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精选说课稿

绝世美人儿
791次浏览
2020年10月03日 18: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腊月二十六-最热门专业

2020年10月3日发(作者:蒙木荣)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图形的平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图形的平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阐述。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分析一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图形的平移》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 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
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本节课主 要教学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
平移到指定位置。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 学生已经认识了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
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初步体会了平移的特征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图形
的平移。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发
展空间观念,为今后进一步探究平移知识打下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 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
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 )方向平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
观 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
勇于发现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对图形与变 换的兴趣。
重点:将„„平移到指定位置,并能„„平移距离。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讲„„平移到指定位置。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我首先在教具和学具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教师准备方格纸,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直尺三角尺。
当然,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着以人
为本的教学理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制定了以下教法:按 照学生的认
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直观演示
法、 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课件辅助教学法。
学法它渗透在学习活动中,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择法”。数学活动
1


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我 将指导学生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
主动提问。
那么,如何才能将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和谐统一的为本节课的教学
服务呢?
在教学过程上,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在这 一教学环节我先向学生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学生可
能谈到行驶的汽车,运行中的电梯 。通过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对以前所学平移知识
的回忆。
接着多媒体出示方格图,提问:方格图 中的小三角形是怎样平移的?教学过
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图形中点的平移入手,进而确定方向和距离,结 合多媒体课
件,让学生边指边说。
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对在方格子上把简单图形沿„ „知识的复习与巩
固,也为本节课新知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同时,自然引出课题——图形的平
移(板书)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根据 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层次递
进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发现,并逐步理解。
教学新知1 认识平移方向和距离
出示书本第1页例1主题图,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下面请跟
老师一起去漂亮的海洋世界例看看吧!瞧,它们在海洋里赛跑呢!小船和小金鱼
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平移)是向哪边平移的?(右边)它们觉得有些累了,就
停下来休息。
小船说:你看,我游得比你快,向右平移了9格。
小金鱼说:不对,你向右平移了4格,我也向右平移了4格,我们一样快。
小船说:你说的不对,我是向右平移了9格。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说法呢?学生的意见可能两种都有。
这个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利用了书本上的教材,小船和小金鱼移动前后之间
2


的距离正好都是4格,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却又不敢肯定,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后
续学 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着我让学生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这个过程中我注 意引导:在左边
的小船上任意找一条边,在右边的小船上找到它平移后的位置。再数一数,看这
一条边平移了几格;在左边的小船上任意找一个点,在右边的小船上找到它平移
后的位置,再数一数,看 这个点平移了几格。
结合学生的结果:不管哪条边,不管哪个点,都是向右平移了9格。根据这
个结果归纳小结: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需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
个点或者一条边,看这 个点或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一
条边 一个点)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动手,主动探索,积累经验。
教学新知2画平移后的图形
在画图形之前,我先让学生画平移后的线段,学生尝试画。 然后出示课本第2页试一试,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让学
生尝试画。学生独立完成 ,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引导学生归纳出:画平移后的图形,要先找到图形的 端点或顶点平移后的位
置,再根据平移后的点画出图形。
(三)、深入探究,巩固练习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
明的练习题。 1、哪个三角形向右平移10格得到红色三角形?另一个三角形平移多少格得
到红色三角形?(书本 练一练1)
本题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认清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感受平移的不同方法。 在
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自由发言。
2、填一填,房子图、汽车图、蘑菇图各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书本练
一练2)
本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按要求画平移后的图形。这是本节课的难
点。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作图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
指导。
3


(四)反馈总结,提高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2这个收获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
3你还有什么疑问?
让学生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不仅关注了学习
结果,还反思了学习 过程,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最后我来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中,我力求简单明 了,
形象的反应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难点突出,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四 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页。对称是《数学课程
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也接触过根据对称轴所
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 的另一半的过程。那么本课要在这基础之上,着重在对
对称轴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学习,能画出一 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正确判断对称轴的条数.
学生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应该已经有这方 面的朦胧认识,但要通过今天的学习
使这种认识浮出水面,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结构,进 而加深对轴对
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
目标为:
知识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 br>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
4


(2)根据对称轴所在的 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
图形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分析判断,动手操作,实践验证
的能力.
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加学习数学
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
图形的另一半。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的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这一教学理念,
本课时主要采 用实验发现法进行教学.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操作活动,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发展 学生的数学技能。
三、说教学准备
带有图案的方格纸,平面图形,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流程 结合本课的特
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四)总结欣赏,反思延伸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本课的开头,通过让学生对图片的分类,从 而自然的回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
识,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何表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调动其
已有的知识储备,也为本课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究对称轴的条数,正确画出
对称 轴打下一个知识基础.接着让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图形的
对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这部分我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
1、探索长方形对称轴。
2、指导学生画对称轴。
3、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和长方形的对称轴。
5


