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时空结构

绝世美人儿
795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0: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颜开-原创故事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靳自重)
古诗的时空结构






古诗的时空结构






古诗,无论 是古体还是近体,在词句上都有一种强烈区
别于现代诗歌的格式和风格。在用词上,古诗(尤其是文人< br>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典。古诗的用典,就现在来分析,其
意义不仅在于用了一些典故,还在于文 人用典使古诗逐渐形
成了其特有的词域。那么,什么是词域呢?简单说,就是诗
歌用词的范围。



在描写月亮时,从不用月亮这个词,而是用诸如:白玉
盘,玉 兔,蟾宫,婵娟这些词汇。因此,可以列一个关于月
亮的词语表,而后再深入分析。






用语范围

词语

古诗用否

现代诗用否

由来与典故




口语

月亮








科学用语

月球







含典用语

玉盘





李白诗:“少小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玉兔





传说其上有兔,卧于桂树下




蟾宫





传说其上有蟾蜍



婵娟





嫦娥的别名



月宫





嫦娥的宫殿




月桂





传说其上有桂树






可见,古诗 比现代诗在月亮这一事物上的用语更为丰富。
再看看古诗中描写月亮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
-
李白《夜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
-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
时有》




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
(唐
-
王维《鸟鸣涧》




少小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唐
-< br>李白《古郎月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
(唐
-
张继《枫桥夜泊》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
-
李白《月下独酌》







古诗有多少关于月亮的意象描写,而现代诗歌当 中则很
少有典型描写能够与之媲美。这些古诗名句当中,不拘合律
与否,
都在词域之中 。
那么,
古诗的词域是否就如一个词典,
多为书面用语,供人作诗时摘来捏去,堆砌辞 藻。现代人作
古诗,倒是常常犯忌,或用典过涩,或读来不畅。但以上所
举诗句,艰涩、堆砌的 毛病都没有,堪称千古绝唱。不由我
不深思,古人在古代,用古文,何以能写出如此美妙、意境
高远、今古共赏、雅俗同乐的句子呢?是美月照染了美文吗?
在短暂的现代诗歌发展史中,优秀之作凤毛 麟角。现代诗人
们还没有充分的时空来超越和创造,还来不及构建现代诗的
世界。似乎现代诗的 词域与汉语词典是全等的。这使得现代
诗在全面的开放中失去了独特性。现在诗不讲究词域与用典,本以为可以不拘一格,更为浅显。然而,丰富的诗外联想却
消失了,就因为中国的现代诗歌没有自己 的词域。



那么,词域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它是如何诱发了丰富的
联想呢?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古诗的词域吧。



诗歌(古诗)发源自民 歌。而民歌的词域是口语化的。
后来,文人和官府搜集整理民歌,便出现了乐府。此后,对
乐府 加以模仿及超越,使得文人诗成为诗歌的主流。历朝历
代文人诗分合沉积,
逐渐形成了古诗的风 骨体系。
一般来说,
文人都是先读诗学诗,而后才作诗的。在作诗的过程中,文
人用词 必经过不断仔细筛选与推敲。他还要联系自己的诗学
记忆,这就包括了其他诗人及其作品。历朝历代的诗 歌创作
与演化,就是一部诗歌的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的进化史。于
是,古诗的词域就形成了。像 现在出版的《古诗鉴赏词典》
就有些接近于词域词典,但区别是,前者是以诗句而非词语
为基本 论述单元的。我以为,关于词域的词典是没有存在意
义的,即使存在也对诗歌艺术无益。其实,这种词典 早就以
无形散落在几千年的中国诗歌文化当中了。


我这里研究的是古诗当 中词域的概念。由于古诗是以句子为
基本单位的,
单纯的词域是非实在的。
只有寄寓在 诗句当中,
词域才有功用。那么,词域的功用(包含其中的词的功用)
是什么呢?来分析一下“ 柳”这个词吧。



古诗中有关“柳”的诗句如: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 唐
-
韦庄《金陵图》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
王之涣《出塞》< br>)



