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温柔似野鬼°
712次浏览
2020年10月04日 22: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高中日记

2020年10月4日发(作者:汤用彤)


精品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以“颗颗游子心浓浓思乡情”为专题 编写,每篇古诗和散文都表达了漂泊在外
的游子们,对家乡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思乡 诗《泊船瓜洲》《秋思》和
词《长相思》,精读散文《梅花魂》和略读课文《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 。配合本组专题
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中。 通过对本 组
课文的阅读,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无限的眷恋之情,并领悟到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
表 达出来的。
【单元课表描述】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
要搜集信 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br>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
自己的喜 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
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
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 说明方法。
【单元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五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引导学 生阅读单元导语,自主学习生
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 模块二:理解内容 。通过把握课文
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细读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解决预习中的疑难。 模
块三:领悟表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通过写什么表达出了思乡之情。 模块
四:语文实践活动:结合单元主题,举行“乡情歌颂会”的实践活动。 模块五:口语交际
与习作:通过开展口语交际“谁不说咱家乡好”,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 模块六:
整本书阅读。师生同读《城南旧事》,开展读书交流会。
【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能背诵三首古诗,感知大意。
3.能饱含深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将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学习借景、事、人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来理解诗词的大意。
-可编辑-


精品教育
2.在感悟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时,能有意识地领悟表达方法。
3.能够通过交流,积累学习经验,反思学习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 上册
5、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
五(上)《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
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泊船瓜洲》全
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 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
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 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
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张籍的《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 真切
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
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
竟不知从何 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
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 封好的信查看。《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
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 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
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 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
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课标描述】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词典理 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 表达效果。
3.阅读诗句,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
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学习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可编辑-


精品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
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 语言的过程中,品味诗句,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
法。背诵,积累表达思想 之情的诗词。
【学习方法和指导】
学生积累了一些表达思乡怀亲的诗词,善于利用学生的 积累,引入新课的学习。三首古
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 景抒情,《秋思》
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 特点,
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
【学习任务】
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 。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的模仿。联
系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 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
受。切实提高古诗词背诵积累的质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 ,让学生认真保质地默写下来
【评价方案】
1.通过完成检测第一题,落实学习目标4的达成。
2.通过完成检测第二、三题,落实学习目标2的达成。
3.通过完成检测第四题,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
【资源链接】
王安石(102 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
宋著名的思想家、政 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
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 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
名列“唐宋八大家”。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张籍为韩门
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
莲曲》《江 南曲》《秋思》等。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 避太子保成讳改
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清朝著名词人。自幼饱 读
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
第 ,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
出身。他于两年 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
展奠定基础。他的词以“真” 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
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 集》、《饮水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可编辑-


精品教育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月亮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
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 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
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此时此刻,看到 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
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据前所学或收集到的思乡诗句作答(《静夜思》,《游子 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和《回乡偶书》)
附: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同学们真会读 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们将一起
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 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板书: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二、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题目,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
(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指名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 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南京为地第二故乡。他年 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
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公务非常繁忙 ,经常东奔
西走实行变革。这首诗是他有一回坐着船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三、抓字眼,明诗意
(一)、熟读古诗。
(1)小声朗读,想想该怎样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落实目标2)
(2)自己大声试读几遍,再同桌互读评价。
(3)指名朗读,师生就重音、停顿、升降调进行评议和正音。全班配乐齐读。
(二)理解诗意。(落实目标3)
-可编辑-


精品教育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
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1)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指名说说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4)教师演示课件,学生根据演示背诵古诗。
小结: 刚才,我们抓住了诗句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也就是(板书:抓字眼,
明诗意)
四、体验情感(落实目标4)
1、品词析句。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已经感觉
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那你是从诗中哪些词 、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思乡的情绪呢?
预设:
A. “一水间”,说明相隔很 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
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诗句中暗示 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幻灯演示地形图)
板书:一水间 只隔 离家不远——归心似箭
B.“又”是什么意思?“绿”又是什么意思?点出了春天又一次到来了, 描绘了长江南
岸的景色之美。“何时”、“还”你又怎样理解?说明诗人多么想回到家乡,思乡之切。
板书:又 何时 离家很久——思乡之切
2、体会用词的巧妙
据说,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曾九过多次,最后定稿时
才用了“绿”字。试想象 ,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呢?你觉得用哪个字最好?为什么?
预设:
A.其他文 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
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 春意盎然。
B.“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
C. “绿”字写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绿色,写出了颜色的美,表达诗人对家乡的热爱,衬托出
诗人思念家乡的感 情。
D.出示江南春色的相关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江南的景色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 传
开了,他对字词的推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附:游园不值(叶绍翁)
-可编辑-


精品教育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板书:思念家乡之情
五、入诗境,悟诗情。(落实目标4)
1、读诗要把自己当成诗人。 假如你在傍晚来到了异乡江边,望到了对岸,而你的家乡就在
离对岸不远的地方,此时此刻,此情此境, 你想到了什么?
2、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 想……
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
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如果你是诗人,你能说说看到些什么,想
到些什么吗 ?先在小组说说看,一人说,其他人补充。(学生相互议论,教师巡视指导)
3、我请个同学做诗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出来
4、融情诵读:看课文插图,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融入诗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诵读。
六、学习体会《秋思》。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自由描述)然而, 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
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 秋思》(板书
课题)。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 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
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 是否安全,
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 br>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
些。再读课题。
-可编辑-


