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评说诸葛亮(10篇)
sagyman-那么造句
数字妙联悼孔明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字
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
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
励精图治,推行
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他曾五次出
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
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境内)军中
。
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曾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造
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
追念。自西晋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
来此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炙人口的名楹佳联。在这些楹联
中有一些
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
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
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
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
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
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从这副楹联
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
“五行”,
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
,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
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
是
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
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
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
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外,“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
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的
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
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
年刘备三顾茅
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陕西省
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
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
这样一副对联,可谓
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了。该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
孤寄命
,三代而后一人。(摘自《大众科技报》作者:吴学安)
第二篇:
我看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岛津义和转贴自:一统三国历史文化社区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南阳人士。三国时
期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
形象,是东亚
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故事
和脍炙人口的名言。这里,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谈一
下自己的管窥之见。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
公元181年),亡于蜀汉后主建
立十二年(公元234年),享年54岁。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
庐问
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是年27岁,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鼎足
三分,联孙抗曹,进而
统一天下之路,即着名的“隆中对”:
“自董卓造逆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
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
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
可以为援而
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
武之国,而其主
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
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
暗弱,张鲁在北,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
于四海,
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
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
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含壶浆,
以
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里引用“隆中对”,主要为本文作证。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诸葛亮为什么会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原本“躬耕
于南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据查资料,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之襄阳
后,叔父去世后,与公元197年至公元20
7年,已经隐居十年了。已
是毫无出仕之心了,徐庶走马荐诸葛时,诸葛亮闻言,做色道“君以
我为享祭之牺牲呼”,因刘备“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庐之中,咨臣以当世
之事,由是感激,随许先帝以驰骋”。可见,诸
葛亮原本不愿入仕,因被刘备三顾赤诚感动而出仕,鞠躬
尽瘁,死而
后已。刘备“三回请,两行泪,一张嘴,赚的诸葛把命赔”。
刘备一个势
单力薄的寒族人士,先后投靠公孙赞、陶谦、袁
绍、曹操、刘表,居无定所,到处流浪,惶惶如丧家之犬
,自得到诸
葛亮后,依靠红宝书“隆中对”的政策,方才建国。查三国史料,蜀
汉在当时三国之
中,面积最小,国力最弱,地薄民少。蜀汉地处荒蛮,
只有四川平原和江汉平因是粮仓,可资国力。蜀汉
需西和诸戎,南抚
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蜀汉要想统一天下,必须
命一上将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可见,
诸葛亮的计划是两路兵马,克复中原。
依照诸葛亮的计划第一步占有益州、荆州,进而建国。然后
蜀汉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可
惜这一计划被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打破,由此,诸葛亮只好“鞠躬
尽瘁,
死而后已”了。刘备夺取刘璋的益州没有夺取韩中,却东出与东吴争
江南三郡,与孙权发
生矛盾,后又头脑发热,令关羽北伐,结果关羽
守土,贪而弃义,刚愎自用,小看东吴,又逞匹夫之勇,
终于败走麦
城。使刘备为一时之意气而与孙权交恶。失去荆州,失去与东吴的联
盟关系。与东吴
交恶,就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之地;失去荆州,
就失去了一个粮仓,失去东线力克中原之途。结果,
兵疲民乏,元气
大伤,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诸葛亮这时当退
归桑,梓颐养终年。然,刘备白帝城临终托
孤,可怜汪汪,又提出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可自为成
都之主。
刘备明知刘禅师昏庸浑恶之徒,假惺惺的先提出来,赚的诸葛亮尽忠。
结果,诸葛亮听
后,寒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敢不
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呼”,刘禅昏弱
无能,以当世的
情况,只能是退守川中,以求自保,但诸葛亮即以答应刘备一定要统
一中原,就
只好不断的北伐、北伐。
诸葛亮深知“补缀天地,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然感先
帝知遇之恩,托孤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深知自己往后刘禅必
亡国,自己在一日就尽一日的忠,所
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况
且,与其坐以待毙,不若拼死一搏,或有一线生机。只好蚕食魏境,可起到挑起事端,瓦解敌人阵线的作用。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表现在临终
杀魏延上。
有的人说,魏延又大才,诸葛亮杀之无理,莫须有。我觉得诸葛亮是
宁可错杀,也不
漏杀。魏延又大才不假,但是他太有大志,诸葛亮死
后必然会威胁到昏庸的刘禅的统治地位,为刘禅好,
诸葛亮只好借口
杀了魏延完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人人都
说关羽
是古今中外“义”的化身,我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
是前无古人,后无来
者的“义”的化身,诸葛孔明流芳千古,永垂不
朽!!!
