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穷人》说课稿

萌到你眼炸
691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04: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军训的作文-lnzsks


小学语文《穷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对教材的理解
《穷人》一课所处的位置是第十一册的第五单元,本组
课文都是外国文学名篇,课文虽 然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真
挚强烈的感情。因此,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
了解一 点外国文化,感受这些作品中蕴涵的那种强烈的人道
主义精神,还要继续落实上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 从阅读
的内容想开去。《穷人》是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讲的是
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 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
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
现了桑 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
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 达了真
情实感。文章的特色在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
活动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文 章多处出现了人物之间的对话
及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是练习朗读的佳作。
2、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确定如下素质教育
目标:
(1)知识教学点
a.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顾惜、勉强、忐忑不安、自作
自受、熬过去”等词语。
b.理解下列重点句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②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揍我一顿也
好!
③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能力训练点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c.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情感渗透点
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品质,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
奉献爱心的教育。
3、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难点
重点是从人物的行动、语言 、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
好心灵;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
事情节的 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是难点。
(2)解决办法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 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
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我采
用 抓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结合教材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能力的
发展,采用以下教法与学法。
教法:运用反馈教学法的理论,以信息反馈为主线,把


自读、自悟贯穿始终,教师主要采 用点拔、诱导、激趣等方
法指导学生读文,尽量做到该讲则讲,力求达到自读、自悟、
自得。
学法:主要采用批注、朗读、演读等方式让学生扎扎实
实地读,让学生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声声入情。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计划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解决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弄清人物的关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
层次;第二课时,以读代讲,通过揣摩、 品味描写人物心理
活动、行为、语言的句段来体会作者表达上的高明之处,让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 穷人苦难的生活,高尚的品格;第三课时,
续写《穷人》,展示并评议学生的作品。
接下来向老师们展示的是我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触发探究
教师出示列夫. 托尔斯泰的肖像,问:同学们,认识他
吗?他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虽 然他长相平平,
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写出了许多传世
之作,如《战争与和 平》《复活》等,被誉为“世界文豪”,
这足以说明他文字功夫了得。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看看你能发现他文笔的高明之处吗?生自读全文
并思索。
设计意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
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本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
列夫. 托尔斯泰产生敬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强烈兴


趣,最大限度地发 挥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学生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有助于学生再次感知课文的“语表层”,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基础。
(二)呈现专题,潜心探究
过渡语:你们发 现了作者在表达上的高明之处了吗?估
计学生会说出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等方面描写得十
分细腻、成功,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感受作者细腻的文笔吧!
设计意图:这样做是“先入为主 ”,让学生在还没有细
品文章时就对文章产生了好印象,就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期
盼,为学生潜心 探究课文打下情感的基础。
专题探究一:感受穷人生活的艰难
1、出示第 一个探究专题及其学习建议:⑴自由小声地
读,用横线画出能体现穷人“穷”的语句,用笔写出自己的< br>感受或疑问,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⑵为了使你的回答清楚
明了,建议这样汇报:我
从 体会到(想到了) 。
设计意图:在探究中,教师给出建议不仅仅是为了帮助
学 生潜心探究,更好地解决探究专题,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
好的读书习惯与表达习惯。
2、生汇报交流,师随机指导朗读。这个环节主要采用
个别朗读指导,辅以重点语句的齐读指导,其间穿 插朗读方
法的介绍,如抓重点词体会后再细读,读书时做到眼到、口
到、心到等等。
3、让生提出探究中不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探


究完这部分后会发现文中一处看似 矛盾的地方:桑娜家那么
穷,为什么文中写到“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通过释疑 自然引出第二个探究专题。
专题探究二:感受穷人美好的品质
此探究过程 与专题探究一类似,教师出示专题探究内容
及学习建议后让学生自读、勾画、批注、交流。由于这个专< br>题内容涉及整篇课文,因此这一环节的朗读指导主要抓住描
写最为精彩的第九自然段与第二十四自 然段进行品味赏读,
在微观上探究。如何进行微观探究呢?下面以第九自然段为
例来谈谈我的做 法。
出示第九自然段: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
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 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
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然
后分三步进行教学:⑴指名读,学生思考 桑娜的内心有什么
变化,引导学生体会桑娜由“担忧─害怕─后悔─坚定”的
心理变化历程。⑵ 抓住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文中没有表达
出来的桑娜此时的一些内心活动。⑶再通过个别读、范读等形式加深理解,丰富情感,使读有目的、有层次、有收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微观探究 主要是以点代面,把这两
处的心理活动与人物语言揣摩透了,文中其它自然段的心理
活动与语言 描写学生领悟起来就容易多了,同时,这样的指
导也会真正起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作用。
最后,抓住渔夫回家后与桑娜的对话进行角色朗读。并


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发挥想象,进 一步体会渔夫与桑娜的善
良。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前面所获
得的读书方法,实现读的迁移,通过看图想象,进一步体会
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为续写故事 作好铺垫。
第二个教学环节总的设计意图: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
学要培养学生的探 究能力。如何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探究过
程中才能形成。此环节的两个探究专题是根据课文内容确定的,避免了探究的盲目性,同时这两个探究专题具有集中性
(因为它们涵盖了课文的最大内容)、开 放性(因为它们答案
多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的平台。在探究中,教师指
导学生心入其境 地读书,更能让学生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上
的和谐共振。
(三)课外延伸,拓展探究
教师总结:通篇课文,除了课题之外,再也找不到一个
“穷”字,然而,在字里行间, 却处处反映了穷人的贫穷与
困苦;全文也没有一个“美”字,通篇文章却赞美了穷人美
好的品质 。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同学们可以试着用今天
的学习方法(多读多体会),去自学本组剩下的两篇课 文,有
条件的同学还可以找找列夫.托尔斯泰的其它名著,去感受
他文笔的精妙。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延续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课
余自己读,自觉地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
板书设计:


穷人
勤 劳
善 良
桑娜 抱 担忧 后悔 决定
渔夫 熬 忧虑 思考 决定
宁可……也不……
设计意图:此板书力求做到紧扣教材,选词精当,从整
体看线索分明,重点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江苏高考满分-贾平凹散文精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公务用车自查报告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网站商业计划书


柯棣华医学院-高考录取方式


扬州工业学院-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


活动方案格式-西宁招考信息网


北京58同城网招聘-我心目中的桃花源


母亲节的贺卡怎么做-公司年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