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教学设计

巡山小妖精
884次浏览
2021年01月19日 01: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月儿-心情歌词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瞿道文)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概况,培养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
教学重点:

以时间为纲,理清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线索脉络。


.
教学设计:

一、导入:

钱钟书曾说中国诗是早熟的,是“一蹴而 至崇高的境界”
,虽然在他的笔下,这种发展好比
达摩克利斯之剑,有利有弊,但谁也无法否认 中国古代诗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今天,我们就沿
着时间的足迹,去回顾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

教法:学生速读一个章节,教师归纳并举重要诗歌为例让学生感悟。

二、自我阅读第一章节:

教师归纳:

先秦时期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诗歌
的源头是歌 谣,上古时代只在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

原始的诗歌基本上没有被记录下来。
《 吴越春秋》中《勾践阴谋外传》所载的《弹歌》

“断
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 ‘肉’字,指鸟兽之类猎物)
”被认为是比较原始的猎歌,但这
也仅仅是猜测。







先秦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 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诗人创作的漫长过
程。

1

《诗经》

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
设有专门的采诗官,
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
贵族为了祭祖、
宴客、
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做 诗、献诗,在公元前
6
世纪左右编成《诗》

《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
总集,共有诗歌
305
首(另外还有
6
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 笙诗)
,因此又称“诗
三百”
,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

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 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
世纪)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
6

纪)
500
多年 的社会生活,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
韩三家诗,立于学官, 后有《毛诗》

《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历代解《诗
经》者颇多 ,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
、清王夫之《诗经俾疏》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王
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

《诗经》分《风》

《雅》

《颂》三部分。
《风》又称《国风》
,一共有
15
组,称为十五国风 ,
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
组国风并不是
1 5
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
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 、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

160
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 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
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 ,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
也有怀故土、
思征人及反压迫、
反欺凌的怨叹与 愤怒。
《雅》

105
篇,
分为
《大雅》

31
篇和
《小
雅》
74
篇,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
“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
声”
,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 。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
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
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又分为
《周颂》
《鲁颂》
和《商颂》
,共
40
篇。其中《周颂》
31
篇 ,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

1

前;
《鲁颂》
4
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
《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雅》

《颂》中的诗歌,对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
“四始”指《风》

《大雅 》

《小雅》

《颂》
的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则指“ 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
现手法。
“赋”
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思无邪”
, 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
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 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
证时,
多引述
《诗经》
中的句子以增强 说服力。
后来,
《诗经》
被儒家奉为经典,
成为
《六经》
( 包
括《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及《五经》
(无《乐》
)之一。

2

《楚辞》

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 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
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 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 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楚辞》中收集的先秦作品出自屈原和宋玉两位诗 人。诗人之作,由于其个人的天赋才能、
高度的文化素养以及对艺术遗产的继承,一般说来比起民间朴素 的歌唱,在思想上更为丰富,在
情感上更为细腻,在艺术上更为精致。屈原、宋玉的作品,
“叙 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
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刘勰《文心雕龙
|
辨骚》

。特
别是屈原,
取熔经意,
自铸伟词,
其作品规模宏大、
风格瑰奇,
是融合南北文化积极成果的产物。< br>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诗人大胆地驰骋想
象, 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
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
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
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br>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
。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 br>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例如《九歌》
,其前身就是沅湘一带民间的祭神歌曲。从< br>《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
兴 ,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
《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
具 有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
《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楚地本是泽
乡 山国,
其间颇有叠波旷宇、
崇山秀岭,
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摇荡心灵、
催 发丽辞伟句。


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 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
《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先秦时代,
《 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
立的坐标。但骚体诗已冲破 《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诗
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 次诗体大解放。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
,足
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二)两汉时期


汉代诗歌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1.
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 间歌辞予以配
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
“汉乐府”即 是汉代的乐府
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 乐府大抵保存
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计有百余篇。这些为数不多的篇章却代表了汉代诗 歌的
最高成就。

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了《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

2

月儿-心情歌词


月儿-心情歌词


月儿-心情歌词


月儿-心情歌词


月儿-心情歌词


月儿-心情歌词


月儿-心情歌词


月儿-心情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