第三篇:
我眼中的诸葛亮——由孔明的“三哭”谈起
作者:杨芳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
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
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
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
是三顾
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
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
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
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
胸襟气魄,
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
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
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
br>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
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
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
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
羽
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
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
,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
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
,仰声
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
劲敌,又占地利只势
,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
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
精蓄锐,方可
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
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
也。
再如用魏
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
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
,还有一位就
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骁勇善
战,屡建功勋
。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
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
,尤其在关张赵马
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
他,一边
又防范着他。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
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
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
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
有马
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
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
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
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
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
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
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
评价,我
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
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
其为“妖”不免过于尖
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
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
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
,失
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
失足成千古恨”。此
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
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
但因素对其
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
孔明挥泪曰“吾
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
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
当,也害了马谡,
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
“义”之
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
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
分争,兵戈方始,若复
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
将斩
,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
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
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
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
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
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
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
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
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
地之间,谈古论今往事历历在目。思
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
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
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
说:“幼主
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
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
不违“情”犯上,依
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
所能尽
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
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
智慧,千
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
留得清白在人间!
第四篇:
我看诸葛亮
作者:张文祥
诸葛亮北伐历来争议较大,至目前
为止,无论学者还是广大
业余爱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赞赏态度的。但目前,网络上有些有新
意
的朋友提出种种看法,主要归纳有两点:一、将蜀汉的国力拖垮;
二、诸葛亮拥兵自重。
MQ不才,讲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说说第二种看法——诸葛亮拥兵自重的问题。
我认为这
话对一半。诸葛亮本来就拥兵(掌握天下兵权,不是现代说的“拥军
拥属”),他不但
拥兵而且拥权,但我认为说到“自重”,则肯定不
是,无论从诸葛亮为人及实际历史看,诸葛亮并没有割
裂政权,称霸
一方。
谈到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持上述观点的朋友可能把姜维的账记到了诸葛亮的身上,因为有朋友写帖子时常会这么说“姜维九伐中
原,把蜀汉国力彻底拖垮,其实
他只是走诸葛亮的老路而已,蜀汉灭
亡的原因从诸葛亮时就已经开始了。”对此,我的观点是不同意这种
类似的说法。因为判断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被拖垮,要看几个硬指标,
比如:1.政府或内阁(
并非政权)是否垮台;2.经济是否崩溃;3.
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低下;4.国家是否分裂。于此对应
,落实到古代
社会,就是1.内阁被罢黜;2.财政支不敷出;3.哀鸿遍野、饿殍满
地;4.
农民起义,政权分割。用这些指标衡量诸葛亮治下,显然都不
是。理由如下:
1.诸
葛亮至死未遭弹劾下台,其内阁主要成员蒋琬、费祎、
董允等皆延续掌权,延续诸葛旧制;军队方面,姜
维、廖化、董厥等
依然是蜀汉军队主要指挥官。政治清明,没有出现忠臣在外避祸,小
人当朝的
局面。在与奸佞代表黄皓的斗争中,董相依然占据明显上风,
不是姜相后时的朝政。
2.“四英相”时期,蜀汉财政没有出现支不敷出的记载,依
然能维持国家运行。
3.“四英相”中如蒋相、费相治下,老百姓还没有面有菜色。
刘备章
武年间的人口统计与刘禅投降时的造册人口大体相当。
4.农民起义还没有记载。
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至少到姜维前期)并没有对蜀汉国
力产生严重削弱。不能将姜维后期的混乱政治
局面追究到诸葛亮头
上。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兵退基本上是因为粮草后继不上而
退,其
中二伐围城不过二十来天就主动撤围,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行动
是以后方实际支持力为主的,一旦后勤补给
出现问题,诸葛亮便主动
撤兵,他有全盘经济考虑在内,不会不计后果,一味追加军费开支,
这
与姜维的北伐有质量上的不同,姜维基本上是穷兵黩武,兵败乃归。
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为
蜀汉在争取国际地位(三国鼎峙及
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做斗争,是以国际舞台中的政治、外交上的得分<
br>为一定目标的军事行动。
诸葛亮恢复汉朝的口号其实不具备任何影响力,汉朝末年的<
br>天下大乱使中原老百姓对这个腐朽王朝恨之入骨。曹魏从文帝曹丕起
开始削弱王室,扶植大地主,
使地主阶级拥护其政权。老百姓也期盼
安宁,对他们而言,诸葛亮并非什么正义之师,曹魏也不是什么贼
逆,
双方都是从汉朝这一合法政权消亡后分裂出来的对峙政权,所以无所
谓正义与邪恶。谁最后
一统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谁就会被百姓拥戴
并接受的政权。因此诸葛亮北伐并不是正义的,当然也不是
邪恶的。
众所周知,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政权,除蜀中平原外,大
部分疆土没有开
发,十分贫瘠落后,因此曹魏和孙吴都想吞并它然后
两国一较高下。蜀汉若想从三流国家
中跃起,赢得“国际社会”的尊
重,必须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于是加强与二流国家孙吴的联盟便是其确保二弱抗一强的国际局势,赢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国策。
在与东吴的外交中,诸葛亮必须
保证盟友东吴没有二心,协
力抗曹。因此他必须拿出“振奋友邦、威慑敌庭”的姿态,所以要威
武自强,以攻图存。如果示弱,则必是弱肉强食的第一牺牲品。因此
蜀汉尽管弱小,但没有出现“弱国无
外交”的局面。
另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诸葛亮北伐是与曹魏争夺大中亚区
域的影响力。
在曹魏设立
西域长史府的形势下,蜀汉作为汉的继承国(其
实历史上蜀汉就叫汉),在争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上必
须先发制人,
从中亚获得利益,补充国力与中原王朝一战。因此从这个战略方向考
虑,诸葛亮也
必须北伐,这也就是诸葛亮、姜维争夺陇上,切断曹魏
陇右与中原之联系的原因。
五
伐时,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出五丈原而
率先占据渭水东岸地形,手下将校欢欣鼓舞时,
惟独郭淮明查孔明之
心,认为诸葛亮此举有真实的远大意图,汉军是谋图北上而非东进,
在五丈
原以西的陈仓、天水、祁山等地,推进其作战基地,因此汉军
必攻北原(今陕西眉县北、渭水北岸)。郭
淮对司马懿说:“若亮跨
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家之利也。”(《三
国志·卷二十六》)。请大家注意这句话中,郭淮明确指出诸葛亮切
断陇道,分裂曹魏治下之“民、夷
”的战略意图,诸葛亮就是要让西
域都户府一带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当地汉人脱离曹魏而附
庸蜀汉,以此
动摇曹魏在西方利益。后来双方确实在北原发生了激战。结果先期陈
兵北原的郭淮
军击败了抢夺北原的蜀汉先头部队,而诸葛亮也箭退司
马懿一万骑兵(详见《水经注》载诸葛亮上武功事
),双方形成了战
略相持。不久,诸葛亮辞世,雄才大略却不得其时的他饮恨渭水,从
此蜀汉再
无翻盘机会。司马懿也由衷感叹其“天下奇才”。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
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
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
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
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
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
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
br>知所云。
第五篇:
从魏延之死谈诸葛亮
作者:墨滴入溪
魏延该不该死?人各有其看法,也不必强求一律。从罗老笔
下故事的完
整性及合理性来讲,魏延该死。其责任自身要负八、九成。
《三国志》里则把前因后果写的更让人信服。
从这件事情的处理上,
依稀可见诸葛亮的身影。
公元234年秋,垂危之际的诸葛亮
自知难以活着回到汉中,
预托死后的军事。决定由杨仪暂时指挥全军撤退,而由魏延断后。在
这
里诸葛亮已经预见到了魏延可能不服从命令,其措施就是尽可能减
小因此而造成的损失。至於魏延后来,
擅自提前回师并将栈道烧断,
几乎置杨仪的蜀军主力于死地,还公然指挥部队进攻杨仪,导致失败
被斩,这不是事前所能预见到的,诸葛亮不是神。总之此种内耗,对
蜀国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当时诸
葛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防患于未
然?
