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依赖关系。〔3 〕行为科学认为需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必须具备而却缺乏的事物在人们
头脑中的 一种需求的反映。它表现为在某个特定阶段,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总和。
〔4 〕哲学认为需要 分为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认为需要指生物体、个人、集团以及整个
社会对其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的需 求和依赖。〔5 〕另一种认为需要通过愿望、动机、兴
趣等方式表现出来。既包括人对客观对象的依赖 ,也包括对客观对象的渴求。需要是个人、
群体、阶级与社会为维持自身的延续和发展对外界事物产生的 各种要求。〔6 〕
学术界对需要的界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需要的理解主要存在两种倾向 :一种是把
需要理解为对客观事物的匮乏感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反应。一种是把需要理解为不同群体的人< br>为了其存在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第一种观点倾向于“主观需要说”,第二种倾向
于“ 客观需要说”。这两种相反倾向思维的路径却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
从人的具体需要 的层面来解释需要。他们被感受到的具体需要所蒙蔽,没看到具体需要背后
隐藏的是什么,引起需要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实践
活动来解释他们的需要。同时,他们也习惯 于用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
的实践。但这种习惯恰恰是不科学的。在这种习惯的影响 下,他们认识不到实践在这中间所
起到的作用,总是在思维和需要之间徘徊。这样,它必然会使人犯一种 错误:以为人们想要
的,就是人们真正需要的,混淆“想要”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们不能 在错综复杂
的社会现象面前真正明白和把握他人和自己的真实需要。
从广义上来说,需要 是指所有生命体的生存状态。人的需要同其它一切生命体的需要一样,
都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前提和表现 。这是由生命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决定的,是生命体区别于


非生命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各种 不同的生命机体都有各自的需要,他们各自特殊的需要分别
表现了自己特殊的属性。马克思指出:“他们 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 〕马克思认为人的
本质、人的实践和人的需要是统一的。实践满足了人的 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同时创
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7 〕他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的手段。“一个种的类 特性在于其
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8 〕人的需要并不是主
观的“想要”,而是人的实践、人的本质的体现。人的需要既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也是人
类 生产实践的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9 〕没有生产,也就没有需要。人的需要
的不断满足意味着人的本质得到新的充实。〔8 〕就人而言,一 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
有自然力,这些力量作为天赋、才能、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感 性的、对象性
的存在物,他的欲望的对象,不依赖于他并且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
对象。〔8 〕“人总是在需要成为对象性需要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需要倾注于对象之中,并
通 过实践活动按照自己的需要形式对客体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对象,从而
不仅满足了自己 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10 〕所以理解人的需要
就应该立足于现实的人,现 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历史的形成过
程。可见,“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 产生的”,〔8 〕“需要也如同产品和各种劳动技能
一样,是生产出来的”,〔11 〕是在人的实践 活动中不断地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历史地
形成的过程,而不是停留在某一层次上的静止的东西或者是 “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并且人
的需要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社会历史现象。
二、人的需要层次结构
“人的需要是以扬弃的形式保留了一般生命机体的需要在内的高级、复杂的需要。”〔12 〕
目前对需 要层次结构理论的研究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理论。马斯洛探讨了需 要的结构、实质以及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一种较
为完整的需要理论。“他把人的基本 需要分为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
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是指直接 与生存相关的需要,如对衣、食、住、性
等的需要;安全需要指人避免受到伤害、保护自己的需要,如对 稳定,秩序,免受恐吓、焦
虑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人对情感、爱、归属于社会某 个团体的需要;
尊重需要是指人对自我肯定的需要,实际上是人的自我认同,它包括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
自尊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取得较大的成就,„他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重视、关心
和赞同或者高度评价;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充分发挥和展现自己的各方面潜能以获得全面发
展的需要。” 〔1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需要理论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斯洛认
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 的最基本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他们构成了不同
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 行为的力量。”〔14 〕可见,他看到了人的需要存
在着不同的层级结构,需要的层级之间存在着张力 关系。然而,他把需要看作是“天生的、
与生俱来的”,把需要的层级关系仅仅看作是需要在时间排列顺 序上先后而已,低级的需要
先满足,高级的需要后满足。所以他的需要层次理论脱离了“现实的人及其活 动过程”,忽视
了人的需要同人的本质、人的实践的内在联系,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理论。 另
外,他把需要的主体只定位于个人,始终以实现个人的需要为最高的目的,这种定位脱离社
会 ,违背了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
马克思也认为需要是有层次的。他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1 〕其中,
衣食住等 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他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
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 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 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8 〕物质需要是与人类共始终
的必然性需要。他指出,正如“像野蛮人为 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


