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你今天怎么迟到了》教案范本四篇
金融数学-树木大全
小学二年级语文《你今天怎么迟到了》教案范本四篇 
迟到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í dào,指到得比约定的(或恰当的)时间晚。下面就是
小编给大
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你今天怎么迟到了》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知道秋生是为了爱护庄稼而迟到的,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步培养爱护庄稼的思
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2、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迟到、早晨、稻田、稻秧、赶紧、拉住、
牛绳、
小声、发生、表扬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看图运用“赶紧”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看图运用“赶紧”按“什么情况下,谁赶紧怎么样”的句式
把句子写完
整。懂得要爱护庄稼的道理。 
  2、教学难点:“迟、晨、绳、紧”是字音难点
。“紧、稻”是字形难点。正确理解秋生上
学迟到与老师表扬秋生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迟到、稻田、稻秧、牛绳”等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1-2 两小节 
教学过程: 
  一、审题激趣。 
  1、出示课题:你今天怎么迟到了
提问:这题目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问话)(提示:课题中问句不用
标点符号)。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问句?(怎么) 
  2、你读了这个题目觉得想提出什么问
题?(1、谁问谁?2、你指谁?3、为什么会迟到?4、
迟到后怎么样?) 
二、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要求边听边标好小节。
  2、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碰到生字多拼几遍,分析字形,读句子想意思,提出不懂得地方。 
2、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用生字卡片认读字词。 
  四、学习课文1、2
两段。 
  1、学习第一段 
  (1)、出示第一节的课文投影,看投影,这是什么地方?
田里种着什么?你知道稻秧有什
么作用吗?(稻秧长大了就是稻子,稻子成熟了就是谷子。谷子碾成米,
就是我们吃的大米
了。) 
  (2)、秋生上学路过稻田看到了什么?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
的表情怎么样?(秋生看见牛
在吃稻秧,他想不能再让牛吃下去了,稻秧吃掉了,稻子颗粒无收了。)
  (3)、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幅图?指名读读第一段,现在老师把着段话修改以下,你觉得
好
不好。补足人称,让学生明确人称要用的恰当不要罗嗦。 
  (4)、齐读第一段。小结:这一段告诉
我们,早晨,秋生在上学路上看见一头牛在田
里吃稻秧。于是他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幅图。
  2、学习第2段 
  (1)出示第二段插图,提问:秋生在干什么?(拉牛绳)
  (2)请大家找出课文中写这幅图的句子。指名读一读。 
  (3)比较句子:
  秋生赶紧跑过去,拉去牛绳,把牛牵到路边。 
秋生跑过去,拉住牛绳,把牛牵到路边。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一句话好?为什么?“赶紧”可以换成什么词?(板书:赶紧) 
(4)齐读这一句话,注意读好“赶紧”一词。 
  (5)再看图,说说秋生是怎样把牛拉出稻田的?
(低着头,伸着双手,把绳子捏的紧紧的,
撑着脚,脸也涨红了,说明很用力。) 
  (6)
、指名读第2句话,秋生把牛交给放牛的人,会跟他说写什么?请你好好好想一想,
同桌一人当秋生一人
当放牛的人说一说。 
  (7)秋生把牛交给放牛的人后,为什么“马上”向学校跑去?着有说明什么
?(秋生担心上
学迟到了。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学习,遵守学校纪律的好学生。)(板书:马上)
(8)集体读这一节。从这一节我们可以知道秋生是个怎样的好孩子?(板书:爱护庄稼遵
守纪律)
  五、作业。 
  1、课堂作业(1) 
  2、练习朗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讲读课文3、4小节,知道秋生是为了爱护庄稼而迟到的
,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
步培养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结合口头扩词、和难点字形分析。 
  2、填空:(),秋生去上学。他路过(),看
见一头牛在()吃(),()跑过去,()牛绳,把牛
牵到(),交给(),马上向()跑去。
  二、学习第3、4段。 
  1、教师读第3段。(漏掉“奇怪地、小声地”。)
  2、刚才老师读的和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去掉这两个词,句子通顺吗?既然去掉这两
个
词句子仍旧通顺那为什么还要加上去呢? 
  3、四人小组讨论“奇怪地、小声地”的作用
?(奇怪地:说明秋生从来都不迟到,爱学习;
小声地:说明秋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对自己迟到感到惭愧,做了好
事不夸耀自己。) 
  4、指导朗读:个别-----齐读
  5、如果你是秋生,你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老师?(自由说---
指名说)课文为什么没有把
秋生的话写出来呢? 