没有必要往前翻的太多。诸葛亮自比管仲,对
历史当然不糊
涂,更应清楚汉朝的典故。刘邦论建国时说过:我有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的张良;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的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所以取得天
下。萧何跟刘邦起
事,张良是贵族,就不用再说了,只有韩信例外。其先不过是个游手
好闲的人
,后为执戟郎,就是到了高祖手下也才混个治粟都尉而已,
没办法只好开溜。等到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
被逼无奈拜其为帅时,
发现一个最要命的问题,韩信没有任何资格、威望可以服众!甭提将
官,
连士兵都不认识他是谁,谈何指挥部队打仗?高祖不愧为开国之
君,自有其办法。沐浴、斋戒、筑拜将坛
,登台拜帅!将威望、权力
一并交到韩信手上。以汉王的身份压服全军。才有了西汉二百
余年的
天下。
要眼见为实?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不论是真心也
好
,假意也罢,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那就是不能把蜀给魏、吴,哪
怕今后天下不姓刘!因夷陵战败,蜀国
危如鹅卵,再经不起任何的损
失。避免内耗,团结一致更显得重要了,刘备深知这点。此时的诸葛
亮是丞相,已有相当的资历和威信了,足以服众。但刘备还是不放心,
当众吩咐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
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并写诏书
告其子: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坦诚,使蜀
汉的群臣百姓上下一心。让诸葛亮全力对外,无后顾之忧
诸葛亮再怎么也学会了吧。
把大权交给何人,诸葛亮心中已
有人选。蒋琬是其遗命中指定的治国继承人,但诸葛亮也清楚蒋琬是萧何式的人物。而统军打仗需要的是韩信。杨仪、魏延自身的不足,
担当不了这个大任。诸葛亮临死
让杨仪指挥全军撤退只是个权宜之
计。姜维才是其所选,故诸葛亮以其才学,倾囊相教。姜维此时身为<
br>护军,有一定的资本、声威,就看诸葛亮用什么方式提拔了。若象高
祖、先帝一样扶其上马,并送
上一程的话,魏延纵使不服气的话,那
种内耗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要小的多。等到姜维北伐中原的时
候,
若有魏延等辅佐的话,就不会孤掌难鸣了。而诸葛亮明知却不为,到
底是因为什么?来不及
了?怕不是这么回事吧。连司马懿与蜀使谈天
仅凭食少事烦一句话都猜出诸葛亮活不长,孔明岂能想不到
。
是因诸葛亮的地位所决定的。皇帝是后主刘禅,天下不是诸
葛家的
!诸葛亮深知军权的重要性,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诸葛亮摄一
国之政,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
民尽其力而下不怨。武候以坦荡胸怀,立了一代君臣师表。但不能保
证
别人也如此。姜维后来也做的不差,足见诸葛亮有相当的眼力。但
诸葛亮不能代行君事,登台拜帅,把一
国之事托与他人。这是蜀国之
主刘禅应该做的事情,但刘禅没做!刘禅是一个宽厚之主,却不是个
明君。祖上做的、父亲教的,是一样没学会。今天我们只看见了手摇
羽扇神采飞扬的诸葛亮,而那时的
孔明得处处谨慎,日日思虑。诸葛
亮不是完人,更不是神。周公式的流言可以让其粉身碎骨!诸葛亮以<
br>其诚、公,对得起刘备,对得起老百姓,对得起他的家人与朋友僚属,
也对得起他自己,无愧于生
平的抱负。当一回事后专家,在所有情况
都已知下,叩心自问,你能比诸葛亮做的更好,把蜀军平安送回
家?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诸葛亮可以不是军事家、不是政治家。
但就凭其鞠其躬,
尽其瘁,出师未捷而身先死,就可名垂华夏。风雨
沧桑洗历史,诸葛武候做个正直、智慧、善良的人,终
有后人来凭吊。
第六篇:
诸葛亮为何六出岐山
作者:张智杰
诸葛亮骚扰敌人以消耗敌人的战略思想——诸葛亮为何六
出岐山
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是由弱者主动向强者发动的一场战
争。这是一场有争议的战争,对于这场战争,有
人认为是妄动干戈;
有人觉得是“穷兵黩武”,还有人觉得是自取灭亡。我觉得这些观点
都是值
得商榷的。
首先,诸葛亮北伐并非是妄动干戈,而是待机北伐。如第一
次北伐(公元
228年春)之机是: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继位后大兴
宫殿,百姓有怨言,且司马懿被贬家中;226
年8月吴国攻打江夏,
后又攻打襄阳;孟达暗中欲起兵投靠蜀国。第二次(公元228年冬)
北
