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萌到你眼炸
618次浏览
2020年09月14日 02: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邵阳学院地址-广西选调生网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分析



一、命题背景



2016 年 1 月 4 日,福建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印发福建省义务教

育质量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教督[2016]1 号)规定:“每年 9 月

份,对按县总量 25%左右的比例抽取样本县,每县抽取 12 所小学,进

行四年级(因时间安排 9 月份,实际为五年级)学生、校长、老师的监

测,监测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德育、心理健

康教育等。”为了做好四年级语文监测工作,2015 年 12 月,福建省普

教室组织了全省各地市(县)部分教研员到福州进行“小学语文教育质

量监测工具研发”的专题研修。研修会上,省语文教研员黄国才老师作

了“指向核心素养,促进阅读思考的四年级语文测试框架和命题指南”

的专题讲座。(具体内容见附件一)。



本次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命题,以黄国才老师的讲座要求为指导,

对期末试卷时作了较大的调整。一是板块权重有所变化。与以往试卷相

比,阅读板块增加了 10 分左右。各板块权重如下:“积累运用占

25%,阅读占 39%,习作占 35%,卷面占 1%”。二是题型有所改变。

“积累运用”除“看拼音写字”和“按课文内容填空”外,都是选择

题,每题四个选项。三是试题书写量有所减少。增加了学生的思考与阅

读,努力使“不爱读书不好思考的孩子变得爱读书爱思考”,实现“指

向语文核心素养,促进阅读思考,为考能考,考出所考,考教一致”的

监测目标。



二、测试抽样调查情况



这次考试结束后,我们请城区与农村各两所学校的四位四年级语文

科任老师作了一些简单的调查,重点统计选择题和阅读题(一)(二)两

大题的监测结果数据。从数据来看,城区两所学校较为理想,农村小学

有较大差距。相关数据如下:


选择题

阅读(一)

阅读

















(二)

69%

83.5%

45.5%

74.2%

64.7%

44.3%

城区样本



甲班

乙班

81%

87.4%

58.5%

农村样本校班级

根据调查问卷信息,分析样卷时,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检索信息能力略好,但对语言的理解、评价与鉴赏水

平相对较弱。这份试卷阅读与习作权重较大,而积累运用部分内容权得

较小,老师在复习时偏重于字词练习,大量做题,偏离了语文阅读能力

测试方向,学生的阅读速度、准确性与个性阅读表达等较为差强人意。

第二,学生应试能力有待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审题能力弱,不

认真读题,如阅读题(一)中第 1 题判断,主要考查学生检索文本、获

取信息的能力,农村小学一个班级答题正确率只有 5%,另一班级为

15%;2.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认真静心思考的习惯,没有深入阅读思考便

匆忙作答,如阅读题(二)理解文中两个“担子”在文中的不同意思,

城区小学两个班级学生答题正确率也只有 49.2%和 71.40%;“母亲竟然

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这道问答题难度不大,但许多

学生答不到要点。第三,学生阅读速度慢,不能快速浏览,迅速捕捉重

要信息。这次试卷阅读量相对以前较多,学生读题慢,思考时间自然变

少了。第四,学生平时阅读面窄,多读些作文范文、儿童文学、动漫字

画等,对一些语言严谨的文章涉及少,读起来吃力。这次测试阅读题

(一)内容虽与课文《长城》内容相关,但它的语言表达较为严谨,学

生阅读兴趣可能不大,不利于学生阅读作答。



三、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



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

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

学,改善课程设 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 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

展。” 现行的语文笔试,相对于其他评价方式而言,较为全面客观地

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福建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方案》要求

语文学科重点监测内容是“语文基础、文本阅读、书面表达、识别与推

论、整合与解释、评价与鉴赏,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所以,我们在编制语文试卷时力求给老师们一个良好的导向,实现

“教、学、评”为一体,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业水平发展。为此,建

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如下几点:


(一)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更新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转变老师的角色,让老师从知识的垄

断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班班通”现代

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评价,从而最终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与此

同时,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哪怕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自己总有不

