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巡山小妖精
551次浏览
2020年08月28日 20: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光战队-家乡的美景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的三维目标
语文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新课标对本年段的教学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养成一定书写习惯,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养成默读习惯。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
本的表达方法。
(三)口语交际
1.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四)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学会修改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年龄特点各老师做学情分


五、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24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乐园三大部分,而且 教材
仍然以专题组织单元。在学习了前七个单元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学以“国际文化
和发展”为 主题的第八单元。








第一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围绕“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海上日< br>出》表现了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雨》介绍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
《青海湖,梦幻般 的湖》让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壮美河川。古诗《江南春》描写了
江南春天的美景。语文乐园让学生体会描写 时间的词语和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
积累语言,学习朗读方法。习作以《我喜欢的季节》为题,请学生写 出最喜欢的
季节和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之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
反复 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品的 内容和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揣摩那些写得生动、形象、优美的句子的表达
方法。
4、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感受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感受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

单元课时安排:
1 海上日出 2课时
2 暴风雨 2课时
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课时
诗词诵读 江南春 1课时
语文乐园(一) 5课时






1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
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读背第一段。
四、读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关练习。
1、朗读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练习。
3、自读第二三段,想象,背诵。
4、练习背诵第二三段。
五、读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段。
2、完成练习3。
3、想象、记忆文章。
4、练习背诵第四五段。
六、看图,全班试背全文。
七、指导造句。
1、“灿烂”“目不转睛”在课文中说什么?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头造句。
八、巩固生字词。
1、自己识记。
2、听写词语。
九、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板书:


2暴风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充 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
认真阅读,感悟课文,体会暴风雨来临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 量以及暴风雨过
后,万物争荣的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在熟读、欣赏的基础上,达到熟背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课程:

一、导入
1、“暴风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带来灾难 ,令人恐惧,也可以以
它的气势,使人振奋,尤其是暴风雨过后,大自然展现的是江山似景、风景如画< br>的另一番景色。
2、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片子。(放暴风雨),看完刚才的片子,请你谈< br>一谈刚才的片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3、今天,意大利作家弗拉里斯为我们带来一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
寓意深刻的著名散文《暴风雨》。
二、小组学习
这堂课,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这
篇文章,并且完成老师设计的一张表格。填完后,找出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景物,
读一读,并且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三、大组交流
1、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这张表格你们是怎样填写的?
2、在这么多的景物中,一定有你自 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景物吧!请你
用最优美的语调来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3、小结:你们的朗读给课文增色不少。你们的观点表示你们自主阅读
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张表格,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紧
紧抓住夏季暴风雨前 后景物变化,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恰当地运用夸张、
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 自然使如此神奇。
4、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再一次走进暴风雨,体会大自然那顽强的生命
力,
对比读、个别读、齐读。
5、一篇好的写景文章,不光要有精彩的景物描写,还必须要把自己的< br>感情融入到具体的景色中去,做到情景相融。
那么你认为这篇文章,想要通过暴风雨,告诉大家什么呢!(理解最后
一段)
(1)介绍《海燕》这篇文章
(2)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6、总结:学完这 篇课文,老师希望不仅在写作上能带给你启发,而且
要能理解这暴风雨所给你带来的人生哲理。


板书: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1. 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
2. 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爱国、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
1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
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 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周末我
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 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
师,好吗?
二、简介青海湖
这首歌 主要表达了人们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关于青海湖我让同学们去搜
集查阅了资料,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 青海湖在哪儿?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
湖还是咸水湖?(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介绍,教师给予适当表 扬)
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对青海湖作进一步的研究,不懂的可以向你们的科学、
地理老师请教。今天我们主要是跟随当代作家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
美。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的 伴随下走进青海,走进青海湖。
以它粗犷、质朴、自然的美享誉世界。今天,让我们 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
青海湖,跟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
(放音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四、合作交流
1、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
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湖水蓝而晶莹明澈
青海湖 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梦幻般的湖
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五、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 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探究活动
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
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 学做导游。
第二课时

1、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这篇课文哪部分能激发你读的欲望?为什么?
3、观看课件,领会青海湖的美丽景色。( 青海湖不仅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
的美,而且是个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二)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青海湖的湖水晶莹清澈
青海湖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青海湖是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
----------------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三)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评价。
三、总结全文。
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
1、丰富的形容词,运用正确,比喻恰当,这些都使语言生动、形象、优美。
2、观察与想象相结合。


4、层次清楚。
四、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 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湖水蓝而晶莹明澈
青海湖 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梦幻般的湖
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教学目标 :
《江南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 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 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
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
-、介绍背景,导入 新课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
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 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 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
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
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 br>(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
春江水暖、蒌蒿满 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l.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
画面呢? < br>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
红花相互映衬。依 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 春风等七种景物
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背诵古诗
五、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
同,想一想,自 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语文乐园(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自主认读学字学词,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
2了解关联词在词语中的作用,并会正确运用。
3 积累名言警句。
4 通过读短文引导学生感悟读书的妙处,激发读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安排: 1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词。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5、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师讲解转折。


4 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四 学习“读一读”
1 自由读短文。
2 说说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3 学习了短文给你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有意思的地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 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明确交际内容——掌握交际方法——创设情境,互动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清楚表达,并能说得生动有趣。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明确交际内容
1今天张老师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古琴台的来历》
2 读题,读书中的故事。

二.读交际要求,掌握交际方法
1 你们知道那些有意思的地名呢?今天我们来分组交流一下
2 交流要求:
(1)比一比谁说得生动有趣。
(2)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推选最好得全班交流。

三.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1 参照上述方法,小组内进行交流。
2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鼓励。
3 小组推荐代表向大家交流。
4 全班评议。

习作
我喜欢的季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运用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这个季节独特的美。
2 能从看到 听到 闻到 摸到······等方面来写,让大家从你的描绘中感受
季节的美。
3 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师巡视辅
导:交流习作,修改提升。
2、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给你什么感受?
2 生用简洁的词语慨括
3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那个季节?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喜
欢的季节。

二 知道具体描述
1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2 学生具体描述
3 在这个季节里,你获得过哪些快乐?
4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三、指导书写。
1、把内容写具体,将你感受到的美写下来。
2、可以从听到 闻到 摸到多种方式去感受。
3 学生独立作文。


第2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 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 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喜欢的季节”。-
3、 共同修改。


4、 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 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 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 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 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第二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围绕‚读书生活‛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背课文》讲述‚我‛
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钟楼读书》反映了读书的无穷乐趣;《意外》赞扬
了高尔基关心 青少年的高尚品质。学习这组课文,要注意加强听、说、读、写之
间的联系,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加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4、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
内容。
2、指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典型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br>1、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收获,提炼、总
结出好的读书方法 。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
内容。

单元课时安排:
1 背课文 2课时
2 钟楼读书 2课时


3 意外 2课时
诗词诵读 江畔独步寻花 1课时
语文乐园(二) 5课时








4. 背 课 文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

二、能力训练点
1.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
键句
子的含义。
2. 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
1、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
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
准字音,读通课文。
四、 合作交流
五、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六、 2、说一说课文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
七、
八、 重点品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对背课文一直是充满热情和兴 趣。第


一部分中,因为所背内容简单有趣,在作者看来背书就像唱歌一样。可随
着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背书的难度不断加大,又是什么使作者对背
书仍然充满热情呢?请自由读文 章的第二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2.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自主思考。
3.全班交流。(以下为预设的教学板块,不分先后顺序。)
(1)所背课文隽永有趣。
品读义小引用的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厂,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
的时候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
悄悄地挪移了。‛
结合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匆匆》的喜爱。
指导学生把感受带进朗读。
(2)教师的示范激发了‚我‛背书的兴趣。
扣住‚一字不差‛体会作者当时的惊奇、佩服。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匆匆》,
让学生认识到
一字不差地背下《匆匆》并不容易。
指导朗读,突出‚一字不差‛。
(3)妈妈的激励。
‚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念起来就像说话, 不
难背啊!‛引导学生关注妈妈的语气,体会到‚平静‛的语气说明妈妈的分
析理智客观,还要 体会到妈妈的责备之情。
‚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还不懂啊,就让背。’说 完,她就
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可以以结合作者引用的 妈妈背的孔子名言展开教学:指名读读孔子的这句
名言;教师给出这句话的译文;比较古文和译文,体会 背古文的难度较大。
‚我听着很新鲜,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背得那样起劲。‛理解‚容光 焕
发‛,说说为什么妈妈背得容光焕发,那样起劲。
再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感受。
4.小结:虽然背书是个艰难的过程,但作者多找积极因素,不断树立背好
课文的信心 ,童年的学习生活也因此变得趣味横生。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读第三部分,想想这部分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
2.全班交流,重点指导理解两个重点句子。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1)文中哪些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请把它们画下来。
(2)交流,教师相机介绍《桃花源记》,帮助学生理解‚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
地活画出那个
捕负人有趣的经历……‛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指导朗读第17自然段,注意感情的变化。 。


‚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
就好像牛儿吃下
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 ,
(1)指名读该句,说说‚反刍‛的意思。
(2)这卫把温习背过的课文比成牛儿反刍好在哪里?从两个‚慢慢‛你读懂了
什么?
(3)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背课文‛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3.小结:在背课文的过程中,作者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从背书中获益
颇多。

二、你原来对‚背课文‛持什么态度?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5. 钟 楼 读 书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1. 了解反复的写法在感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 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
1、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2、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
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我‛在钟楼读书,享受到了那些乐趣?
四、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2.教师相机教学下列句子:
‚小刺猬弟弟、小白兔弟弟、小青蛙弟弟,都坐在幼儿园的小椅子上了
帅:能不能把这句改成‚小刺猬、小白兔、小青蛙都坐在幼儿园的椅子上了……‛?
指导学生比较、体会作者对书中小动物们的喜爱之情后感情朗读。
‚……看见小松鼠弟弟背起书包,从澳洲大沙漠跑来了;随后,看见长颈鹿小弟
弟从非洲


坐一条独木舟来了……‛
师:熊猫生活在哪卫?看见从澳洲和非洲来的小动物,生活在中国的小动物心
情会怎样?
作者的感情呢?
指导朗读该句,读出作者的喜悦。
‚我看见熊猫阿姨向长颈鹿小弟弟看了一眼,长颈鹿小弟弟马上踏着舞步在草
地上跳舞
厂。‛
师指导学生休会动物们之间的默契,感受幼儿园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
3.说说作者从这个故事中享受到哪些乐趣。
相机指导学生从下列句子中体会作者的心情。
‚我赶紧把书翻下去。‛
‚我好像听见书里有一阵音乐传来了……‛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它原是一座钟楼。‛
感情朗读。
4.小结:在钟楼里读书,作者认识了好多可爱的动物,被小动物们的快乐情
绪感染着,这
就是作者读了这本书的乐趣。
教学片断(二)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16—17自然段
1.默读第16—门门然段,说说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2.结合前文说说,为{卜么作者想到奥登赛去看看,为什么还想到爱斯基摩人
的渔村去看
看?
3.师述:读书:作者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家乡的大海和兴化湾;读书,使作
者能够思接
千载,视通万里;读书,使作者拥有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坐在钟楼里,看
着周围那么多的
书籍,对这座钟楼的喜爱之情怎能不喷薄而出?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
自然段,读出
作者由衷的喜爱。
4.齐读文章第17自然段。
5.浏览全文,想一想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读书的乐趣。
从全文来看,先介绍学校、学校阅览室;再写自己读书享受到的乐趣;最后写我
的理想。
6.读写三本书乐趣的语段,说说它们在段落组合上有哪些特点。
仿照‚有一天,我看到—本书,里面有……我好像……‛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
真情实感。

二.读书给你带来了那些快乐?请模仿课文的写法,鞋一段话。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我好像……















6. 意 外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二、能力训练点
1.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2. 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继续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
1、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
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学习课文2—12自然段
1.自由独第2-12自然段
2.读后自主思考,全班集体交流。
①陌生人主动搭话,碰到钉子后仍不放弃。
师: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个人就是《童年》的作者,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
尔基。让我们
揣摩一下高尔基当时的内心。为什么他要主动和作者搭活,在碰到钉子后仍然不
停地追问呢?