伐的背景是魏中诈降计,曹休出兵伐吴大败,曹魏大军南下,后防
空虚。第三次北伐之机(公元229年
春)是:二次北伐刚结束又立刻
发动攻击,可收奇袭之效。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第四次北伐(公元231年)的背景是:230年曹真大军伐蜀,因大雨等因素折回;
同年孙权派兵攻打合肥。
第五次北伐(公元234年)之机是233年吴
国攻打合肥新城,234年5月孙权应蜀国之约,发兵分
三路攻魏。可
见,诸葛亮北伐不是乘敌内患(如第一次北伐),就是乘敌无备(如
第三次北伐)
;不是乘敌兵力东下,关中空虚之机(如第二、第四次
北伐),就是因与吴国联合出兵、互为犄角之时(
如第五次北伐)。
更何况,在诸葛亮的指挥下,蜀军山战能力胜过魏军,在山区正面对
决胜算非
常大(这就是为什么司马懿一直躲在城塞里不肯出战的原因
之一)。因此,妄动干戈纯属无稽之谈。
其次,诸葛亮北伐并非是“穷兵黩武”,而是得到群众的拥
护。诸葛亮为谋求统一而进
行北伐,符合当时群众的愿望,因此即使
连年用兵,北伐没有成功,但百姓仍然信任他、
支持他,并没有要他
下台。更难能可贵的是,诸葛亮在北伐的同时,善于治国,能够“抚
百姓、
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使得蜀国国内井然,出
现了“田畴僻,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的局面,蜀国人口也从章
武元年90万人增加到蜀国灭亡时的94万人(要不是姜维九进中原损
失太大,可能会超过百万)。可见,诸葛亮五次北伐、六出岐山是“穷
兵黩武”的说法也是靠不住的。
第三、诸葛亮北伐并非是自取灭亡之道,而是一种扰敌之术,
体现了诸葛亮骚扰敌人以
消耗敌人的战略思想。
当时三国之中,蜀国最弱,魏国最强。以弱抗强,失败是正
常
的,灭亡也是符合常理的。然而,必然之中蕴含着偶然,历史上以
弱胜强的例子比比皆是,它们的基本战
略大多是先慢慢消耗敌人的实
力,等到对方疲惫,露出致命破绽,再一举消灭对方,近如曹操在官
渡之战、陆逊在夷陵之役,远似春秋时代吴国孙武伐楚之举。当时,
吴国虽然小于楚国,但孙武采取敌
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扰敌战术不时
侵扰楚国边境,使楚国军队疲于奔命,边疆骚动不安;军力、国力损<
br>耗严重,最后顺利攻入国都,要不是秦国出兵解救,早就灭亡了。孙
吴能够伐楚,诸葛亮为何不能
北伐呢?
所以,诸葛亮北伐骚扰魏国以消耗其军力、国力是完全符合
弱国战胜强国的
规律,是一种积极的措施。当然,蜀国当时的总兵力
只有30万,而魏兵边疆的驻守部队就达20多万,
显然派少数兵力进
行骚扰是无法震动魏都洛阳的。所以,诸葛亮必须虚张声势,派大军
<
br>正面出击。蜀国出动大军北伐虽然也会消耗不少物资,但相对来讲,
魏国的损失更大。因为诸葛亮
有主动优势,准备也比较充分;而曹魏
匆忙应战,军资后勤难以妥善,必定会形成浪费;而且诸葛亮善于
把
战场搬到魏国的领土上,常用魏国的物资、人员去打击魏国。诸葛亮
每次北伐大多相隔不久,
蜀汉经过一段时间建设准备,尚足以承受;
而魏国烦不胜扰、疲于奔命;甚至因不堪其扰,在公元230
年主动伐
蜀﹝但因大雨等因素无功而返)。可见诸葛亮扰敌战术是具有积极意
义的。
诸葛亮北伐不仅是积极的,而且还比较成功:一是通过北伐,
表明了汉室正统继承者的立场,既振作了民
心士气,又巩固了吴蜀联
盟,共同骚扰魏国;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维持三国分立,延缓蜀汉
灭
亡的目的。二是渐渐蚕食对方,创造了有利局势。诸葛亮五次北伐,
以蚕食的方法与魏国争夺凉州,不但
夺取了土地和资源,更重要得是
在当地建立了蜀汉军队的威望,获取了当地人民的心,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当地至今流传着“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的说法。三是诸葛亮
北伐失利往往只是粮草不继所致
,不仅不能算败,还取得局部胜利:
一出岐山期间,赵子龙力斩西凉勇将韩德父子五人,智取安定、天水
和南安三郡,远近州郡望风而降;还大败曹真与郭淮(魏兵败走十余
里,魏将死者极多),大破
西羌兵,威震曹魏。后因错用马谡,街亭
失守,粮草难继而退;退敌之计竟然是“空城计”,全军而退。
二出
岐山虽然受阻于郝昭的陈仓,却大败曹真;退兵之时,计斩王双。三
出岐山期间,袭取陈仓
,破张合,夺散关,取阴平、武都,大败司马
懿,“所得器械、马匹,不计其数”。(后
因张苞病死,诸葛亮生病
而主动退兵);四出岐山期间,劫寨破曹真,斗阵败仲达,“魏兵十
伤
六七”。后因司马懿的离间之计被迫撤退,但是退兵增灶,退得神
不知鬼不觉,让司马懿也找不到机会。
五出岐山期间,大败孙礼,杀
得雍、凉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大胜之际,李严谎报军情,诸葛亮
率师回朝;退兵的时候仍然轻松了结了张合。六出岐山后,差点就成
功了,当时火烧上方谷,要不是老
天下雨,诸葛亮劲敌司马懿父子早
就化为灰烬(因诸葛亮病卒而班师);后来诸葛亮人都已经死了,还<
