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曾有你的森林
 
5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妄想不劳
而获终一事无成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9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妄想不劳而
获终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2.简介《韩非子·五蠹》。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试读质疑
1.初读课文。交流对课文的印象,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2.再读课文。指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故事大意,
并就不懂的地方自由质疑。
3.出示白话文“守株待兔”,读一读。再和文言文比较,了解内
涵。
三、研读交流,初步感悟 
1.探究疑难,深入研读。 
(1)宋人有耕者。 
①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课件,帮助
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 
 
②通过反复诵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①自由朗读,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了解“走”古和今义的区
别。
②学习生字,指导识记书写。
③了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联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
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④指导朗读。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美。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①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
说顺畅。
②理解“释”“冀”的含义。 
③指导朗读,体会朗读文言文的语气。
2.串联全文,整体把握。 
师生问答,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相应的语句回答老师的提问,从而帮助学生疏通全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借助注释,读懂原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四、配乐诵读,反复体味
1.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自由练读。 
3.尝试背诵古文。
4.学生配乐诵读。 
 
五、阅读故事,拓展延伸
出示“阅读链接”,说说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误。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待兔 不劳而获 一无所获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教学中首先要读
通原文,接着借
助注释大胆猜测句子意思,尝试翻译全文。然后结合白话文对照
着自主学习。教
学时,抓住主要句子,先理解句子意思再深入讲解。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拓展
延伸,出示“阅读链接”,培养学生的想象
和语言训练,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