启发学生结合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和剧院这个特殊的场所来思考。体会高尔
基对青少年
的关心。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不同的情感。
②在作者大声哭了起来的时候,陌生人安慰‚我‛。
指导学生把描写高尔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分别画下来,认真读一读,
说说从这些词
句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高尔基体察作者的内
心感受,适时地
安慰使作者走出了悲伤,他对青少年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对他不由得产生崇
敬之情。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0自然段。
③‚我‛和陌生人成了好朋友。
扣住‚微笑‛一词,引导学生讨论:从高尔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是对作
者在剧院中读书
的批评。既然是批评,为什么还要带着微笑说?从‚一同欣赏‛这个词你读懂了
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高尔基刘〃作者真诚的帮助和平等友好的态度。 ’
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揣摩作者的写作特点
1。同学们,文章在最后才交代‚我‛遇到的是高尔基
骨高高的,又非常面熟的人就是高尔基呢?
为什么作者不一开始就点明这个颧
2.学生自主思考,全班交流,教师总结:作者这样安排确实独具匠心。既
符合事情发展的
顺序,使事情更真实可信;又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耐
人寻味。
3.教师拓展:简单介绍用了类似写法的一些作品,并向学生推荐这类作品
阅读。

二.‚我‛读《童年》时大声地哭了,这也是读书地乐趣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二、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 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 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
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⑴,指名
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
多?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 ,生机勃勃的景象,写
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
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学生的诗:
⑴植物园独步寻花














四、作业
抄写古诗

板书设计:
















































植物园内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⑵学校独步寻花
杨园小学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⑶尚湖独步寻花
尚湖公园花满蹊
………………………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花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 花美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语文乐园(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自主认读词语,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
2了解包含因果关系的复句,并会正确运用。
3 积累名言警句。
4 通过读成语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故事,积累成语,受到启发。
(二)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读书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安排: 1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词。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5、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师讲解转折。
4 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四 学习‚成语故事‛
1 自由读故事。
2 说说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3 学习了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习作
我开的小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
2、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3、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师巡视辅
导:交流习作,修改提升。
2、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叙事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叙事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如果有一天,有一间小店完全属于你,你会有怎样的感觉?从现在开始,你
就是一家小店的店

二 想象能力


你的小店会开在哪里?店名是什么?有多大?里面是怎样装饰的?
你的小店将会经营哪些商品?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吸引顾客?
小店里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店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或苦恼?
四、 叙事能力。
1. 有条理地介绍你的小店,叙述可能会在小店里发生的故事。把你认
为重要的方面说清楚说具体,其他次要 的内容可少写或一笔带过。别忘了
2、你是以店主的身份在介绍!
作文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听。如果同学们都想看看你的小店,那你的作文就
成功了
3 学生独立作文。


第2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 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 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我的小店‛。-
3、 共同修改。
4、 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 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 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 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 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第三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围绕“华夏文明”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我终于回来 了》讲述钱学森献
身祖国建设的赤诚之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碑》反映了战争年代我们的红 军战


至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现代 改革开
放的意识结合了起来。细细划分,本篇诗歌,作者从祖国的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与近几年来
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宏扬中华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这组课文,要注意加强
听、说、读 、写之间的联系,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加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
的联系。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4、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收集材料、提出问题、概括大意、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典型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住过灿烂的文化,学习 先辈为了祖国献出生命的
高贵品质。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通过活 动,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过去和现在,为
创建和谐社会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单元课时安排:

1 我终于回来了 2课时


2 丰碑 2课时

3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课时

诗词诵读 渔歌子 1课时

语文乐园(二) 5课时





7、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教学目标:l、学会本课11个生字 ,、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义
字确定字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按照提示简要地复述课文。B

3、感受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赤诚之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 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学习课文第一、二
段。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2、看课题质疑:谁回来了,从哪儿回来,为什么要说“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口头填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 )从( )回到( )的经过,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自学检查。(略)

三、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课后题第1题第(1)小题。

2、指名回答,读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指导理解:

①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一切”指什么?


(联系第一自然段,是指 “博士学位”、“专家”、“教授”,在美国内金钱、地位、名誉。)

②但不能放弃祖国一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3、钱学森献身建设新中国的急切心情还表现在:

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 ,钱学森决定回国工作。当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

“一„„便立即„„”充分表现了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急切心情。指名读。

4、分 男女生读课文1、2自然段,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的关系。(第2自然段是承接第1
自然段的,它是这一段 的主要内容。)

5、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钱学森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早日回到祖国去。

四、学习第2段 1.默读课文第二大段,思考:①美国当局怎样阻挠钱学森回国的?

②在美国当局的阻挠下钱学森表现怎样?

2.读后回答:

(1)美国当局阻挠钱学森回国的4种手段

①.民航局通知他不准回国
< br>②.海关检查他的行李,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是一个间谍。(其实是教科书和笔记
本))
③.他突然被捕,被关在海岛的拘留所里,遭受无休止的折磨(每天晚上,不能休息,
体 重下降近15公斤)。

④.被保释出来后,行动受限制,信件受检查,电话被监听。

(2)钱学森的表现:读课文最后一句,读出钱学森在美国当局的阻挠和迫害下,不屈服,
坚持 回国的决心。

3.分组读三;四自然段,概括段意。

美国当局用种种手段迫害钱学森,阻挠他回国,钱学森没有屈服。

钱学森后来是怎样回国的,下一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练习。

1.作业本的1、2、3题。

2.朗读课文,熟读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三段,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并听写生字词:名誉放弃贡献行李折磨迫害募捐限制监听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学习第三段

1.轻声读课文第三段。思考:钱学森为什么能胜利回到祖国?把课 文中有关的句子找出
来。

2.读后回答:钱学森胜利回到祖国的原因:

①他坚持了5年;

②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联系第4自然段,也包 括美国科学界朋友的
支持

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极大关怀,尤其是周思来总理对钱 学森的关心一亲自过问„„
指示„„在会晤中提出„„

3.读读钱学森胜利回国的语 句,比较句子,体会含着的意思。美国政府同意钱学森回
国。

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

——“被迫”说明什么?

(说明 美国政府同意钱学森回国不是心甘情愿的,是在“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下”,
是在“中国政府和中 国人民的极大关怀”下,无可奈何的决定。

望着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定能 回到祖国,现在回来了!”望着雄伟的
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 回来了!”

“雄伟”是什么意思? “终于”又说明了什么?

(“雄伟” 不但写出天安门城楼的气魄,而且还透露了钱学森对祖国“天安门城楼”是
祖国的象征的无限崇敬之情: “终于”一词,说明了这一次的到来实属不易,它是钱学森历
尽磨难,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才得以实现的 。)

有感情地读钱学森说的话,读出他激动的语气。

4.齐读第三段,概 括段意:在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


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 回到了祖国。

三、简要复述课文。

1.复述有三种形式: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

2.回顾第八册第二单元“复述课文”的要求。

3.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简要复述”的要求。

4.指导学生按课后练习第二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①第一段老师指导下复述

②第二段学生试着自己复述。

③第三段放手让学生复述。

④连起来复述全文。

注意: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

四、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出示作业本中的第4题,完成“按课文内容填空”

五、作业。

1.课后作业题3。(学生可做作业本第5题)

2.作业本第6题。

3.听写词语:主持、正义、会晤、怀抱、关怀

4.熟读课文第三段,把故事简要复述给家里人听。

本课板书设计:

7、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立即决定回国 听到消息

可以放弃一切 不准回国 (检查、间谍)

受到迫害 被捕、被关、折磨

限制、检查、监听

世界各国——(美国)

得到支持 中国政府和人民——关怀





8、丰碑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 br>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
覆盖、 经营、丰碑”等。

2、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课后老师先板书一个“碑”字,让学生组词。再板书一个“丰”字,让学生查字典据
词定义( 多,丰富;大;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纪念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丰碑,用来纪念谁的?相信同 学们通过朗读,自己能够明白。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

2、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

伍 坨 啸 劣 酷 袭 僵 倚 秃 塑 豹 覆 莹

特别注意:啸 (xiào ) 劣(liè) 塑( sù )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纠正读音。

4、谁说说课文所讲的“丰碑”是什么,课文什么地方点明了?

(课文讲的“丰碑”是一位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

三、理解教材

1、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研究。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 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作一座丰碑,这
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2、同样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被大雪覆
盖的军需处长 和晶莹的丰碑有什么相似之处?(画批在书旁)

4、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处,按4人小组进行交流。

5、在全班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军需处长那种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
质,从中 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了解了故事发生在战争时代,一支队伍艰难地 行进在白雪皑皑的云
中山中。那里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边说边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座巍峨的雪山,同时 播放北
风呼啸的录音)

二、研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回忆我们上节课质疑的问题。

2、你们认为军需处长和丰碑之间,第一点相似之处是什么?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

第一个相似点:军需处长冻僵时的光辉形象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形象)

(1)怎样读,才能把“ 军需处长冻僵时的光辉形象像一座晶莹的丰碑”表现出来?各


自练习朗读。

(2)你们觉得第7自然段,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指名读。

(3)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请你再读一读。

(4)再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们认为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什么?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

第二个相似点: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精神)

从课文7、8、11自然段的联系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作为军需处长就是负责办理 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等物资的领导,然而他却把所有的棉
衣分发给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 服,在冬天雪地中冻僵了,所以军需处长具有
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互换角色,体会情感,自由表达。

1、如果你此时身在云中山中,身为军需处长,你会怎样想?

