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绝世美人儿
687次浏览
2020年10月15日 21: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纪律教育学习月心得体会

2020年10月15日发(作者:祝维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重 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从某种意义上
讲,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有效落实。因此,切实重视和 加强阅读教学,是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相 关理念和要求,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应该要
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组织教学 ,体现“感悟——积累——运用”的阅读教学
三层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以上述理念和要求为指导 ,积极探索阅读教学的一般流
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这个流程以读为基本方法和手 段,分为四个
步骤:
第一步——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一般 来讲,读通读顺的要求应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正确认读。即读准字音。
②读顺句子。要做到不添 字、不丢字、不错读、不回读、不截读、不读破句。③大致理解
课文的基本内容。这一步应从学生课前预 习开始。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学生
预习课文要做好几件事:一是课前读课文一两遍,读准字 音,读通读顺课文;二是把握课
文的大意,划出不懂的词句,中高年级学生可运用查工具书等方法弄懂这 些词句。此外,
应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课文有关资料。
上课伊始,教师应创 设一定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动机和兴趣。紧接着,让学
生通读全文,在预习基础上进一步读准、 读顺课文;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整体
感知,理清思路。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不是只从一 点或一个侧面)形成对课文的感
性认识,并能初步提出一些自己尚未读懂的问题。例如,教学《养花》这 一课时,在学生
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默读课文,从而在整体上把
握课文: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养花?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你有什么弄
不明白 的地方?
第二步——精读品读,理解感悟。
这个步骤要求学生通过 对重点词、句、段的咀嚼品味,对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有比较深
刻的理解和体会。要达到这一要求,学生须 精读课文。所谓精读,就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语
段带着关键问题进行深读。具体地讲,就是在通读全文的基 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精细
阅读,这属于理解、感悟性阅读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一定要充分读书, 在“理解”和“感
悟”上下工夫,力求“自得”。教师的主导体现在设疑、启发、订正、点拨、范读和必 要的讲
解上。
这一教学步骤中要注意三个要点。
第一是 要引导学生找准课文的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重点句段蕴含深刻含义,表达作
者的思想感情。应引导学生 按照“段——句——字词”的顺序理解和体会。
第二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和归纳问题。首先 ,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要运用一定的思维方
法来深读课文,要学会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其次,教师要善 于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进


而抓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情感深度同课文的要求之间的差 距或矛盾,从而提出“精读
课文”环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是让学生围绕所提 出的关键问题反复阅读课文。其一,要留给学生较多的读书时
间。问题的解决必须以读为基础,离开读或 者读书时间少、次数少,学生都是很难真切理
解和感悟课文的。其二,读的方式要多样。可根据解决问题 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安
排多种读书方式,必要时可穿插教师的讲解和范读。要特别重视默读的作用 。默读是引导
学生把读与思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如果只读不思,就同“有口无心”的小
和尚念经没有多大区别。其三,读要有层次。“多读”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而应当
读一 遍有一遍的要求和效果。其四,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指导学生在重点词句旁写上自己
的阅读理解与感受, 即教学生作批注。
第三步——感情朗读,情感共鸣。
语文基本能力 中关键的是培养语感,而语感的培养与朗读密切相关。因为语感的培养
是基于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及其引起 的身心反应而实现的语言模式的内化。朗读是语文教学
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感情朗读又是一
种读者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再创造,是读者表达个性化阅读感受,读 者与文本、作者进行思
想交流,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因此,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基 础上,
教师务必指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的手段,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达到与文章、作者情
感上的共鸣。
指导感情朗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情朗读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经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了深刻的、相对正确的理解和
感悟的基础上。
二、感情朗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教师不应牵得过多,统得太死。
三、感情朗读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不必传授过多的朗读技巧,应引
导 学生反复实践,反复体验。
四、感情朗读应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主要依靠教师 范读、语言的渲染以
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五、感情朗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多向活动评价中反复训练,不断提
高。
第四步——诵读积累,迁移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最主要的途径是背诵。读得“滚 瓜烂熟”,文章的语言就逐渐
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博闻强记,熟读背诵。 精美的语段,
富有哲理的诗文,只有熟读成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古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江泽民主席也说:“无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匪浅。”小学
阶 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让学生多背一些文章。通
过熟读背诵,把范 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的语段融入到学生的语言仓库中,“记诵者,学
习之舟车也。”语言积累多了,阅 读写作就有了坚定的基础。


教材选编的课文往往文质优美,尤其是精读课文 ,几乎每一篇都有值得熟读成诵的语
段。教师要引导在品读、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的精彩、 重点语段(有的甚至
是全文),直至熟读成诵。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迁移性的说写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指 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做到上述要
求,就必须在阅 读教学中加强语言的迁移与运用的训练。
迁移运用语言的训练形式多样,不同的课文也有不 同的训练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
行说写结合的运用性训练呢?我认为要抓好两大方面。
一、生字新词的迁移运用
1、生字
课文的一类生字要求会读、会 写、会用。会用就是要求理解字义,能够组词、能够迁
移运用。因此课文要求学会的生字要在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的基础上加强组词的训练。
2、新词
新词中有些词在全文中 举足轻重。教师不应只满足于对词语的理解,还应该注意加强
词语的迁移运用。用词造句就是词语运用较 好的方式。

二、仿写训练
实践证明,仿写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所 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
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 可分为点仿和面仿。
点仿是局部模仿课文表达方式的训练。局部模仿,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它是训练学
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仿写、段落仿写。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课文< br>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
断,进行 仿写练习。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课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
“点”,就是课文中将 被模仿的地方。
教材中常作为仿写的句式有:排比句、反问句、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 设问句、
祈使句、双重否定句等。如《桂林山水》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就是很好的句式仿
写例子。
段落仿写主要训练学生用总分方式结构段的写法,其规律是:①总起句位于句首 ,是
全段的中心句;②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的或连贯的。如《迷人的张家界》第三、
四 、五、六自然段都是典型的总分构段方式,比较适合段落的仿写。还有些课文的段落结
构很特别,值得模 仿。如《再见了,亲人》第一、二、三自然段,它们的构段形式为“祈
使句开头——中间回忆往事——结 尾反问”。抓住这些训练点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是十
分必要的。
面仿是从整体上 模仿课文篇章结构的训练方式。教材中的课文在篇章结构上主要有以
下几类。第一类是“总——分——总 ”结构的课文,如《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等。
第二类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课文,如《三峡之秋》 等。第三类是按地点或空间转换顺序的课


文,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三味书屋》等。第 四类是从事物的几个方面写的课文,如《我
的伯父鲁迅先生》《鲸》等。还有一类是比较常见的按事情发 展顺序写的课文,如《飞夺
泸定桥》《开国大典》等。学习这些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的篇章结构,
悟出写作方法,进而安排学生进行迁移性的仿写训练。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习作< br>水平必定能得到提高。
以上阐述的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一般流程。这些教学步 骤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灵
活性。各教学步骤常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情的差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 ,这四个
步骤不是刻板的公式或机械的流程,而只是基本的教学思路。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极富
创造性的工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因文而异,量体裁衣,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
择最佳的流程 ,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

工作评价-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南京特教-工程投标书范本


榕树下-抗洪救灾感谢信


消防手抄报图片大全-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我的老师作文800字-生物教学总结


比喻句大全-读后感800字


养生小常识大全-我心中的好老师


法兰克福大学-济南市教育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