五月天下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唐
-
李白《塞下曲》




春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
恨无消息到今朝。
(唐
-
刘禹锡《杨柳 枝》




台城柳表现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 历
史无常与有常。柳依旧如烟地笼着十里长堤,而六朝已废。
《出塞》和《塞下曲》中的“杨柳 ”和“折柳”皆来自古曲《折杨
柳》
。同时,柳又含有“春色”之意,正与塞外之寒对照。刘禹
锡《杨柳枝》中的柳是赠别之柳,因而柳有“离别”的意思。
故对“柳”可作如下分析:





————
>
生命

————
>
常在

————
>
人生与历史
的沧桑



| | |


| | |


|


————
>


————
>
孤独、失落



| |


| |


折柳

————
>
离别

————————————
>
异地、他乡(塞外)之苦



诗中写柳,意在寄托情怀。若是现代 诗歌中的“柳”,其
内涵仅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而古诗当中的“柳”,则于本诗
之外更有诗意 。
因为古诗中的“柳”已是词域中的“柳”。
由此及
彼,由内及外,会深发出许多种含 义来。这样,“柳”的诗象
(与自然的物象相对而言)就丰富了。它既是春之柳,又是
常在之柳 ;
既有离别折柳,
又有家乡翠柳;
既含
《阳关三叠》
之叹,又集《折 杨柳》之怨。这比现代诗歌中的“柳”,不知
丰满茂盛几何了。



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就是因为古诗有自己的词域,
而现代诗歌没有自己的词域(有时会向古诗借用 )
。这样一
来,古诗词域中的“柳”就不是自然之柳了,而成了给予读者
进入联想时空 的契点。也只有主动地联想,才会深化对诗意
的理解。



“柳” 是古诗词域的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轻易地列出一个
古诗词域的小清单来,但这也只是弥散于古诗当中的大 词域
的一个尘埃小集:






1






日: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六龙回日、夕阳落日



月:玉兔、吴刚、婵娟、嫦娥、月宫



星:参商之动、牛郎织女、北斗、银河



天:阊阖、碧落、瑶台






2






城关:阳关、玉门、姑苏、阊门、楼兰、长安、金陵、
灞陵、扬州



山岳:胥山、岱岳、蓝田、赤壁、巴山、巫山、阴山、
天山、首阳山



河域:秦淮、黄河、长江



宫殿:吴宫、长生殿、昭阳殿



仙境:蓬莱、桃花源



泛名:
二十四桥、
四百八十寺、
十里堤、
扬州 路、
蜀道、
荒城、青楼、章台、蓬门、金屋、塞上、古渡、桑田、天涯






3






古人:五柳先生(陶渊明)
、刘郎(汉武帝刘彻)
、烂柯
人(晋人 王质)
、西施、贾生(贾谊)
、二乔(大乔与二乔)

庄周、孔丘、单于、楚 狂人(接舆)
、江郎(江淹)



神人:麻姑、王母、舜妃、神女、河伯



泛名:渔樵、野老、儒 生、白首、红颜、闺妇、征人、
良人、持杆叟、蓑笠翁、吴姬、布衣






4






木:梧桐、扶桑、月桂、灞柳、青枫、斑竹



草:幽草、离离草、芳草、菰米、女萝、浮萍、转蓬、
芭蕉、芦荻、兰叶



花:梅、杨花、黄金甲(菊花)
、梨花、芙蓉、菡萏(荷
花)



鸟:暮鸦、晨鸡、望帝(杜鹃)
、青鸟、上蔡苍鹰、鸿
雁、黄鹤、鸾凤



虫:梦蝶、春蚕、暮蝉、蝼蚁



兽:灵犀、夜猿、良马、五花马、斑骓、骅骝、青龙、
白鹿、玄武



器:五花笔、白团扇、千金裘、菱花镜、花钿、锦衾



风:秋风、春风、东风、清风



水:沧海、沧浪、秋水、白雪



光:落晖、春光、日暮、烛光、春晖、月影






5






楚腰、玄鬓、青丝、金莲、眉山、冰肌、玉肤、仙足、
云鬓






6


时间



逝川、穿梭、荏苒、光阴、春霄、春花秋实






7


时节



清明、重阳、佳节






8


曲乐



曲子:霓裳羽衣曲、塞上曲、杨柳枝、阳关三叠、后庭

颜开-原创故事


颜开-原创故事


颜开-原创故事


颜开-原创故事


颜开-原创故事


颜开-原创故事


颜开-原创故事


颜开-原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