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文言文阅读

余年寄山水
642次浏览
2021年02月18日 22: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全日制)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背诵她,是一生的财富






接近她,是种享受



朗读她,是种滋养




1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序言


< /p>


1.


《合抱之木》……………………………………………………… …


5



2.


《 锲而不舍》…………………………………………………………


6



第一章



美丽的自然



3.

《芦花》………………………………………………………………


7

< br>


4.


《荷》………………………………………………… ………………


8



5.


《菊》…………………………………………………………………


9



6.


《雪》


……………… …………………………………………………


10



第二章



微言大义的寓言



7.


《叶公好龙》


…………………………………………………………


11



7.


《刻舟求剑》


…………………………………………………………


13



9.


《守株待兔》


……… …………………………………………………


14



10.


《拔苗助长》


…………………………………… …………………


15



11.


《买椟还珠》


………………………………………………………


16



12.


《掩耳 盗铃》


………………………………………………………


17



13.


《郑人买履》

< p>
………………………………………………………


18



14.


《盲人摸象》

< p>
………………………………………………………


20



15.


《画蛇添足》

< p>
………………………………………………………


21



16.


《狐假虎威》

< p>
………………………………………………………


22



17.


《执竿入城》

< p>
………………………………………………………


23



18.


《自相矛盾》

< p>
………………………………………………………


24




2


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 p>
19.


《东施效颦》………………………………………………………


25



20.


《南辕 北辙》………………………………………………………


26



第三章



遥远的神话



21.

< br>《夸父逐日》………………………………………………………


27



22.


《精卫填海》…………………………………… …………………


28



23.


《后羿射日》………………………………………………………


29



24.


《共工触山》………………………… ……………………………


30



25.


《刑天舞干戚》……………………………………………………


3 1



26.


《鲧禹治水》……………… ………………………………………


32



第四章



穿越千年的智慧



27


《一年之计》………………………………………………………


33



28


《莫如树人》…………………………………… …………………


33



29.


《曹冲称象》………………………………………………………


34



30.


《道边苦李》………………………… ……………………………


35



31.


《破瓮救友》………………………………………………………


3 6



32.


《孔融让梨》……………… ………………………………………


37



33.


《司马光好学》……………………………………………………

< br>38



34.


《凿壁偷光》…… …………………………………………………


39



35



《炳烛而学》…………………………………… …………………


40







3


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序言




本资 料所选之文大多短小精致,或朗朗上口,韵味悠长;或睿智


幽默,发人深省。我们可以徜 徉珠海拾贝,积累民族智慧,为自己的


精神世界渲染上底色。



如何学好文言文学文言文我们要从基础做起,


一步步踏踏实实地


积累,


要有恒心,


或许你现在不能完全 懂得其中的词义、


句读、


含义。


但我们 只要愿意走近她,亲近她,即使不求甚解,甚至囫囵吞枣,也


会受益良多。瑾将以下两文 送给小朋友,希望你从基础做起,读之,


悟之,爱之。
















4


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合抱之木



合抱



木,




毫末;


九层之台,




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注释:



1 .


选自


《老子》


《老子》


又名


《道德经》



战国时道家学派代表著作。



2.


之:的



3.


于:介词,从。此词常做介词,有“从”


“在”

< p>
“到”等解释



4.


毫末:细小的幼苗。



5.



九层:形容很高。文言文中“三”“九”很多时候是表示多



6.


累土:土堆。累,堆积



7.


足:脚




译文



合抱的大树,从细小的幼苗生长 起来;九层的高台,从每


一堆泥土筑起;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p>












5


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锲而不舍



不积跬步,


无以至


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


一跃,不能 十步;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



而舍



,朽木不


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





注释:



1.


跬:


半步


(古代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 “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称“跬”)



2.


无以:没有(办法)



3.


至:到



4.


骐骥:千里马的别称,也通指好马,骏马



5.


驽马:指劣马



6.


锲:雕刻



7.


而:表顺接,解释为并且。


“而”有三种用法,分别为顺 接(包


括并列关系和承接关系)


,转接(就是转折,但是)


,和表修饰



8.


舍:放弃



9.


镂:雕刻



译文:



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


,


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


细小 的流水


,


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


骏马一跨跃


,


也不足十步

< p>
远;劣马拉车走十天


,


(也能走得很远)


,


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如果)刻几下就 停下来了


,


(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


(如果)


不停地刻下去


,


(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


6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芦花




滨< /p>


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



雪。



注释:



1.


滨:


水边



2.


芦荻:


芦和


荻。


荻,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

< p>
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3.


如:像




读一读,诵一诵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



《春雪》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宋



苏轼



《少年游》











7


7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池中种荷,


夏日开花,




< br>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 泥中,





藕。藕有节,中有孔,断



有丝。




注释:



1 .


或:有的。此字一般解释成“有的(人)


”或“有时”




茎横泥中



2.


其:代词,它的



3.


曰:叫



4.


之:代词,代藕



5.


