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比和比例教案
清明节英语怎么说-2016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小学比和比例教案
 
 
【篇一:《比和比例》教案】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89-9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对比,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
与能力。
 2. 能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与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整理了比和
比例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
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板书: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
 二、归纳整理
 
 师:你整理了哪些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请与同桌交流。
 1.学生交流。
 
 2.学生汇报。(展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学的整理单,同时每个
同学
说说自己整理的情况。注意让全体同学明白既要整理得有条理,又
要尽量完整,不遗漏。)
 
 师:谁来说说你整理了有关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要求学生说出
内容的框架)师
:还有谁要补充的?(把知识点补充完整)师:你
能告诉我们你用的这种方法叫做什么方法吗?(学生可
能答不出)
师:我们来看他先把比的有关知识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来,接着,又
把有关比例的知识
一条一条地列出来,其实他是在把有关比和比例
的知识进行分类,这样既有条理,又不容易遗漏知识,这
样的整理
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列举法,这种方法很好。
还有谁也用了这种方法?
请举手示意。(生举手)
 
师:有和他不一样的整理方法吗?
(生:有)请你上来把你整理的
知识说以下。(生:……)师:你是用了什么方法整理?
(生:
……)师:用一个表格的形式来整理,因此,我们称它为列
表法。好,说一下你都整理了比和比例的哪些
知识?(生说)
 
 师: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生:……)师:用这种列表法来进行
整理,有什么好处呢?(生:……)师:对,用列表法整理知识,
易于比较:你们看比和
比例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基本性质等,
可以作很好的对比,看起来一目了然,简洁明了。同样用表格
的方
法进行整理的同学请举手。
 
师:还有别的整理方法吗?(生:有)请你带着你的整理单上来吧。
 
师:你是用了什么什么方法整理?(生:……)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整理,那么,今后,
我们进行整理复习的时候,可以选用你自己喜欢的整理方法,但在
整理
时,我们要注意知识的有序性和完整性。
 
 师:好,刚才我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出比和比
例的有关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看这些知识又包含了哪些具体的内容。
 
 师(出示课件
空表格)好,谁来说比意义是什么?(生:……)
(生边说师边出示相应的内容)当学生说道比的各部分
的名称时,
师:你能用咱们班的男生数和女生数说一个比吗?(生写:
后说出
各部分名称)当学生说道比的基本性质可一化简比时,师指着:
这
个比需要化简吗?怎么化简?
 
师:老师用的是什么整理方法呀?(生:列表法)
 
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到了比、除法和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吧?
 
 3.
比、除法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师:现在,我们来看这个比:():(),你能把它改写成
其它形
式吗?(生说师写)。比、除法和分数,它们三者之间有联系吗?
又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呢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桌面的表格,认真
思考后,把它填完整。(课件表格)
 
比、除法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师:好,填好了吗?谁能上来展示一下你填的表?能说说你是怎样
想的吗?
师:还有谁要补充的?
 
师:好,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出示课
件)
 
 三.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课件)
 
 (2)如果a : b=  c : d
那么ad=bc  (  √)
 
 (3)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减两个内项的积,差是0。(
√  )
 
2.填空:
 
 (2)把 1 克糖放入 100
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101  )。
 
 (3)把
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4:1),它们的比值是
(4)。
 3、李阿姨是剪纸艺人。平时李阿姨每天工作6小时,剪出72张剪
纸;节日
期间,李阿姨每天要工作8小时,能剪出96张剪纸。
 
(1)写出李阿姨平时和节日期间剪纸张数和相应工作时间的比。
 
(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课后作业:有三个杯子,分别装入一定质量的糖和水,每个杯子中
的糖和水的质量的比如下表:
哪个杯子里的水最甜,为什么?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比和比例整的理与复习
 27: 2527:25 =54:50
【篇二:小学数学六下:《比和比例》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上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区别有关易混概
念,进上步提高运用所学
知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讲述本课复习课题并板书
 
  二、基本概念的复习
 
三、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1、什么叫比?什么叫比例?(就学生所举的例子再让学生
说说比
和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0?
 
2、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说说比的基本性质的比例的基本性质?
  3、比的基本性质与比例的基本性质各有什么用处?
 
看教材95页的归纳整理,并把基本性质栏中的空填上,说说根据
什么填写的?
 