首先第 一部分探索长方形的对称轴,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他们是有能
力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操作并得 出结论: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可以上下对
折,也可以左右对折.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所以我没有 在这里放过多的时间.
2、指导学生画对称轴
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第二层次指导学生画对称轴上.
引导学生思考:刚才同学们是通过对折 的方法找到对称轴的位置的,可是很
多轴对称图形是不能对折的,比如黑板上的这个长方形,你怎样来画 出这个长方
形的对称轴呢
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尝试自己画长方形的对称轴,然后交流自 己的方
法.而老师要做的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规范方法,在长方形中,
只要找 到两条宽(长)的中点这两个关键的点,就能很快地确定对称轴的位置,连
接两个中点,就是一条对称轴 ,正确规范地画出长方形所有的对称轴.
[此处的设计意图在于经历发现长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提 出问题引起学
生的质疑,思考,进而自主地探索,尝试,想出解决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使解决
问题真正成为因为学生需要而去解决.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
自我发展.而教师的示 范作图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规范,严谨.]
3、正方形的对称轴
在第三 层次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猜测它有几条对称轴,
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操作验证,再 在书上画出结果,有了长方形对称轴的探索基
础,学生能轻松找到并画出正方形的所有对称轴.
最后,我追问:你在画对称轴时是怎么确定关键的两个点的 再次强调图形对
称轴的正确,规范画法,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认识.
【设计意图:有了 前面长方形对称轴的探究经历,放手让学生尝试折一折,作
图等方法,认识正方形的对称轴,启发他们通 过操作自己发现正方形有四条对称
轴,正确画出正方形的对称轴.这样很好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本课 的难点.】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练习部分,我比较注重对习题的开发和利用,进 行适当地顺序调整,拓展和延
伸,使练习部分成为本课的亮点.主要分为5个层次来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6


2,正多边形的对称轴.(想想做做第4题)
在学生完成画出正多边形的对称 轴后,我适当追问,引起学生思考:按照这样
推断,那正七边形会有几条对称轴?正十边形呢?正一百边 形呢?那么这个规律
可以怎么说?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这道题中隐含的规律: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
此外,又延伸了一下圆的对称轴知识,了解当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就越接近
圆形,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比较复杂图案的对称轴.(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在完成题目要求 后,我又追问:你在找,画它们的对称轴的时候可以把它
们和我们学过的图形联系起来吗?分别是哪些图 形?这样的追问培养学生经常
思索的良好品质,学会知识的整理,迁移,归类,更好地解决问题。
4,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这里我安排了两部分,先根据轴对 称图形的半边猜出它完整的样子,有奥运
五环和奥迪汽车标志,这是对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巩固和再运用, 也是为下一题作
好铺垫.
再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它的另一半 使它成为
一个轴对称图形.这里,我也非常注意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对学生方法的指导,让
学生 想一想怎样找最准确. 拓展:如果现在对称轴的位置变换了,比如这样,画出
的轴对称图形还和刚才的一样吗
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题目的表面知识,更能从多方位的去思考和把握.
5,设计轴对称图形
某居民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长方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在请你来做一回小小
设计师,要求设计的 图案使整个长方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你有好
的设计方案吗?请在如图的长方形中画出你 的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因为本课新授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我在练
习部 分巩固知识的同时,注意知识的拓展和提升,针对所学知识重组练习,由浅入
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阶段 性地提高认识.】
(四)总结欣赏,反思延伸
1,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7


2,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课件欣赏对称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整理,梳理知识,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地知识 结构.欣赏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感受生活中的美,并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敬佩之情油然而
生. 】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对称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近似数》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
问题。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能联系具体情境判断精确数和近似数;理解< br>和掌握“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能用“万”
或“亿”作单位 写出大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联系实际并通过比较理解和认识近似数,感受数的表达的多样性;< br>借助直观比较体会“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合理性,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等思
维能力,进一步发 展数感。
8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培养主动学习、乐于思考等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4、教学难点: 用“亿”或“万”作单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
知规律,遵循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
“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 ”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
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认识近似数
1、体会近似数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72 4852人,
可以说成大约为13亿人。(实际人口数 接近实际人口的数)上面的人口数,一
个是实际的数,一个是和实际的数比较接近的数。我们已经知道,生活里用和实
际数比较接近的数表示大 约多少,比较方便表达和记忆。
2、认识近似数
出示例6,让学生读一读资料内容。在上面 的内容中,2409所和2650个都
表示到个位,是实际的精确数。而220万人和1902万件这两 个数都是大约多少
的数,实际的人数和件数不可能正好多少万,所以它是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
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
示。像这样和精确数比较 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3、判断近似数
出示“练一练”提问:横线上的5个数,哪些是近似数 ,哪些是精确数?你
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读一读内容和横线上的数。
(二)求近似数
1、出示例7。了解例题内容,让学生自己读出表里的数,再指名说说男性
和女性人数各有多少。引导 :我们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38万和39万,(出示直
9