同的办法识记生字,相信学生能够通过发现、探究、研讨、交流等学习

过程达到学习目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做

课堂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唯书”,只教教科书的一

点知识,能够从教教材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或是引导学生拓展开

去,学习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知识并加以实践运用,让学生通过协作、交

流的学习形式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建构。





(二)落实“先学后教”,培养自学能力



“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堂

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组织教学,抓住课文学习的重难点,

扩大知识量,进行阅读拓展、想象练笔,给他们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

去讨论、归纳和总结,让他们在大量的学习材料(教师给的,同学给

的,书本写的等)上筛选自己需要的进行知识内部的整合,从而达到

“不教而教”。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导拨语言的精妙处,引导学生进行回

顾和整理,归纳运用学法,学生自然会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

内容,感悟写 法,把所学得的语言进行内部的系统化。


小组学习活动是“先学后教”倡导的一种主要学 习方式。教师可通

过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习在小组内交流

沟通,在全班展示的平台上汇报学习成果,使学生不仅学会交流和分享

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还培养了自身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

学习的绩效。



(三)转变教学方向,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以往的测试多注重学生的记忆重现,脱离语境的语言文字训练,如



组词、写词、仿写句子等,或以简单的背诵课文片断、诗词等,老师教

学时多以串讲为主,课后让学生背诵课文或是设计一些字词练习即可,

尤其是期末复习时,许多老师让学生大量做题,学生学业负担重却收效

甚微。



我们再次重温“测试命题内容的有关定义”(见 《新教师》2013

年第 2 期,陈建志)。文中阐述如下:语文期终测试命题的内容是由语

文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内容、本学期学习内容及测试目的所决

定,综合考察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参照教育

部“义务教育学生语文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框架,从“积累”、“阅

读”、“习作(写话)”三方面来架构测试内容。



1. “积累”部分



这里所提到的“积累”不是机械、单一地重复识记语文知识,而

是提倡学生在语文实践(语言文字运用)中获得的相关知识、经验及其

运用能力等。学生学习语文的积累是多方面的,包括字、词、句等语言

材料的积累,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内涵的积淀,还包括观

察、想象、推理等思维层面积攒。从纸笔测试架构“积累”的命题内容

主要有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着重考查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

用及书写技能;考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或运用常用词语、成语;考查课

文优美句段及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的识记、理解、运用等。



2.“阅读”部分


“阅读”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在三种不同情境下的的四个基本阅读能
力。



三种情境:为了获取文学体验的阅读;为了获取信息的阅读;为了

完成任务的阅读。



四个能力:提取信息——从文本中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整体感知

——形成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形成解释——利用文

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能力;做出评价或

解决问题——对文本内容或形式做出合理评价,或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

决相应情境中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小学语文教学方向,达成“能力为核心、学法

是重点、实践是桥梁”的阅读教学目标,摒弃“老师串讲课文,学生光

听不说光读不写”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基本的字词学习任务交还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基础上再落实辅导过关,把大量的课堂时间引导学

生学习在不同情境里完成阅读“四种能力”的考查,让他们通过阅读理

解、获取信息,形成解释、品析感悟、练习仿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来提高

语文能力。老师应弱化自己“讲”的地位,只在适当的时机引导,而不

作过多的讲解。



(四)重视多读多写,培养语用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



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语

言的评鉴、运用,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多提问题,多提有质

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往往在各种场

合占优势。但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长期的阅读积

累与实践运用,原因就在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上,老师必

须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感悟,才能逐步加深对词义、句义

的理解,才能 掌握各种修辞的妙处,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识


透语境,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妙 处。老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

累“典范语言”,感悟语言表达特点,多读多背文中的精妙语言,并加

以仿写。



鲁迅先生在《给黎颜民的一封信》中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

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培养学生广泛

阅读,主动积累的意识,积极开展阅读活动,推荐阅读书目,评选“每

周阅读之星”,养成“采蜜”的好习惯,利用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做

《读书笔记》,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如词语分类,修辞手法,精

美句段等等,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

仓库”。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训练重点,让他们从中选

择一两个新积累的词各写一句话,或者用上几个词写一段话。在作文或

课堂练笔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在模仿中进行遣词造句,提升语言文字的

运用能力。



今后,我们将根据上级要求,把握语文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方向,不

断改进编写试卷工作,提高编写水平,考出学生语文学业水平。同时,

也希望各校紧扣语文教学质量评价新理念,改进并落实到语文教学中,

确实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附一:省普教室语文教研员黄国才老师讲座稿







指向核心素养 促进阅读思考的

福建省四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框架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黄国才