(我可能会犹豫,虽然 我从心里也愿意给战士们棉衣,但寒冷的滋味太难受了;我将毫
不犹豫的像老战士那样,把棉衣让给别人 ;我想如果能和战士伙着穿,你穿一会,我穿一会,
既可以保全生命,有可以关心战士。)
< br>2、现在你就是军长,面对这样一位衣着单薄的被冻僵的老战士,你能想到什么?会怎
么说?朗读 描写军长的句子。

(让学生置身情境去体会文中的角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进一步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1、课文既然歌颂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 己为人的精神,作者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
墨写了„„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

(课文歌颂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品质,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篇幅写将军情
感的变化 ?)

2、请同学们默读画出将军情感变化的句子。

3、读一读你们画的句子。

4、在什么情况下,将军的情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我们 进行对读。(先师生对读,再生
生对读)

对读中,你们体会到将军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

点拨:起初将军担心这支装备很差 的队伍能否禁得住严峻的考验,后来,他为什么变得


信心十足,坚定不移?(虽然环境恶 劣、装备很差,但是又像军需处长这种一心为公,舍己
为人的的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因此将军 信心十足,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走进了
漫天的风雪之中)把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神态的句子多读几遍来 体会感情。

五、小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谁说说你在写作方法上学到了什么?背诵你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按思想感情发展的变化顺序记叙,抓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描写。





9、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节。

情感:
1.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2.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分析

热爱祖国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居“五爱”教育第一位。 从小学一年级
起,就要对小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这是道德启蒙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内容之一。 本
课提出要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教育要从小学一年级开
始 ,坚持不懈,反复进行,由浅入深,不断加深。在启蒙教育阶段不可要求过高,本课按课
程标准要求,只 进行最低层次、最浅层次的教育,即:“我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本课教学应特别 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以“爱”贯穿全课,要采用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特点
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
1.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和照片,教师还可提供相应
的挂 图、幻灯、录像,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直观形象材料,产生对祖国的爱,产生作为中国人
的自豪感。
2.采用一些艺术形式,如唱歌、朗诵诗歌等,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引导学生
用歌声和 诗歌朗诵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本课教学的知识点较多,但在教学中要认真落实,使学生切实记住。
本课内容丰富,插图、照片也不少。在教学中要组织安排好,使教学层次分明,结
构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本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作者为当代诗人王怀让。《我骄傲,我是中 国人》是他的
诗歌代表作“三人”中的一首。诗歌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改革开放的意识结合
了起来。

2、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 ;细细划分,本篇诗歌,作者从祖国的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与近几年来取得的伟大
成就来宏扬中华民族精 神,请同学们通过资料的收集,进一步讨论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的
历史文化和卓越的腾飞,培养浓厚的 民族情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四人小组讨论。

一、

情境引入、激情激趣。

带领学生一起 回到2004年的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场上观看刘翔夺冠的镜头。师
谈话:或许这一瞬间、这一 时刻学生已在电视屏幕上看过许多遍了,但是此时此刻一张张笑
脸仍旧显得异常兴奋和生动。问:“每当 你观看奥运会比赛时,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会
场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齐读课题,对诗人进行介绍,对中国文化进行渗透。

二、

自学课文,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

1、同学们说说自己为祖国的哪些方面感到骄傲。

2、预设答案:“我为祖国的万里长城感到骄傲。”

“我为祖国的四大发明感到骄傲。”

“为祖国能发射通信卫星而感到骄傲。”„„

3、课文内容概括为三方面:地大物博的祖国、祖国悠远的历史文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根据要求进行自学,这部分诗人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犹如


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骄傲、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

幻灯片展现美丽的祖国,更凝聚着对祖国的热爱,引人入胜的介绍——

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东起辽宁与河北临海交界的山海关,一直蜿蜒西走 直至甘肃河西
走廊上 酒泉附近的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公里,合计一万二千多华里,所以长城的兴建实在不
是始自秦始皇,早在 春秋战国时代,七国竞逐。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疆土,纷纷修筑绵延的
城墙,用以抵预外敌来犯。它是古 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其他一些精美的图片、声情并茂的叙述,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一个伟大民族悠久文化。

三、

小组合作,畅游历史长河

上下五千年,中国有着悠远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1、教材中罗列了许多内容,归纳起来有:古代的发明、历史名人和历史遗产。

2、 同学交流:网络信息量大、自由灵活,对课文中提到的内容进行课外的延伸,制作
成网页供学生自由浏览 。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交流相关所需要的资料。

四、语言文字训练,歌颂祖国的伟大成就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成“因为( ),所以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的填空训练。

2、拓展性的练习。学生可以用书上的 语句,也可以说课外了解到信息。同学们的答案
可以很广泛。

五、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渔歌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

2.朗读《渔歌子》。

3.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检查《江南春》背诵情况。


二、学习《渔歌子》

1.简介作者。(可以播放视频)

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3.自学。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 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
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 更正,教师给予适当
点拨。

②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③教师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
明,而由于斜风 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
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 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

2.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能够背诵的就把两首词都背下来。

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 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
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 景吧!

附:板书设计

3 词两首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四、作业设计——探究活动

1.自学自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和宋代诗人苏 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也可
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

2.同学之间交流自学情况。

3.读一读、背一背。



语文乐园(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自主认读词语,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
2了解包含因果关系的复句,并会正确运用。
3 积累名言警句。
4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学习对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会为我所用。

(二)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安排: 1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词。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5、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师讲解转折。
4 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四 学习“收集资料”
1 自由读。
2 说说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3 学习了这个阅读材料给你什么启发?





习作

饭桌上的故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

2、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3、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 师巡视辅导:交流习作,
修改提升。
2、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叙事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叙事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我们全家人快乐的吃着晚饭的时候,我为了出去玩,吃得很 快,把许多饭粒在桌
上,爷爷看见了,严肃的盯着我,叫我把饭给拾起来,我嫌它脏,不乐意的说:“撒 在饭桌
上多脏呀!叫人怎么吃呀!再说我也不是故意的。” 爷爷说:“你难道没学过《锄禾》这首诗< br>吗?粮食是农民伯伯冒着炎热的天气,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很不容易才得到的,难道
你就这 样看到农民伯伯的血汗白费吗?以前我们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日子,我很
小时候就要出去帮大 人干活,现在你们过上幸福的日子,还不知道珍惜。”听了爷爷的话,
我满脸通红,赶紧把撒在桌子上的 饭粒拾起来吃下去。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饭桌总是干干净净,而且碗里饭一粒 不留,
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 分析能力

这样的场面,你熟悉么?请同学们就这样一件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回顾生活

1、小组讨论,回顾自己家中饭桌上的事情。

2、全班交流。

四、叙事能力。

1. 有条理地介绍你的家中晚餐。叙述在家里的饭桌上发生的故 事。把你
认为重要的方面说清楚说具体,其他次要的内容可少写或一笔带过。别忘了
2、你是以店主的身份在介绍!
作文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听。如果同学们都想看看你的小店, 那你的作文就


成功了
3 学生独立作文。


第二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 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 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饭桌上的故事”。-
3、 共同修改。
4、 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 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 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 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 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第四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围绕“神奇的宇宙”这一话题安排了《盘古开天辟地》、《嫦 娥奔月》、《月球之旅》
这三篇课文,这些课文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象丰 富奇特,引
人遐思。古诗诵读为《韩食》,语文乐园中安排有成语,学习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读记< br>名句,学习成语故事等内容, “看图作文”通过富于想象力的画面,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

教学本组课文可根据教材的特点,给学生充分读的时间,在学生整体感知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好如下的 引导工作:一是引导学生熟读、美读。读到一些优美


的语句张口就来。二是充分利用复述 、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
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3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4、

学习作者表达方法,想象画面,练习习作。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2、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热爱。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感受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对祖言的热爱。



单元课时安排:

10 盘古开天辟地 1课时

11嫦娥奔月 1课时

12月球之旅 2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四) 4课时





10 盘古开天辟地


【教材简析】
本课是依据古代神话故事改写的。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天地是怎 样形成的?
大自然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古人思考着这些问题,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
巨人 盘古这个英雄形象。作者将古代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资料搜集起来,加
以综合整理,写成了这篇通俗 易懂的神话故事。
学习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
的献身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混沌、孕育、筋脉、甘霖”等词语。
2、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
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 像、思维、表达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准备】请学生搜集、阅读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一)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牛郎织女》、《女娲造人》、《神笔马良》等。

(二)动情简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起源


神话故事是远古人民表 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
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而是 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
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
源和变化,因此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奇特、大胆、合理的想
象把自然界拟人化,创造了神 话。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
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板书:奇特、大胆、
合理的想像)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撰写了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 著《中
国古代神话》。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俊、帝喾和舜,后羿和嫦
娥的故事,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碎中国神话作了
最全面、完 整、通俗的讲述。

(三)引出课题

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蓝天、大
地从何而来?为什么天清澈如水?大地浑浊厚实?啊!人们开始想像了, 原
来是人类的祖先“盘古开天辟地”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翻
开书55页,走 入这神奇的故事之中,感受那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吧!

二、走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轮读课文,相机正音,互相评价.

(注意:混沌hùn dùn 冉冉rǎn上升 可恼 nǎo)

3、读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预设:学生可能 对故事中的盘古印象深刻,也可能认为盘古用大板斧划
分开天地印象神奇无比,还可能对盘古倒下后周身 发生的变化感到惊叹┅┅
总之,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感受。

三、品读神话故事,感悟想像

1、同学们初读故事后,有这么多新鲜的感受,真好! 看来“人类的老祖宗
——盘古”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也
用了一句话来评价“盘古”,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指名朗读——随机出示
句子“总之一句话:人类的 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


丰富而美丽。”——齐读)
< br>2、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是怎样
使这宇宙变得丰富而美 丽的?用波浪线将故事中自己认为具有奇特而合理的
想像之处划下来,多读读!

学生自读自悟

3、交流分享读书感受

A、“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划分开了。”

感受< br>:在远古时代的人们看来,天和地是平行的,一个在上,一在下,一个“轻而清”,
自然会向上升 ,一个“重而浊”,自然会向下沉。混沌不分的天地原来是由盘古一个霹雳大
板斧劈开的呀,难怪叫“开 天辟地”!作者的想像是这么奇特!