br>骇退了司马懿,顺便算计了谋反的魏延。可见,诸葛亮六出岐山,除
第一、二次因败而退外(前者
街亭失守,后者陈仓未得),其余四次
均在大获全胜后全军而退。四是诸葛亮在北伐期间还为战胜曹魏创
造
了基本条件:他通过武器装备的技术革新,部分弥补了兵力不足这个
劣势。如制作了一弩十发
的连弩,使其成为极具威力的远射武器,积
极运用火炮,发挥火炮的威力(平南中之乱、火烧上方谷)。
他还认
真研究后勤保障,部分弥补了粮草不继之虑,如不仅通过收割魏境麦
田等措施,就地筹粮
,以缩短运输线,保证供给;还发明木牛流马,
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军粮保证率;并在汉中黄沙和前
线敌境屯田,
建立粮仓,以利长久之战。若非诸葛亮病死,此法之效恐怕不可估量。
第四、诸葛亮北伐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是因为他感激放
备三顾之恩和白帝托孤之情,又深怀“汉贼不
两立,王业不偏安”和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前出师表》)之使命。二是因为当时“天
下
三分,魏国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而已”(《三国志·刘晔传》裴
注引《傅子》),当时
,魏国的土地四倍于蜀,人口五倍于蜀;蜀汉
只据有益州一隅,人口不到百万,而且“益州疲敝”,“此
诚危急存
亡之秋也”,和平竞争只能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以攻为守
(“然不伐贼,王
业亦亡,惟坐待亡,不如伐之?”《后出师表》)。
三是夷陵战后不久,蜀国人才凋零,后继乏人,出现
了“蜀中无大将,
廖化当先锋”的危险局面。诸葛亮看到了这个潜在的危险性,故他在
《后出师
表》中说:“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
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兰、邓铜等及曲
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
无前。”又说:“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时之所有,
若
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矣”;而曹魏地处中原,人才层出不穷,前
赴后继,无断层之忧,如司马懿机权干
略,不在诸葛亮之下;郭淮、
司马司、司马昭、钟会、邓艾等,其才略均不亚于蜀汉末期蜀汉的灵
魂姜维(这也许就是诸葛亮“六出岐山”的最大苦衷吧)。四是因为
要树立威望,凝聚蜀汉人心。若不
北伐,人们的正统思想将逐渐淡化
为零,凝聚力、向心力也将变得更弱。
第五、诸葛
亮北伐并非没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中国古代战争
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战略格局的改变往往在于某个重要战
役的胜败,
如前秦与东晋淝水之战。当时秦王符坚先后灭掉前燕、代、前梁等割
据国,统一了黄
河流域;又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
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
和汉水上游,大有
一统天下之势。公元383年8月,符坚亲率大军90万南下灭晋,结
果大败
而归;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袁曹官度之战也是如
此,当时,袁绍拥兵数十万
,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幽、冀、青、并等州
郡,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曹操虽然占领了黄河以南
的衮、
豫、徐等州郡,并把汉献帝接到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但曹操只
有数万兵马,所处的
地理位置又易攻难守,且后方很不巩固,荆州的
刘表、江东的孙策、南阳的张绣仍与曹操为敌。总体作战
形势利袁而
不利曹。然而,官渡一战,袁军大败,袁、曹共同割据北方的局面彻
底改变,曹操因
而迅速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更不用说了,战前,曹
操统一天下似乎成为定势;战后,三国分立了几十年
。可见,胜败乃
兵家常事,而战略格局的改变往往就决定于某些“常事”之中。因此,
灭魏虽然
困难重重,但以诸葛亮之足智多谋,灭魏也并非不可能。
总之,诸葛亮“六出岐山,北伐中原
”不是所谓的妄动干戈,
也不是“穷兵黩武”,更不是自取灭亡,而是他隆中对战略思想遭到
致
命性打击后的一种无奈而正确的选择,符合弱国战胜强国的规律。
这种骚扰敌人以消耗敌人的战略思想不