我们对国际阅读素养测试
PISA

PIRLS
以及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中心对各省抽样测试工具进行研究,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

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完成四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工具基本框架的研制。



四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工具包括语文基础、阅读和习作三大模块。


一、语文基础测试框架


语文基础包括语言基础和常识基础两个部分。语言基础包括字、词、句等基

本知识的记忆和情境运用;常识基础包括古诗文(名言警句)的记忆和情境运

用。其命题的基本原则是,考出必要的记忆和基本的情境运用能力,同时进行审

美和价值观教育,但无须大量做题。


语文基础模块占
25%
左右。














(一)语文基础测试双向细目表


知识维度

模 块



认知(能力)维度及题量

亚 类

记 忆





理 解




运 用










语言基









字音

音形对应




2

2



同音辨析

生字识读











2


字形



错别字





2

2

辨析字形



字义







多义字

词语

2

1

1











量词

1

1


成语

1

1


单句

1

1




复句

1

1


群句

2


常识基

诗文(名言警句等)



2

1


















(二)内涵说明

内容维





认知(能力)维度




记 忆





理 解

理解常见词语含义(包括成

语、熟语等)

理解句子意思(含义)





运 用

具体语境运用词语(包括成

语、熟语等)

遣词造句以及表达



语言积

识记常用汉字(词语)



的形、音和义


理解句子间逻辑关系



常识积

熟读背诵 50 篇(段)优

理解诗文情感、领悟诗文大










结合具体语境使用诗句或名

篇名句

秀诗文。

默写经典诗句




(三)题型。语文基础模块以选择题为主。

(一)阅读测试框架一

内容






诗歌中的节奏、韵

认知(能力)维度

识别与推论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主要细节等





维度




整合与解释

关键语句、细节或意象

人物、事件间的关系





评价与鉴赏

布局谋篇的特点以及语言

技巧

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文学

类文




情节、思路或意境



律、意象等

作品中丰富的隐含信


主题与意图





个人独特的感受


布局谋篇、表现手法










实用

类文



概念、事实、事物特

征、观点与材料等

文本潜在的信息



各部分的意义、关系与作用

中心思想和表达意味




布局谋篇的特点,语言特



内部的一致性和适用性;


文本信息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二)阅读框架二


等级

检索




特点

找到显性的信息(如人

物、事实、概念、定义)



认知能力

辨认识别




题例(以《少年闰土》为例)

故事写了哪些人物?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







时,他们都和我一样”中的“他们”

指谁?

理解

从书面信息(也包含口

头)中建构意义。如,用

解释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

年”中“值年”是什么意思?



自己的话语解释词语、句







举例



从哪里看出我家对这 “大祭祀的值

年”很“郑重”?

子意思;举例说明、比较

说明、概括要点;推出关

键词句隐含的情绪、情

感、内涵(如,反语)

等。



比较

推论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

“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

我便飞跑地去看。”从“飞跑”读出

“我”什么样的情绪?


概括



简要概括故事的情节(闰土对“我”

讲述了哪几件事)?


说明





“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

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我”为什么“大哭”?闰土为什么

“哭”?


























归因(读出

言外之意)

运用

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

考结果(贯串各认知层

次);写下依文情的想

像、仿作、补白拓展、整

合文本资料解决问题。

(分析、比

较、想像)

运用语言文

字交流,如

仿作、转

述、引用

评鉴

做出判断,包括评价思想

内容和语言形式。评价思

想内容,如,人物、事

件、观点等;评价语言形

式,如,遣词造句的表达

效果、布局谋篇的巧妙、

表达方法的用意等。

(比较、联

结、推理、

想象)辨

别、检查、

判断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

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借助插图和想像,代闰土写下“我”

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

想像闰土送“我”“一包贝壳和几支


很好看的鸟毛”时的思绪。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

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

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为什么要提到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质疑·创

