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萌到你眼炸
690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07: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人物描写精彩片段-g20是什么意思


青海省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勾当/勾勒 取缔/根深蒂固 相形见绌/弄巧成拙
B.造诣/旨意 褒贬/针砭时弊 如法炮制/越俎代庖
C.拮据/诘难 号令/奔走呼号 臭味相投/乳臭未干
D.创伤/创造 怄气/呕心沥血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眼花缭乱。
C.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销声匿迹 雨后春笋 按步就班 如火如荼
B.风雪载途 杳无音讯 目空一切 脍炙人口
C.海枯石烂 天衣无缝 貌和神离 兴高采烈
D.草长莺飞 悬而未绝 披星戴月 走头无路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风雨荷塘
厉彦林 (1)凡到过济南的人,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这座垂柳含烟的北方古城,处处留有荷花的印记。唐宋
时,大明湖就曾被称之为“莲子湖”,其因就是当年城北十里荷塘的自然风貌。每当看到荷花,尤其是在 异乡,就

第 1 页 共 8 页


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代诗人刘风 诰赞誉济南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由此,我的眼前也就
会慢慢浮现出那一方弥 漫着荷香的池塘。
(2)那是一个夏季的黎明。雨丝很密,很细,很匀,很柔,轻轻地吻着我的脸、我 的手,脆生生、甜润润、
凉爽爽的……
(3)我踏着寂静弯曲的石径,不知不觉来到雨幕笼罩 的荷塘。远远望去,绿柳丛中躲藏着一幢新房,白墙、
红瓦、尖顶,犹如安徒生童话里的风景。白屋,绿 浪,粉荷,黄篱……组合得格外协调、自然而柔和。近处,一片
片圆圆的荷叶,撑起或深蓝或草绿或嫩黄 的伞盖,细雨落上去,如蚕食桑叶,若石击深潭……每一柄荷叶都像一把
神奇的乐器,弹奏悠远清脆而让 人沉醉的音响。
(4)滴翠的荷叶,落上雨丝,若打了蜡一般,油光闪亮的,迎光处澈明,背光处微暗 ,错错落落地遮住了整
个荷塘。一滴滴雨丝刚栖落荷叶尖,瞬间又收缩为小水珠,潺潺滑下叶中央,密密 匝匝的,一会儿凝成晶莹的大水
珠,滚动着,磨蹭着,嬉闹着。调皮的风把叶子弄翻,水珠或跳上另一片 叶子,或一个跟头跌进荷塘里。
(5)荷花更是光亮亮、鲜嫩嫩的,高高矮矮,肥肥瘦瘦,浓浓淡淡, 或停或动,或尖或圆,或半开或怒放……
有的牙雕般晶莹,有的白玉般剔透,有的玛瑙般绯红。
(6)雨中的神态更是各异,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涩,或笑脸半藏,或聚首细语……恰如一幅幅巧< br>夺天工的水粉画,一首首意境朦胧的抒情诗。
(7)我的脚步惊飞了一只被雨淋湿了翅膀的小鸟 ,几滴水珠溅在我的衣衫上。树丛中,荷叶间,几只不知名
的鸟虫在轻轻地叫着,不知在觅友交谈,还是 在寻找食物?
(8)一切生命在这神秘的荷塘,在这绵绵的雨雾里,萌发出一种难以言尽的渴求,或是 期许。我心净如镜,
任雨丝洗濯我的衣衫和我的视野,任荷风吹拂我的记忆和我的思绪。
(9 )不知不觉,我敬仰起荷花来啦,雨中的荷花你遮我、我护你,你搀我、我抚你,抓住季节吐叶展蕾,忙
活自己的事;虽然屡遭风雨,仍相亲相爱,交臂挽手,盘根结节,紧紧抓住脚下这深深的淤泥,展露同一家族令人
销魂的形体。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
(10)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神奇而浪漫的荷塘之上溅起一片云,一片烟,一片雾,一片梦。
(11)黎明的荷塘气象万千,朦朦胧胧,虚虚实实,奇奇幻幻……
(12)在我的眼里,这就是济南——因了荷塘,雅得别致;也因了荷塘,不惧风雨……
4 .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第 2 页 共 8 页