线图)交流:你大约在哪两个位置描出表示这两个数的点?
说明1:像这样求 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四
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说明2:“四舍五入”法就是求近似数时,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是几,如果
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 去,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就在前一位上
加1,尾数也都改写成0。
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读一读“试一试”的数。
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 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用
“万”作单位时,看千位上的数是几,确定近似数是多少万;用“亿 ”作单位时,
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确定近似数是多少亿;然后直接写出用“万”或“亿”作
单 位的近似数。
(三)练习巩固
做练习四第5――10题。
(四)全课总结。
四、说教学反思 。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 始
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
现,分析比较 ,概括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
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 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
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
一个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 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
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 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
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 差
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 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
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 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
教学方法。

10



《一亿有多大》说课稿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数学新课程标准将一亿有多大安排 在第二学段数(苏教版四年级下)与代数
的知识体系中,且安排在认数和计算器教学之后,其目的是相当 的明显的。从万
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
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学生在读、写大数时
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 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在“认数”和“用计算器计算”这二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 用,旨在使学
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
感 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进一步理解数的
意义,建立数感。根据这一 目标,苏教版新课程数学教材出现了这崭新的一课《一
亿有多大》。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 征。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
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 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猜一猜”、
“找一找”、“推一推”等活动贯穿始终,让学 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 生乐学,
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
学生的数感;能用倍比法或归一法解答有关1 亿的问题,能借助计算器处理较复
杂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中经历“猜想、试验、 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 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
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 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1


重点:经过探究1亿有多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 推理和对照的
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难点:在探索中经历 “猜想、试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法和学法学法
1、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应用于生活。在 本节课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
发,从学生熟悉的纸张由少到多的感性体验引入新课,让学生充分体会 生活中的
数学。本课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的情境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
经验, 无疑,这将是学生理想的数学学习起点。
2、学习方式多样化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 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
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 、验证、推理与交流
等数学活动。”《标准》也极力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 br>数学的重要方式”。故本课设计时极力凸显这一教学理念。
3、学习过程体验化
新的 数学课程理念认为:过程是一个课程目标。“学生要想掌握数学,就必
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学习数 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
式、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又必须让 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
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和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设计与 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着创造与激情
的过程。我把本课的教学大致分成了四个部 分。
活动一、 复习提问,激发求知欲
一名教育家对提问的作用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发明千 千万,起点在一问,在
课的一开始,我问学生“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多高呢”?说实在话,本人压根< br>就没想让学生把它回答出来,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的学习活。从而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自然而然地进入本节课的主要学习
12


内容。
活动二、研究方法,初步感知
1亿这个数确实太大了,如果 与学生空对空的说教,学生肯定难以理解和掌
握,必须从具体的实例入手,而即使有了具体的实例,没有 切实可行的方法,也
等于白咋呼。所有本人先引导学生探究研究的方法,从100张纸的高度入手,推< br>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1亿张纸的高度,感受到1亿这
个数的大小,而且 还可以让学生学到研究大数的方法,无意间向学生灌输了数学
精神和数学思想,给学生的今后学生带来巨 大的影响。
活动三 、合作探究,再次体会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
题。因为有了上一个环节的基础,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让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各种有关1亿的问题。并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提供时间和空 间,放手让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究,在小组
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数一数和排一排这两个环节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
2、阅读资料,用学生感到非常高的物体与1亿张纸的高度进行比较,充分
感知1亿的大小;
3、小结归纳探究的方法。
活动四 联系实际,深入认识
联系生活中的事物,通过 对比,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材把
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学 生可能提出:
(1)数一亿张纸需要多少时间?
(2)把一亿本数学书铺开,封面的面积有多大?
(3)走一亿步有多长?
(4)一亿滴水有多重?
(5)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
(6)数一亿个硬币需要多长时间?
这些具体的事让学生分小组研究,探究后各小组汇报,让学生充分感知1
13


亿的大小。
四、说预设实施效果
本课的立意始终围绕着生活展 开教学活动,让数学的知识紧密地贴近生活的
原型,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之初,学生通过多媒体感 受米粒由少到多的变
换,建立了对一亿的感性认识;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伙伴的实践,交流、合作、学生逐步地完善了对一亿的理解,形成了比较准确的理性认识;最后,学生带着
这些理性的思维去发 掘生活,对一亿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想。整个学习的过程,
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从生活出发,透过现象看本 质、最后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 思路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
堂教学活动,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解 决问题的过程。以上是我对本
节课的粗浅的认识,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 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积的变化
规律》,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下面,我 将从五个方
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
14


行教学的,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它的教学,
最 直接的目的是为下节课学习和理解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服务,使学生
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 然。同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广泛,利于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经历计算、探索级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发现并掌握积的变 化规律,并
能应用规律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2、 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发现、 验证和归纳
等一系列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 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规律的经
验,发展思维能力。
3、 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感受数学结
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教材 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并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而本节课的教学难 点是:发现并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
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注 意设
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
知识,从而 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
素。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求
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 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 学程序设为:“问题导入,引出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
知--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课堂总结,拓 展延伸”等四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问题导入,引出新知”中,我先列出三道口算题:
40×8= 6×70= 24×10=
15


