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
政府网站建设-会计凭证的填制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 
黎塘实验小学  龙福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联系和区别,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br>能正确迅速地化简比、求比值、解比例、求图上(实际)距离。进一步理解正
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
判断。 
2.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
计算。
教学难点:对比和比例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
。(板书课题)请
大家回忆,在比和比例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随
着学生的回答整理出导学提纲:(课件展示) 
1.什么叫比?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3.什么叫做比例?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
4.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5.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6.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用处。 
7.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应注意的事项。
8.什么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正反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 
1.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 
课件展示表格:比和
比例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举例说明)、基本性质、
作用,学生在小组内整理梳理
2.汇报交流。
(一)学生思考: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有几种方法?(引导
 
1
 
学生从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中去感知总结。)
(1)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看两个比值是否相等。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看两个内项的积是否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练习: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6:15 和 8:20
(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判断。)(课件演示) 
(二)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及作用
课件出示表格: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小组内整理并进行交流。 
交流完后从比和比例
的作用入手,进行化简比和解比例的知识复习。对化
简比应从三方面进行教学:化简整数比、化简小数比
、化简分数比,让学生发
现过程,总结规律。 
(三)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让学生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组内整理: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在学生汇
报交流后,教师课件展示比和比例的联
系与区别的表格,让学生感知表格整理
的优越性,简洁性。 
 (四)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重点复习) 
比 
前项 
联系 比号 
后项
比值 
区别 一种关系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在小组内用表格整理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①简洁表示三者联系。
 ②具体说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课件出示)
(五)重点强调: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具体
叙述)
讨论:三者有哪些相同点?(都是同时乘或除以0除外的相同的数、结果
都是不变的)
小结:是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
在讲解三者联系时,进行化简比和求比值的知识点复习。(课件展示) 
 
2
 
(六)正反比例 
1.什么样的两种量才能成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都成比例?能举例说明吗?(收入一定,结余和支
出不成比例等)
2.你会比较这两种关系吗? 
小结:正反比例的知识要点: 
两种相关联的量,若比
值一定,则成正比例;若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若比值
和积都不一定,则不成比例。
(七)比例尺 
师:对比例尺的知识你了解哪些?学生汇报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适时展示课件,并进行比例尺的有关练习。 
3.完成练习题。(课件出示)
三、总结 
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你在以后的复习中将怎样
做?
四、板书 
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比和比例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例尺
正比例和反比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