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三单元教案

别妄想泡我
904次浏览
2020年10月16日 19: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点击科技-保护母亲河倡议书

2020年10月16日发(作者:桑兰)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第二单元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我能认识因数与倍数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我能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概括、分析、比较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学习难点
认识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师导案 生学案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1、认真阅读教材5页。
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2、根据自学来填空:





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 ①12÷2=6 ( )是( )的因数,
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 ( )是( )的倍数。
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12÷6=2 ( )是( )的因数,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 )是( )的倍数。
②巧记: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相互来依靠,
永远不分开。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交流过程中自己没预
去,并综合学 生的疑问,然习到的知识,要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补充到笔记本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上。
让学生合作探究。



汇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 同桌互相举出一个乘法算式,说出其中的因数和倍
报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数。
展引导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

示 是互相依存的,不能单独存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1、 2×5=10
( )和( )是( )的因数,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 )是( )和( )的倍数。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2、说出下面各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125和25 63和9 54和18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① 15是倍数,5是因数。

正。





② 6是3的倍数,是24的因数。
③ 4是12的因数,也是36的因数。
④ 48是12和6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
设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课题
课时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课型
第二单元第2课时
1、使学生能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新授课
学习目标
2、使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使学生能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概括、分析、比
学习重点
能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师导案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
生学案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方法(一)列除法算式找:
18的因数
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
有 、 、 、 、 、 。
方法(二)集合表示:
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
18的因数
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


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我发现: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 的,18的因

数有( )个,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 )。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
程中的一些问题。
2的倍数有哪些,该怎样想?
方法(一)列乘法算式找;
2的倍数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有 。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方法(二)集合表示: 2的倍数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我发现: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 的,2的倍数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有( )个,最小的是( )。

全班交流,分小组发言,让学生讨论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

用哪种方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又全又快。

报的内容,从中找出找因数


和倍数的方法。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1、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10的因数:
32的因数: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2、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

4的倍数: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12的倍数: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正。




完成教材练习二 1-8题。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求一个数的因数 = 求能整除这个数的所有整数(或者说是求这个数能被

哪些数整除)


求一个数的倍数 = 求能被这个数整除的所有整数(或者说是求哪些数能

被这个数整除)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



























课题
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
课型
第二单元第3课时
1、理解偶数、奇数的含义。
新授课
学习目标
2、掌握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
数。
、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
学习重点
3
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

师导案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的
生学案
自学教材第9页完成以下题。
1、日常生活中说到的双数2、4、6、8……
都是2的倍数。自己在表中圈出2的倍数。
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落
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同
2、自己在表中圈出5的倍数。


我发现:
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

2的倍数个位上分别是

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

5的倍数个位上分别是
和时间要求。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2的倍数的特征是
2的倍数有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5的倍数的特征是
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5的倍数有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究。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是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自然数中,2的倍数又叫 (0也
是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
1、偶数的个位上是
这些数是偶
数。
2、奇数的个位上是
这些数是奇
数。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


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



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

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
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

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
展示。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1、把下列数中,是奇数的画△,是偶数的画○。
29 108 345 766 0 123
5657 9902
2、把下列数填入适当的圈内:
15 53 26 70 80 32 25
89 95 30
2的倍数 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
它们的个位都是:

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数。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正。




组成的数是偶数:
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组成的数是奇数:
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
4
3
0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课题
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第二单元第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学习目标
2、能按要求找出符合要求的数。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现规律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师导案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的
生学案
1、2的倍数的特征是:
2、5的倍数的特征是:
3、自学教材第10页,自己在表中圈出3的倍
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落


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
观察3的倍数发现:

从个位观察:

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
从各数位上观察:

和时间要求。


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同
数。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1、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

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让学生合作探究。 2、小组内自己举一些数字并判断它们是不是
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

展示。


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1、填空。
流。 (1)已知123□4能被3整除,方框中的
数有( )种填法。





(2)用1、2、9三个数字排成能被3整
除的三位数有
2、按要求,在下面的 ( )里填上一个不同的
数字。
(1)是2的倍数:3 ( )、 3 ( )、 3
( )
(2)是5的倍数:20 ( )、 20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1、下面各数是3的倍数的有
15 38 1008 425 7350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943

正。
2、3的倍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



3、82增加( )后,是3的倍数中最大的
2位数。
4、用1、5、9这三个数能组成几个是三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课题
课时

质数和合数(一)
第二单元第5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了解1的特殊性。
学习目标
2、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
以内的质数。
学习重点 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
能够正确判断出质数或合数。