让学生口算得数(板书)
提问,上面的这些题是怎样计算的?各按哪道算式口算比较方便?
由学生回答得出(板书:40×8= 6×70= 24×1=
↓ ↓ ↓
4×8= 6×7= 24×1=
提出问题 :口算上面这些算式,为什么要先按下面这些算式计算,再添上一
个0就是它的得数呢?其中是不是有什 么规律?(板书:规律?)这节课就来研
究这个问题。
(这一环节是从学生已知的知识提出问 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符合学生的认
知特点,对学习新知起铺垫作用。)
在第二个环节“自主 探究、学习新知”中,安排3个内容的学习,一是提出
猜想,二是验证猜想,三是小结。
1、提出猜想。
首先我出示例4表格,提问:表内已经计算了哪两位数相乘的积,是多少?< br>比较下面几行的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那第二行第三行应该计算哪两
个数的积?第四第 五行呢?我先引导学生填第二行的数据,后面几行让学生独立
完成计算,完成后,进行了交流。
(这一步设计是因为学生很容易把后面几行的算式,用连乘的方法计算,这
样虽然也能算出结果,但与 积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过程不服,因此我先引导学生要
先看两个相乘的数是多少,与学生共同完成第二行, 这样学生就知道后面的式子
也是按照这种方法。)
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乘数和积,看 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是
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想一想有什么发现,在小组进行交流。
进过交流学生提出猜想:这些算式都是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
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 积乘几(进行板书)
2、验证猜想。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再找一些例子,算一算、 比一比,看看是不是有
同样的规律”,以验证提出的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自己任意举出< br>的例子都是符合猜想的,然后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发现大家任意举出的例子也
16


都是符合猜想的。这时得出的结论自然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3、小结
通过例4和同学们举得例子的计算、比较,我们可以确定乘法有这样一个规
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 乘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这就是乘法
中积的变化的一条规律(板书把课题规律?改为积的 变化规律)
这样的设计是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汇报交流,一来让每一
位学生 都亲身经历了探究规律的过程。二来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形成明确的认
识,从而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
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巩固新知”为了体现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
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
1、 完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练习以表格的 形式呈现乘数变化的过程,要求学生先说说一个乘数是怎样变
化的,并完成填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强化 对积的变化规律的认识。
2、 完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采用题组的形式 ,让学生根据每组中的第一道算式的积,直接写出其
余两道乘法算式的积,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
3、 完成练习五第1题。
这道题是一组已经学过的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重在引 导学生用积的变
化规律解释成熟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的算理,提升相关口算方法的理解水平,沟
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种不同层次练习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把学习引向课外。
第四个环节“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让学生自己总结,谈学习中的体会和感受,体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
教学理念。
学生在谈收获时可能只从知识点上总结,而我将适时引导学生,学习不仅仅
要注重结果,更应该重视获 取知识的过程,重视有序观察,提出猜想,进行验证,
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体会积的变化规
17
< /p>


律的应用,既加深了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
仅 仅再次明确了本课知识点,更加明确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这样教师就
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
五、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它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的重点,有利于学生< br>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
总之,本节课我利用新课标的新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让学生在自主
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18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将从以上四个部分进行我的说
课。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策略是
方法本质内容的抽 象概括,是介于方法与思想的过度转化。本课时内容主要教学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是进一步学习解决 有关实际问题的策略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
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分析其数量关系并且
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
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我确立了
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并感受到画图的
策略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微复杂的长方形面积
计算的问题。
二、部分教法和学法
首先进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年龄特点:四年级的小学生,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
学生在对文字的阅读中, 对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由于问题本身有一定的
复杂性,学生此时对题中的数量关系的了解往往还 有些模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
19


以及刚才的学情分析,教学中我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以练习法、阅读法为 辅
进行本课的的教法。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是学习效果的重要因
素,因此,我 将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法。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设计了如下四个环节的:
(一)听记数学问题,唤起画图经验
课前游戏引入,你来比划我来猜;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听记
数学问题,产生解 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画图解决问题。唤起学生画图的经验,
初步让学生感受到画图策略,同时也复习了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解决实际问题,习得画图策略
1、出示例题,初步分析,我让学 生自主阅读例题。提问:题目讲的是一件
什么事?设疑:你觉得刚才这样介绍题目后,别人能将题目中的 条件和问题弄清
楚吗?例题所呈现的新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当只有文字叙述时,学生往往
不能直接看出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会产生画图的需要。从而揭示课题。
2.讨论画图,完成画图 ,“如何画图”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将先示范画出示
意图的一部分,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将示意图 补充完整,进而引导学生比
较展示出来的示意图,由学生合作讨论修正自己所画的草图,共同完善画图。 让
学生自己比较总结,教师需强调“画图看清楚条件和问题”“边画图边标数据”,
“注意长短 ”。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有“范式”可仿,又真正让学生“动”起
来,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 br>3、看图解答,交流反馈,结合示意图复述例题,利用要求原来的花圃的面
积,先要求什么呢?利 用分析法分析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或提问已知增加花
圃的面积和增加的长,可以求什么呢?综合法启 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突破难点,
并列式解答。
4、回顾反思,提升策略,交流解法时,让学 生对着图讲解,说自己的想法。
同时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还可以求出些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培 养学生
的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解答完成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经历,并明确基本过程。
读题、画 图、分析、解答、检验。
(三)应用画图策略,体验价值存在
20

