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
守时-少先队队旗图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注意停顿,有一定节奏。 
  2、了解古诗大意。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能背哪些古诗? 
  2、指名背诵,表扬鼓励。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两首古诗。 
  二、学第一首古诗 
1、师板书:惠崇《春江晚景》 
  2、师:谁会读?(指名读,请小老师读) 
3、师:谁已经会读了?请他读一读(表扬) 
  4、听老师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5、听录音,跟着读(两遍) 
  6、再听老师读一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7、师生合作读,一人读一行(提出不懂的字词,师揭示,引导学
 1  6 
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 
  8、生看图,师讲古诗大意:翠绿的竹子
、粉红的桃花。春天,游
水的鸭子最先知道江水已经变得暖和了。岸边的蒿草铺了一地,芦苇
已
抽出短短的芽,这时节正是河豚鱼长得最肥的时候。 
9、师:谁已经背出来了,请来试一试。(看图试背,师表扬鼓励) 
  10、齐背古诗 
三、学第二首古诗 
  1、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名认读) 
2、诗的作者师谁呢?(李白)师板书 
  3、会背的站起来背一背(表扬鼓励) 
4、听录音,想想你听到了什么? 
  5、请小老师领读古诗(两遍) 
6、听录音,跟着读(注意停顿) 
  7、生质疑问词,师揭示,生试讲古诗大意。 
  8
、生看图,师讲诗意:老朋友辞别了黄鹤楼,在繁华似锦的阳
春三月顺流而下到扬州去。他乘坐的孤舟在
碧蓝的天边不见了踪影,
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浩浩荡荡地流向水天交接之处。 
9、指名背诵古诗 
  四、复习巩固 
  1、男生、女生分别朗读两首古诗。指名背诵。
  2、小组开展背古诗比赛,选出优胜者,表扬鼓励。 
(*) 
 2  6
 
 
  教学理念: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扎扎
实
实的加强写字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
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
等6个字。 
  2、能力目
标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
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
救人的品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或课文故事的VCD、课件等。 
  自主预习:通过读书 
  提
练主线: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如:小孩子是怎样掉时缸里的?当时情况
怎样?是谁救了他?是怎样
救的?等等。 
  教学过程: 
  个案部分 
一、素养训练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
司马光遇到
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二、合作探究 
 3  6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
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
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
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
么办法是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三、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1、谈话: 
  这节课我们来拜访
一位古人,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这
个人你了解吗?相机教认生字司,介绍复姓司马以及司马光
。 
  思路:创设谈话情境,引发提问,组织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
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感
知,为新课展开做铺垫。 
  2、观察: 
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思路:把观察与谈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
察思考能力,口语表
达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对话平台
  一、自读(扫清字词障碍,打下读悟基础。) 
 4  6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思路:培养自我读书能力,确保读书活动有效,应该从一点一滴
抓起。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识字(多种方法巩固识字,促进学生记忆。) 
  1、同桌利用字卡,互读检测。借
助我会认和我会写引导学生交
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2、开火车
读生字,读词语。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
朗读。强调重点字玩、司的读音,同时引导学生注意
一的不同读音。 
  思路:课标指出:识字和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二年级语文教育的
重点。多
形式的识字与交流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
的自主识字能力。 
三、写字(突出重点字的指导,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六个字,
发现六个字的规律:
左右结构。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2、自由练写,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点字:如那、都两字中的右
双耳的写法。 
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思路: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
和写作的基础,扎扎实实的
加强写字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良
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四、讨论(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 
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如:
 5  6 
小孩子是怎样掉时缸里的?当时情况怎样?是谁救了他?是怎样救
的?等等。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思路:充分发挥学生自读交流的优势
,实现生生互动,培养了学
生阅读、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