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II)卷

萌到你眼炸
634次浏览
2021年02月18日 19: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如果你还不明白)


呼和浩特市


2019-2020


年度八年级上学 期期末语文试题(


A




II


)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 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C

.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



D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2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p>





①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湧了出来。



②海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



③那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④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⑤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到清清楚楚了。



A


.①②④③⑤



C


.③⑤②④①



B


.①②⑤③④



D


.③①④②⑤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绿



刘心武



那绿令我震惊。



那是护城河边一株人 腿般粗的国槐,因为开往附近建筑工地的一辆吊车行驶不当,将其从分杈处撞断。我每天


散步总要经过它身边,它被撞是在冬末,我恰巧远远目睹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一天很冷,我走近时,看见从那





1






8




被撞 断处渗出的汁液,泪水一般,但没等往下流淌,便冻结在树皮上,令我心悸气闷。我想它一定活不成了。但绿


化队后来并没有挖走它的残株。


开春后,


周 围的树都再度先后放绿,


它仍默然枯立。


谁知暮春的一天,


我忽然发现,


它竟从那残株上,蹿出了几根绿枝,令人惊喜。过几天 再去看望,呀,它蹿出了更多的新枝,那些新枝和下面的株


桩在比例上很不协调,似乎等 不及慢慢舒展,所以奋力上扬,细细的,挺挺的,尖端恨不能穿云摩天,两边滋出柔


嫩的 羽状叶片……到初夏,它的顶枝所达到的高度,几乎与头年丰茂的树冠齐平,我围绕着它望来望去,只觉得心


灵在充电。



这当然并非多么稀罕的景象。 记得三十多年前,一场大雷雨过后,把什刹海畔的一株古柳劈掉了一半,但它那


残存的一 半,顽强地抖擞着绿枝,继续它的生命拼搏,曾给住在附近的苦闷中的我以极大的激励,成为支撑我度过


那些难以认知的荒谬岁月的精神滋养之一。后来我曾反复以水彩和油画形式来刻画那半株古柳的英 姿,可惜我画技


不佳,只能徒现其外表而难传达其神髓。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曾在大型的美术展览会上,看到过取材类似的绘画;再后来有机会到国 外的各种美术馆


参观,发现从古至今,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以各种风格,都曾创作过断株 重蹿新枝新芽的作品。这令我坚信,尽管


各民族、各宗教、各文化之间存在着若干难以共 约的观念,但整个人类,在某些最基本的情感、思考与诉求上,是


心心相通的。



最近常亲近丰子恺的漫画,其中有一幅他作于


1938


年的,题有四句诗的素墨画:“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

春来怒抽条,


气象何蓬勃。


”这画尺寸极小,


所用材料极简单,


构图更不复杂,


但却是我看过的那 么多同类题材中,


最有神韵、最令我浮想联翩的一幅。是啊,不管是狂风暴雨那样的天灾 ,还是吊车撞击那类的人祸,受到重创的残


株却“春来怒抽条”,再现蓬勃的气象,宣谕 超越邪恶灾难的善美生命那不可轻易战胜的内在力量;丰子恺那诗中


的“怒”字,以及他 那墨绘枝条中所体现出的“怒”感,都仿佛画龙点睛,使我原本已经相当丰厚的思绪,倏地提

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天散步时,再去瞻仰护城河边那 株奋力复苏的槐树,我的眼睛一亮,除了它原有的那些打动我的因素,我发


现它那些新枝 新叶的绿色,仿佛是些可以独立提炼出来的存在,那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绿,倘若非要对之命名,


只能称作怒绿!是的,怒绿!



那绿令我景仰。



(选自人教版八年级 (下)


《自主阅读》




3 .


本文在叙事顺序的安排上很有特点,请你指出这一特点 及其在行文中的作用。



4


.


本文充满美感和诗意,其中有国槐的生命之美、作者的人性之美和哲思之美。请结合具体语句 ,分别说说


你对这些“美”的理解。






2






8




5


.


有同学在研读本文第五段时,查阅到下面的资料后,认为丰 子恺漫画中“春来怒抽条”的“怒”比刘心武


“怒绿”的“怒”有更丰富的内涵。你同意 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资料一:



“怒”有以下几个意项和用法:①生气;气愤。②形容气势很盛,不可遏止。③表示声响 巨大,如“怒号”。


④奋起;奋发,如“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⑤谴责,如“怒言 ”。



资料二:


1938



3


月丰子恺带着家人到 达武汉,


在目睹家园故国种种磨难之后,


丰子恺在武汉到处奔走 ,


从事抗战宣传


工作,有一天他在武昌乡下发现一棵被人砍伐大 半截却仍枝繁叶茂的大树,随后他触景生情,联想到:这不正是中


华民族的象征吗!于是 ,他以这棵大树为题材画了一幅漫画,并题诗: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


象何蓬勃!



选自丰子恺《大树画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 /p>


(材料一)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


201 6


年我国就业形式发展良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


业人数再创新高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多年来最低。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农


村贫困人口减少


1240


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 /p>


240


万,棚户区住房改造


600


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


380


多万户,


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出境旅游人数超过


1


.< /p>


2


亿人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新的






(提高



增加)


。对于


我们这个


13


亿多人口的发展 中大国来说,政府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



(材料二)






3






8





(材料三)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







(数量



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 更高质量和


更充分就业。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 p>
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提 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 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


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


持按劳分配原 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


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 长、在劳动


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摘自《十九大报告》




6


.


从(材料一)和(材料三)横 线后括号内分别选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


_____


,②处应填


_______




7 .


利用(材料二)


,对(材料一)中的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8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九大报告》中均提到了这一问题。请简要概括(材料


一)和(材料 三)在就业问题上阐述的内容有何异同。






4






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