  6、秋生告诉老师后,老师是怎样对待秋
生的,一起读读第4段。思考:老师为什么
反而表扬了他?先学生自由说,后出示练习填空: 
秋生不让牛吃(),他爱护庄稼,所以老师()他。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你学懂了什么?先自由说----
再给出帮助:通过学习这篇
课文,我们知道要向秋生学习,做一个()()的好孩子。 
2、但是,我们生活在城市,见不到庄稼,那么我们该从那些方面做起呢? 
(保护绿化,小区内的花草树木) 
  3、朗读课文,完成有关作业。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学会看图运用“赶紧”把句子写完整。 
  3、能根据提示简单的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并听写。 
1、认读生字卡片,你认为最难记或容易写错的字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 
2、学生自己指指、写写,准备听写。 
  3、听写生字词。 
二、句式训练。 
  1、出示例句: 
(1)一头牛在田里吃稻秧,秋生赶紧跑过去,拉住牛绳,把牛牵到路边。 
(2)一位老奶奶摔倒了,胡小春赶紧跑过去,把老奶奶扶起来。 
思考: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之处?可根据颜色的相同来进行归纳。 
2、比较后教师归纳并板书:什么情况下,谁赶紧怎么样。 
3、看课堂作业6的三幅图,按句式说话。(自己准备,互说、指名说) 
  4、完成造句的表格。
  发生什么事,谁赶紧怎么样。 
  三、复述课文。 
1、按板书复述课文。先准备同桌互说指名复述。 
2、看图想象复述。准备优生情景表演,学生评议;同桌互说,指名复述。 
  四、完成作业。
  提示:(1)秋生看见牛在吃稻秧怎么想?怎么做?把牛牵到路边,交给放牛人时会怎么说?
放牛人接过牛绳会怎么说? 
  (2)老师见秋生上课迟到会怎么想?怎么问?秋生怎样告诉老师上
学路上发生的事?老师
听了秋生的又会怎样表扬他的?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写迟到等7个词语,并初步学会运用。 
2、会把两句简单的话合并陈一句话,会根据提问把话说具体。 
  3、会流利的朗读课文。
  4、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利益、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什么情况下,谁赶紧怎么样的句式把句子写完整。懂得爱护庄稼的道理。 
  教学难点:迟
、晨、绳、紧是字音难点,紧、稻是字形难点。正确理解秋生上学迟到
和老师表扬他的内在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绞丝旁,学会它的写法,理解迟到、稻田、稻秧、牛绳
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通过预习,知道这是谁说的话,读出问的语气,再读课题。 
(3)学习生字迟。迟与尺的区别,用迟到说一句话。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轻声读读课文,读准音,读通课文,认清字形。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读一读,你会读哪几个生字? 
  (2)各种形式读生字。 
(3)哪几个生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重点指导稻、紧、绳等字。 
(4)认读生字词语。 
  (5)看图,从图上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理解:稻田、稻秧、牛绳。
  4、读通课文 
  指名分段读。 
  5、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生是个爱护庄稼的好孩子。
  2、结合课文,理解赶紧的意思,学会看图运用赶紧把句子写完整。 
3、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 
  (2)填空:迟的第四笔是什么?晨是什么头?什么和什么都是禾字旁,牵
是什么结构?紧
是什么底,稻的笔顺是什么? 
  (3)卡片认读生字。 
2、学习课文第3段。 
(1)读课题,这句话是谁说的?找到着句话,读读这一段,老师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怎么问的?问什么要奇怪的问?用奇怪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2)师接着读第二句话,漏掉小声的,问什么要加上这个词?讨论这个问题。读这句话。 
(3)如果你是秋生,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老师?自由说,指名说。 
  3、学习课文1、2两段。
  (1)读第一段 
  所说你知道了什么?理解稻田、稻秧。 
(2)如果你是秋生看到牛在吃草,会怎么想,怎么做? 
  (3)读这一段。 
(4)看第二幅图,秋生在干什么? 
找到写这幅图的这句话,读一读这句话,出示两句话,比较有什么不同? 
  其中一句漏掉赶紧。
  (5)齐读这一句话,注意读好赶紧一词。 
再看图说说秋生怎样把牛拉出稻田,学着他的样子再表演读读这句话。 
(6)读第二句,秋生把牛交给放牛的人, 
  会跟放牛的人说些什么? 
(7)秋生把牛交给放牛的人,问什么马上向学校跑去? 