茎横泥中:应为“茎横(于)泥中”翻译成“茎(在)< /p>


泥中横卧着”




文言小常识:



文言文翻译时往往采用 直译法,


就是按原文词序,


逐字逐句地进


行翻译。如果遇到省略的地方,翻译时要作增补,增补部分需要加括


号。如“


茎横泥中”


这个句子,按现代汉语应该在“横”这个动词


和“泥”这个名词间有个介词,而原文中没有,这种现象就叫省略。


于是在翻译 成现代汉语时就要加个“在”


,并在它上面加括号。







8


8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菊花盛开,清香四



。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


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



降,百花零落,


菊独盛。




注释:



1.


溢:满,充满


< br>2.


赭:


红褐色



3.


严霜:寒冷的霜



4.


既:已经,……以后



5.


零落:凋零、凋谢



6.


惟:只,


只有



7.


独:单独,独自




译文:



菊 花盛开的时候,香气四处飘溢。它的花瓣像丝状或像瓜状。


它的颜色有的黄、有的白、有 的赭、有的红。种类很多。


(它)天生


不怕寒冷


,



寒冷的霜


降下以后,


其他的花都凋零了,


只有菊花


(开得)


最茂盛。







9


9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冬日严寒,木叶

< br>尽


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


成群,

< p>
未暮


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

山林屋宇,



白无际,顿



银世界,真奇观也。



注释:



1.


尽:全



2.


未:没有



3.


暮:傍晚



4.


一:全



5.


际:边



6.


顿:顿时



7.


为:成为



8.


观:景观



9.


也:句末语气词



译文:



这个冬天非常寒冷,山上的树 叶全都落了。天上布满了乌云,


(阴沉沉地)


笼罩住了天空。< /p>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树林。半夜的


时 候,北风刮起来了,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早晨,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


树林和房屋 ,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



文言小常识:



直译与意译:


直译就是直接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


不改变字词的顺序及意思。


意译就是把字词的意思都理解到位,


加上通俗易懂的词语改变语句顺序,


再翻译


出来,使人更能理解。一般来说,


“意译”是在难以“直译”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叶公好龙




10


1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 p>
叶公子高



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 写龙。于是天




而下之,

< p>




牖,



尾于堂。


叶公见之,


弃而



走,


失其魂魄,

五色无主。



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



1.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



2.



钩:衣服上的带钩



3.



写:画



4.



凿:通





,古代饮酒的器具

< br>


5.



以:此字说法不一,有 说解释为“用”


,有“把”也有“在”



6.



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



7.



“文”通“纹”



8.



闻:听说



9.



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10.


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11.


牖(yǒu):窗户



12.


施(yì)


:延伸



13.


堂:厅堂



14.


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15.


走:逃跑


16.


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17


:是:这,这个字文言文中大多数情况下解释成“这 ”



17.


好:喜欢




11


1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8.


夫:这,那。



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 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


龙。


天上的真龙知道了


(这件事)



便降到叶公叶公住所处,


龙头


(搭)


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


得他像失了魂似的脸色一忽儿白,

一忽儿黄。


这个叶公并不是真的喜


欢龙,他喜欢的是那些像 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寓意:



讽刺了口头上说喜欢某事物,


实际上却并不喜欢,

甚至有点害怕


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p>


这个成语常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


实际上并不是


真正爱好,


甚至是


惧怕、反感。



文言小常识:



通假字: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


,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


字代替本字。通假时,被通假的字要读通假字的音。









刻舟求剑




12


1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 p>
楚人有




< p>


其剑



舟中坠



水,


遽契


其舟,


曰:


“是


吾剑之所从坠。

< br>”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剑不行,求 剑



此,


不亦惑乎


注释:



1.


涉:过,渡。



2.


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


自:从



4.


于:到



5.


遽(jù)


:急忙,立刻



6.


契:用刀刻(记号)


< p>
7.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8.


矣:了



9.


而:表转折,但是



10.


此:这样


11.


不亦……乎:不也……吗这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12.


惑:愚蠢,糊涂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 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


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


(到目的地后)停了,< /p>


(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 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寓意:



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 的事物,


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



个成 语常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




守株待兔




13


1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 p>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




兔走



株,


折 颈而死。


因释


其耒而守株,


冀复


得兔。兔不可得,而


身为


宋国笑。

< p>


——《韩非子》



注释:



1.


株:树桩



2.


走:跑



3.


触:撞到



4.


折:折断



5.


因:于是,就



6.


释:放,放下


< br>7.



(l


ě

< br>i)


: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8.


冀:希望。



9.


复:又,再



10.


身:自己



11.


为:被,表被动。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


(


他的


)


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


(一天)


,一只兔子跑


过来撞在了树 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


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 子。


(然而)兔子是不可能再次得


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 笑。



寓意:



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也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


如果不付出 努力,


而寄希望于意外,


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这个成语比喻死守狭


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拔苗助长



宋人有



其苗之不长而


之者,


茫茫然归,


< p>
其人曰:


‘今


日病矣,



助苗长矣。’其子



而往视之,苗则< /p>



矣。




14


1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孟子》



注释:



1.