< p>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
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练习:三个层次。
1、变换信息,灵活画图。随后的试一试,其解决问题的思考 方式与例题一
致,逐步巩固策略,掌握了这一解题策略,也提高了运用这种策略的自觉性。
2、变化情境,熟练画图。随着解决问题策略的初步应用以及对其过程的回
顾 与反思,解决问题策略逐步“明朗化”
3、变化对比,提升能力。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 阔思路,不
断加深对策略的感悟。
(四)总结延伸,深化策略。
提问:这节课我们 解决的是哪一类的实际问题?利于学生识别基本题型模式。
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最常用的解题策略是什么? 使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潜意识阶段到
明朗化再到深刻化阶段过渡。
四、板书设计
突出重难点;为学生提供解题样板,是数学语言表述数学问题的典范;突出
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利于学生自主建构。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 希各位评委
批评指正!



21


第六单元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下面我将从教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阐述。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分析一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苏教版义务教 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六单元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课的学习 是学生
第一次接触运算律,对于加法运算律的内容,从知识的层面上看,学生学习,理
解,运用 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也已经渗透,让学生积累了一些
感性认识。学习加法运算律,为以 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同时也为
后续运算律打下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 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初
步感受„„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主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之
间的联系,能主动比较、分析、总结、归纳运算方法 ,培养分析归纳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
难点:经历探索加法„„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我首先在教具和学具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题。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着以人为本的
教学理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制定了以下教法: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直观演示法、情景
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课件辅助教学法。 < br>学法它渗透在学习活动中,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择法”。数学活动
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 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本节课的学
22


习,我 将指导学生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
主动提问。
那么,如何才能将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和谐统一的为本节课的教学
服务呢? 在教学过程上,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出示书本第55页例1情境图,图上有哪些信息?你能提一些加法计算的问
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
向学生介绍,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学过好多加法计算,你知道加法运算里< br>蕴藏着一些基本规律吗?探索这些规律,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是很有用处的,从而
很自然的引出主题 ——加法运算律(板书)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指出图中所含的数学信息,并根据< br>所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数学的
眼光来看待事物的 能力,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素材。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新课标明确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层次递
进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发现,并逐步理解。
教学新知1 探究加法交换律
根据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第一个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学生不难
有两种列式27+1 8、18+27学生很快可以计算出得数都是45,这时我向学生提问,
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处和不同之处 ?引导并指出,这两道算式的加数位置不同,但
是得数相同。
鼓励学生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比如三角形+圆形=圆形+三角形,让
学生自由表述。
如果用a b分别表述两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
书a+b=b+a (板书),指出,这个规律就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我们过去
学过用交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 来验算就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规律简单清楚的表示出来,能 够激发
和提高学生探索的兴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新知2 探索加法结合律
23


出示第2个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 少人?让学生在练习纸上自己列
式算一算,并指明两位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并说一说这两种方法各先算 什么。
有了上一题的基础,学生不难发现,两个算式得数也相同。在黑板上板书(28+17)
+23=28+(17+23)随后让学生说一说,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学
生会说,等 式两边三个加数都相同,位置也相同,只是运算顺序不同。左边是先
把„„右边是„„不管哪两个数先加 ,最后的结果都一样。
再出示另外两个算式
让学生算一算,圆形符号里能够填等号吗? < br>三组算式总结下来,学生不难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不变。如果用a b 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让学生在练习纸
上写一写。(a+b)+c=a+(b+c) 指出,这个规律就叫做加法结合律。
这个环节让学生经历两次用字母表示规律的过程,充分体会到当用 语言表述
比较困难的时候,用字母可以轻松的表示出来,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字母表示规
律的优 越性。
(三)、深入探究,巩固练习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
明的练习题。
1、考考你,说说下面的等式个应用了什么规律(书本第56页练一练) 本
题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感受到加法„„并不是单一的,它们可以同时出现
2、算一算
出示两道3个加数相同的计算题,其计算顺序不同,计算过程的简便程度不
同 本题在于让学生感受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加法„„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为
后续简便计算埋下伏笔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
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反馈总结,提高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2这 个收获是
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3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其目的
是通过 这种方式让学生不仅关注了学习结果,还反思了学习过程,积累丰富的教
24