导语设计
:好一个“开天辟地”,你能通过朗读 来表现这种“惊天动地”吗?(自由读—
—指名读)

评语设计
:你的朗读铿锵有力,似乎让我们听见了那霹雳巨响,盘古的力大无穷。 你的朗读舒缓有致,似乎让我们看到天地分离的神奇,感受到天的“轻而清”,地的“重而浊”。
B、“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
千年,天 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极长了。”

感受:这里的想像很奇特,天每天在升高,地每天在加厚,盘古的身子也在变长。

引导比较:你发现了吗?这段话反复出现了几个词语,找出来,作上记号。

1)老师 认为,这里词语重复了,应该这样说:“天升高了,地加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增长
了。这样又过了十万八 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变得很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很长了。”
(出示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好?< br>
2)学生自主发表看法(预设:这也是一种奇特的想像,“每天”“一丈”反复出现,突出表现天地是如何分离的,三个“极”,更说明天升高到了尽头,地也达到了最厚,盘古的身
子也长到 了最长。)

3)指导朗读:看来,恰当地运用词语的重复,能达到增强神奇想像的效果。怎么 读才能
表现出这奇特的想像呢?(自由读——指名读)

评语设计:你的朗读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天高地厚”。

C、“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终于倒下了。”

感受:从“直挺挺”、“撑” 、“不让”、“孤独”、“坚持”、“实在”、“终于”可以体会出盘古


与自然坚持斗争 的献身精神。

引导:同学们,读着这些句子,再看看这幅图画吧!你能从图上感受到什么?( 学生自由
发言)这就是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作者用生动的笔调把他描绘得真切而神奇,人类不正是发扬着盘古的这种精神吗?与大自然的一切灾害做着不懈地斗争。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

D、“就在这时候——清露和甘霖。”

1)预设感受:盘古倒下后,全身发生了变化,使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

2)导语设 计: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宇宙就这样变得迷人了。奇特的想像之所以有魅
力,还因为这想像并非天马 行空,也有它的“合理性”,再读读,体会一下!(作者是根据事
物的特征展开想象的。)

3)指导朗读:用你们甜美、富有变化的语调去表现这奇特的变化吧!

4)语言拓展

读读下面的文字,如果你是一名“神话家”,你会怎么写?

出示文字: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这个世界上就变得丰富而美丽。女神女娲觉得这 一切都那么新
奇,那么美好。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她句的这个世界上缺了点什么。一天,她在黄河岸边
坐下来,看见自己在水里的倒影。“哦!我知道了!世界上还缺少一种长得和我一样的东西。”
女娲大声叫了起来。于是,女娲



。女娲给这些小泥娃娃取名叫“人”。看着这些人这么可爱,女娲觉得很满足。
她想:“我应该多造一些人出来,这样才热闹呢!”可是女娲累坏了,她想:“能不能找一个
简 单一点的办法,可以一下子就造出好多人来呢?”这时,她刚好看到身边有一根柳条,于
是灵机一动,



就这样,这个世界上又多了很多很多的人。因为女娲是用黄泥做人,所以中国人的皮肤都是黄颜色的。

四、作业设计: 走进神话世界

1、回家把《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搜集阅读优秀的古代神话故事(国内、外都可),开个小小的故事会。

3、推荐阅读神话故事《创世和造人》




【板书设计】
10、盘古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随天地变化



周身发生变化
课后反思:




11、嫦娥奔月

【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讲了美丽善良的 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
长生不老的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贪婪、皓月当空、企盼”等词语。
2、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
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 像、思维、表达能力。
3、练习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读中理解,读中想象,为学生搭建交流的语言平台,让思维在碰
撞中闪耀火花,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 br>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嫦娥善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请同学们背一背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吟诗叹月,引入课题

1、激趣:同学们,老师将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到这个字,或许会使你联想起许多诗句,
或许会让你回 忆起儿时听过的故事┅┅因为在人们的眼里,这个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它有时
代表着团圆、美满,有时又 代表着忧愁、分离,还有时代表着寂寞、凄凉┅┅它就是“月”
字。(板书:月)看到它你想起了哪些千 古名句或故事呢?(学生自主交流)

预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杜甫〈〈水调歌头〉〉等。

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2、在古代人们的眼里,月亮充满了 神秘的色彩,于是,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美
妙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一则民间故事〈〈嫦娥奔 月〉〉。(板书课题)

二、潜读故事,各抒己见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有关的
语句多读一读,在句子旁写一写自己对他(她)的看法。

(二)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

(三)四人小组交流

要求:每个同 学认真地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要用目光倾
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互相补 充。

(四)全班交流分享


1、关于“嫦娥”
< br>“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
喜欢她。”

(1)嫦娥美丽善良。(2)相机理解“接济”(在物质上援助)(3)指导朗读

“这件事不知怎么让逢蒙知道了┅┅一口吞了下去。”

(1)嫦娥很机智。(2)启 发想象:手提宝剑,迫不及待的逢蒙是怎样威逼嫦娥的?嫦
娥是怎样与他机智地周旋的?(相机理解“迫 不及待”、“威逼”“周旋”)(3)指导朗读

2、关于“后羿”

“相传 在远古的时候┅┅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
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体会后羿是个武艺高强、为民造福的善良的人。)

“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 后羿一丸仙药——藏在百宝匣里。”“后羿外出回来了,
没见到妻子嫦娥——怎么也追不上。”(体会后 羿与妻子感情深厚)(指导朗读)
(五)你对嫦娥、后羿、逢蒙的看法是什么?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吗?

1、出示填空

( )的嫦娥

( )的后羿

( )的逢蒙

2、反馈交流

三、发挥想象,创造神话

1、故事的结局使人感到 分离的悲凉与痛苦,同学们,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故事编个
圆满的结局吗?

2、学生自主想象

3、自主交流

四、课外拓展

1、回家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搜集阅读优秀的民间故事(国内、外都可),开个小小的故事会。



【板书设计】
11、嫦娥奔月

( )的嫦娥

( )的后羿

( )的逢蒙

课后反思:



古诗诵读 韩食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 皇帝
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韩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 )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 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 韩君平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 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
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
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
现出无限 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
不说“处处飞花”, 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
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 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
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 ”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
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 ,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
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 飞”字,蕴意深远。由此
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 主要是其中
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
是无形 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
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
为 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
清明日皇帝宣 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
烛。“日暮汉宫传蜡烛”, 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
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 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
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3)悟诗情。

师: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 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
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 则是转折。
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 才
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谁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写什么?


(4)朗读全诗。

三、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板书设计: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语文乐园(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近义词及成语的 褒义、贬义;学习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读背名句,学
习成语故事;看图作文以及探究“美妙的月亮”。

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与教师点拨、学生讨论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成语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近义词及成语的褒义、贬义及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具准备】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近义词及成语的褒义、贬义;学习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读背名句。

教学重点:学习近义词及成语的褒义、贬义。

教学难点:学习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教学过程:

一、

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

读。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

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了解成语的意思。

3、

思考:从这些成语中发现什么?

4、

同桌议一议,找出规律。

5、

指导学生用其中的成语说话。

二、

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

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的意思?

2、

找出关联词语,想想每一句前后意思的联系

3、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三、

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

读句子,通过注释理解句子。

2、

学生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点拨。

3、

自己再读一读,默背。

4、

同桌背诵,齐背。

5、

启发学生议一议:这几句名言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6、

师生共同小结。

四、作业设计:

用“如果„„就„„”、 “即使„„也„„”练习写句子。

五、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四)

1、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3、

读一读,记一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成语故事和探究与实践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知道“杞人忧天”的意思。

教学难点:以“月亮”为话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成语故事”。


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

2学生归纳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相互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二、探究与实践

以“月亮”为话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1、收集与月亮有关的诗词书画、对联、传说神话、民间民俗等准备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全班评议。

3、拓展延伸,小结激励。

三、作业设计:

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办成小报。

四、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四)

1、

成语故事”

2、探究与实践





第三、四课时

习作内容:看图作文

习作重点 :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习作难点: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迪学生大胆想象,把文章写通顺。

习作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生活
1、玩游戏 “我来比划你来猜”。

2、每一动作、每一幅图画都能表达一定的意思,用我们的眼睛去看 ,用我们的心灵去
体会,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
二、畅谈交流,开拓思路
1.看图


2.集体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他们在一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你又会想到些什么?

3.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讲得生动、精彩,故事编的生动有意思,令听者有种“身临
其境”的 感觉。

三、习作引导,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还有许多同 学要讲,可由于时间关系,这样吧,请你提起笔,无拘无束,自由自地把这
个故事写下来。

2.学生进行片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看看他们是否从中受到启发。

2.集体评析。

3.小结延伸:

同学们,作文是心与心交流 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
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 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自己改
一改,

五、下笔成文,描绘生活
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六、作业设计:写作文

七、板书设计:

看图作文

看图,你想到什么?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





第五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安排 了三篇课文。《我的老师》讲述了期间


小时,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 学生对老师的深深依恋之情。
《傻二哥》一文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劳、乐观的穷而有志的年轻人 的形
象。《童年的小花狗》记叙了作者儿时因为太喜欢一个泥玩具而干了一件蠢事,
时后摊主王 大爷不但不追究责任还坚持要将玩具送给‚我‛的事。古诗诵读为《约
客》,语文乐园(一)中安排了读 有关人物形象的四字词语,比较句子的表达效
果,读记名句,读短文等内容,‚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一 说感动我们的人和事 ,
‚习作‛内容是给老师画像。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加 强阅读与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
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课前注意引导学生搜集作 者的相关资料,
积累感受和体验;课中要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
识和探究欲望,充分读书,在读中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课后推荐作
家相关作品指导学生课外 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3、
4、
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5、 学习课文中写人叙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2、
读懂课文,回味美好、难忘的童年生活。
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关爱别人。
单元教学重点:
1、
2、
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
读懂课文,受到要时时处处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教育。
单元课时安排:
1 我的老师 2课时
2 傻二哥 1课时


3 童年的小花狗 2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一) 5课时

13我的老师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 边的七件小事,抒发
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德。这篇课文共15个自然段,作者是循着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
老师‛这条感情线索 来抒写的,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我的老师》共记叙了
七件事,前五件事写得概括,后两件事写得具 体。前面写蔡老师的五件事,从面
上概括体现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中心,这五件事是依据作者感情 步步加深
的顺序排列的,感情的分量一件比一件重,对‚我‛的影响一件比一件深,由表
及里, 层层递进,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后面写孩子爱老师的两件事,披露了孩
子内心里对老师的深情,也烘托 和反衬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爱。第六件事详写,对
孩子来说,不知父亲死活,又遭同学奚落,这是难以承受 的打击。老师的支持、
鼓励,使‚我‛感受到温暖,对老师的感情也上升到新的高度:‚在一个孩子的< br>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而详写第七件事
‚梦中寻师‛,使 孩子对老师的爱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七件小事,从课内写到课
外,从校内写到校外,从平时写到假期,从 学习写到生活,师生感情步步加深,
所选事例丰富多彩,而内容绝无雷同之感。而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 的、具体的、
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们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
材 料构文,材料选择很是典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感情
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
又画龙点睛地表 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
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2、围绕中心 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
心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 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
谊。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 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
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
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 ,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
心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
间的美好情谊。

【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走进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第2课时: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 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
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 中,
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今
天,我们学 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
的老师。
二、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 了
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一直生活在 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
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 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
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 忆性散文。课题中的
‚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掌握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1、 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难读的地方反复读
2、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
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
么好处?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
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 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
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 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
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 步加