闵(mǐn)


:通“悯”,担心,忧虑



2.


揠(yà)


:拔



3.


茫茫然:疲劳的样子;归:回家



4.


谓:对……说



5.


其人:他家里的人。



6.


病:累极了



7.


予:我



8.


趋:快走,急行



9.


之:代词,它,代禾苗。



10.


则:却



11.


槁(gǎo)


:枯槁,枯死。



译文:



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 去拔高禾苗的人



(


一天


)



疲惫地


回到家,对他的 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


儿子快步走去看那些禾苗,禾苗却都 枯萎了。



寓意:


< br>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


的,


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


这个成语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


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珠



郑者。



木兰之柜,熏



桂椒,



以珠玉 ,饰以玫


瑰,



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


谓善

< br>买椟矣,未可谓善



珠也。




15


1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注释:



1.


为(


W


é


i



:制做。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


< p>
2.



:




3.


熏以桂椒:正常语序应该为“以桂椒熏”


;桂椒:香料



4.


缀(


zhu


ì)


:点缀。

< p>


5.


玫瑰(


m


é


igui



:一种美 丽的玉石。



6.


缉:装饰边沿。翡翠 (


f


ě


icu


ì)


:一种绿色的美玉。



7.


椟(


d


ú)


:小盒。 还:退回。



8.


谓:称作



9.


善:擅长,善于



10.


鬻(


y


ù)

< p>
:卖。



译文:



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


(他)用木兰这种名贵木料做小


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



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盒子,


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 br>这真是善于卖


盒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



寓意:


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


< /p>


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此成语常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



掩耳盗铃



范氏之


也,


百姓有得钟者,




而走,


则钟大不可负;



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掩其耳。恶


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



也!




16


16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注释:



1.


之:助词,无义



2.


亡,逃亡



3.


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4.


负:用背驮东西



5.


则:一般解释成“于是,就”


,此处表转折,解释 成“但是”



6.


锤(chuí)


:槌子或棒子



7.


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8.


遽(jù)


:立刻



9.



(

< br>è


):


害怕


< br>10.


悖(bèi)


:荒谬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 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


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用锤子砸碎它。


(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


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


来把钟夺走了,


就急忙紧紧捂 住自己的两


只耳朵。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

< br>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


人也听不到 了,这就太荒谬了。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


偏要想法子掩盖。



郑人买履



郑人有


买履者,


先自



其足,




之其坐。


至之


市,


而忘



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归取之。



反,市罢,



不得履。


人曰:“


何不

< p>
试之





”曰:“



信度,无自信也。”



17


17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注释:



1.


履:鞋



2.


欲:想要



3.


者:定语后置


,


(怎么样)的人



4.


度(duó)

< br>:衡量。动词


,


用尺子度量的意思



5.


而:表承接,意为然后



6.


置:动词,放,搁在



7.


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8.


其:代词,他的,指郑人的



9.


坐:通“座”,座位



10.


至:等到



11.


之:动词,到……去,前往



12.


操:动词,拿、携带



13.


乃:于是(就)



14.


持:动词,拿,在本文中与“操”用法相同



15.


度(dù):名词,量好的尺码



16.


及:等到



17.


反:通“返”,返回



18.


罢:结束



19.


遂(suì):于是



20.


以:用



21.


宁(nìng)


:副词,宁可,宁愿

< br>



18


18



v1.0


可编辑可修改



22.


自信:相信自己



23.


何不试之以足:之,代词,代指他想买的那个鞋子,是特殊句


式中的倒装句,


正常语序应该是



何不以足试之



意思是为什么


不 用脚去试试鞋子呢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他先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

然后把量好


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等到到了集市上,


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


寸。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于是说:


“我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就


回家去取尺码。等他回来时,集市已结 束,于是他没能买到鞋。有人


对他说:


“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 试一试呢”他说:


“我宁可相信量好


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待事物


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


守成规,死守教条。



文言小知识:




百变的“之”



一作助词,解释成“的”或不译;二作代词,可代人、事、


物等;三作动词,翻译为 “到……去”如“至之市”


《送孟浩然之广陵》






盲人摸象



有王告大臣:




牵一象来


< p>
众盲者。


”……时



众盲 各



手触,


大王



唤众盲各各问言:“象


类何


物”触 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



19


19



v1.0


可编辑可修改


< p>
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


象“如 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


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 者言象“如绳”。



注释:



1.


汝:你



2.


示:给……


.


< br>


3.


彼:那些



4.


类:像



5.


即:就



6.


萝菔:萝卜。



7.


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 /p>


8.


杵(chǔ):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于舂(chōng )米等。



9.


臼(jiù):用石或 木制成的舂(chōng)米的器具。



10.


脊:这里指背部。


< p>
11.


瓮(wèng):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 br>


寓意:



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 光短浅的人。


这个成语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


代面、以偏概全。< /p>




画蛇添足



楚有



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 :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




饮之,


左手



卮,右手画蛇,曰:


“吾能



之足。


” 未



20


20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