能就不理解的地方、疑惑

批判性思

有读者认为,把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删







的地方提出问题,甚至对

思想观点、表达方式等质

疑、否定而提出自己的想




维、创造性

思维、求异

性思维



去也可以。你同意吗?根据文本内容

说明理由。


法、呈现自己的证据



【注】框架二为教育部重点课题
DHA140324
课题组理论假设。


阅读能力写题四大原则


1
.文题依属。情境材料为题目的解答提供依据,题目的解答不能离开情境材

料。凡是脱离情境材料就能做答的题目都违背了“文题依属”原则。


2
.彼此独立。每一道题目都不依赖其他题目,既不提示其他题目的解答,也

不受其他题目解答的干扰。如,传统的①给文章分段、②概括段意,就是典型的

违背“彼此独立”原则的题目。


3
.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实际阅读中会遇到的问题,实际阅读中需要解

决的真实问题,而不是为专门为考试而设一个问题。如,“下列关于文章中心思

想的概括,不正确的是哪一个”就是典型的违背“真实性”原则的题目,因为现

实阅读中,没有谁会为你设一个错误的答案。如果这样命题,就是典型的“做题

目”。


真实性评估往往与高层级能力的评核联系在一起。命题要真正促进学生广泛

阅读、深入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获得“好成绩”的过程成为“好学习”的

过程,达到测试促进阅读思考的真正目的。


4
.为考生着想。每一道题,命题者都明白考生是怎么思考的,如,需要情境

材料中的哪些材料、需要哪些先备知识、需要做怎样的思维加工(语言加工)等

等;反之,如果学生解答不了,是什么原因——是无法定位相应的情境材料、是

缺乏哪些知识储备、还是不胜任思维加工(语言加工),都清楚明白,这样的命

题,就是为考生着想。你在命题考学生,同时也在考自己(或者是考曾经的自


己)。比如,只要学生照抄原文就能解答的问题,一般都设为选择题而非简答

题,就遵循“为考生着想”原则。


尽量让学生少用或不用文本中的现成语言来解答试题,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

推理思考、用自己的话语叙述,这个总方向完全合理。


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书写长度”,避免考生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

“写不完”而失分。


(四)阅读情境材料基本要求


1
.正确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国家审定教科书为参考,以

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为核心,所选材料必须做到“七无”,即无政治偏见、无宗教
歧视、无种族歧视、无民族歧视、无文化歧视、无地域歧视、无性别歧视。
2
.题

材广泛。包括文学类和信息类:文学类,如,叙事性作品、散文、诗歌等;信息

类,又包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如,说明文、科普作品,

说理文;非连续性文本,如,各种生活信息,说明书、图表、标志、广告等等。


一般地,考查阅读能力的情境材料至少包括文学类和信息类各一个文本,有

条件的可以尝试混合文本(如,多个文本组合、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组

合)。


3
.内容丰富。情境材料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内容充实、新颖、有趣味,

有层次(若是信息类作品,还要是普适的)。用于表达内容的语言,要规范、准

确(若是文学类作品,其语言还应有表现力、生动形象,有“嚼点”——即言在

此而意在彼的语句,如反语;蕴含深远而隐蔽的语句,如象征、借喻等)。


4
.保持原生态。杜绝“三无产品”,即无作者、无出处、无出版日期。尽可

能保持作品原貌,除有明显的错别字要修改、生僻字词要注释外。一般不标注自

然段、不提醒“考点”所在位置——因为生活中的阅读没有谁为你做这些事。


阅读模块占
45%
左右。


二、习作测试框架


考查学生因实际需要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命题时力求为

学生提供激起“表达和交流”欲望和需要的真实情境,因需要而写、写而展现自

己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思维的才华。测试题既是评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也是展现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才华的平

台。


因此,习作能力测试题尽可能回归真实生活(包括想像、幻想)需要,强化

儿童对生活的认识,指向个性表达,避免“命题作文”、避免“套作”,坚决杜

绝背诵几篇作文就能应付考试的现象发生。


小作文,如,简短书信(含电子邮件)、便条(含手机短信、微信)等,考

查学生根据生活实际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实现与特定的对象交流的目

的。


大作文(包括写实、写想像),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根据要求把自己印象最深或最受感动的内容,想像(虚构)的故事等,写清楚明

白,语句写通顺连贯,尽可能分自然段行文。


测试工具所有情境材料(包括语文基础模块),都不能来自教材或教辅,鼓

励原创。





习作模块占
30%
左右。

附二: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一)




(
完卷时间:
100
分钟
)

2016.1.