四、深入文本,走进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1、蔡老师教的是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学生快速读书,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蔡教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学科的。文中有这几处地方可以说明:
(1)‚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2)‚让我们观察蜜蜂‛。
(3)‚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4)‚我用石板一迎‛ (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
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 ‚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
2蔡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的性格特
点。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概括: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
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3、课文重点写她的什么品质?(热爱孩子。)
4、为从不同角度突出这一品质,作者选取了 哪五件事例?你能给每个事例设臵一
个小标题吗?(①假打真爱②教跳舞③观察蜜蜂④教读诗歌⑤排除纠 纷。)
5、品读课文,选择一件你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从那些词句能体会到老师对孩子
的热爱。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朗读。
6.这五件事都和文中的‚我‛ 有关系,你能分别说出‚我‛的感受吗?(①老师
爱我们;②老师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③老师扩大我们 的知识面;④老师对我爱
好文学有很大影响;⑤老师关爱我们的心灵。)
7、有人认为,本文 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
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学生充分讨论。教 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
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 蔡老师有
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第二课时
一、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
1、默读课文,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的句子。
2、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 分词语,仅从这些词语,能否体现
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 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 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
的热爱、怀念之情。
3、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 文从头至尾、字里
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忆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愠真爱‛。‚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
像‛道出了蔡老师形 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
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 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


地敲‛、‚边上‛。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 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
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
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
‚不知道‛、 ‚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
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 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
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 值得一提吗?
4、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
感 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
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
课内到课外,从校内 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
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 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
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 调换的。
二、赏析写作特色。
根据全文内容,结合预习提示,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
(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
(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5)在叙事时,融 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
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 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三、 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1、教师:非常真挚而感人 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 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
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 在写之前我们先
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请看屏幕,请一学生朗读或教师读: 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
夫妻歌》及《黎 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
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 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
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 及小说的创作,
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 br>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
春更美丽吧》、《 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
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 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
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 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
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 热情而
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
首届‚ 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 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
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通过具体 的情
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3表达对老 师的祝福。60字左右。
2、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
3、教师小结:在刚才同学的交流中,我听出了两点:一是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
用具体的情节或 细节来表现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同学们对老师的感
情还是很深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 活中,我们的老师会爱我们的学生如自
己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会爱他们的老师如自己的父母。
六、布臵作业
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 br>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也再一次的接受 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课后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篇文
章:以‚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为题 ,精心选材,注意详略安排,介绍一位
你的老师,字数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13我的老师

回忆、
我 喜爱、 蔡老师
依恋、
思念、


教学反思:
14.傻二哥
【教材简析】
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善良 、勤劳、乐
观的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形象。文章从五个方面把这样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 br>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傻二哥吆喝的内容;傻二哥的特点——爱给人帮忙;傻二哥的衣着;
傻二哥 吆喝前的准备;傻二哥有耐心,不怕麻烦。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细腻传神。善用细节
描写是本文突出的特 点,文中所描写的傻二哥的形象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的。‚傻二
哥‛这雅号看似贬,实是褒,是赞 扬傻二哥又老实又热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性格特
点。
过程与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傻二哥又老实又热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傻二哥的,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
【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1段;
第2课时:学习课文4-7自然段,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诵课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 我国现当代有一位著名的评剧演员— —新凤霞,她不仅戏演得好,还写得一手好文
章。叶圣陶先生称赞她的文章‚不加虚饰,不落俗套‛。今 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她的
一篇文章——《傻二哥》。(板书课题)
2、 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 么疑问?教师相机梳理归纳:为什么叫他‚傻二哥‛?‚傻
二哥‛傻在何处?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 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 生词认读,正音。
3、 逐段读文章,交流释词情况。
4、 说说你从文章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1-3)。
1、读完课文,傻二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相机讲读第二自然段,傻二哥很会吆喝。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有没有那个自然段概括的写出了傻二哥的特点?勾画出来。
指名,板书。
四、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回忆课文内容,完成板书。
二、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感受傻二哥的‚傻灵傻灵‛。
1、 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傻二哥的‚傻灵傻灵‛,做勾画批
注。
2、 全班交流体会,指导学生读找到的句子。
(1) 描写外貌的句子(第4自然段)。‚ 穿着‛、‚留着‛、‚斜背着‛形象地
描绘出傻二哥的样子;出去买糖却是如此讲究,透出一股傻劲。


描写动作的句子。(第5自然段)。‚伸伸‛、‚晃晃‛、‚试试‛,吆喝前
手 和脚的动作都具体的描摹出来,连吆喝的准备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
傻二哥的‚傻‛劲呼之欲出。
(3) 相机指导朗读,读出傻二哥的性格特点。
3、 交流讨论:傻二哥真傻吗?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
三、 总结全文。
a) 课文的五方面内容。
b) 写作方法。
四、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14、傻二哥

吆喝的内容

爱给人帮忙

‚傻灵傻灵‛ 衣着
(善良、勤劳、
乐观、穷而有志) 吆喝前的准备

有耐心,不怕麻烦
(2)





15、童年的小花狗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一件童年往事:儿时因为太喜欢一个泥玩具而干了一件 蠢
事,事后摊主王大爷不但不追究责任,还坚持要将泥玩具送给我。通过这件事刻
画了一个勤劳 、善良、慈祥的老大爷形象。‚小花狗‛是文章的‚眼‛,透过它,
能看到一个充满爱心的王大爷,对待 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不是严厉的指责和数
落,而是注以无限关爱;透过它,能感受到我对王大爷的一种怀 念,也督促我少
犯错,不犯错,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播撒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 学习文章中写人叙事的方法,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展示人物形象。
3、 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同时 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想象能
力得以充分发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 过对王大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体会,让学生感受他的善良、慈祥、有爱心,
从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 要做一个时时处处播撒爱心的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一位善良、慈祥、有爱心的老大爷形象。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小 花狗‛给予我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多年过去
了,‚我‛为什么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课时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抓住文章主线;
第2课时:学习文章主要部分,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了解到魏巍孩提时的老师给人无尽的怀念,新凤霞笔下的傻二哥
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要读到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萧复兴对儿时生活的一段
回忆,文中透露 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2、(板书课题)知道读体,童年的小花狗到底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回忆呢?
二、 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想想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谈谈他留给你的最初
印象。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四、初步感受主要人物形象
1、快速默读,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中的主要人物。
2、文中对王大业的描写笔墨不多,能找出作者对这一人物最直接的一个整体
描述吗?
3、小结:王大爷和它的小摊儿,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让孩子们的童年有
了美好回忆。
4、朗读表达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回忆前文内容,引出下文
正是因为王大爷小摊上那漂亮的各式各样的你玩具,诱引了‚我‛干了
一件蠢事。
二、 讲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我‛做了一件什么蠢事?
2、学生讨论交流。
3、王大爷对我拿走小花狗是什么态度?
4、全班交流。从‚爱怜‛、‚坚持‛和‚嘱咐‛等 词中感受到王大爷是一个非
常有爱心的人,对待一个犯错的小孩子不是严厉的职责和数落,而是投以疼< br>惜的目光,举止之间充满了无限的关爱。
5、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用心体会王大爷对孩子的一种关爱。
三、 讲读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10自然段,思考:末尾的省略号意味深长,你能揣摸出作者想
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语 吗?
2、朗读表达
3、默读11自然段,体会字里行间及省略号中透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尊敬与怀念)
4、指导朗读
5、作者为什麽要在这两个自然段中用上省略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师小结

四、 学习第四段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将小花狗带在身边,这是为什么?我喜欢的仅仅是
小花狗吗?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5、童年的小花狗

偷拿‚小花狗‛
慈祥、善良、充满爱心
送我‚小花狗‛ ↓
时时处处播撒爱心







古诗诵读 约客
【教材简析】
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在自然亲切中给淡泊悠闲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两句,尤其有
余音绕梁之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气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约客》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赵师秀(1170-1219)宋代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天乐 永嘉(今
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进士,宁宗庆元元年任上元主薄,后为筠州推官。
诗工五 律,细微精炼,有《赵诗秀集》二卷。
(2)明诗意,感情读。


师: 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开头两句‚黄梅时节家
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便点出 了时间、地点。时间是六七月份,地点在江南
一带,正是江南多于季节。蛙声阵阵,所以是夜晚,而且居 住于乡下,四周安静,
这里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 br>梅雨季节的夏夜之美: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看似热闹的环境,反衬出诗人在下
文中要表现的‚寂 静‛。练读这两句。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呢而又有几分焦急的等着,没事干,‚闲< br>敲棋子‛,静静的看着闪闪的灯光,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
了诗人曾约客来 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的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
门声,但听到的却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 ,比照下更显出作者焦急的心情。第四
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一个‚敲‛,一个‚落‛,呼应 的那么巧,这种
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练读这两句。
(3)悟诗情。
师: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清远,在自然亲切的描述中,给人一种淡薄悠闲的贴
近感。特别是最后两句,尤觉有余音绕梁之感。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呢?
(4)朗读全诗。
三、练习背诵




语文乐园(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人物形象的成语、 四字词语,体会句子表达效果,学习名言,
阅读练习,习作《给老师画像》
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表示人物形象的 四字词语,体会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你能发现什么?
2.交流: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
3.读一读,记一记。
4.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读一读
1.自由读句子
想一想各组两个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认识双重否定句、反问句、排比句。
3.练习这几种句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名言,阅读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句子
2.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3.练习背诵
二、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想想读书之妙妙在哪里?文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来读书?
2.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感动我们的人和事
教学目标:交流我们身边感动我们的人和事,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二. 教师示范
1. 用讲述的形式介绍感动自己的人或事。
2. 介绍演讲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 组织交流,开阔思路。
1、小组内讲述故事。
2、全班交流,师相机理清思路。
四、 演讲开始
1、让学生依次上台演讲,注意演讲要充满真情实感,还可以配合适当的表
情和动作。
2、组织学生用心听取,会后讨论。
五、 交流思想,教师讲解,评出表现突出者。


第四课时
习作:给老师画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留心生活,注意观察的习惯。


2、 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和人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来写,还要学会按照一
定的顺序进行叙述。
3、学会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法写人。
4、 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运用所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学会抓人物特点。
2、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人物特点和最吸引自己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 br>师:我们也来学学这一单元文章作者,写一写身边的老师吧,让别人也能通
过我们的文章看到我们 用心塑造的人物。今天我们就以老师为题,给老师们
画画像吧!
二、组织交流,开阔思路
1.小组内介绍自己要写的老师。
2.全班交流。
三.明确要求,学习范文。
(1)注意描写老师的外貌、语言、动作等。
(2)注意叙事的时候祥略得当,把最能体现老师特点的事例写具体。
(3)运用本单元的一些写作手法,在叙事中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2、范文引路
四、 指导选材,提升认识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整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明确要详细记叙的
事情。
创设情景,学生习作。
五、 1、师介绍写作要求
师谈话激趣,可拿出各位老师的照片,让教师形象当场重现。
六、练习写作,师巡视辅导。


第五课时
生自由习作、修改誊写作文。



16.游天然动物园
教学理念:
1)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教
师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学习不能仅仅限于课堂,今天学 生周围的环境中信息量丰富,引导学生


