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考试试题
台湾励志哥-马来西亚留学费用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为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
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脉
.
脉(mò)   颤
.
动(zhàn)
乘
.
凉(chéng)  独处
.
(chǔ)
B.酣
.
睡(hān)   参差
.
(cī)
袅娜
.
(nuó)   蓊蓊
.
郁郁(wěng)
C.点缀
.
(zhuì)  倩
.
影(qiàn)
皱缬
.
(xié)    梵
.
婀玲(fán)
D.惦
.
着(diàn)  羞涩
.
(sè)
宛
.
然(wǎn)    踱
.
着步(dù)
2.下列词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萧瑟  桅杆  淘气
永葆生机 
B.已而  凭吊  纶巾  繁冗拖沓 
C.赤壁  风姿  樯橹  绘声绘色
D.故垒  酒樽  罗网  安份守己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B.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C.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
如何
弛名于川、黔边地。
D.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4.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体态、容貌)
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韵)
C.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妻子) 
D.我带了外甥女过去,便也便宜(方便)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
..
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
..
,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
..
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叶子底
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
..
了。(情
态、样子
) 
6.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语 文 试 卷
A.这个小山村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B.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C.他这个人最能信口开河,谈论别人了。
D.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他非说成是郭沫若的,真是张冠李戴。
7.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
重要筹码。
B.希望各方本着相互尊重、互不敌视、平等协商,努力寻找符合各方利益并为各方
接受的解决
方案。  
C.人类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
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D.我们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都让群众满意了呢?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
样。  8.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
和谐的旋律,如
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 ) 
A.
树逢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
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道凝碧的波痕。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9.下列句子中描写林黛玉的是(    )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②天然一段风
韵,全在眉梢。③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掉梢眉。④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⑤平生万种情思,悉
堆眼角。⑥闲
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⑦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
⑧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①④⑦    B.⑥⑧    C.④⑥⑦    D.②③⑤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
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
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
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
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
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8分 
11、朱自清先生曾写过一篇关于父爱的散文
,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12、《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作者是苏轼,字          ,号
,我国北宋
文学家、书画家。 
13、《红楼梦》以
四大家族为背景,以          和
的爱
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艺术而真实地反映了               日趋没落的历史趋势。
14、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
。” 
三、填写名句 每句2分 共12分 
15、
,术业有专攻。 
16、                        ,千金散尽还复来。
17、千呼万唤始出来,                         。
18、同是天涯沦落人,                         。 
19、
,杨柳岸晓风残月。 
20、大江东去,浪淘尽,                       。
四、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26—27题,每题2分 共4分 
曲曲
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
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
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
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
碧的
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
了。
21.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2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 (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23.这一段
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
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
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24.这一节依次
写了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
(二)阅读下列选段,完成28——31题,28、29每题2分,30、31题每题3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
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
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5、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2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论述择师原则的一组是(  )
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⑤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焉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A.①③     B.⑤⑥     C.②③
D.②④ 
27、作者界定的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翻译这个句
子:
。 
28、统帅全文的中心句
是:
; 
翻译这个句
子:
。 
五、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人生
,就是一个不辍前行、不断成长
的历程。一路记下的也许是含泪的笑。相携的手:也许是厚积薄发、收获
成功的喜
悦;也许是徘徊时仁爱者的呵护,睿智者的指引。成长回眸,值得思索的也许是心
灵对
生命的允诺;也许是换个角度思考的智慧和豁达;也许是战胜困难、毅者无疆
的勇敢……回眸间,盘点曾
经岁月中的记忆或对成长的理解、感悟,你一定有所收
获。
请以“成长回眸”为题,写一篇叙事性记叙文,要求: 
1.中心明确,选材合理,详略得当。
2.叙事清楚具体,结构完整。 
3.字数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