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初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感悟生命的作文-瑞典大学排名
2019-2020学年度初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一、基础部分(共31分)
1、根据要求默写句子。(8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
_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
____________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4)当窗理云鬓,
_______ _________
。(《木兰诗》)
(5)高大的山峰往往能触动诗人们的心弦,让他们抒情咏怀,年轻时的杜甫望
见巍峨的泰山,
发出了勇登高峰,俯视一切的豪言壮语“
_______ _____
,
______
_______
。”;时值壮年的王安石,抱负不凡,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写下
“
__
____ ___
,
____ ______
。”
2、下列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ng
)
诘
A
.污秽(
huì
)
惶恐(
huá
问(
jí
) 酣然入梦(
hān
)
....
o
)
伛
B
.烦躁(
zà
偻(
yǔ
)
霹雳(
pī
) 南腔北调(qi
āng
)
....
C
.门槛(
kǎn
)
震悚(
shǒng
) 塌败(
tā
)
感慨系之(
kǎi
)
....
ng
)
锲
D
.滞笨(
zhì
) 疮疤(
chuāng
)
依傍(b
à
而不舍(
qì
)
....
3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斑澜 叠起 枯燥 颠沛流离
B
.累赘 嗥鸣 陡峭
盘虬卧龙
C
.摇篮 险峻 喧闹 悲天闵人
D
.愧怍 修葺
慷慨 一泄万丈
1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是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
B
.这部音乐剧即将上演,大家都刮目相看。
....
C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豪放不羁,写诗慷慨淋漓,那些凡夫俗子岂能和他相比?
....
D
.你读他的文章必找出他的言外之意,才能懂得深透。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
.据商务
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
一路”建设。
C
.虽然说,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也存在各种谣言,但谁也不能不否认,新媒体的
出现在事实上带来了谣言
的高发。
D
.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尊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③②
7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春社是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土地
神)。意在祈求
丰收。
B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它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
2
C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
史。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
诗集》
。
8、综合性学习。(5分)
今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你所在的班级积极响
应号召,开展了
“亲近经典,走进名家”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A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
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
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
干干净净。B更喜欢
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
以,都留给祥子听。
(1)这段文字选自《骆驼祥子》,请写出文中划线的A,B两处的人物。“A”
是
_
_______
,“B”是
________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
_____
___
。(3分)
(2)《骆驼祥子》介绍到国外时,有人曾用“拉车夫”作为书名,你认为哪个好?
为什么?
我认为
________
好,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2分)
二、阅读部分(共39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6分)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9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武则天派人远征契丹,军事失利,陈子昂几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受到<
br>降职处分,诗人登上幽州台,写下此诗。
B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借助“
登幽州台”间接抒情,其感情基调
是苍凉悲壮的。
C
.诗中的“古人”“来者”分别
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和
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D
.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10
、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一)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
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
岂能为暴涨
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
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
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
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
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
分)
4
(
1
)求二石兽于水中(
______
_
)(
2
)湮于沙上(
______
)(
3
)转转
不已(
_____
)
...
1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
1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2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章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是语言描写。讲
学家议论时“尔辈不能究物理”的
目中无人、“不亦颠乎”的自以为是;老河兵分析时“凡河中失石,当
求之于上
流”的胸有成竹以及“不更颠乎”的反唇相讥,都尽显人物性格。
B
.本文层次清晰,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极力渲染打捞石兽
的神奇过程,在戏剧性的
情节中挖掘出生活的哲理。
C
.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也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D.文章最后一句以简短的议论作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二)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
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
见其神格
①
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
否?”庄曰:“对,小
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
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
也,因指厅事
②
所张画幅而命之
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
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
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
5
无烟火卒
③
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神格:神态与气质。②厅事:指大堂。③卒:军中伙夫。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 蒙辞以军中多务
..
B.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 山门圮于河
..
C.何难之有
康肃笑而遣之
..
D.时为放风筝之戏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15
、用三条“”给画线句子断句。(
3
分)
将
军
方
与
客
对
弈
见
其
神
格
非
凡
遽
诘
之
曰
童
子
何
来
16
、结合选文,说说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庄有恭与一般小孩子不同?(<
br>3
分)
(三)、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
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呜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
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
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
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6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
,
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
排排早已空无
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般难受。
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
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
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
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
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
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
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
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
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
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
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
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
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
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
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
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
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
风筝世家的
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
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婆心劝他也搬
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
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
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
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7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
br>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
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
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
回鹞爷跟
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
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
个人跑出来了?男孩
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
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
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
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睑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
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
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
,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
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
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
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
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
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17、文中“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
8
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4分)
18、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2分)
19、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
20、本文题目“飘逝的风筝”有什么含义。(4分)
三、作文(50分)
21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
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
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
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