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别妄想泡我
779次浏览
2020年09月14日 01: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国庆趣事-建筑实习日记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肯定了解决问题策
略培养的重要性,这已经成为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目
标。但是,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小学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
培养还存在疏漏,本文详细探讨了问题解决能力的价值以及
小学数学问题解 决策略的具体应用。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价值;应用
数学学科有着很强的应用性, 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
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少涉及问题
解决的 相关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推进下,学生综
合能力的培养备受重视,其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问 题解决
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挖掘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
想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 的问题解决方式,提高他们的
学习能力。
1问题解决能力的价值
问题解决能力就是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假设、类比与验
证,来得出正确结果的能力,是基于问题为起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学习过程,从而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小学数学
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数学综合 能力,让学生可以
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问题
解决能力,有几个 突出的价值: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前提条第1页共7页


件,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富有想象力,让他们开动脑
筋,自己解决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客观 要求。②可以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问题的解决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
力,教师借助一系列具有 实践性意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逐
渐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本质,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树立起学习信
心 。③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解决问题,学生就需要
依靠自己,虽然教师可以予以必备的指导,但是 主角还是学
生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
性,进行二次创造,这进 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
2.1重视基础概念教学:要 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首先
要重视数学基础概念的教学,这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前
提,在课 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情境,引导
学生领悟各个数学概念的精髓,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 知识
框架,让学生在头脑中有系统的思路。这样,学生在遇到难
题时,就不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 然,如果学生可以掌握基础
概念,那么只要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难题便能迎刃而解。
2.2引 导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策略的应用:数形结合是数学
解题中常用的方法,从小学一直到中学、大学,都有着 非常
广泛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利用数与形之间的转化来解
决数学难题,小学阶段的学生, 其思维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2页共7页


他们往往难以理解抽象、复杂的知 识,如果教师可以将这些
复杂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巧妙答题,
还可以锻炼 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著名的数学家华罗
庚也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 结
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学生遇到采用简单方法难以
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从 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应用
数形结合法。学生对问题进行粗解后,教师要在基本知识的
难点、易混 点设疑,引导学生把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引向深的
层次。例如:小明自己收集了一些贴纸,他将其中的一半 多
贴纸送给了小花,自己还剩下22个,那么小明原来有多少
贴纸呢?在学生看到这类问题时, 往往感觉不知从何下手,
用列表计算法,过程十分复杂,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
色扮演,一 人扮演小明,一人扮演小花,再引导学生根据已
知条件来画图,将数量关系转化为线段关系,既简化了数 学
问题,又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趣味。2.3灌输数学
建模策略的知识:数学建模是解决 数学难题的有效方法,可
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背后的奥妙,作为教师,要主动为
学生灌输数 学建模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来观察、抽象和检
验,把握好问题本质,从多元化的角度解决难题,通过解 题
逐渐内化出结构解题策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
某个班级中,共有37名学生, 教师组织大家去参加户外活
动,分为调查组和环保组,分别为3人一组、5分一组,共
第3页共 7页


分为9个小组,那么调查组和环保组分解有多少人?类似这
样的问题,教 师即可引导学生进行建模,摸索出类似问题的
解答方式,在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后,再给出一组类似的题目
让学生完成,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知识
应用能力。2.4将形成性评价与终 结性评价相结合:探索
有效的问题解决评价方式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是促进学生积 极认知的推动力量,让学生看到成功与不足,
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这也正是小学数学
实际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之一。但这并不是以往的结果性评
价,以一个分数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 果,而是要关注学生的
学习过程,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与解决 问题的能力上。要知道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渐进与积累的过程。
3结语
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
力,提高学生自主探 究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要
认真学习新课改,研读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先进的教
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法进行
全面改革,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 将学习与运用结
合起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俞英.用教材教而非 教教材创造性处理小学数学教材
举隅[J].青年教师.2012(03).
第4页共7页


[2]唐天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研究[J].中
学课程辅导(教 师教育).2017(01).
[3]刘晓婷.H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小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
的 诊断与思考基于BS县的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
究.2017(01).
“教书先生” 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 也算
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 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 、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 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
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 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 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4]龙
霞飞.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方法探析[J].数
学学习与研究.201 7(03).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
就能识记几千个 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
第5页共7页


句酌,琅琅上口, 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
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
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
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 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
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 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
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
议 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真正动起笔来
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
是无“米” 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
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 就很难写出
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
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 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
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 br>足够的“米”。
[5]李亦男.对分析与解答的思考[J].湖南教育(C
版).2017(02).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
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 目的在于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
第6页共7页


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
爱心、探索、环 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
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
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作者:王成睿 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乡莲花小学
第7页共7页

植树活动-我的烦恼作文600字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监外执行思想汇报


高老头读书笔记-影评作文


参军报名-太仓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基督教赞美诗歌大全-大学学生会工作计划


重庆邮电学院移通学院-51ielts


毓文中学-电子实习总结


经典搞笑对白-中国教育部学历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