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745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05: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情侣头像两张一对-情人节贺卡怎么写
教学设计
基
本信息
名称
执教者
所属教材目录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苏玉斌
课时
1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17-1 8
页加法运算律第一课
时,是一节新授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 br>教
础上的进一步研究,教学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加法的交换律,另一个是
加法的结合律。 运算律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一种规律性知识,也是学生
材分析
具备的一种计算能力 ,学习加法的运算律,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加法计算
方法的理解,
还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经常用到。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感 性到理性的
学
过渡阶段,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出新课,有意识的让学生运用
已 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
情分析
上升到理性。
结合具体情境,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
律和结合 律的过程,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
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价
值。
教
经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逐步符号化、
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式化的过程,
使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运算
学目标
定律的优越性。
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形成猜想、举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目
验证”的完整、真实的过程,感悟数学研究的
标
一般方法,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
学重难
点
难点
会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
律和结合律。
< br>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以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主要采用创设情景、观察、比较、等方
学策略
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 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
结合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
与
设
计说明
教学过程
教
学环节
(注明
每个环
节预设
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生回答: 猴
师讲
“朝三暮四”
的故事,
子不聪明,反而
同时课件动画演示,让 学生边
有点傻。因为两
听故事边思考:你们觉得猴子
次
吃
到
的
都
一
聪明吗?
样,都是
7
颗。
一、
情
境
导
师根
据学生
回
答板 书
:
入
3+4=7,4+3=7
(
3
分钟)
师:其实老人就是用了数
学上的一个规律巧妙地解决了
他的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
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
、加法交换律
(
1
)出示主题图
1,
学生同桌交
流,向全班汇报
创设
“朝三暮四”
的
故事情景,
调 动学生的学
习热情,
通过这个情境让
学生们在笑猴子受骗的
同时也得到了一点 启示,
同时通过此例使得学生
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提
前感知了加法交换律。
生列式并口
二、
师:骑车是一项健康的运
算答案
探
究
新
动方式,
现在非常流行,
你看,
知
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
2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
8
分钟)
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师:
你能自
己
列式解
答
吗?
生回答:
相同点:运
算符号相同,加
数相同,结果相
(
2
)讲解例题,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
千米
56+40=96
千米引导学生观察结果得出:
40+56=56+40
,
进一步观察算式的左右两
边,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
3
)
你能照样子写几个例
子吗?
(4)
从这些例子中你能得出
什么规律吗?
师概括规律:两个数相加,
交
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
叫做加法交换律。
(5)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符号
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同
不同点:加
数位置不同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
较、
举例验证,
从而发现
规律,
让学生感悟数学学
习的方法
让学生用多种方式
表示规律 ,
学生的思维得
以发散,
也是对加法交换
律的概括与提升,
同时又< br>能发展符号感。
生举例验证
生用自己的
话尝试说规律。
(
6
)强调字母表达规律
:
生用图形,
文字,字母等多
种方式表示规律
a+b=b+a
2
、加法结合律
(
1
)出示主题图
2,
找出
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板书(
88+104
)
+96
88+
(
104+96
)
生:算法一
是先算前两天,
再加第三天的路
(
2
)
请学生说明不同算
程。算法二是先
生
交
流
之
后,自主列式解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