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教材

余年寄山水
788次浏览
2020年10月02日 20: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公务员招考简章-履历表格式

2020年10月2日发(作者:雷震)


让语文课堂因“心动”而美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教材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
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这册教材 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厚的人文底蕴,新颖活泼的呈现
方式,富有新意的导学和练习设计,深深地打动了 我。那么,如何让
我的语文课堂因“心动”而美丽呢?心动要看行动,今天,我就从课
标,教材 和建议三个部分来进行研说。(知识树:)

第一 说课标(课件)
一、课程总目标(课件)
小学语文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是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融合在一起的。小学语文的课程总目标是以三个维度来呈现的,全面而又
富有新意。(知识树:课程总目 标),首先知识目标是要学生认识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能力 目标则
是要求孩子们能主动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并能初步具
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 能力;最后情感目标则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
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 确的价值观。
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我们所说的 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识字
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写作能 力以及综合性学习
的能力。
二、学段目标
下面我就从这五个方面来简单谈一 谈小学语文的学段目标。小学
语文的十二册教材共分为三个学段。(课件出示知识树:学段目标)
在识字写字方面,一二年级的孩子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到了中年级孩
子们则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了, 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
立识字能力了。而在阅读方面,一二年级的孩子喜欢阅读并感受到阅< br>读的乐趣会积累词语了。中年级,孩子们则会提出疑问来体会表情达
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的孩子 则可以抓住文章大意来体会含义深刻的
句子。口语交际部分,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听人说话时努力了解讲话 的
内容。到了中年级则可以把握主要内容并可以作简要转述了。在写作
方面也是如此,一二年级 的孩子在写作时乐于运用学到的词语,到了
中年级孩子们则可以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了。在综合 性学习


方面,一二年级的孩子是可以热心参加校园社会活动,到了中年级则
能够 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从这五方面,我们不难看
出,小学语文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是 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
全面达成总目标。
第二 说教材(课件)
(一)教材内容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课件),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
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
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 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
动。从全册看,教材编排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知识树:单元结< br>构)分别安排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
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 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
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 等8个主题单元,每个
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从 各主题单元的构成看,能围绕一个主题,从多方面选材,充实
和丰富主题。(知识树:第六单元),如本 册教材的第六单元结构是这
样安排的,选编了《太阳》《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四篇课文,。。。。。。。。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综 合性学习等训练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
专题安排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
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
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等都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与延伸。再如
本册的第二组教材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本组的四篇课文 中,
《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
故事》《路旁的橡树 》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
的思考。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通过本单元
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顺着
这个情感发展主 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
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 中,教材在学生开
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
题和此次 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
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从本册书的内 容结构来看呢,后六个
单元和前两个单元的内容结构是一样的。(课件分别出示第三组和第
八组 知识树。)
本册教材里面就好像一闪一闪的窗户,窗户外面呢,是更广阔的
语文天地,也是学 生们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作为教师呢,我们的任务


就是将学生带到这一扇一扇的窗子前面 ,并且帮他们推开这一扇一扇
的窗户。
(二). 教材特点
(课件之后 )在初步阅读这一册教科书之后,感到该教材在求实
与创新方面的特点更加鲜明:实,实实在在,扎扎实 实;新,推陈出
新,耳目一新。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 对阅读教学的建议是这样的(课件):阅读教学的
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基于这一建议,
我们在教学中应突出整体性、综合性,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欣赏、评 价的综合能力,注重情感熏陶,渗透人文素养教育。首先,
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与活动, 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
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其次,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边
读边 展开想像,在读中感受与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最后,要精心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对于 写作的建议(课件)
2. 评价建议(课件)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 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
养。实施 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
价相结合。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
在识字写字方面(点击课件)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掌握汉字意义的情况,以 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
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在阅读方面(点 击课件)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
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对精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再次举 理解、文意
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重视考察 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
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
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在写作方面(点击课件)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 态
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 励。同时也重视作文修改的评价,三年级的孩
子刚开始写作,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写作信心,在评价上几 乎每一次
习作提示都提到了写完以后读给别人听,非常重视写完以后的交流和
展示。这实际也是 一种习作的方法的训练。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鼓
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评价的着
眼点主要在于:在活动中 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积极地为解决
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以及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件)
“身边处处有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新课程标准 中指出:“语
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 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
能力。” 由此可见,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 学习的课程资源,对
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
重要的 意义。那么,如何多渠道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我打算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课件)。
教材作为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 重点是创造性
地使用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的文本,还承 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我 力图通过对教材的
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
度和习惯 ,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二)、校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教室——校内课程资源的中心(课件)
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大部分知识也是 在教室
里学到。我们要着力把教室建成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丰富的课程资源
中心。我们在教室里 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
布置班级的“图书角”和“学习园地”,让学生在美的环 境中陶冶情
操,健康成长。
2、校园环境——课程资源中的“活教材”
创设多彩 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
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 多彩的校园文化,
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
语文能力 的发展。
研说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把
握语文新课标, 构建高效新课堂。最后 ,仍然借用一句话:“不教不
知底,一教心欢喜”。相信老师们和我一样,在“看了动心,教了欢
喜”之后,一定会收获美丽的课堂。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解读,敬请指正,谢谢!(课件)

工作报告ppt模板-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简章-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宁波城市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我最敬佩的人作文300字-北京服装学院招生网


韩国留学通网-初中黑板报版面设计


大连医科大学分数线-同学会发言稿


调研报告模板-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


立夏节-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