语基分
(64

)

卷面分(
1
分)

习作分(
35
分)











[
积累运用
] 25%



一、读拼音,把词语认真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5
分)


mǐn

jié qià tán

chéng chǔ píng héng



二、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14
分,每题
1
分)

guī lǜ

1.
带点字读音有错的是





A.
眺望
(tiào) B.
秩序
(xù) C.
嚷叫
(rǎng) D.
愚昧
(wèi)


2.
“洁白无( )”括号中应填汉字



A.

B.



C.

D.


3.
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疑结 覆盖
B.
竹竿 洋溢
C.
堡垒 河堤
D.
海峡路程

4.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句中“满”字应选解释



A.
满足
B.



C.
骄傲
D.
达到一定期限

5.
“枯枝败叶”中“败”的意思是



A.
失败
B.
毁坏


C.
打败
D.
糜烂


6.
“我的老师从教
30
年,培养了许多人才,真是桃李满天下。”句中加点词
语指代的内容是



A.
医生
B.
追随者


C.
学生
D.
徒弟

7.
“经过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他( )没有悔改。”括号里应填



A.
果然
B.
依然


C.
当然


D.
固然

8.
一(

)大妈左手提着一(

)米,右手拎着两(

)鸡,吃力地往前走
着。括号里应填量词是



A.
位、袋、只
B.
个、斤、条
C.
位、粒、只


D.
位、袋、个

9.
“希望儿子成为有作为有出息的人”概括这句话意思的成语是



A.
马到成功
B.
笨鸟先飞
C.
望子成龙
D.
汗马功劳

10.
来到公园,映入眼帘的是盛开的菊花:白的如雪,粉的似霞,黄的像金……
这美丽的景色令我



A.
百感交集
B.
恋恋不舍
C.
欣喜若狂
D.
得意洋洋

11.
“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
《巨人的花园》
)
该读出
的语气是



A.
疑惑
B.
感激
C.
愤怒
D.
赞叹

12.
下面句子意思表达不正确的是



A.
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B.
这些饼干几乎被他吃
光了。

C.
我的脸上顿时一阵热,浑身不自在起来。
D.
骑着牧马漫步在草原
上。

1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的后一句




A.
绝胜烟柳满皇都。
B.
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C.
小园香径独徘徊
D.
落花时节又逢君

14.
张老师在办公室里接待一位学生家长,那位父亲抱怨在家里不敢抽烟,又
试探地问在此能否抽烟,张老师委婉的拒绝了。她客气地说:



A.
唉,你真是损人害己啊!


B.
您看,这里写着“禁止吸烟”!

C.
先生,您的控制能力不太好啊!


D.
先生,您就像在家里一样好了!

二、按要求或课文内容填空。(
6
分)

1.
人们常用陆游的诗句


”形容人陷入困境时,找
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大
学》)

3.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认识了一些令我们敬佩的人物,如
_______ ____


的周恩来,
_____ _______
的叶圣陶先生……


4.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

,绿得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颐和园》)

[
阅读感悟
]39%


(一)

长城沿线的地理情况千变万化,穿越了无数高山峻岭、大河大谷、沙漠草
原、戈壁滩石等。为了占据更有利的地形防守,筑城也得和用兵一样需要“因地
形而用险制塞”——利用自然地形。为了凑齐土、石和木料、瓦件等,需用的
土、石量很大,一般都就地取材。在高山峻岭的地方,就在山上开取石料,用石
块砌筑。在平原黄土地即就地取土,用土夯筑。在沙漠地区还采用了芦苇或红柳
枝条层层铺砂的办法来修筑。在东北的辽东长城还有用编柞木、木板为墙的修筑
方法。