学经验。
最后我来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中,我力求简 单明了,
形象的反应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难点突出,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 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
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 行阐述。
一、说教材
1.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我说课的 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
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体 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并且在上学期
学生已经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
基础。
教 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到三角形,并说
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 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
三角形,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抽 象出图像,进而介绍三
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例二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 br>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想想做
做”,让学生通过 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
几个目标:
(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 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
25


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
方法,发展观察 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
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 要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学法: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画方格纸
以及围钉子板等 手段,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以下5个部分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课开始,首先呈现例1的场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场景图中有学习
过的哪种图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在
场景图中找出三角形,并沿着三角形的边 指给同桌看一看,再要求学生继续列举
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的例子。
简洁的开场,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营造宽松
的学习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 趣,架起了生活和学习的桥梁。
(二)动手操作,概括特征
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 三角形的表象后,要求学生自己利用材料自己动手创
造一个三角形,预设:用小棒摆、钉子板上围、利用 三角尺画等,然后展示交流
学生的成功作品,并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场景图中 的
三角形和成功作品,启发学生思考围成一个三角形,小棒和小棒之间应该怎样摆,
26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指生说说想法,再组织全班交流,明确:要围成一个三 角
形,那么相邻两根小棒端点和端点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板演画一个三角形,强调
围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再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并自学书
上第22页下面的图,了解三角形各个 部分的名称,然后教师结合图形讲述三角
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名称 。最后再次组织
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提问有什么相同之处,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说说
自己的想法,指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是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是三角形的特征,
要求多名学生说说三角形的特征和围法,加深印象 。
操作让直观图形给学生留下丰富的表象,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对图形的理性认
识奠定基础 ,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
图形特征的深刻体验,强化围法,形 成三角形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探索规律
这部分,我分为三个层次:
1.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10cm、6c m、5cm、4cm的四根小
棒,任选三根围一围,观察能否围成三角形,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然后进行 展示
与交流,在交流中明确不是所有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能否围成三角形和三根小
棒的长度有 关。
2.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提问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小组合作探究,并提
出要求:①请组长将组内的4中情况填写在记录纸上。②小棒的长度不同:红(10cm)、白(6cm)、黄(5cm)、绿(4cm)。③每种情况多次实验,确定是否能
围 成后再记录。学生操作填写并3汇报操作结果:10厘米、6厘米、5厘米的能
围成,还有6厘米、5厘 米、4厘米的也能围成,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
围成,10厘米、6厘米、4厘米也不能围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类板书。然后
提问你觉得小棒的长度怎样变化就可以围成呢?让学生自主验证,集体 交流总结
得出把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与第三边比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条边长
长度的 和第三边。
27


3.推广验证,得出结论
根 据学生上面的回答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分别从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中选一种
情况写出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 的式子?指生回答,教师就其中一种进行板演
5+6>10,5+10>6,6+10>5;4+6=1 0,4+10>6,6+10>4,接着要求学生观察在什么
情况下,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先在小 组中讨论,全班交流,在指生交流得
出结果: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 根据学生回
答板书:大于。出示三组数:2cm、4cm、6cm;5cm、2cm、5cm;6cm、 2cm、5cm,
要求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生先独立操作思考,指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深化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让学生在矛盾和困惑中,产生探究的欲望,经历由困惑到明了的过 程,在认
知失衡后实现顺应,达到新的平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数学思
维的有 效策略。
(四)练习反馈,巩固深化
对于练习我是这样设计的,“想想做做”第1 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三角
形,放手让学生独立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订正错误,教师强调画法,再 要求
学生说说画出的三角形分别是用几条线段围成的、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
点,强化三 角形的特征。接着是第3题,在图中找最近的路线,引导学生结合生
活经验说出从学校到少年宫的所有路 线,接着独立思考从中找到最近的路线,思
考原因,要求多名学生发表意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中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
边的原理。
通过练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感受数
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回顾反思,总结延伸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印象。
五、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28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
78页的《三角形的内 角和》。根据王敏勤教授的授课七步法,即说教材,说学情,
说目标,说模式,说方法,说设计,说板书 ,我将进行本课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 元第三节的内容。本
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
角之间的关系,也是 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仔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它是分成3个部分来呈现的。
第一部分是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第二部分是通过拼角的实验来探究并归纳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
第三部分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材这样编排由发现问题,到验证问题,再到运用规律,充 分体现了知识结
构的有序性和强烈的数学建模思想,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突出了本
课教学的重点。
二、说学情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 会用工具量角、
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基础技能。
2.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 利用的教学资源。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
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才 能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学生在
这节课上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说目标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年龄
特征,将本节课的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
认知技能:学生动手操作,在猜想后通过量、剪、拼、折的 方法,探索并发
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数学思考:在操作实验中,让学生感受 图形的转化过程及数学建模思想,初
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
29