  (8)指导朗读这一段。 
4、课堂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最后一段,知道秋
生是为了爱护庄稼而迟到,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步
培养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2、能正确、流利的郎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 
(1)认读生字、新词。 
  (2)出示课堂作业2,比一比,说说异同,完成后反馈讲评。
  (3)口头填空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课文1、2、3段。 
3、自学第4段,完成练习,出示填空 
  秋生不让牛吃(),他爱护庄稼,所以老师()他。
  4、总结课文 
(1)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要向秋生学习,做个()、()的好孩子。 
(2)我们是不是也这样去拉牛,该从哪些方面做起? 
  (3)郎读课文。 
5、课堂作业4、5。 
 
  教学目标: 
学会安排一天的事务,学会料理自己学习生活上的简单事情,掌握刷牙、整理书包等
技能。 
教学重点: 
  初步养成按时作息,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的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计划,不敷衍的文明行为。 
  教具学具: 
头饰、盼盼迟到的场景、歌曲《上学歌》和《我们都有一双手》,学生准备彩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主题 
1、伴随《上学歌》,出现动画短片 
  2、出示盼盼迟到的特写图 
二、分组讨论,分析原因 
  1、四人一组活动 
  (1)同座议一议 
(2)组内交流 
  (3)汇报展示 
  提示: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2、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其他原因。 
  (1)盼盼找袜子:
  ①临睡前,衣物乱扔 
  ②收拾时放错了地方 
  ③一贯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大家出主意: 
  ①临睡前把衣服叠放好 
②衣服放在一定的地方便于找 
  ③衣服、鞋袜睡前都放好 
(2)大便时玩小汽车,不利因素 
  ①耽误了时间 
  ②对身体不好 
③不卫生 
  (3)学儿歌 
  三、模拟表演,分组竞赛 
怎样才能不迟到呢?(出示爱爱鸽头饰)分组表演 
  小组竞赛:整理书包 
四、总结提升,加深认识 
  第二课时 
  一、播放录象,营造活动气氛 
1、播放录象《美丽的早晨》 
  2、伴着音乐,用抒情的语气描写清新早晨的情景 
二、角色扮演,体验快乐 
  1、盼盼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会了安排 
  2、分组演
  三、相机指导,技能练习 
  1、洗脸指导 
  2、刷牙指导 
怎样选择牙膏、牙刷呢? 
  3、动手操作,洗手表演 
(1)讨论:洗手注意什么? 
  (2)分组比赛,洗手 
  (3)排出洗手的顺序
  4、表演,指导辨析 
  根据盼盼做法,你认为做得对不对? 
四、全体活动,涂七色花。 
  五、活动总结,分享快乐。 
 
一、活动课题:今天我当家 
  二、活动时间:国庆放假期间 
三、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 
  四、选题目的: 
  今年夏天,我们这儿的气候反常,干旱
少雨,各种瓜果、蔬菜、粮食严重减产,致使
物价全方位地上涨,以致影响到每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到自然与我
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爸爸妈妈生活的艰辛,特组织学生开展此项综合理
论活动。 
  五、活动目标: 
1、通过让学生独立设计菜谱、独立购买,学习正确消费,培养他们社会理论能力、
自立能力。
  2、让学生切实走进生活,在做中感受父母的辛劳。 
3、通过理论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对于今年的气候变化,你们有什么感觉?你认为这样的气候会给我们的生
活带
来怎样的影响? 
2、你经常独立购物吗?帮助家中购买过哪些东西?平常家中是谁买菜?你独立去买过菜
吗?
  (二)、讨论活动计划 
  10月1日——10月2日: 
与家长交流活动要求,取得家长支持;仔细观察家中的饮食习惯。 
  10月3日: 
(1)陪同家长去菜市场买菜,观察家长如何买菜,了解常见菜的价格,调查常见菜的
价格变化。
  (2)上网查阅营养搭配方面的知识。 
  (3)请家长提供8——10元钱,独立为家
中设计10月4日的菜谱,根据所了解的菜
的价格,做好合理分配。 
  10月4日:
  带着8——10元钱,独自去菜场按自已设计的菜谱买菜。 
  10月5日——7日:
  写出300字左右的理论报告。 
  (三)学生按计划实施 
(四)成果展示 
让每个孩子汇报自己的理论情况,阅读自己的理论报告及家长的评价,评选出最佳理
论报告。 
思考: 
  综合理论活动课程超越了书本,超越了体系化的教材,超越了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
长了学生对
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理论能力。因而,综合
理论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
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
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
理论活动的全过程。本案例正是密切联系本地
区特别的气候现象,引导了中年级学生去关注自然,在理论
中体验大自然与我们的息息相
关,在理论中增强对亲人的亲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