修筑长城的施工更为艰巨,需要从全国各地征集来数百万农民和 30 万士兵。


旧时的长城沿线,不是高山深谷,就是沙漠草原。今天在居庸山、八达岭上所见
到长城,砌墙用的条石有的长达三米,重一千多千克。而长城随着险峻的山脊修
筑,坡度十分陡峭,我们现在徒手爬上长城,还感到十分吃力,而当时修筑的人
们要把一千多克的条石和一块就有数十千克重的大城砖以及大量的石灰运上山
去,其困难可想而知。除了人力、畜力搬运外,人们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机具,如
小推车,在更陡峭的险要处,运送上千千克的大石上山,还要采用滚木和撬棍,
并且在山上安置绞盘把巨大石块绞上山脊去。当跨过深沟狭谷运送时,又要用
“飞筐走索”把砖瓦石灰装在筐内从两岸固定的绳索上滑溜传送过去。(节选自
《博物》,2004 年 7 月号)

1.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4
分)


1
)长城沿线地势非常险要,环境恶劣。






2
)修筑长城的材料一般都是到外地开采。(





4
)修筑长城时主要依靠机械搬运大石。(







(3)
修筑长城施工动用了大量人力,有数百万农民和
30
万士兵。(


2.
选择题。(
4
分)


1
)文中“数百万农民和
30
万士兵”“长达三米,重一千多千克”等语句运用
的说明方法是




A.
举例
B.
打比方
C.
数字说明
D.
作比较


2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
表示转折
B.
表示话语中断
C.
表示解释说明
D.
声音延长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


A.
古人只会用小推车
B.
全都采用滚木
C.
修筑工具有绞车
D.
古人善于利用工具


4
)短文表现的情感是





A.
修筑长城方法很多
B.
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
C.
修筑长城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
D.
修筑长城很困难

3.
概括介绍四种修筑长城的方法(
4
分)


1



2



3



4





(二)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

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

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

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

说:“( )”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土问:“( )”我

说:“我以为我妈有 100 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 89

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

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

“(

)”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

上再挑 100 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

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

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 80 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

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

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 ”母亲

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

)”母亲这才没有作

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侯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

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

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

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1.
把下面句子填选进文中的括号里(只填序号)(
4
分)



A.
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
B.
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C.
为什么?
D.
你以为你
妈有多重?

2.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8
分)


1
)“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句中“亏”的意思是




A.
受损失
B.
欠缺
C.
亏负
D.
多亏)


2
)母亲病得不轻,从文中

看出来。


A.
体重只有
89

B.
住在医院里
C.
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D.
需要护士换床单)


3
)护士说“我”眼力差,是因为“我”




A.
没看清楚老人
B.
很不孝顺
C.
以为妈妈有
100
多斤
D.
不会抱母
亲,差点摔倒)


4
)“我”的母亲是

的一个人。


A.
多病弱不禁风
B.
勇挑生活重担
C.
善良力大无穷
D.
懦弱爱流泪)






3.
文中主要写了哪三件事?(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3
分)

A.
母亲生病住院了,我去守护她。
B.
我抱起母亲,差点摔倒。

C.
护士为母亲换床单。
D.
母亲虽然瘦小,却承担起了生
活的重担。

E.
我像儿时母亲抱我那样抱母亲。
F.
两行泪水从母亲眼角流下来。

4.
联系上下文,把文中横线上内容补充完整,写在下面横线上。(
2
分)

我突发奇想地说:







5.
问答题。(
10
分)


1
)“肩上再挑
100
多斤生的担子翻山越岭。”“她是用
80
手的身体,去承受
那么重的担子”两句话中的“担子”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2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
解。




3
)短文结尾写母亲流泪了,她为什么流泪?她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





4
)短文写“我”与母亲,为什么还要写护士呢?可以删掉有关护士的内容吗?










2015

2016
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二)



[
习作表达
]35%


1.
王涵同学准备给他在外工作的爸爸发一条短信,告诉爸爸今天期末考试,
他一定会认真作答,考出好成绩。请你帮王涵编一编短信吧,别忘了署名和日期
哟!(署名:王涵)(
5
分)


2.
题目:在

长大(
30
分)


提示:在成长过程中,有的人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是在亲情中长大;有的
感受到挫折的意义,是在挫折中长大……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请把自己成长
过程中感受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学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写错别
字。

下一步打算-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共产主义宣言-邮政上班时间


非主流留言板-赞美老师的语句


养生小常识-劳动合同书范本


万物简史-fjkl


军训冲突-吉林师范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农民入党申请书


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整改方案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