师导案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





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
落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
同时, 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
预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
励和时间要求。

生学案
1、认真阅读教材第23页,完成表格。
2、20以内只有1个因数的数是( ),只
有1个它本身的两个因数的数有
( ),有2个以上因数的数有
( )。
我会总结归纳:一个数,如果只有( )
和( )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 )
或( )。如( )、( )、( )、( )、都
是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 )和( )还有
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 )。如( )、
( )、( )、( )、都是合数。
1既不是( ),也不是( )。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4页的找出100
去 ,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

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

共同解决学习过 程中个人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100以内的质数表,看


或小组解决的问 题,丰富学
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 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1、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画○,哪些是合
数画⊿。
看做的对不对。

的经验。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19 22 36 47 89 96 1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 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2、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分类。
1 17 8 2 311 87
0 156
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1、1—20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有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





正。

有(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
数的有( )。
2、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3、写出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

4、写出两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
数。

质数和合数(一)
质数(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如2、3、5、7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如4、6、15、49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质数和合数(二)
课型
第二单元第6课时
1、我能判断两个数的和是质数还是合数。
新授课
2、我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总结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重点
能判断两个数的和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习难点
区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师导案 生学案
通过回忆以前学过的
1、 叫奇数。
知识来激发对习题的兴趣。
举例: 是奇数。
2、 叫偶数。
举例: 是偶数。





3、 叫质数。
举例: 是质数。
4、 叫合数。
举例: 是合数。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以

小组交流的形式探究,既能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5页提出的问题:

奇数+偶数=奇数还是偶数

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又能
奇数+奇数=奇数还是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还是偶数
在交流讨论中开阔视野,培



养观察分析能力,同时还能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并汇报发现的奇偶数规律。


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


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

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
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br>达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 予以专题讲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正。


6






质数和合数(二)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1、在( )里填上适当的质数。
14=()+ ()+() 15=()+()+()
10=()×() 30=()×()×()
2、填一填。
奇数-偶数=( ) 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练一练: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3721+2007 22280+102 38800-345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长方体的认识
第三单元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学习重点 掌握长方体特征。
学习难点 掌握长方体特征。

师导案 生学案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 日常生 活中,我们见到的粉笔盒、牙膏盒
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都属于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 正





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方体。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观察:
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
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
1、
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顶点。
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
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 哪两个面是完
全相同的。
3、用尺量一量,长方体 的棱长度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
做长方体的 。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试着照教材第19页例 2提示用筷子、木棒和
橡圈做一个长方体框架,找出相应的长、宽、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br>高,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 组,每相对的
( )条棱算作一组,可以分成( )组;
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
2、长方体有(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
( ),也可能有( )个面是正方形。
3、长方体有 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
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
的 、 、 。
4、长方体的总棱长=
5、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
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
相对的棱的长度 。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归纳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每组棱的长度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





让学生合作探究。

报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
展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示 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
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相对的棱的长度 。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如图:
( 1)长方体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 个面?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2)哪个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3)面积是48平方厘米的有哪几个面?
(4) 这个长方体的总棱长是多少厘米?


6
c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3.5厘米,高2
厘米。这个长 方体的棱长和是多少厘米?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2、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 厘米,宽10厘米,

正。



高5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
米?
3、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长、
宽、高的和是多少厘米?
4、 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m,宽40cm,高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
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的长
度 。




长方体的认识








课题
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
课型
第三单元第2课时 新授课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教学活动,我能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
学习目标
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能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我的操作能力,发展我的创新意识和空间观
学习重点
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师导案 生学案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
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观察:
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1、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落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个顶点。


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正方体的面上,

预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 两个面是完全
励和时间要求。 相同的。



正方体是由 个 的正方形围成的 图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1、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去,并综合学生 的疑问,然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br>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形。正方体也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 。
正方体也有 个顶点。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相同点
面 棱











不同点

长方体
正方体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
么关系?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


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
1、归纳总结正方体的特征。

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
2、归纳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

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


的经验。



一是学生小组 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br>达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一、填空:
1、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
( )厘米。
2、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
形,6个面的面积( ),12条棱的长度( ),
它是特殊的( )体。
3、长方体框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
成( )组,每组有( )条。
二、判断:
1、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3、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 )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1、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
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

(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
正。

和是( )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

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4、用72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6个面的面积( ),