完成教材95的做一做。
 
4、结合第3题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做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5、比值和化简比。
  独立完成教材96页上的题目。
 
  6、说说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
  (求比值是根据比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结果是一个数;
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
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
以)相同的数(0除外),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
br> 
  7、看书中的表,总结方法。
 
8、完成教材96页的做一做
 
  四、比例尺
 
1、问题:1)什么叫做比例尺?说说图距、实距、比例尺三者之间
的关系。
 
2)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100,这比例尺表示的是什么
意思?
 
2、比例尺除写成数字化形式处,还可怎样表示?
 
  3、完成教材97页上的做一做。(理
解比例尺实质上是一个比,此
比的前项与后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五、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十九页第1~4题。
 
  教学分析:《比和比
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
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
成触类
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
《比和比例》这部分内
容概念较多,而且这些概念之间有联系也有
区别,学生容易混淆,上课之前,我是这样备课的:把各知识
点用
表格列出来(比和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化简比和求比值;比和
分数及除法的关系)。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
习的知识系统化,并分别从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对这些概念进
行比
较,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从而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
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
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想,在以后
的教
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如下三个问题:
 
  1、适度把握留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
空间。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不
足,可能使活动流于形式没在实效;学生活动时间与空间过广,可
能又使学生无所适从或由于难度较大而不能有效解决。
 
  2、我的复习提问是问一句学生回
答一句的,在问学生什么是比时,
如果改为直接问:你能回顾出以前学过的比的哪些知识?但自己问的范围很狭小,如果是那样问,学生的回忆搜索就被打开了,也许
学生不仅能想到比,想到比值,还
能想到比的各部分名称,还能想
到比的基本性质,这都是和我这节新授课的内容有关联的。
  3、教学时要注意调配时间。由于是复习课,概念较多,使到在练
习中的时间不够,有小部
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练习中没有完成。通
过对这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
把
学生的学放到主要地位上来,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篇三:六年级比和比例教案】
 
 
比的意义和性质及比例尺
 
 比的意义
 
 教学时间:3月19日
 教学内容:  p47 – 4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理解比值的概念,能正确求比值。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 列式计算。
 
 ⑴、
甲数是50,乙数是35,甲数比乙数多几?乙数比甲数少几?
 
 ⑵、
计算机小组有男生5人,女生有4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几分之几?
 
 ⑶、
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 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数量间的比较,这种比较有时采用减
法计算,如(1),有时采
用除法计算,如(2)、(3)。采用除法
进行两数比较时,我们还用“比”来表示两数间的关系。(揭
题)
 
 二、教学新课:
 
 1、 比的意义。
 
 刚才说
用除法计算两数量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那么什
么叫做比呢?怎样用比来表两数量之间的关
系呢?现在我们就来学
习讲座这个问题:
 
 ⑴、 看书自学:课本第48 –
49页,思考:什么叫做“比”?
 
 ⑵、 自学反馈:
 
 ①、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比,是几比几?
 
 ②、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比,是几比
几?
 
 ③、
汽车每小时的速度,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比,是几比几?
 
 ⑶、 归纳意义;
 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比的意义)
 
 ⑷、 巩固练习:
 ①、某四间有男工32人。女工18人;
 
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女工人数是车间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②、练一练 第1题
2、 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规定的?比的读法、写法又是怎样的?请
继续自学。
 5:  4读作  5比4
 
 前项 比号 后项
 
问: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
 
1 5 : =  1??比值 4
 
3、 试一试
 
 根据题意写出比,并求出比值。
 
 ⑴、
李强植树6棵,张明植树5棵;
 
 a.写出李强和张明植树棵数的比,比值是多少?
 b.写出张明和李强植树棵数的比,比值是多少?
 
 ⑵、
3支圆珠笔的总价是6元,写出圆珠笔总价和支数的比,比值
是多少?这里的比值
 
表示什么?
 
