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巡山小妖精
949次浏览
2020年08月12日 06: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上海音乐学院网站-财务人员工作总结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的 神来之笔,可是他到底悟到
了什么?如果没人追问,我觉得自己挺明白的;有人一较真,
我还真 的就含糊了。于是,春节前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虔诚
拜读阳明哲学。在此将自己的一点见解总结一下,供 各位批
判。要请各位朋友谅解的是,为了不偏差太远,我们得牺牲
一点通俗和故事性,看完这篇 文章可能需要八分钟。“龙场
悟道”是阳明哲学皇冠上的明珠,而非皇冠的全部。南宋至
明朝中 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
学三百多年,因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阳明先生 年轻时
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
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 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
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他们坐对竹林,思
索竹 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
隐含的天理。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 阳明先生
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格”出神经来。
这次“格竹”失败,让他非 常失落;如果连竹子都“格”不
明白,如何能抵达天理?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三
十岁 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
扬镳,三十四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 ”。但是,
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1508年,阳


明先 生三十六周岁,本命年。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
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 场,当一
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黄天不负有心人。
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 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
的大门。“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也就是禅修,
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再后来,艰难的军
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 思想日臻完善。
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
古人,后无来者。龙 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
的四块基石: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
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
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 知。…… 只是
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
“人的良知,就 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
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 br>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 星辰雨露雷阴霾噎气,何
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
心之本体就 是太虚;“太虚”其实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说的“无
中生有”的“无”。太虚并非我们个人私有,却又构成 我们
每个人在宇宙中存在的基础,所以,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
心,生生不息。道、天理、良知 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


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用六祖慧能的话讲,良知、
天理、心之本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无善无恶、非善非恶,
也就是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 台;本来无一物,何处
惹尘埃!”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
但是触景 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如见儒子
入井,则生恻隐之心,此谓心之应事而发为具体之善; 见邻
有妙龄处子,生杀其亲而逾墙搂抱之心,此谓心应事而发为
具体之恶。”良知本无善恶,触 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一旦
意念出现,就已经属于“行”了,因而修身养性,必须在此
时就下功 夫。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
想,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论断。“如好好色,如 恶恶
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
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臭恶 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
臭恶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比如喜好美
色和讨厌 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
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 同样,
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
再决定讨厌与否。阳明先生认 为,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
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
恶意 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
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 坏人也可
能去做好事。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意念有善有恶,良知


则像二十四 小时工作的雷达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阳明先生
与其弟子于中有过一次有趣的对话。阳明先生说:“尔胸中
原是圣人。”弟子于中说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
如何要推?”弟子于中继续谦让 。先生曰:“众人皆有之,
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弟子于中乃笑受。
阳明先生 继续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
亦自知不当为盗,唤尥怍,他还忸怩。”弟子于中对曰 :“只
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
了。” 知善知恶是良知;你 的良知即是善恶判别的准则。阳
明先生的良知学说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自己良知
原与 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
人而在我矣。”所以他说,满街都是圣人。既然每 个人都有
圣人的良知,那么每个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道德权力。
所以,阳明先生说:“学贵 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
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
于心 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
于孔子者乎?”如果你的良知告诉你说,这句话是 错的,哪
怕这是孔子所言,也不能将就。阳明先生的良知说,真是石
破天惊。对于那些长期被八 股理学禁锢的学者,其震撼力远
远超过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每个 人都具有了与圣人一样的主体精神,依据良知进行价值
判断的权力。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 自家底准