多途径搜集资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任务。
主要内容
坦桑尼亚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是个迷人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世界
游客。那里有亭亭玉立的长颈鹿、顽皮的基马猴、庞然大物河马、慢腾腾踱步的
大象等有趣的动物,课文 《游天然动物园》就是作者游览了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
后的一篇游记。文章按时间为顺序,记叙了游览的 过程。
全文按游览过程的先后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写我们来到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开始参观;
第二部分是第3~6自然段,写我们在天然动物园一天中的见闻;
第三部分是第7自然段,写我们结束了愉快的野游,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其中第二部分按参观时间的不同,又可以分三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是第3、4自然段,主要 讲上午在天然动物园的见闻;第二层是第5
自然段,写中午在天然动物园见到了象群;第三层是第6自然 段,写下午在天然
动物园的见闻。
文章重点写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对去动物园和结束 野游的情况则进
行略写。而在写一天的参观过程中,又着重写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象群、
狮群等野生动物,而对犀牛、鬣狗和黄牛及导游阿里介绍的关于动物的趣闻则一
笔带过。这样使得文章有 详有略,重点突出。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板书:16、游动物园 师读课题,学生指出漏掉的“天然”二字。
师:“游天然动物园”和“游动物园”没啥区别呀!如果是缩句不是很好。
(“天然动物园”的动物是野生放养的,而“动物园”的动物是圈养的。)
2、游动物园的感觉是比较愉快的,那游天然动物园的感觉是怎样的呢?书
本上有这么一句话。
3、出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
前去游览的人络绎 不绝。”学生齐读。理解“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从这一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多 )
4、为什么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那么多呢?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


的乐趣是无穷的。(原来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是无穷的)板书:乐趣无穷
5、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有哪些乐趣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
1、 、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到底有哪些乐趣呢?读课文3~6自然段,把你认
为充满乐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想想,为什么觉得这些地方充满乐趣?
(可点击红色字体欣赏各种动物的图片及网站上的相关介绍。)
2、学生交流(读出充满乐趣的地方,说明原因)
3、这里的动物那么多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呢?为什么?
4、你觉得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把 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点明长颈
鹿“亭亭玉立”的静态美,基马猴“顽皮可爱”的动态美,在朗 读的时候要注意
对比。)
5、点击“回音壁”完成作业(一)
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动物。
(长颈鹿:亭亭玉立基马猴:顽皮河马:庞然大物大象:力大无 穷母狮:满
不在乎雄狮:漂亮威武幼狮:可爱)
6、学生交流
三、游戏
做一回小导游,选一种自己的喜欢的动物根据它的特点多读几遍,背一背,
然后介绍给大家。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配乐)
1、长颈鹿:师,汽车缓缓前进,大家快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
(二三十只长颈鹿,它们 高仰着细长的脖子,在树阴下亭亭玉立,简直一动
不动,远远望去,恍若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
2、基马猴:过渡,咦?在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的是什么呀?(基马猴)(快
看这边,一只老母 猴从树上跳到一只长颈鹿的背上,一边啃着野果,一边朝我们
挤眉弄眼,似乎在挑逗我们哩!)
3、河马:看到河马的游客们,你们能说说你们的见闻吗?
4、大象:看来,这河马算是动物界最大了吧!让学生反驳
5、狮子:这大象可真悠闲!看狮子的游客,你们有什么收获?


6、师生评议(有没有读出各种动物的特点)
四、写作指导
刚才这 几种动物,作者都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
一番,接下来的这几种动物,作者只 是一笔带过,我们书上是这样写的,引读—

(我们的运气越来越好,„„数不清的黄牛。)
作者为什么不对每种动物详写呢?(写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然像流水帐)
其实这是一种很好 的写作方法,想想我们平时在写哪些文章时可以采用这种
方法?(写人、记事、写景等) 同学们真是一些写作高手。
五、小结
这么有趣的天然动物园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起来啊,老师 想出了一个办法,就
是给动物编一张身份证,这样有利于普查和保护动物。
六、课堂练习 < br>1、你见过爸妈的身份证吗?身份证上有些什么?动物的身份证上应该有些
什么呢?(名字、图片 、所属科目、特点等)
2、请同学们为你喜欢的动物制作一张身份证(点击“耕耘田”所需资料可以在老师提供的网站上找,找到图片右击另存,文字可以直接复制、粘贴。把制
作好的身份证上传到 班级网站中。)
六、点击回音壁完成作业(二)
1、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可以侧重 实地观察,也可以侧重查找资料,
以第一人称写一篇《我的自述》,要求把这种动物的体貌特征、生活习 性写具体。
2、四人小组为单位,编辑一期动物小报,主题自定,可以是:动物趣闻、
动物与 人、珍稀动物等。布置本班墙报。

17、隔窗看雀
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


品质以及麻雀 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4、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
凡、忙碌与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
的热爱。
教时:一课时
教程:
一、破题导入:
1、解释题意。
2、质疑: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隔窗看?有什么感受?„„
二、自学感知:
1、自渎课文思考:文章围绕“隔窗看雀”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指名回答。
三、点拨交流:
学习“行动、样子”部分。(默读勾画)
1、我看到了什么?(谈完就让学生读)
⑴腿跳:抓“不停、好象”指导
⑵尾翘:
⑶身体飞:抓“常常、一模一样、非常可爱”指导
2、麻雀这样的行为举止给我留下了怎样的感觉?(不知疲倦、可爱、充满
生机和活力等)
师:仅仅给我这样的感觉吗?
学习“思索”部分(默读勾画)
1、品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⑴解读表层意思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


①忙碌:不停地飞来跳去、“低飞、跳跃„„活着”(省略了什么)
②平庸:“不会,也不会,不能,从„到、从„到,市井、那么、连”
2、师:在作者心里,麻雀是生活的强者,是人类生活的活标点。
3、读读第九段,想象画面: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喜欢麻雀)
为何这样喜欢?(喜欢它的样子,它对生活的态度)
它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忙碌而不羞 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
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乐地生活”)
现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联系全文和实际谈)
四、总结提升
1、师:现在,你 们认为我搁窗看的究竟是什么?(对生活的态度,再次朗
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 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乐地生
活”)
2、此刻,你们对麻雀有了什么新看法?

板书:
17隔窗看雀
腿跳 尾翘 身体飞 (所看)
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所感)






18、刺猬
教学目标:
1、
2、
3、
学习10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体会“我”与刺猬相处的和谐融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对刺猬有多少了解?谈一谈。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答。
三、 精读1——5自然段
1、 师:作者在散步时,意外发 现了一只刺猬,这无疑是作者的意外之
检查生字词;2、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3、指名 回
喜。对于刺猬来说,跟作者的不期而遇,意味着什么?
2、
3、
4、
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然后交流。
预计交流内容:刺猬很害怕„„相机指导朗读
让学生带着体会再读1——5自然段
四、 精读6——11自然段
1、 师:看着 这只可爱的刺猬,作者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用你帽把它带
回了家。刺猬被装进了呢帽,在黑暗的世界里, 等待它的是什么呢?
2、
3、
默读课文,然后交流。
作者有是怎样对待他的呢?从中你们体会到什么?相机有感情朗读
五、 精读12自然段
1、
2、
3、
自由读文,看从文中了解了什么?
交流
想象一下:作者还会怎样善待刺猬?
六、小结。

古诗诵读 书湖阴先生壁
【教材简析】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 物的描写,
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
表达 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
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 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
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 br>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释题导入。
1、
2、
3、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读题。
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师小结并介 绍作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
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 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
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 十分
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二、诵读,明诗意。
1、
2、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全诗大意、
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
3、 师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
檐洁壁净,没有苔藓 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
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 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
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 色送入眼帘。


4、 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三、精读,悟诗情。
1. 默读,抓词感悟,说说你新的体会。(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
悟)
2. 汇报交流:
(1)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2)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 带着新的体会感情朗读。
4. 描写景物,赞美主人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操。
你感受到了吗?说说吧!(表达 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
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5. 诗 人是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生动地传递出他的思想情感的呢?(感悟
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 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6. 再次,感情朗读。
7. 尝试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依据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语文乐园(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感受“惯用语”的特点和生动、形象、风趣的表达效果;积累语言和
培养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2、 感受并列关系的复句所表达的意思,学习正确运用这些关联词。
3、 积累名句,弄懂其表达的含义,感悟对仗的表达形式。
4、 在故事所描写的情景中体会老马的巨大作用,从而领悟成语的含义,
提高思辨能力。
过程与方 法: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色及规律;以课本为主,以丰
富的训练形式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培养对祖国
语言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惯用语、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养成自由表达的良
好习惯.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读一读
1. 自由读词,说说你的发现。(惯用语)
2. 说说你曾在怎样的语境中碰到过哪个词语?(初步感悟这些词语的特殊
含义)
3. 小结:领 头雁——生活中在某个领域的带头人;和平鸽——和平的使者;
金凤凰——出类拔萃的优秀女性;报春燕 ——带来好消息的人;吉祥鸟——带来
福音的人;百灵鸟——歌唱得好听的人;千里马——在某个领域表 现优秀的人;
孺子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变色龙——见风使舵的人。
4. 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5. 探讨:惯用语有怎样特殊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风趣)
6. 延伸:在课外搜集一些同类型的词语,在班上进行交流。
二、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1. 自由读句子,想一想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什么共同点?(表示并列)
2. 默读句子,思考:
(1) 哪句是表示同时做着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 哪句是表示一个事物同时具备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特点;或是人在面
对具体事情可同时兼有两种任务或目标?
(3) 哪句是表示二者中指认其一?(注意与“不是„„就是„„”的区
别,后者二者中选一,是选择关系)
3. 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表示各种情况的句子。
三、读一读,记一记。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默读,并借助资料,说说你对句意的理解。
3. 交流后小结:
(1) 每一棵松树,每一 根竹子,都让我感觉到像朋友一样;山上每一只
会啼叫的鸟,山上每一朵开放的花,都是我最好的兄弟。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
近,与自然的和谐。
(2) 站在山头上,情感就好像弥漫了山;在海 边看海,想象就像海水一
般澎湃。指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什么事情都要全身心地投入。
4. 带着体会,感情朗读。
5. 读后,说说诗句在表达上的特点。(对仗:工整、琅琅上口)
6. 反复诵读,背诵积累。
7. 延伸:课下可以读一下《鹧鸪天》的全文,了解刘勰的著作《文心雕龙》。
四、成语故事。
1. 自由读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 再读,思考:
(1)“左右为难”时是怎样的情景?
(2)老马为什么能够识途?
3. 说说你读后的感受与体会。
4. 交流后小结:
(1) 经验丰富的人对情况很熟悉,能起到引导作用。
(2) 管仲善于观察与分析问题,十分睿智。
5.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习作:难忘的礼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养成留意生活和回望内心的习惯,并将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细
腻的描写记录下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留意生活和回望内心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
度。
【教学重难点】将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细腻的描写记录下来。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法)
一、 情境对话,引入话题。
1、师( 手拿一束花):我还清晰地记得今年的3月8日那天早上,我手里拿
着一把艳丽的花神采奕奕地出了教室 往办公室走。路上,邻办公室的老师看见了,
艳羡地对我说:“哟,好美的花啊!是你班上那些精怪的小 丫头们送的吧?”
“哪里,哪里。是平时没少给我惹麻烦,我没少教训的那帮臭小子们送的!”
我俏皮地回答道。
“啊?平时不是那些小丫头们跟你挺热乎的吗?而男学生是看着你就躲的
呀!”
看着 她那一脸惊愕,我没再作声,脸上却堆满了花一般艳丽的笑容,心也仿
佛浸在了花蜜里,除了甜,还是甜 。因为此时我强烈地感受到:我那些平日里调
皮捣蛋的“儿子们”长大了。他们开始懂得我平时对他们的 严厉,实质上是对他
们的爱。他们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传递他们对我的爱。有什么能比被孩子理解、喜爱来得更幸福呢?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份让我难以忘怀的礼物,因而特别
用心地珍藏着。瞧, 它们还是那么鲜艳、美丽。
2、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令你最难忘的礼物呢?你送给别人的,或者是接
受他人的都可以。为什么难忘,能说说吗?
二、 小组交流,拓宽思路。
1、 指 名说,指导思考的方向。(可以说珍贵的礼物,可以说有特殊含义
的礼物,可以说礼物到手一波三折的经 历,也可以就礼物发表感叹„„)
2、
3、
小组内交流。(与礼物有关的皆可)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有关礼物的故事。
三、 教师激情,指导习作。
1、 每份 礼物都有一份独特的含义,每份礼物都有一份特殊的经历„„