 反馈小结:
 
 1
前两个比的结果所表示的都是倍数关系:李强植树棵数是张明的1 
倍,张明植5 5 树棵数是李强的
;而一个比的结果是一个新的量,
即圆珠笔的单价,想一想,你也6
 
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三、练习
 
读出下面各个比,并求出比值:
 
 1  2 120 :71 :11.6:1.8
55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
 
 一、 作业:
 
 p493~5
  教学反思:
 
 “比”的这部分知识虽说是学生第一次遇到,但对其认识对六年级
的学
生来说并不是很困难,所以我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学,老师只是从中
提出几个问题,作为
反馈调查,或起到加深理解的“画龙点睛”之笔。从
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
够自己学明白这部分内容,但
个别学生没有弄懂。
 
 上课之前我对这几个学习能力较
弱的学生是有所关注的,把最容易
回答的问题留给他们,甚至让他们在课堂上“拾人牙慧”,但还是有<
br>两名学生连别人刚说
过的话也复述不出,对她们的学习得采用低难度、多重复的方法。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时间:3月20日
 
 教学内容:p50
–5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
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一性质化简
比。
 
教学过程:
 
 一、 准备练习:
 
 1、 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  5  2 12 :201 :1 : 1.5 :2.5 2123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第1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第2题:
 
2、 引入:
 
 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
用比较的方法讨论比和除法的关系。
 
 除法
 
 分数
 
⑴、 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启发学生填写表中“分数”一栏中各空
格,观察此表,
 得到比和分数的关系;
 
 ⑵、
比、分数、除法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除法是一种运算;分
数是一种数;比是
 
两个数相除,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不是同一种概念,
所以讲三者
 
的关系时,只能用“相当于”,不能用“等于”。)
 
 ⑶、
板演:把下面各比化成分数形式,并读出来。
 
(  )  (  )  15
:4 = (  )(  ) (  )  (  ) 16 :125 =  7 :1 
=(
)(  )
 
 ⑷、 除法的除数、分数的分母都不能为“0”,为什么? 6 :5
=
 
 比的后项能不能为“0”,为什么?
 
 2、
比的基本性质。
 
 ⑴、 回答:求比值:
 
 36 12 :4 =3
=3 6 :2=3  12
 
 ⑵、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
这三道题什么地方相同?
 
 ②、
第2个比的前项和后项与第1个比的前项和后项比有什么变化?
 
 ③、 第3
个比的前项和后项与第1个比的前项和后项比有什么变化?
 
 ⑶、
比值有没有变化?后前项又是怎样变化的?
 
 ⑷、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比的基本性质”(揭题),请同学们阅读
p52红框中字,读
 
后问:
 
 ①、
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在比的基本性质里面哪几个词最重要?
为什么?(都、
 
相同、比值、不变)
 
 ②、
“零除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都乘以或除以0?(都乘以
或除以0后比
 
的后项就为0了。)
 
 3、 化简比。
 
 ⑴、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整数比。
 
 ①、 什么叫整数比?
 
 ②、
下面哪些是整数比?哪些整数比最简单?为什么?
 
 6 :10 12 :210.3
:0.4 0.25 :1
 
 1  1 3 :54 :7  3 :4 : 45
 教师小结:
 
 像3 :5 、4 :7 、3 :4等这些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
项都是整数,
而且这两个数是互质数,,我们称这样的比为“最简整数比”,化成
最简整数比简
称“化简比”。
 
 ⑵、 怎样化简比呢?(自学课本p52例1、例2)
 
小结:
 
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是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
数。
 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是先把前、后项同时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三、 巩固练习:
 
 化简下面各个比:
 
 3  3  5  9
0.25 :1.25: 0.25 :1410120.03
 
四、 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 作业:
 
p511p522--- 4
 
  教学反思:
 
 教学从复习除法商不变性
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开始,再让学生明确比、
除法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之后,自然过度到比的性质的推断上
来。
有的学生很快说出了比的基本性质,并且思维缜密,连限制条件都
考虑全面,多数同学都很
快理解并记住了比的基本性质,顺利完成
了知识迁移。个别同学能理解定义,但语言叙述不完整。
 
 教学采用的猜想、验证的教学方法费时较多,原因是部分同学对自
己的猜想缺少验证方法
而束手无策,在少数同学用数字来验证时,
他们才若有所悟。这种单一的验证方式,与我所设想的用除法
商不
变性质或分数基本性质来验证相去甚远。这一环节的展开也使后面
的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
练显得仓促,可见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
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得经过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得到。
 
  练习七
 
 教学时间:3月21日
 
 教学内容:
p52 – 53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求出比值和化简
比。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
小明3天看书100页,写出小明看书页数和天数的比;
 
机床上有一个齿轮,21秒转了50转,写出这个齿轮的转数和时间
比。
 
 2、
求出下面各个比的比值。
 
 40 :28  36 :54 3
 
(并说出求比值的方法)
 
 3、 化简下面各比。
 
 3
9  1  1  :1.6 :2.5 2 :5  81022 1 :8.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