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用错的成语(中考)
中国古代名人-音乐高考
容易用错的成语
1. 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
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
误用为贬义。
2. 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
,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3. 弹冠相庆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
冠,掸去帽子
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
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
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4.
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
仅指书。
5. 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6. 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
br>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7.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8.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9.
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0. 鞭辟
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
如:“他对这个
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
病。
11.
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
里的“训
”理解为“教训”。
12. 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13. 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br>不能误用作褒义。
14. 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15.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
br>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16. 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
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
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17. 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
做得太不够了。
18.
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19.
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
知。
20.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21.
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
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22. 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
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
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23.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24. 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25. 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
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
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
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
书。”
26.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自谦。
27.
炙手可热:炙,烧,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
象。
28.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29.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30.
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31.
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褒义词)
32.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
地说出来。
3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34.
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
35.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6. 异曲同
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
到同样的效果。
37. 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
38.
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39.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贬义词)
40.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41.
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不能理解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
42.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43. 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不要望文生义)
44.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义词)
45.
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褒义词)
46.
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褒义词)
47.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补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48.
满目疮痍: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受到了严重破坏的景况。(只能用来形容国土家园。)
49.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50.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51.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52.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53.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论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不要望文生义)
54.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55.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也。
56.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57. 蓬荜生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
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增辉。
58.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要按字面意思来理解)
59.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贬义词)
60.
欲盖弥彰: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多指坏事)
61.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62.
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63.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
比喻办事圆滑。(注意形容的对象是“做”,
而不是“说”。)
64.
如履薄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不要认为形容形势危急。
65.
苦心孤诣:指煞费心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褒义词)
66.
叹为观止:赞叹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67. 高屋建翎: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68.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词,汪要望文生义)
69.
耸人听闻:指歪曲担待无中生有的事实,或是夸大事实、歪曲事实的言词。
70.
骇人听闻:指程度惊人的残暴、惨毒、卑劣的事实(指坏人坏事)
71.
同日而语: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重在“日”。多用于否定语气。
72.
不可理喻:只用于人,贬义词。
73. 不可思议:只用于事情或道理,中性词。
74.
一挥而就:多用于文学艺术(写字、画画、作文等)方面。
75.
一蹴而就:多用于巨大工程,艰巨的任务,伟大的事业方面。
76. 无可非议:指没有过错,完美。
77. 无可厚非:指略有过错,较完美。
78.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所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79.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
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
景日:,‘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
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百不僵”’)。现用
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己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
在(多含贬义)。
80. 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
古守旧,现在比喻
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也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81.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82. 抽薪止沸:抽去
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
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
83. 豆寇年华: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寇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