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质数和合数》教案

玛丽莲梦兔
731次浏览
2020年09月30日 10: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描写秋天的句子-奥运会资料

2020年9月30日发(作者:秦元勋)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质数和合数》
教案
教学内容:
苏 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7页例6、试一
试和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判断或写出质数或者
合数,并说明 理由;体会非0自然数的分类,了解50以内
的质数。
2.使学生通过比较、分类、概括等活 动认识质数和合数,
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
想,培养观察、比 较,以及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
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思考和交流等活动, 体会数学内容
的内在联系,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主动学习数学的愿
望。
重点难点:
理解和认识质数和合数。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1页共5页


回顾:同学们在 前面研究因数和倍数中,以是不是2的倍数
为标准对大于O的自然数进行过分类,还记得按这个标准,< br>把大于0自然数分成了哪几类吗?(板书:偶数奇数)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大于O的自然 数的分类。今天要
按怎样的标准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分成的每一类是什么
数呢?老师期望大 家一起来研究分类的标准,通过自己的分
类认识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
二、认识新知
1.出示例6。 了解题意,明确要求。
让学生分别写出6个数的所有因数。
交流:这6个数各有哪些因数?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指名交流,并板书出6个数的全部因数。
引导:现在大家观察这些数的因数,看看它们因数的 个数有
什么不同,你想按什么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在小组里先讨
论,等会我们一起交流。
交流:你想按什么把这些数分类,分成几类?(学生交流不
同想法,教师引导统一为两类) < br>引导:大家想到了可以按因数的个数分类,只有两个因数的
为一类,有两个以上因数的为另一类。 那这里只有两个因数
的是哪几个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呢?请你在课本上填一
填。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观察这3个数,只有两个因数的数,
第2页共5页


它们的因数是怎样的两个数?(板书: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
因数)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除
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揭示 :像2、3、5这几个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板书:质
数)像6 ,8、9这几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也就是有两个以上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板书 :合数)
追问:上面这几个数里,哪几个是质数?为什么?哪几个是
合数?你是怎样想的?
2.完善分类。
提问:1是质数还是合数?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1只有一个因数 ,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板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先填写因数,再判断各是什么数。
交流: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和判断结果。(指名交流,呈现结
果) 4.回顾整理。
三、练习内化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六第1题。
3.做练习六第2题。
4.填充。(口答)
第3页共5页


(1)质数只有( )个因数,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2)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3)比10小的数里,质数有( )个,合数有( )个。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 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
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
音极低, 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
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 全体,
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
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 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
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
重培养 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
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 发言的
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
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 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
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
他把话 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 我要求
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
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 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
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
说话 胆量也在不断提高。(4) 20的因数有( ),其中是质
数的有( )o
第4页共5页


5.做练习六第3题。
四、全课小结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 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
是 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 也并非有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 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
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 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提 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知识,学到了什么本领?回顾一
下,我们是怎样认识质数和合数的,学习过程中 有哪些体
会?
第5页共5页

军训防晒-挽联


心算口诀-法制手抄报内容


朴槿惠被弹劾-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江郎才尽的意思-优秀员工获奖感言


母亲节手抄报资料-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个旧一中-司考真题


调查报告格式-六一电影


济南中考录取-工作自我鉴定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