我们如何保存这份珍贵,办 法很多,用文字把这种感情的经历凝固下来无疑是个
很好的选择。那么怎样写好这篇习作呢?让我们读读 书本上的建议。
2、 读后,讨论:习作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1) 对礼物进行细致的描写;
(2) 接受(赠送)的过程要写清楚;
(3) 要注意描写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心理活动,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第二课时(实践)
一、学生实践,完成习作。
二、合作评议,互相提升。
(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1、 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 共同评议是否:
(1) 对礼物进行细致的描写;
(2) 接受(赠送)的过程要写清楚;
(3) 描写出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心理活动,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3、 共同修改。
4、 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 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 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誊写。
1、 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难忘的礼物
(1) 对礼物进行细致的描写;
(2) 接受(赠送)的过程要写清楚;
(3) 要注意描写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心理活动,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19皇帝的新装
学习目标:
1、 学会10个生字。
2、 练习阅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 通过阅读剧本,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自
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4、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虚荣者的愚蠢和虚伪,懂得在生活中要做
一个诚实、不虚荣的人。
5、 表演课本剧,初步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学习重点:
1、学会10个生字,能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学习难点:
通过阅读剧本,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具体学习第一场。
学习过程:
一、
二、
揭示课题《皇帝的新装》
启发谈话。
这篇课文是根据安徒生同名童 话作品改编的一个三幕剧,写人一个皇帝赤身裸体
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故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三、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交流剧本知识:
请大家打开,快速浏览 一下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
同?你了解哪些有关剧本的知识,把你搜集到的 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学生交流。
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⑴、
⑵、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检查自学情况。


⑶、 说说你了解这个剧本的哪些内容。你所用“这是一个( )的皇帝”来
概括主角。
四、学习第一场。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指名评价:他们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3、请用几个词概括这几个人物的特点。
五、师小结。
骗子的荒唐胡说,正中了这位昏庸荒政的皇帝的下怀一个贪慕虚荣不理朝政 ,
愚蠢昏庸的皇帝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一.学习第二场内容;排演课本剧。
二.学习第二场:
⒈自由朗读第二场,
思考:第二场在什么地方?主要任务是谁?讲的是什么?
⒉交流讨论:
你试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概括老大臣和官员的性格特点吗?
⒊分叫色朗读第三场。
三.学习第三场。
⒈学法同第二场。
师:谁揭露了谎言?
为什么安徒生要安排一个无知无畏的孩子来揭露谎言?
⒉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全文,扩展练习。
(一)⒈你最想演哪个角,他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呢?
⒉一句“任何不称职的, 或者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件衣服”
就把一过人骗的团团转。虽然这句话在问中只出现了一 次,但由这句话所引起的
发应却很多,请你找一找,体会一下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⒊你认为那些大臣和官员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不认为这样一群人会组成
一个怎样的国家呢?由此你想到了 什么?你从这些人身上的饿到一些什么启示
呢?


⒋你想对其中哪个人物说些什么呢?
(二)自由分组排练课本剧。


20.智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新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感受阿庆嫂的智慧与勇敢。
3.学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表达方法,积累俗语谚语。
4.巩固对剧本的认识,感受京剧的魅力,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抓住表现阿庆嫂的智慧与勇敢的句子,了解阿庆嫂是如何同敌人斗
智的。
教具准备:京剧《沙家浜-智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后12个生字,会读,会写,教师指导“嫂”、“垒”字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简单介绍京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段京剧(播放京剧《沙家浜-智斗》),听后有什
么感受?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京剧的信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智斗》就是京剧艺术的一个巅峰之作,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后生字,并组词。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三、讲读课文。


1.课题“智斗”,讲谁与谁斗智?为什么“斗智”、“智斗”的结果怎样?
2.小组互说,全班交流:哪些写阿庆嫂智斗胡传魁,哪些写阿庆嫂智斗刁德一?
3.说一说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情感。
2.了解阿庆嫂是如何同敌人斗智斗勇的,抓住关键语句,感受阿庆嫂的智慧与
勇敢。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学习阿庆嫂出场段落:
1.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2.了解事件的背景。
3.抓住描写阿庆嫂动作、表情的词语句子品位,体会其内心世界。
四.学习阿庆嫂智斗敌人段落:
默读阿庆嫂智斗刁德一的第一回合。思考:刁德一和胡传魁一 样也是来打探新四
军的伤病员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画出表现阿庆嫂机智的句子,在旁边做上批注。
1.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
“这真是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省得人家疑心生暗鬼,叫我们里外不好做人!”
“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
2.分角色朗读刁德一与阿庆嫂的对话,体会刁德一的狡诈,阿庆嫂的智慧。
3.分角色朗读胡传魁与阿庆嫂的对话,体会胡传魁的虚伪,阿庆嫂的聪慧。
再来看阿庆嫂和刁德一的第二次交锋:


4.说说阿庆嫂是如何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两次智斗有什么不同)?
5.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现在,你对阿庆嫂有什么认识?。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
六.作业:
课外观看《智斗》的录像,感受京剧的魅力。
1.巩固生字词。
2.熟读课文。
板书:



21小兵张嘎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
与顽皮。
4、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
皮。
教学难点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对嘎子有一定的认识,体味人物形象的特点,
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观看《小兵张嘎》的电影,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
二、谈话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涌现出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这其中还有许
多小英雄呢!小兵张嘎就是众多小英雄中的一个。
板书课题
课文截选了嘎子与敌人 斗争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走进战争年代,与嘎子
一起与敌人展开机智勇敢的战斗。
三、初读感知


1、浏览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复述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
3、复述课文内容。(小嘎子在韩家大院门口与瘦长条周旋,同纯刚大叔里应外 合,
成功地将一颗手榴弹送进大院并制造混乱打击敌人的经过。)
四、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小嘎子的印象。
2、出示:小嘎子真是一个( )的孩子。请你填一填。并说说你
的理由(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嘎子的这些特点的?)
3、交流,形成对嘎子较全面的印象
聪明机智,
装成“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混进韩家而不被人察觉;“仿佛很熟悉的,愣往里走”
被瘦长条认 出后,先是”一愣”,很快又镇定下来”一笑”,”送去见太君”让人
没法产生怀疑,他给人感觉是一个 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
胆识过人,
独自完成任务,面对瘦长条的刺刀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出色完成任务.
尽忠职守,
面对困难,没有放弃与敌人斗智斗勇,争取一切机会完成任务.
顽皮孩子气
4、总结
小兵张嘎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争取一切机会出色完成了任务,你想< br>对他说些什么?
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 小兵张嘎”,记住这个英雄的形象,记住他英勇的抗日事
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兵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们想将这一课改成剧本,演一演吗?
二、区别特点
说说本课与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将课文改编成类似于前两篇课文的剧本,你知道该写些什么?怎么写?
三、练写片段
1、指导学习剧本格式:(1)划分场景(2)每一个场景的环境描写(3)扩号里
描写人物表 情动作
2、划分场景
划分课文场景(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3 )嘎子送出
鸡蛋(4)嘎子、黄狗、瘦长条(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3、最难的是设计人物 的动作、对话,做一个片段练习:小嘎子与瘦长条在韩家
大院门口周旋的场景。


4、学生练写后全班交流(注意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
点和人物的心情)
教师总结
四、学生分工改编剧本
五、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
六、评议
板书:
21、小兵张嘎
聪明机智,
胆识过人,
尽忠职守,
顽皮孩子气

古诗诵读 滁州西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景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难点:
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境。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风景图: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 涧水„„配上黄
鹂鸣叫的音乐背景。
师:同学们,这幅美景被我们的一位诗人看到,用十四个 字收藏在诗句里,大家
同我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诗名 滁州西涧)


二、 赏析古诗,品读古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师介绍诗人韦应物。
2、明白古诗的时空背静。
(二)明诗意,感情读。
1、整体感知,自由读诗。
2、学习古诗前两行。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 人物,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从生、涧水奔流、鸟
鸣深材的清幽境界。
师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独怜”,再指名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师小结:
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 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
这些分散的景物 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
的享受。
3、学习古诗后两行:
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试着将诗意说出来。
师小结: < br>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
骤地落在水面上; 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
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 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4、感情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悟诗情,师总结。
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
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 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三、 课后拓展:
将古诗的意境用笔描绘出来!