12条棱的长度( ),它是特殊的( )体。












课题
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课型
第三单元第3课时 新授课
1、我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
学习目标
关系,从而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我能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我能根据实际情况
学习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师导案 生学案

、 面积相等,每个面都等于:

落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
、 面积相等,每个面都等于:


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
所以,长方体的表面就是:

②正方体每个面都相等,都是 形,每个面都
预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
等于:
励和时间要求。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去, 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 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所以,正方体的表面就是: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24页例1、例2练习。
例1:上、下每个面,长 ,宽 ,面积
是 ;
前、后每个面,长 ,宽 ,面积
是 ;
左、右每个面,长 ,宽 ,面积
是 ;
表面积:
例2:求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
要求 。

思考:判断下面各种计算应该考虑几个面:
①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水桶
②粉刷教室四面墙壁和顶棚
③给长方体罐头盒的4壁贴上一圈商标纸
④给水池抹水泥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
1、自学教材第23页,我会发现:
①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宽的关系:
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
、 面积相等,每个面都等于: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

时学会的同学 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

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叫 做它的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1、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 )
2、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12cm,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前面的面积是: 算式( )
上面的面积是: 算式( )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左面的面积是: 算式( )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那么这个长方体的饼干盒的表面积是

( )

解。
3、一个正方体木箱,棱长5dm,在它的表面涂

漆,涂漆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1、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无盖水桶,长是5dm,宽
发 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正。






是4dm,高是6dm,制作这个水桶时至少需要铁
皮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长方 形的抽屉,它的长宽高分别是
50cm、40cm、32cm,做3个这样的抽屉至少需
要多大 面积的木板?
3、一个正方体玩具的表面积是45cm ²,它的
一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⑴长方体的表面积=

⑵正方体的表面积=







































课题
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
课型
第三单元第4课时 新授课
1、我能通过观察、实践理解体积的概念,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2、我 能初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 ,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
学习重点
建立体积概念;认识体积单位。
学习难点
理解体积的概念。

师导案 生学案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
自学教材第27页,通过回忆“乌鸦喝水”
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
的过程,是因为乌鸦把 投到瓶子里,
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就会涨起来。我发
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 去
现所有物体所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体的体积就
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
是 的大小。洗衣
机、影碟机和手机中, 所占的空间最大,


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所以 的体积最大; 所占的空间最

小,所以 的体积最小。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要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要用统一
的 单位来测量。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28页。
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1、计量体积需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
有 , , ,可以用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字母写成 , , 。

2、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为 。

让学生合作探究。
的体积大约是1cm ³。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为 。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的体积大约是1dm ³。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为 。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的体积大约是1m³。


汇 教师指定小组展示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


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
位有:( )、( ) 、( ),可以分别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写成( )、( ) 、( )。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3、体积单位的规定:.棱长是1㎝的正方
体,体积是( ) 。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
是( )。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
( )。一个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 )。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 )。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1、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
(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体积用( )。


正。




2、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 )单位,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测量一
只木箱的大小要用( )单位。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 ),表面
积是( ),体积是( )。
4、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接近食指的指尖部分)体积为1cm ³。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接近粉笔盒的大小)体积为1dm ³。
棱长是1m的正方体(接近讲台的大小)体积为1m³。


























课题
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课型
第三单元第5课时 新授课
1、我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
学习目标
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动手实践,加强我的空间观念,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学习难点
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师导案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
生学案
1、

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叫物体的体积。


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3、说说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
学 、思、疑、问连结在一起,方米的规定,你能想像或比划一下它们有多大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
程中的一些问题。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1、小组合作, 把摆法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相关数据填入教材第29页表中。
观察表中数据,发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

量,就是长方体的 。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 × × 的积。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
以正方体的体积等 × × 的积。
长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
正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

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


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
展示。


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


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
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br>1、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厚是
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2、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7分米,这块石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

料重2.7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1、一个 长方体的体积是48立方分米,长8分
拓米、宽4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发现 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2、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长10


正。
厘米,宽8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分米,长8分
米、宽4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课题
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课型
第三单元第6课时 新授课
1、在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
学习目标
进一步研究求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其它计算公式。
、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
2
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学习难点
能准确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进行体积计算。

师导案 生学案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
1、长方体的体积= ,
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
用字母表示:
正方体的体积= ,
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
用字母表示:

2、一个长方体它的长8厘米,宽6厘米,高10

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

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3、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1.6米,它的体积是多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少立方米?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认真阅读教材第31页,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各
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题。
1、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做 。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2. 体积公式的统一:
长方体的体积=长 ×宽 ×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所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用字母表示上面的公式可以写作:
3、完成教材31页做一做。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