解决问题: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初步培
养学生的应用 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各种实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成功感,并在教学
中,感受生 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将运用各种实验方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过程并掌握规律,运用规< br>律解决实际问题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同时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掌握的探究
规律的全过程则是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模式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并不难,我认为 本节课更重要的
是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转化思想在解决问
题中的应用,以及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同
时合作交流中,开拓思维 、提升能力。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我准备引导学生
采用自主探究、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
一教育理念。
五、说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精 心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通过量
一量,折一折,撕一撕,画一画,选择不同的一种或者几 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
角和是180度。
因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 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 元的
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
作,主动 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
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 ――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
数学思维方式。
六、说设计
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设计了4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小游戏:猜一猜藏在信封后面的是什么三角形。
师:我们在猜三角形的时候,看到一个直角,就能断定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30


看到一个钝角,就能断定他一定是钝角三角形;但只看到一个锐角,就判断不出
来是哪种三角形。看来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为什么画
不出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 角的三角形呢?
三角形的这三个角究竟存在什么奥秘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创设的不 是生活中的情境,而是数学化的情境。有的孩子认为一个三角形
中可能会有两个钝角,还有的提出等边三 角形中可能会有直角,这两个问题显现
出学生在认知上的矛盾,学生用已经学的三角形的特征只能解释不 能是这样,
而不能解释为什么不能是这样。这样引入问题恰好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认知冲
突,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疑问与猜想中寻找验证的方法。)
第二环节--引导探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1.介绍内角、内角和,并提出猜想
师:我们现在研究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它的内角。
课件演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
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 自己的看法。
2.确定研究范围
师: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应该包括所有的三角形? 只研究黑板上这
一个行不行?那就随便画,挨个研究吧。(学生反对)
请你想个办法吧! < br>(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哪几类三角形,就能代表所有的三角形这个问
题,来渗透研究问题要全 面,也就是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
3.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一)测量法:
( 1)学生自然想到要量出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就能够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从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 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都接近180度。
(2)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人用量角器量出一 种三角形(锐角三
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计算出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3)记录小组测量结果及讨论结果
31


(4)学生汇报量的方法,师请同学评价这种方法。
师小结:直接量的方法挺 好,虽然测量有误差,不准,但我们能知道,三角
形的内角和只能在180°左右,究竟是不是一定就是 180度呢,谁还有别的方法?
(二)剪拼法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能想到这个方法不简单, 拼成的看起来像平角,到底是
不是平角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教师和学生剪一剪、拼一拼)
师: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了一起,拼成了一个大角,角的两条边是不是
在一条直线上呢?看起来挺 象的,但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差,有时会差
一点点,谁还有别的方法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 180°?
(三)折拼法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我们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实际上就是想 办法把三
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一起,像剪和折的方法,看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是不是180
度,都 是借助我们学过的平角解决的问题。
这三种方法都不错,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时会有误差,不太有说服 力。想一
想,你还能不能借助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想办法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
180度 ?
(四)演绎推理法
(借助学过的长方形,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我们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演示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60°,一个三角形内角和
等于180°)
32


师小结:这种方法避免了在剪拼过程中由于操作出现的误差, 非常准确的说
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到方法,分 享经验,更重要的是领悟到科学研
究问题的方法。就学生的发展而言,探究的过程比探究获得的结论更有 价值。)
学生用的方法会非常多,但它们的思维水平是不平行的。
直接测量法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用加法求和;
拼角求和法,也就 是间接剪拼和折拼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拼成一个特殊角,
也就是平角来解决问题;
而演绎推 理法,即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合二为一,或把长方形一分为二,
成为两个三角形,这是更深层次的思 考。
前两种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能使我们确定研究的范围只能是180度左右,
而不可能是 其他任意猜想的度数。最后一种方法具有演绎推理的色彩,把一个长
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 角形后,因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原来长
方形的四个内角之和360度,所以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 360°÷2=180°,
这种方法从科学证明的角度阐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它有严密性和精确性。
【本节课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思维程度从低到高的过程,感悟数学
的严谨性。让学生在 经历量和拼之后,逐渐会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得到集中,集
中为分的方法,最后将四边形一分为二,五边 形一分为三,六边形一分为四……,
又会发现一些新的规律。】
4.验证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5.进一步感受
(1)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大小的关系
教师出示一个小三角形,问学生内角和是多少度?再 出示一个大的等腰三角
形,问学生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把这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内角和是< br>多少度?你有什么发现吗?
(2)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形状的关系
(演示不断变化 的三角形。)仔细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化了?什么
没变化?(三个角的度数都在变化,内角和却 总是不变的)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如果老师把一个角一直往下拽,猜一猜会怎样?
33