则。尔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尔只不要 欺他,实实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
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 四、
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就是知行合一作为世俗 凡人,我们整天都是杂念纷飞,一会
想偷个懒,一会想占个便宜。幸好,有良知和天理随时站岗
放哨,“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
恻隐”,这份良知永远都不会泯灭。致良知, 就是“去恶为
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不是将人变为草木,
而是要控制人的私心 杂念,使得事事合乎天理。阳明先生的
一位朋友说:“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
去。”其实,私心杂念一出现,我的良知就侦查到了,可总
是不能将这些私欲去除。阳明先生回答说: “你萌时,这一
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私意
刚开始萌动之时,恰 恰是彻底革除之机,这才是人生立命的
真功夫。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
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
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 潜伏在胸中,此
是我立言宗旨。”阳明先生总结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
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
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至此,我们对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有了基本了解,其实这四句话也叫“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 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
去恶是格物。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事上磨练”。既然良
知 永不泯灭而且可以随身携带,遇见任何事情,只要对照自
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对错是非,而无需叩问神仙 或者查看经
典。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时!这就像带了一只罗盘,可以
随时校正自己的方向。只 要坚持修炼,自然就距离成贤成圣
而不远。这也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中的西乡隆盛和大
久 保利通追随阳明先生的原因,也是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
王阳明”的原因,同样是稻盛和夫“付出不亚于 任何人的努
力”的原因。不幸的是,这却没有成为国人“俯首王阳明”
的原因。说来话长,还是 暂且不议。接下来的问题是,阳明
先生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阳明先生能有这样的龙
场悟 道,一次顿悟能够明了那么多问题吗?概括而言,“龙
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三十年儒释道兼修的结果。阳 明先生的
儒学修养自不必说。在道学方面,最经典的故事则是,在他
十七岁成婚之日,“偶闲行 入铁柱宫,遇道士趺坐一榻,即
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诸公遣人追之,
次早 乃还。”由于和道士谈得投机,连洞房花烛夜都忘了。
后来在二十七岁、三十岁、三十一岁时及后来的历 次关键时
刻,都有道家人物出场,助其逢凶化吉。对“龙场悟道”助
力最大的,则是佛学禅宗。 说到禅宗,问题就来了。许多人
对阳明哲学的质疑正是从此开始的。按照经典的思维逻辑,


一个理论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可重复验证、可实践检验、可
逻辑证实。而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 来源于一次完全不合逻辑
的直觉性顿悟,既无法重复更无法验证。这就好像有人做了
一个美梦, 他说的再绘声绘色,也没有人愿意相信。不过,
如果你愿意暂时放下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旗帜,听听稻 盛
和夫的故事,或许你对阳明先生能多一份理解。在《京瓷的
成功轨迹》一书中,稻盛和夫讲述 了自己对于禅宗的感悟。
稻盛和夫说:“我之所以皈依禅宗,因为禅宗特别重视心性
即灵魂磨练 。当初,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禅定而大彻大
悟,他因此明了了宇宙的真相,参透了宇宙万物的所有规 律。
“据禅宗师父讲,当人的心理状态达到某种至高的状态后,
就能够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所 有的事物都会在一瞬间清晰
起来。而这种顿悟的境界是无法用理论和知识来解释的,用
文字和语 言也很难描述出来。也就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
传。“但是,平常人即使长期坐禅也很难达成顿悟的境 界。
日本临济宗祖师白隐禅师,从年轻时开始修行,一生中虽然
有过无数次的小悟,但大悟却只 有八次。如此看来,像我这
样,65 岁才皈依佛门,要想大彻大悟,恐怕是难上加难的。”
如 果你觉得稻盛和夫的故事还是离我们太远,那我们就回头
看看近代中国禅宗第一高僧虚云老和尚的“开悟 瞬间”。1895
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那一年,虚云老和尚大病未愈即走
进高旻寺禅堂参加 禅七。在第八个“禅七”的第三个晚上,


六支香开静后,小和尚为虚云老和尚冲开水。一 不小心,开
水溅到虚云老和尚手上,端在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坠落
于地。这一清脆的破碎声 ,陡然间犹如闪电一般,虚云老和
尚瞬间似桶底脱落,一切疑根在此一刹那间一扫而空,一切
无 明也在此一刹那间一闪而明了。历尽千辛万苦,走了大半
个中国和东南亚,经过数十年的苦修苦行,到今 日方才如梦
初醒。虚云老和尚脱口诵了一偈:“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
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 下息!” 没等小和尚反应过来,虚
云老和尚又诵一偈:“烫着手,打碎杯,国破家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机
缘为阳明先生敲开了宇宙智慧宝库的大门。是 像释迦牟尼那
样夜睹星空而悟道,或是像白隐禅师那样听闻远处钟声而开
悟?不过,我们可以肯 定的是,阳明先生当时是瞬间明了“始
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可以说,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达到了智慧的顶峰。稻盛和夫
说:“假如将人类的身体视为整个宇宙的 缩影,则地球犹如
身体中的一个细胞,个人则只是某个细胞中一个微小的元
素。若要细胞中的一 个小元素去理解整个身体的组织,是十
分困难的。只有儒释道几位先哲才明了宇宙的真相,并指示
给我们看。可惜甚至可悲的是,多数人都不相信。”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班会演讲稿


早安语-贫困生申请表


考研热门专业-爱耳日活动总结


格氏栲-工作收入证明


高考成绩查询-陈胜吴广起义口号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绵山导游词


豪气压群雄-留学生林俊


行健学院-煤矿安全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