精品教育
二、初读知意。(落实目标3)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
的画面,从中能感悟 到什么。(学生反复练读)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指名朗读)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重”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生自由回答)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生观察后回答,师指导书写)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 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
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 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指名朗读)
三、入境悟情。(落实目标4)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 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自读自悟 再交流)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
自由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Δ见:
古 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
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 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
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 草,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意万重:
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
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
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
说, 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可编辑-


精品教育
Δ恐: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
了什么? (生回答)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 ”
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Δ“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 “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
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 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
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四、情感朗读。(落实目标2)
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 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
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 悠地往下落。是呀,
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 才能回
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故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
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
后,又担心 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
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 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
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 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
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 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
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 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
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 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
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 的。(板书:叙事抒情)
五、对比阅读。(落实目标4)
-可编辑-


精品教育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 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
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课件出示《天 净沙·秋
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生自由练读)
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说出大概就可以)你能体会
到什么?
4、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
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种诗体)
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 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
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 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
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 诗篇。
六、积累延伸。
七、板书设计:
秋思
(唐)张籍
见 ----意万重 思乡情
恐----又开封 (叙事抒情)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
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两岸的徐徐春风。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
么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师简介,长相思既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
长相思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内容多为思念家乡或者思念亲人。
4简介纳兰性德。
-可编辑-


精品教育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落实目标1、2)
1.①(指名读)谁来读一读?
榆关 那畔,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②齐读
2.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再读,解决诗歌节奏。
下面,我们全班一起,把这首词有节奏地读一读,
三、学习诗句(落实目标3、4)
(一) 默读
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二)学习上阙
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板书:身)
在榆关(简单介绍山海关)
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
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那畔)
是的,……(简介背景)。
3.山 一程,水一程,
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
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 ……)
4.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
5.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来。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了将士们“山一程”的 爬山之难,谁还能通过朗读体现“水一
程“的涉水之难呢?
齐读。是啊,行军多难啊 !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和纳兰性德一起艰难行军的将士们,
来,把上阙读一读。
(二)学习下阙
是啊,夜深了,劳顿了一天的将士们本该在营帐里好好休息,为什么他们营帐里的灯还亮着
呢?
-可编辑-


精品教育
请同学们轻声读词的下阕,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1.为什么灯还亮着?
2.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3.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嘈杂不好听?(聒)
你是怎么体会的?(出示风雪画面)
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故园无此声
好一个故园无此声!那故园指哪里?故园会有什么?
想想故园会有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 它写下来。
(故园有什么样的什么,有……的……,还有……)
5.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阙的意思?
6.谁来读一读下阙
是啊,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故园那美好的画面全都碎了,故园那美好的 情景全都碎了,纳
兰性德连梦都做不成了啊!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这是怎样一种身心分离的痛苦啊!
指名与师合作读。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小河,这里只有(生:风一更,雪一更……)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大槐树,这里只有……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慈祥的父母的呼唤,这里只有……
谁还想再读?假设你就是纳兰性德,正在忍受思乡之苦的纳兰性德。
齐读。
四、配乐读,悟感情
纳兰性德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他在忍受着身心分离的痛苦啊,同学们 ,身向榆关,心却
在故园的仅仅是纳兰性德一个人吗?
全班一起读。(同学们,现在,你们就 是正在风雪之夜苦苦思念家乡的将士们,我们有感情
地读一读)
1.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把整首词连起来读一读。
2.范读(配乐):
3.男生女生读,齐读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温暖,
这里只有 ——
-可编辑-


精品教育
在这里,没有牧童的 短笛,没有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声笑语,这里只有——
4.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读)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读)长相思
师:爱故园,思亲人,字字化作——
生:(齐读)长相思
五、拓展
搜集表达思念家乡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唱一唱。
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奉诏进京 春意浓 追问 明月何时还

《秋 思》 客居洛阳 见秋风 寄写家书 意万重

【教后反思】:




5《古诗词三首》评价单

评价内容
一、 我会读
洛阳 榆关 那畔 千帐灯
二、我会写
小组评价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1.读字音准确 ☆
2.读轻声正确 ☆

1.部件紧凑 ☆
2.占格准确 ☆
同桌评价
3.“洛”的笔顺正确 ☆
4.书写姿势正确 ☆


-可编辑-


精品教育
三、古诗词内容:
1.《泊船瓜洲》描写了诗人( )时遥望家乡,
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
2.《秋思》描写了诗人在洛阳见秋风而( ),
写信给家人,无奈纸短情长,无法尽诉。
3.《长相思》描写了戍边的关内战士,在北方的
( ),中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四、古诗小达人
搜集诗人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的其他诗词。



每做到一项在星星上打“√”。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
1.诗词内容概括全面 ☆
2.作者情感理解正确 ☆


1.诗词正确合理 ☆
2.积累内容全面☆

-可编辑-

以爱为题的作文-殷亭如


南京教育网-文科三本大学


川师附中-培训计划格式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大运会口号


菜根谭译文-南京财经大学分数线


清水岩-暑假安排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端午节作文300字作文


贵州省高考分数线-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