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人教版习题精选十九
五一作文-综合实践课教案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
明情人教版习题精选十九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
层,重视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
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B、长沙阳光100国际新城是一个瞄准青年白领的国际社区,“80后”在此购房比例大约占30%以上。
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
D、浙江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
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夜归鹿
门歌》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人通过夜归鹿门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
自己的隐逸情怀。
这首诗的特点,用“寂寥”二字可以概括,隐士生活,景色清幽,心境恬静。
B、歌行”是我国古代诗
歌的一种体裁,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般篇幅较长,
形式比较自由。李白《梦游天
姥吟留别》就是一首歌行体诗。
C、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将诗情、画意、音乐美,与道家、禅宗
的意趣结合起来,达到了很高
的艺术境界。王安石称其诗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在
韩愈、柳宗元的倡导下,中唐文风大变,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占统治地
位的骈文。
文学史家称这场诗文革新为唐代古文运动。
【答案】:
【解析】:
1 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鉴赏,阐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
一首吊古伤今的诗。作者通过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
写,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中虽然流露出作者某些虚无主义的消极思想,但更表现出作者坚决不向权贵妥协的气概。
C、杨炯的《从军行》是一首五言诗,写出了书
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诗人对整个从军过
程做了详细地描写,比如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等。
D、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得顶峰”。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
br>一体,营造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语是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①朝歌夜弦 ②一夫夜呼
③燕赵之收藏 ④函梁君臣之首 ⑤礼天下之奇才
⑥负而前驱 ⑦日削月割 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⑨岁得帛千匹
A、①②③⑤
B、④⑤⑦⑨
C、⑤⑥⑦⑧
D、②⑥⑦⑨
【答案】:
【解析】:
2 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春江花月夜》描绘了一幅春
江月夜的美丽画图,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
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奔流到海不复回”,言大河之去,势不可
回:一
涨一销,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韵律。
C、从诗题看,《长恨歌》就是歌“长恨”,但是为什么“长恨”
呢,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
对故事的铺叙,一层层地展现出来。
D、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做出来。应删除“聪明”
B、那位美国老人在去机场途中才发现遗失在饭店房间的三个钻石戒指。
“三个戒指”应放在“遗失”
前,删除“的”字
C、两天两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可在“两天两夜”前加上“下了”。
D、县政府严肃处理水泥厂擅自提价。应在句末加上“的错误”
【答案】:
【解析】:
3 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7题【填空题】
木欣欣以向荣,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______,不能十步;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答案】:
【解析】:
第10题【默写】
4 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谁怕? ______。(苏轼《定风波》)
【答案】:
【解析】:
第11题【默写】
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解析】:
第12题【默写】
謹庠序之教,______,______。(《齐桓晋文之事》)
【答案】:
【解析】:
第13题【默写】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屈原《离骚》)
【答案】:
5 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14题【默写】
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答案】:
【解析】:
第15题【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新城道中其二①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②。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③。
注:①
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
州任地方
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②钲:古代乐器。击之而鸣。③
耦耕,是指
二人并耕。
结合全诗,分析“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的妙处。
6
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
【解析】: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