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


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示。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1、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4平方 厘米,高5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4米,横截面的面积是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0.025平方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3、 一堆长方体木料,底面积是1.5㎡,高是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1.2m,这堆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解。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1、把一根长 2米的长方体木料,平均截成3段,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正。




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米,原来长方体木料的体
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有一块棱长 是8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要把它
熔铸成一个横截面积是20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 的长是多少厘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 ×宽 ×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所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课题
课时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课型
第三单元第7课时 新授课
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学习目标
2、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
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体积单位的进率。
学习难点
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

师导案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
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
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
生学案
1、计算体积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

2、填空:
1米=( )分米,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
1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3、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
1、先阅读教材34页的内容,小组合作回答下
面问题:
发表自 己的见解,同时学会
棱长为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1×1=1
。把dm换算成cm,1d m=10cm,它的体积
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
( )
就是10×10×10=1000( ),它们是同一个物
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体,从而推出1
dm
3
=1000( ),也就是棱长

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1dm的正方体能切成1000个棱长是( )的小
正方体。同理,棱长1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
( ),把棱长换成dm作单位,1m=10dm,它
的体积是10×10×10=1000( ),也就是1
m
3
=1000( )。
2、填空:
5立方米=( )立方分米
1.5立方米=( )立方分米
24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125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

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


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展示。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
1、填空:
流。





3.8
m
3
=
dm
3
2400
cm
3
=
dm
3

2.5
dm
3
=
m
3
3
m
3
500
dm
3
=
m
3

7.85
dm
3
=
dm
3

cm
3

2、一块长方体 的钢板,长2.5米,长1.6米,厚
0.0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每立方分
米的钢 重7.8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3、一块正方体的钢板,棱长是20厘米,每立
方分米的钢重8.9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长3dm,宽2.5dm,厚16cm,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1 、一块长方体钢板,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这块钢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合多少立方米?
2、用150块同样大的长方体木板堆成长3m,
宽1.6m,高1m的长方体,每 一块木板的体积
是多少立方米?
3、一块长方体铁板重468千克,又知铁板长2
米 ,宽1.5米,厚2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铁板重
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正。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课题
课时
容积和容积单位
课型
第三单元第8课时
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2、培养分析、比较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
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弄清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进率和名数的变
学习难点
弄清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师导案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
1、填空:
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
5 m
3
=( )立方分米
1.5 m
3
=( )立方分米
新授课
1、知道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
学习目标
生学案

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
2400立方分米=( ) m
3


125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

3.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2、写出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公式。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认真阅读教材第37页,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各
题:
参与到部分小 组的学习中
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究。






叫做它们的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
等,常用容积单位 和 。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
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
量 、 、 。
3、填一填:
1升(L)= 毫升(mL) 1升 =
立方分米
1毫升(mL)= 立方厘米( cm
3
)
2.4升=( )毫升 3.5升=
( )立方分米
500毫升=( )升 760毫升=
( )立方分米
6.09立方分米=( )升=( )
毫升
1750立方厘米=( )毫升=
( )升
4、完成教材38页例5。
5、阅读并完成教材39页例6。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

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

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展示。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1、填一填:
0.54升=( )毫升=( )立方厘米
243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4升30毫升=( )升=( )毫升

320毫升=( )立方分米 2.4立方分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米=( )毫升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一瓶墨水的容积约是60( );一张课桌所占
空间约350( ); 一间教室面积约是50
( )。





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237( );一棵 大树高
1、一个长方体油箱,从里面量,底面周长是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12分米的 正方形,高5分米,这个油箱的容积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是多少?
2、挖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30米,宽20米,
正。
深2米,这个游泳池最多能盛水多少立方米?
占地多少?

3、把9升水倒入一个里面长是50厘米,宽是
45厘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的高度是多少?
4、一个长100厘米,宽80厘米的长方体水槽
中,放入一个长方体的铁块,铁块完全浸入水
中时,水面上升了4厘米,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立方厘米?
容积和容积单位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
计量液体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用L和ml表示。
1L=1000ml
1升=1立方分米












中秋成语-远大前程英文读后感


西安石油大学录取分数线-360教育集团


求职信-佩鲁贾音乐学院


高尔基的名言-太原招生考试网


感谢信的格式-促销活动总结


考研考点查询-拟人句练习


关于香港的资料-史记的故事


做贺卡-天津高考录取结果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