语文乐园(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赞美京剧的 四字词语,练习用选择关系关联词造句,学习名
言,阅读练习,习作《我的研究报告》


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赞美京剧的 四字词语,练习用选择关系关联词造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
想一想这些词语中都在讲什么?
2.交流:这些词语都是赞美京剧的词语,且概括京剧的几个方面特点。
3.读一读,记一记。
4.你还能试着用四字词来描述自己熟悉的特点?
二、读一读
1.自由读句子
先读逗号前的句子,思考这一部分说什么,再读后面的,再思考。
2.再连起来读句子。
3.讲解“要么······要么······”表选择一项。
4.自学二、三句。
5.你能用这些词再造几个句子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名言,阅读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句子
2.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3.练习背诵
二、读一读
1.自由读故事,想想“游刃有余”的字面意思和比喻意思?
2.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请帮帮我
教学目标:交流求助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四. 交流
1. 哪些情况下我们要向人求助,说给大家听听。
2. 分组表演,小组交流。


3. 全班展示交流。
五. 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第四课时
习作:我的研究报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写清楚研究的问题。

2、 能讲述清楚研究的过程和基本情况。
3、表达具体通顺,得出研究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自
己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搜集来研究它,最后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
件 很有成就感的事吧!
导出课题。
二、指导写作
1.引导学生学习习作范例,认清 研究报告的结构,打消学生对协研究报告
的恐惧心理,激发写作热情。
2.学生交流:研究报告该写什么
3.学生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列举出来,越多越好
4.想一想:这些题目中,哪个问题我最想研究,最有研究价值,开展研究。
三.练习写作
师巡视辅导
同时选择典型习作随堂讲评
注意从以下方面引导:你想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
第五课时
生自由习作、修改誊写作文。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围绕“ 和平友爱”这一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歌词两首》,流露出对人类大同,


世界是个大家 庭的美好情感。《写给异国弟弟的信》通过一封书信体现了一个中国小朋友给
予身处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 无私的援助,表达了小朋友们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
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企盼世界 和平的孩子》写的是中国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
观察员雷润民,在中东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牺牲,其子 雷棣从此立志,为捍卫世界和平,自
强不息,很快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为实现理想 ,发愤立志,刻苦学习
的优秀品质。古诗诵读为《四时田园杂兴》,语文乐园(八)中安排了读有关词语 ,了解祖
国语言文字灵活多变的特点;积累运用关联词语;读记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懂得一定道理;读短文,让学生读懂文章的主要意思,了解并学习钢笔楷书。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我
成功了” ,让学生练习写叙事的记叙文,学会抓住自己的内心活动,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
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 生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单元课文时,围绕“和平友爱”这个话题,要注意教学 的整体性,加强阅读与生
活的联系。课前留心观察生活,搜集相关资料,奠定感受体验的基础。课中,让 学生充分读
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各部分的联系,注意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 br>进行反复揣摩体会,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课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 生活,搜集爱心故事,关注国际形势,关注目前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做和平的小使者,
宣传和倡导和平 ,用实际行动为世界友爱和平作出贡献。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合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5、 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做和平的小使者,用实际行动为世界友爱和平作出贡献。
单元教学重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单元课时安排: 22 歌词两首 2课时
23 写给异国弟弟的信 1课时
24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1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八) 3课时
22 歌词两首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选自两 首歌词。《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人郭峰在1986年为纪念国际和平年
所创作的主题曲。歌词揭示了爱 是关心、爱是帮助、爱是奉献的主题。《手拉手》是1988
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歌词传递着一 种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递着人类和
谐这一基本信念。这两首歌词简洁流畅、配以舒缓、明快 、朗朗上口的旋律,成为了脍炙人
口的经典名曲流传至今。
歌词作为一种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形 式,类似诗歌,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押韵和对仗
是必须的,但非严格。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 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
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 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歌词的意 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
地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让世界充满爱》;
第2课时:学习课文《手拉手》,总结全文,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你们一定有过伤心难过、孤独寂寞的时候,这 时的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是的,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有这样一首歌词
就写出了爱的真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吧。(板书:让世界充满爱)
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播放歌曲。聆听着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 学们都喜欢上了这首歌,被它所感染、打动。下面我
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入领会歌词的内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
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5、 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


体 会。
6、全班反馈。
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
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
(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1)出示句子:
轻轻得捧起你的脸,
.....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2)请同学朗读,谈自己的体会。
3、指导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
1、总结全文:同学们,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奉献”,人世间最 温暖的力量叫“关爱”。
让我们打开心结,真诚相待,与人为善,放飞爱心,将爱播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让我们将爱的真谛都融入到我们的歌声中。
2、齐唱《让世界充满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知道了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
要爱,都渴望爱。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歌词。(板 书:手拉手)齐读课
题。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播放歌曲。聆听着这首 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引导学生整体感
知歌词的内容。
4、小结:同 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也喜欢这首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
入领会歌词的内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
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6、全班反馈。


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
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
(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1)出示句子:
推倒一切障碍,让理解的歌声永远飞扬。
..........
(2)请同学朗读,谈自己的体会。
3、指导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
1、总结全文:同学们,我们在奥运赛场上,传递着一种和平、团 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
递着人类和谐。让我们将爱融入到我们的歌声中。
2、学唱《手拉手》。
【板书设计】
22

让世界充满爱 手拉手

温暖、欢乐、祝福、 友好、欢畅、和平、友谊



歌词两首
23、写给异国弟弟的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封在“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中 获得第一名的书信。这封信体现了一个中
国小朋友给予身处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的无私的援助,表达了小 朋友们渴望平息战争,渴望
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全文语言朴实,文字流 畅,感情真挚感人。读罢此文,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们辛酸的
生活和一个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渴望和平 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让读者不
由地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对难民的同情及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
定 生活的美好感情。
过程与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作者对难民的同情及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感
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写给异国弟弟的信。齐读课题。
2、思考讨论:从课题上看,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
3、说一说:书信一般是由几部分组成?这封信是写给谁的?
4、质疑:作者在信中写了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理解词语:“声援” 、“绿色的纽带”。
(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期盼通过绿色的纽带,让中国儿童的一片心意,越过高山、飞过大海,传到你
们手中”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帮助难民的真切的心情。)
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和维克多有什么共同 的梦想?为次,“我”做了些什么?用横线
勾画下来,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我”的心情,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我”给予维克多弟弟的帮助。体会“我”对于难民的同情、惭愧、
钦佩的复杂心情。
想象难民们过着怎样辛酸的生活。以及他们怎样同疾病、饥饿作斗争。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3)观看图片(或录象)资料,体会当邮车来到时,难民们幸福的心情。从而 体会把邮车
称为“幸福车”“和平车”的原因。
(4)教师小结:是啊,看到这些在纷飞的战 火中生活的难民们,看到他们对于和平和幸福
的渴望,我想,每一个爱好和平,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们 都会献出爱心,伸出援助
之手。那么在国际和平年到来之际,作者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学习下一部 分的
内容。
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在国际和平年到来之际,作者又做了些什么呢?
(2)理解:“非正义战争”。
(3)指导有感情朗读。
4、讲读课文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
(1)朗读思考:“我”和维克多弟弟有着怎样的愿望?
(2)指名朗读有关句子,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3)指导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一个中国小朋友给予身处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的无私的 援助,表达了小朋友们渴
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读罢此文,饱受战 乱


之苦的难民们辛酸的生活和一个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渴望和平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让读者不由地与作者产生共鸣。
2、拓展:想一想,接到“我”的信后,维克多在回信中又会说些什么?




24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教材简析】
本文讲述了一 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中国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中
东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牺牲,其子 雷棣化悲痛为力量,下决心继承父亲遗志——热爱和平,
捍卫和平。从此,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 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作
者通过这个故事,介绍了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孩子雷棣,表达 了他对父亲的缅怀,对世界和
平的企盼的美好情感。
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平实质朴,却 处处流露着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来自于
雷棣对父亲的爱和无尽的怀念,来自于他对世界和平的企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 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
秀品质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1996年8月的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 ,有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
他个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这个男孩名叫雷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 他
的故事。
2、板书课题:24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3、齐读课题,质疑:
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他是怎样做的?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3、默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
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理解词语:“凯旋” 、“覆盖着国旗的遗体”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我大声呼喊„„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这段话,把一个年仅11岁就失去父亲的小雷棣趴在父亲遗体 上泪流满面地大声呼喊
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4)指导感情朗读。
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1)默读,思考:雷棣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勾 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一下雷棣
的情感,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雷棣的变化。体会雷棣化悲痛为力量,将对父亲的爱和怀念深藏心
中,并为实现父亲
遗志而发奋努力的心情。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3)抓住事例中雷棣说的话来体会他的品质。
(4)划出句子,指名朗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抓住“一定”“会去”“凭自己的努力”等词来体会。
(5)教师小结:同学们,面对如此盛情而真诚 的邀请和诱惑,雷棣牢记父亲的教导,不为
所动,这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是那么不容易啊!他平静 的话语后面,是一颗坚
定的决心,是一种自强自立,发奋学习的可贵精神。难怪教授会激动地称赞他是一 位
优秀的中国男孩。来,让我们也来赞美一下雷棣吧。
(6)齐读:“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见到你。”
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是怎样做的?
(2)理解:“未竟的事业”。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孩子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 业,他自强不息,发奋学
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2、拓展:你想对雷棣说些什么?


古诗诵读 四十田园杂兴
【教材简析】
范大成的《四十田园杂兴》共六十首,课本上选的这首诗诗人描写的是夏 天的景致。
诗从写景入手,点明时令。通观全诗,诗人在动静结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生机盎然、< br>景色优美的田园图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四十田园杂兴》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大成)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范大成(1126—1193)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是南宋四大诗人之
一。他的诗题材广泛,秀雅清婉,自具一格。在当时就广受称 赞。
课本上选的这首诗诗人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致。诗从写景入手,点明时令。通观全诗,
诗 人在动静结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生机盎然、景色优美的田园图画。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正值江南初吓时节),梅子金黄杏子也成熟了,麦花雪白雪 白的,鲜黄的油菜花也开
始落花结子了。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白天越来越长,农民们都忙于农事,篱笆边很少有过往的行人,只看见蜻蜓和蝴蝶在飞
动着 。
(3)悟诗情。
师: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这首 诗三句写景,都显得很优美,
只一句叙事,不直接写劳动,却从侧面透露劳动情况,很有意味。
(4)朗读全诗。
三、练习诵读。


语文乐园(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练习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造句,学习名篇名句,阅读练习,习作《我
成功了》。
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你能发现什么?
2、交流:每组词语的组字相同,但是字序改变了。
3、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异同。
4、拓展: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类似的词语吗?
(如:互相——相互 感情——情感 和平——平和 中心——心中 美好——好


美)

二、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带点的词语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表示条件关系)
2、再读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3、拓展;你能用这些词再造几个句子吗?

三、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句子。
2、教师简单介绍句子含义。
3、请同学练习诵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4、指名背诵。

三、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理解短文主要内容。
2、了解楷书的特点。
3、说说:怎样写好楷书。
4、请同学练习楷书。
5、评议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习作:我成功了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写事,并能有条理的叙述。
2、能详略得当地安排内容。详写克服困难的过程,突出自己的具体做法及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你们品尝过成功的喜悦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成功的经历和
感受吧。

二、交流经历,启发选材。
请大家回忆一下,哪件事让你有过成功的体验?

三、回顾过程,点拨体会。
回忆一下具体的事情,想想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你当 时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心情
怎样?你又是怎样克服的?你成功后的心情和感受又是什么?

四、口头交流,相机点评。
指名试说,师生相机点评。指导重点说清楚克服困难的过程。

五、独立构思,完成草稿。



第三课时
一、交流草稿,师生评议。
教师选取典型作文进行评议,重点抓住有否详细地叙述克服困难的过程,体现“成
功”来评。

二、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三、誊写习作。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假如我有一匹马作文-李若凝


offer什么意思-团组织生活


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一句名言的启示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优秀少先队员事迹材料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地址-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物业管理实习报告-归去来兮辞教案


西安翻译学院代码-企业员工工作总结


广州二模-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