仅是积极的,还是一种很有
效、较成功的战略。当然,他的这种战略思想并非是任何人在任何时
候都能成功的,如姜维九进中原就无法胜利。原因有四,一是姜维原
是魏国人,在蜀国没有绝对的权威,
败则大家攻击,胜则遭到怀疑;
二是姜维没有诸葛亮足智多谋,诸葛亮是把战场移到对方领土上打,而且大多是取得局部胜利而归;三是姜维所遇到的对手非常强。首先
是司马昭兄弟;接着便是邓艾和
钟会。因此,北伐以扰敌的战略思想
由诸葛亮来实施是成功的,而由姜维来实施则无法达到目的。
第七篇:
诸葛亮的用人
作者:真·服部半藏
我个人认为诸葛亮在看才方面,择才方面,用才方面比刘备
差的很远,他观人,用人之
术并不高明,从对马谡的任用(最有希望
的反攻)到对魏延和杨仪的搭配(牺牲了蜀汉的一员大将),姜
维的
选拔和任用(诸葛亮没有为他营造一个好的政治环境)等都可以看出。
几次决定蜀汉命运大
问题上的用人,调配上都有明显的失误。
但是我认为诸葛亮在人才这个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他
细心
培养人才,他在养才方面确实有超人的一面,可是为什么在刘备时期
费,蒋,董并不突出,
我认为是当时蜀汉正是人才济济的时候,文有
法正,诸葛亮,武有关,张,魏延。所以没有特别让他们突
现,而在
法正的早死,和彝陵战后,蜀汉的精锐损失很大后。这个局势出现,
诸葛亮就从刘备遗
留的人才中选拔他认为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所以
诸葛亮刻意培养费,蒋,董他们。我仔细看诸葛兄的文
章,在这个阶
段,诸葛亮并没有发现新的可以重用的人才。为什么哪?我认为原因
可能有两点,
一是:诸葛亮为了政治的需要,对蜀中人才的选拔上有
意控制,压抑蜀中的势力。对荆州人才要刻意培养
。以平衡和抵消彝
陵战后,在政权上的不平衡的力量。这个我在诸葛亮择人之难中写明
了。二是
,诸葛亮在择才上面,面临的压力很大,他的责任太重(刘
备的托孤,蜀汉的兴亡,汉室的中兴),所以
总希望把所有问题往自
己的身上揽,所以在择人方面慎之又慎,生怕最出差错,导致危险的
局面。不过当时的蜀汉的确处于风雨摇动的时期,一个不慎就有可能
造成内乱。这样的态度也
可以理解。
呵呵,总之诸葛亮的看人,择人,用人的方法,我上面说了,
由于大环境
,就是彝陵战后,蜀汉动荡的时期,内忧外患,他用老人,
培养人才,谨慎选才,并无过错。但是当蜀汉
安定后,诸葛亮依然这
样选人才,这就是他的失误。(虽然诸葛亮弥补的很快,马上就选了
一个
姜维,可惜太少了)我认为用人要根据当时的形,势,情来用,
刘备和曹操在乱世的情况下看人,择人,
用人都超越了汉的用人之法,
所以可以成功。而诸葛亮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权衡用人也是对的。但形
势不同,而不同就要更改用人之法。一味的因循守旧,就会导致国家
的衰落。
第八篇:
评价诸葛亮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作者:赵顺平[选摘]
诸葛亮
是我国两千年封建史中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这个观
点到现在仍然没有改变。首先,我想谈谈自己对诸葛
亮的政治主张的
看法。这方面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外法内儒”,因为他是在“用法的
目的实现儒
”;好象马乡兄认为诸葛亮是“外法内儒”,或者说是“法
儒结合”。我个人是同意马乡兄的看法的,不
过还想补充一点,我们
看诸葛亮的政治主张的时候,应该明白封建社会中士人的思想,常常
会因
为所要处理的问题不同而发生变化。诸葛亮认为“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体现了他在自身
修养上所持的道家思想,这
一点对于蜀国其他官员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忠于汉室,要求统
一,这
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这是和道家完全不同的;他教后主“申、韩、
管子”,自己又以
法制国,显然在这方面信奉的是法家思想。可以说,
诸葛亮将几种思想很好地结合起来,尽自己最大的努
力对蜀国进行了
治理,也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为诸葛亮政治上一大亮点的平
南及其后制定的南中政策。
基本上来说,后人都是表示钦佩与赞赏的,这些看法主要来源于三句
话。一、诸葛亮平南采用的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
战为下”①的方法;二、诸葛亮平南
之后采取的管理方法是“不留兵,
不运粮”;三、南中人民感服蜀汉政权的恩威,“终亮之世,南方不<
br>敢复反。”。
南中人民是否真的“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呢?平南
之后
,南中人民的反抗有记载很多,规模最大的就是建兴十一年,耆
率刘胄的反抗了。都是在平南之后,诸葛