(通过变化的三角形和三个内角的数据显示,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 和与
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关系;当把三角形的一个角一直向下拽,这个角变成
了一个18 0度的平角,另外两个角变成了0度角,虽然已经不再是三角形,也能
从一个侧面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度,使学生感受到极限的思维方法。)
6.解释课前问题
用内角和的知识解释课前的问题,为什么在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或钝
角。
三、拓展应用,深化创新
本节课的练习由易到难,设计成三个层次。
1、基本练习 --形成技能
2、变式练习--巩固技能
3、综合练习-- 发展提高技能
介绍科学家帕斯卡(出示帕斯卡的资料)
师:帕斯卡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们以后学习的知识中,也有很多
是帕斯卡发现和验证的,他12岁就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我们同学还没
到12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探索和发现。
多边形边形内角和
(设计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旨在把新问题转化归结为求几个三角形内角和的
问题上,渗透化归的 数学学习方法。)
四、总结全课,全面提升
我们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知道了六边形内角和 ,那么五边形、七边形……
这些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你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方 法
去探究问题,相信你还会有一些精彩的发现。
七、说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4



《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认识平行四边形》。 首先,我对本节
教材进行简单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分析
《认 识平行四边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
下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 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
方形的特征及垂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 动继续认识平行四边
形的特性、底和高,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打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
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图形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
能正确判断平行四 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 、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
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增强认识平面图形 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测量平行四边
形底所对应的高。
难点:会画平行四边形底所对应的高。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就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
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 主体,发挥教师的
组织、引导与合作的作用,运用以下教法组织教学:
35


1、 直观演示法。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由 于小学阶段的学生
的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所以在教学中我选用了长方形框架教具演示
长方形渐变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用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图片使学生感知平行四边
形。这样不仅把数学的 抽象概念形象化了,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
能力。
2、活动体验法。
《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学生只有亲身 经历知识的形成,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
在本节课中,通过“感知-猜想-操作-测量-演示- 验证-结论”等一系列“做
数学”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探究、学会创造。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 作
能力,也使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 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
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 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练一 练
等一系列活动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
感及自信心, 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鉴于对以上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有的生活经验,要求学生
准备三角尺、直尺、方格纸、小棒、钉子板、量角器。教师准备课件、三角尺、
直尺、长方形框架。
最后,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简短地介绍 一
下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四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 基本养成,感官上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且已经
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首先 可以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展示一个长方形框架,提醒学生注意看,变成什么形状了?(教师拉动长 方
36


形框架展示渐变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提问学生:你们认识平 行四边形吗?揭示课
题: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
通过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1.找平行四边形:(课件)问挂图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选择学 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 边形。
2。 生活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边形?
经历在生活中找平行四边形 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平行四边
形,进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的价值 ,使数学和生活达到
了和谐统一。
(三)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学生利用学具制作平行四边形。
请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制作平行 四边形,教师巡
视,并进行一定的辅导,然后板书学生汇报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方法一:用小棒摆。
②方法二:在钉子板上面围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方法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④方法四:用直尺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操
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既实现了探究过程开放性,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学
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教师创作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 会有什么特征?
(提示:我们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边来猜想它的特征。)
(2)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板书猜想: 对边可能平行; 对边可能
相等。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还
37
< /p>


要用眼睛看,用耳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
自 己的心灵去感悟。这里通过认平行四边形、找平行四边形和做平行四边形,使
学生经历由表象到抽象的过 程。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感悟到了平行四边形
的特征。】
(3)验证得出结论。
(4)小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课件演示特征并板书特征。)
(5)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出示“想
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判断。提问:为什么第2个图形 不是呢?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
他们在自 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
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 动经验。
用“猜想-操作-测量-演示-验证-结论” 的探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
3。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课件出示一平行四边形,提问: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 边间的距离
吗?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并通过完成“试一试”、 想想做
做 5,明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就是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一组平行线之间
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垂直线段。
通过学生自己去量、去画,得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设计的练习符合
循序渐进的原则。
4。阅读“你知道吗”,了解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课
件出示应用图片 ,并插播一段影像)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2,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学生动手拼图,教师课件演示。(边演示边说:这是两块完全一样 的三角尺
拼成图形的几种情况,这是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图形的几种情况。) 让学
生在动手拼图与课件演示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了解
38


2。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移动其中的
一块将它改拼成长 方形吗?学生移动七巧板,教师课件演示。
让学生在拼图与课件演示中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异同。
【设计意图:扩展课堂教学的有限 空间,课内课外密切结合。课结束时,布
置实践作业,要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 应用,使学生的
课堂学习和课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
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数学,增强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和实用性。】
(五)全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本领?
数学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 组成部分,小结既是本节课的总结和延
伸,又是后来继续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和准备。
五、板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

猜想→整理
对边相等 对边平行 内角和360° 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39

辞职信标准格式-抽奖活动主持词


宜宾考试网-濮阳市人事网


哀鸣-元旦手抄报的内容


注会答案-中国业务员网


小学开学典礼主持词-焕然一新造句


贵州理工大学-人大的职责


托教-宁波教育学院


师生情-心理健康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