命,必须与自然搏斗一样,文明人也必须 这样做;而且在-切社会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
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15 〕但是这些需 要“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在一定的
文明状况下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自然需要”。〔16 〕同时, 马克思指出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
一定张力关系,“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 经获得的为满足需
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8 〕在这里,我们把需要的层级结构理解为:物 质需要、
秩序需要和意义需要。它们作为人的整个需要体系中的不同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渗透、彼此联系的。其中,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必然的需要。物质需要
所指向的 对象是物质产品。由于物质产品的有限性、消耗性等特点,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
定阶段,人们在物质产 品的分配上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为了更好地分配
物质产品,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则成为人们的需要。可见,秩序
需要与物质需要紧密相连。“可以说,它是人们对 获取物质需要的社会形式的需要。”〔17 〕
当正常的秩序得以维护,人们必然会追求更为理想的世界 ,便产生了对社会和人类存在的意
义需要,对真、善、美的追求和需要。同样,意义需要与物质需要和秩 序需要密切相连。物
质需要是秩序需要和意义需要产生的基础,秩序需要和意义需要对人的物质需要具有 渗透作
用。秩序需要与意义需要,作为物质需要基础之上的两种需要,它们二者也是紧密相连的。
如果一定社会没有一定的意义需要和追求,没有对一定社会秩序形成价值观念上的共同认
可,这种社会 秩序就难以确定和维持下去。意义需要不仅具有批判、破坏一定社会秩序的功
能,也具有维护一定社会秩 序的功能。这双重功能不仅取决于社会秩序的内容和性质,也取
决于意义需要的内容和性质。如果二者之 间相吻合,那么社会秩序就会被肯定和维护,社会
就安定团结。否则,必然会产生一定社会秩序与人的意 义需要之间的批判,甚至斗争。三、
人的需要的满足
马克思不是孤立地、静止地来看待人 的需要,而是始终将需要与需要的对象、需要与满足
需要的方式和手段联系起来考察。“需要是同满足需 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
手段发展的。”〔8 〕也就是说,人们还要通过满足需要的方式 和手段才有可能使其需要得
以满足。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手段其实质就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马克思说:“ 你的需要只有
通过你的活动来满足,而你在活动中也必须运用你的意识。”〔1 〕需要并不会自动被满 足,
必须依靠主体的才能去改变和创造。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
变世界。”〔18 〕所以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人们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同时,不同的需要,
人们会采 取不同的实践活动和手段来满足。
第一个手段是教育。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直 接意义上来说,它旨在为
人们提供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指导,从而满足人与社 会的秩序需
要和意义需要。从间接意义上来说,通过科学实践观所蕴含的指导思想,指引人们开展正确< br>的实践活动,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要。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为人们
提供一 种指导思想和思想观念。如何使人们接受和认同这种思想,并按照这种思想指导具体
的实践?这是任何社 会都必然存在的一个需要,即如何让其民众接受并认可社会的意识形态
的问题,也必然存在一个社会使其 民众接受何种类型的意识形态的问题。相反,对民众来讲,
也存在一个必然的和普遍的需要,就是接受何 种意识形态的问题。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
宣传、教育活动便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途径之一。满足这一 需要的最佳手段就是要靠思想政
治教育,犹如霍尔巴赫指出的那样:“有人可能问:是什么办法,其作用 虽不显著但能帮助
社会有机体避免一切危害它的因素同时又不会限制和妨碍它的发育呢?对此,除了教育 以外
不存在其他更有效的办法。”〔19 〕
第二个手段是实践。如何满足人的需要?这 必须依靠人类进行的实践活动。毛泽东指出:
“人的实践活动,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 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
学和艺术的活动。”〔20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


大实践,将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最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
需要,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了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科学发
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21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能够不断< br>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更加幸福安康;“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
体制改 革”,〔21 〕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能够不断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使人民真正
成为国家的主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2
1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服务的方向,能够不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使人民的道德文
化素质普遍提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1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21 〕“提
高人民健康水平”,〔21 〕加强社会建设 ,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
生动局面,能够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安 居乐业、和谐共处。
总之,只有了解人的需要,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才能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指
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大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韦克难,沈光明.社会学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杨杰.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2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6]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赵长太.需要范畴的生存论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7(1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唐凯麟 .重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的再认识[J].衡阳师范学
院学报,2000(2).
[1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7]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18]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9][法]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M].陈太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
4.
[2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
2.
责任编辑:烨 子

空降兵学院-北京国际金融论坛


工商管理专业介绍-大会主持词


常熟农商行-河北省联考成绩查询


学校食堂管理制度-西宁二十一中


再别康桥英文版-全国劳模待遇


妈妈我想对你说500字-2013安徽中考物理


2017年7月7日-英语四级查询


唁电范文-校园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