亮卒之前发生的南中之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平南之后,南中人民的反抗是接二连
三的,而且蜀汉政府对于这种反抗的方法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武力镇
压。而“马忠因其成基以破殄胄,
丞相亮闻而善之。”表明,诸葛亮
是支持此一方式的,考虑到其在蜀汉的领导地位,应该说此一方式的<
br>制定者就是诸葛亮本人。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平南之后发生反
乱的参与者,全部都是少数民
族。可以了解的是,诸葛亮对南中汉人
大姓采取的是扶持政策,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则采取愚弄、剥削
和
武力镇压的方法。
须知南中少数民族的人民,在诸葛亮南征以前是
没有税赋负
担的。谯周言道“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
亮南征,兵势偪
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
此患国之人也。”。其中的“兵势偪之”、“供出
官赋”、“取以给
兵”已经把蜀汉的南中政策讲的非常清楚了。而这种政策带来的后果
就是南中
人民“以为愁怨”,已经是“患国之人”了。
我们看蜀汉之南中政策的时候,要知道的是无论
诸葛亮个人
如何英明睿智,他都不可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阶级所加诸于自身
的局限性。一个
人物的历史形象和文化形象两者可以并存,而且都是
我们民族文化的遗产,但是千万不能将这二者混为一
谈。
第九篇:
正确评价诸葛亮
作者:桂江一中206班陈婕君
诸葛亮被《三国演义》大为美化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智的
化身。但最近,批评诸葛亮
的人越来越多,说他“不足以言智”。对
词,我觉得应该对诸葛亮作出正确的评价。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
,但
他毕竟不是神,因此他当然有缺点,而最主要的缺点是出在人事问题
上。尤其是他对魏延的
看法。魏延向刘备投降,诸葛亮居然根据骨相
说他久后必反,这多么荒唐。虽然孔明未能杀死魏延,却对
魏延抱有
成见,认为他不忠不义。然而魏延是否如此呢?其实不然。虽然魏延
不断被孔明排斥,
却仍中心地效劳与蜀国,屡建奇功:斩王双,战张
颌等都足以证明魏延是个不可忽视的人才。孔明最错的
是在毫无根据
之下,留下锦囊杀死了魏延。诸葛亮在人事上的失误还有让马谡守街
亭,导致第一次北伐中原失败、关羽守荆州的失误,从某种意义上是
诸葛亮一手造成的。在识人方面,
刘备明显比孔明胜一筹.
当然,诸葛亮也是有许多优点的。刘备三顾茅庐后,说“如
鱼得水”。这说明诸葛亮的确是个奇才。诸葛亮能严守军事机密,攻
其不备。而且他办事很具有深谋远虑
。诸葛亮让刘琦守江夏,其实是
为了实施自己的战略思想。因为诸葛亮知道,新野小城,终不能长驻。<
br>他让刘琦守江夏,其目的不但要救刘琦,而且为后来躲避曹军奠定了
退守的路。还有在安排刘备去
东吴招亲时,孔明留下的三个锦囊,使
刘备平安回到了荆州。还有一点,也是诸葛亮最妙的战斗策略:让
关
羽于华容道放走曹操。为什么说他妙呢?杀掉曹操不是很好吗?其实
不然。假如在华容道上杀
了曹操,孙权就回趁机占领北方,孙权势力
大了,刘备就没有了安身之地,更别谈什么三国鼎立,复兴汉
室了。
因此孔明一方面让关羽放走曹操,落个人情,另一个方面就是让曹操
抑制孙权,这说明孔
明真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再者,诸葛亮不
打无准备之战,他知己知彼,能巧妙对对方心理及天气季
节的情况作
出不同的计策,如“骂死王司徒”、“破西羌兵”、“巧借东风”等。
有
些人言孔明不具有将略之才,那么试问一下,孔明没有军
事才能,如果助刘备入川,如何北伐中原?还有
甚者居然批评《出师
表》是垃圾。首先《出师表》中文字慷慨激昂,激励后辈子孙,其次
它反映
了当时蜀中人们的思想,假如说它是封建时期的垃圾,这只能
说现在与当时时代不同,人们的思想也不同
,因此我们要评价事物时,
主要考虑的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期望。诸葛亮当时提出北伐中原
,与人
们统一中国的思想相符合,因此孔明的行动深受人们表扬。因此,我
们评价历史人物时要
从不同角度正确分析,不能就一些错误而全面否
决他在当时的领导才能。曹操不是曾经大败于赤壁,大败
于汉中吗?
但人们还是认为他是乱世之英杰。那人们也不能为孔明的一点错误而
说他不足以言智
。
总其上述,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无以伦比,军事才能也有很高
造诣,不过还是比其政
治才能略逊一筹。因此陈寿评价诸葛亮“治戎
为长,将略为短”是即正确又谨慎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