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中考题集锦及答案

余年寄山水
724次浏览
2021年02月18日 20: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天衣有风作品)


《愚公移山》中考题集锦



2004


年青海省西宁




阅读《愚公移山》


(节选)


,完成


9 ~ 13


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2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 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译文:





2


)子子 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




3


、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鲜明对 比;并主要运用


____________


的描写手法来表


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4


、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 不少于


2


个。




5



读完这 则故事后,


有人认为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


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


对此 ,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答:




2005


年江苏省扬州市


< p>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 p>
14


题。



12


分)



11


.解释下列 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4


分)



①惩



山北之塞(< /p>





②杂然相许







③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



)④河曲 智叟亡



以应(





12


.下 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p>







A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俯身倾耳以请(


《送东阳马生序》




C


、其妻献疑曰












既出,得其船……



D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




投诸渤海之尾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子。



4


分)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




②甚矣,汝之不惠。译文:




14


.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 唱道: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


人为你感叹。


”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2


分)



答:




2007


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 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理解(


45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


6



8


题。



10


分)



6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 br>3


分)



⑴惩山北之塞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







⑶河曲智叟亡以应







7


.用现 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


分)



⑴甚矣,汝之不惠!译文: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8


.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 到了哪些启示(


3


分)



答:
























200 7


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 br>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


,


按要求答题。


2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惩(



)山北之塞



⑵甚矣

< p>
,


汝之不惠(





25


.请 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



(


愚公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br>,


叩石垦壤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答:



26


.第二段可分为三层,请用文中语句写出二、三层大意。< /p>



第一层:面山而居




第二层:




第三层:





27


.本 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答:




2007


年甘肃省兰州市


< p>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2



15



.(12


< p>
)



12


.解释下列句中 加点的词(


2


分)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惧其不已也



已:





无陇断焉



断: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





甚矣,汝之不惠!译文:






何苦而不平



译文:




14


.从课文学习中知道,



“阴”


“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



“河阳”


“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 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2


分)






(


长江


)< /p>



_____________




⑵洛


(


洛河


)



_____________








衡(衡 山)阳


_____________




⑷华(华山)阴


_____________

< br>;



15


.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 ,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



无限,而


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


,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


二人的评价。

< p>
(4



)



答:



2008


年四川达州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三)阅读《愚公移山》


,完成


16



20


题。

< p>


14


分)






16< /p>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p>



A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



B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


苦于)



C


.冀之南、汉之阴(阴:


〈汉水的〉北岸)


D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17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 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




B


.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C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D


.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p>
《岳阳楼记》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p>



1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


分)



译文:





2


)以君 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


分)



译文:




19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


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


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 br>


B


.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 男“相助”


、山神“求告”


、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


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 展的观点出发,


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 /p>


D


.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 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 p>


2008


年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甲】


《愚公移山》


(节选)


《列子》



【乙】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 ,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



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 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


之以威;而不惧 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16.


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4


分)



< br>1


)惩山北之塞(






2


)固不可彻(






3


)甚矣,汝之不惠(





4


)虎亦寻卒去(





17.


翻 译下面文言语句(


4


分)


< p>


1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2


)虎熟 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18.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 括号内分别打“∨”或“Ⅹ”



2


分)



A


、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 话角度不同,但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B


、乙文 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 中生智,


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映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令人称赞。

< br>


C


、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



D


、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 “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19.

< br>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2


分)



答:




2008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


< p>
ll


题。



9.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p>



A.


惩山北之塞


B.


聚室而谋曰



惩前毖后



不谋而合



C.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亡羊补牢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


分)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 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3


分)



①愚公妻: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答:




2008


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



8


分 )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p>



3


分)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文:


______ _____________



10


. 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






,邻人



之遗男也“





;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





(用原文语句填空)



2


分)



11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


3


分)



答:




2009


年浙江省金华市



愚公移山



16


.请解释下面卡片中加点词的词义。



3

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序号例句词义



亡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p>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p>
2


分)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译文:




18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 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答:




2009


年四川省成都市


< p>
A


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4-6


题。


(



9



,

< br>每小题


3



)

< br>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