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余年寄山水
741次浏览
2020年10月04日 09: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美国五大湖-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2020年10月4日发(作者:毕季龙)



一年级小学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一、指导思想:

二、教学分析:

1.教师分析

2.学生分析

3.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 0以内数的认识、方向与位置、
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二)、统计、其中重点和难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和(二)。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 br>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
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 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
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 常生活中
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
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
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 角,1角=10分;知
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
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
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 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
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
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
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1)、加强基础训练

(2)、教给学生解题思路

(3)、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 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
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
层 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五、教研专题

本期我们数学组的教研专题为《数 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
养的研究》,经过上一学期的研究,大多数学生都有了一定的学习
习惯,本期将继续研究,争取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人任教的一(3) 班共有36名学生。学生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
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 法运算都
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习掌
握的因素较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 形、
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
识钟表,,统计 ,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 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
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
作交流与自主探索 的气氛中学习。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 的数
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
100以内数的组成 、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
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 br>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
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 用
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
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和(三)、解决问题方面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
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 教学活动。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
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 的问题,而不是
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
思维偏慢的学 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
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20名学生,10名男生,10名女生。学生的来源很广,< br>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
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 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
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教材分析。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 单元。即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
认识长短、高矮、轻重、远近等,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
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分 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
并初步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
空间观念;再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
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 ,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
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三单元分一分,
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 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活动,学习分类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4、“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分别安排在第六、
八单元里,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
认识和计 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体



验,激发 开展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现实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
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获得数学活
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
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和球。

(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
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 br>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
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 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
的思想,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意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
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
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 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
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 、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
恰 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根据地进行思考;通过对计算方法
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 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
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培体会思维过程的
灵活性,发展思维能力。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 br>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 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
息的意识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 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 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 学会通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
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 br>(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
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
验。

4、情感态度。

(1) 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
学有关的活动感兴趣,具有喜欢数学学习的积 极情感。

(2)在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物体形状、讨论计算方法、表达思考
过程等活 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用简单的数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以及用文字、符号表 示简单规律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知道用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 br>(4)知道在计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数学活动中有可能会出
现错误,并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 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建议。

1、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丰富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

(3)设计丰富的活动提高计算能力。



3、经历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给学生锻炼数学思维的机会。让学
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判断、分析,发展初
步的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合作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机 会,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
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真
正使 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
程”。如在学习加、减法计算,特别是20以 内进位加法时,鼓励学
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交流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并引
导学生 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感受每种计算方法的优劣,选择
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优化计 算方法。

(2)要注重突出数学基本思想在知识形成和应用中的作用。

一 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抽
象的意义。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 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
人或物的数量,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
中元 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
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是一一 对应的,明确数的顺序
和大小。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侧重引导学生经历“用小棒摆
出 十几→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几→写数”这样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
初步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的 数值,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的特点。

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体 会数学思考的
条理性和确定性。例如,组织“比一比”的活动时,增加了比“3
支笔的长短”、 比“3种水果的轻重”、比“3杯水的多少”等问题,
引导学生在确定最长最短、最轻最重、最多最少等 活动中,经历简
单的推理过程。

4、注重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



一是要适当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练习。例如,为
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练习写数的机会,在 学习“认识1-5”和“认
识6-9”这两个部分内容后分别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同时还在练
习一和练习二中适当增加了习题的容量。另外,考虑到学生熟练掌
握8、9的分与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 经历一个适当的过程,把8、
9的分与合分开编排,并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

二是进 一步加强相近、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比较。
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计算时,让学生 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
来,说出指定得数的若干不同算式,启发他们在此过程中自主体会
相关加 、减式题的联系和区别。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通过题
组形式,多次引导学生比较“得数相同的不 同算式”和“得数不同
的相近算式”,启发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把握相关式题的内在关联,
提高 计算的灵活性,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5、适量补充安排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
< br>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12道思考题,这些题目涉及数和运算的
意义、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简单的 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简单的判
断和推理等内容。解答这些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视
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自身的价值与魅力、锻炼思维
的逻辑性和灵活性。本册教科书还通 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两则
自主阅读材料,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愿望,
启发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 量补充安排相关的思考题和
自主阅读材料。如在教科书29页“照下图这样,把8根短绳连在一
起,要打()个结”,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中探索规
律,解决问题。进一步延伸“把8根 短绳连在一起,围成一圈,要
打()个结”,让学生进一步探讨。


鲁斯王-建筑工地宣传标语


什么时候恢复高考-毕业生求职简历范文


乾德门-枣庄人事考试信息网


武林外传塞翁失马-孔繁森观后感


茅盾子夜-等待戈多读后感


焦作人事局-房屋租赁协议


皇浦惠静-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


战胜自己作文-买菜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