(1)荷花更是光亮亮、鲜嫩嫩的,高高矮矮,肥肥瘦瘦,浓浓淡淡,或停或动,或尖或圆,或半开或怒放… …
有的牙雕般晶莹,有的白玉般剔透,有的玛瑙般绯红。
(2)荷花在雨中的神态更是各异,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涩,或笑脸半藏,或聚首细语……
5 .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文章由远及近,多感官描绘了风雨中的荷塘:
(1)视觉:远 望绿柳新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听觉:近听雨落荷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嗅觉:轻嗅缕缕荷香,飘逸空灵。雨与风,光与影,声与色,互相交错,彼此交融,表达了作者<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
6 . 结合全文, 说一说“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你觉着“我”要把自己重塑成
怎样?
7 . 仔细品读文章开头与结尾,本文除了表达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精神的赞美,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短文《看自行车的女人》,完成小题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 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
滑落,搭垂在手臂 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
挣点钱多 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 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
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 丢了。她
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 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不过掏出了一把零钱。
“当” 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
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 瓷碗,瞧着发楞。忽然,
她把头往身边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第 3 页 共 8 页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 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
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 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
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 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
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 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
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 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
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 ,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 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
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 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
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 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
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 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
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 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
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 ,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寒冬的一天,那个雪后北风呼啸着席卷着这北方的城 市的晚上,纷纷扬扬的大雪在风中肆意飞舞。单位
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信。他要 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
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 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
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 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
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 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
是不是?人对人 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 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
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 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⑪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 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
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8 . 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
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8 页


9 . 品读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提示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10 . 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进行赏析。
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 ,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楞。忽然,她
把头往身边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11 . 请分析文章⑨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12 . 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
三、对比阅读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陋之有?
(《陋室铭》)
(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 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
者何人?牡 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13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谈笑有鸿儒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_____
③可爱者甚蕃_____
④亭亭净植_____
1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第 5 页 共 8 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5 . (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16 . 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陋室铭》:_____。
《爱莲说》:_____。
四、句子默写

17 . 默写。
(1)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2)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4)已是黄昏独自愁 ,___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 咏梅》)
(5)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五、诗歌鉴赏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br>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8 .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6 页 共 8 页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 .当秋雨来临时,诗人已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转而把心思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r>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随意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19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怀?
六、语言表达

20 .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①____________ _?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大洋海底。
在高温低 压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所以
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醛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七、名著阅读

21 . 9▪12班开展了以“磨难是否有利于成长”为题的辩论赛 ,你赞同哪方观点?请选择下列一位名著人物作
为你的论据。
正方:磨难有利于成长 反方:磨难不利于成长
A.尼摩船长 B.祥子 C.简·爱
我赞同____方观点:______ __
八、综合性学习

22 . 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黄河是中华大家庭里的巨龙,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河。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
母亲河”,去触摸黄河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怀吧!
(1)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第 7 页 共 8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50字左右)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 道:“谁
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 黄河颂》一诗中写到:“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
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 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23 . 按要求写作。
成长的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 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
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 ,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请以“最好的作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②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
24 . 半命题作文
岁月的沙滩上,脚步深深浅浅;人生的旅途中,喜怒哀乐总相随……
请以“成长路上 相伴”为题写一篇文章。将题目填充完整后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 不出现
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 8 页 共 8 页

北京自主招生-安全心得体会


十八大会议-出国留学有什么用


福建高考作文-英语教师述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分数线-别人帮助我的作文


俄罗斯总统-口号霸气


今年国庆怎么放假-存档案


省略号的用法-预防传染病手抄报内容


欢迎光临英语-山西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