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 作文热点素材“半床被子”故事讲述军民鱼水深情

巡山小妖精
505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00: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快乐方程)


“半床被子”故事讲述军民鱼水深情



【素材回放】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提到了“半床被子”的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时期,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


3


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


仅 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


留给老人。“半床被子”






< br>是






的?



1934

< br>年


11



6

日傍


晚,掉队的


3


名女红军战


士在凛冽的寒风中来到了


一个沙洲村。她们没有进

< br>村,而是敲开了离村几十


米远的一间破茅草屋……茅屋主人是一对年轻的夫妇,< /p>


他们倾其所有为饥饿疲惫的女红军战


士做了一顿饭。


然后,女主人徐解秀将她们领到了床边。


那是一张用南竹钉成的床架,


床上


的破席下面垫着稻草,


女战士忙将她们唯 一的棉被打开……第二天天蒙蒙亮,


女战士们醒来


发现,


男主人朱兰芳一直睡在门口的草堆上守护着她们。


临走时,

< p>
一位女红军战士拿剪刀将


那床棉被剪成了两半,说:


“等革命成功以后,我们一定会来看你们,到时候带一床很新很


暖和的棉被给你们。” 徐解秀眼


睛湿润了,坚持要朱兰芳带路,


领着红军女战士翻过前 面的大


山,追赶大部队……



然而,这 一去,朱兰芳却再


也没有回来,只剩下徐解秀天天


在村头守望, 半床棉被一直被徐


解秀一家好好地保留着。


< br>1984



11


月初,


重走长征路


的《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来到了这个村庄。


80


多岁有点恍惚的徐解秀以为是红军回来了:


“你们 打回来了?你们胜利了?那


3


名女红军什么时候能来?我家男人 怎么还不回来呀?”


闻听此言,罗开富被感动了,他将这个故事整理后,以《三个红军姑 娘在哪里》为题发表了


文章。


当时还健在的邓颖超读了报道后,


马上给记者打来电话,


表示要想办法找到那

3


名女


红军。


邓颖超还特意买了一 床新棉被,


委托记者送给女主人。


当罗开富带着众人的心意重返


小山村时,大娘却在


3


天前刚刚去世, 她合眼前曾经说:


“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因为共产党


是只有一条 被子也要分一半给你的好人。



徐解秀老人弥留之际告诫儿孙们 的话,


从此就成


为了她家的家训。



【素材解读】



老大娘临终前留下这样 一句话:


“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有一床被子会给你一半的


好人


!


”多么朴实而生动的话语啊


!< /p>


老大娘很可能是文盲,她不懂什么理论,然而,短短的一


句话,< /p>


一语道出共产党的宗旨,


道出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 深情。多好的人民



!


仅仅为了报答半 床被子的温暖,


老大娘付出了她的亲人、


她的爱


!


付出了大半辈子的期盼


和心血


!


而所有这些,都不能动摇她对共产党的敬佩、信任和爱戴,因为她懂得在风雪严寒< /p>


中,


那半床被子的分量


!


多好的战士啊


!


也许这三位红军女战士还不都是共产党 员,


但她们是


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


!


在她们身上,体现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忘我奋斗、不


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老大娘正是从她们身上,认识了共产党这样的好人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2


周年之际

,


每个共产党员都应经常想一想那三位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头的红军女


战士,


想一想那位因半床被子始终对共产党抱着坚定信念的老大娘,< /p>


想一想她的朴素的肺腑


之言:“共产党就是有一床被子会分给你一 半的好人


!




【适用话题】



回顾历史



着眼当前



展望未来



意义重大



军民鱼水情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


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


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素材锐评】



“半床被子”的故事何以让我们恒久记忆


我们常会说,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发生在


80


多年前 的“半床被子”故事,之所


以能被一代代相传,


一点也不意外,


因为这个故事是当年军民鱼水深情的缩影。


这个故事时


刻在告诉后人,


在战争年代,


老区人民就与子弟 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工农红军和老区人民


的鱼水情深,


是长征胜利的群众基础和精神动力。


在和平年代,

军民之间继续延续着爱民拥


军的光荣传统,


无论是在抗洪抢 险、


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一线,


还是在抗震救灾战场,处处谱



2



写了一曲曲 新时代的鱼水新歌,


生动地诠释了“军队打胜仗,


人民是靠山” 这个颠扑不破的


真理;


也向世人证明,


今日的子弟兵传承着红军的优良传统,


共产党与人民过去是鱼水情深,

< br>今朝还是生死与共。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许有人会问, 当年红军为什么受欢迎?共产党为什么受欢迎?从


“半床棉被”这面镜子中,

< p>
我们找到了答案:


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

就是有一


条棉被也要分一半给群众的人。


多年来,


“半床棉被”的故事感动了一代代人,


共产党与百


姓血浓于水的情谊也代代相传。


这个故事也时刻提醒今天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 部要


不忘初心,


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

也提醒人民子弟兵要勇于担当,


永远继承红军长征的


伟大精 神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


发展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时代的呼唤,


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只有时刻用“半床棉被”


的故事来鞭策自己,

< br>共产党人才会时刻把人民的利益高高地举在头顶,


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只有时刻用“半床棉被”的故事来鞭策自己,


人民子弟兵才能永远做红军 的传人,


成为有灵


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 人。




“半床被子”故事虽然发生在


80


多年前,


仍是我们进行新长征的力 量源泉。


我们今天


讲“半床被子”故事,


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为故事注入新内涵,


汲取故事中的新营养。


对广大


党员干部来讲,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 和监督,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破解发展难题 ,


厚植发展优势,


不断为坚持和发展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强大物质基础,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对人民子


弟兵来说,


就是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 目标为引领,


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


努力

< p>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既是我 们进行新长征、


谱写“半床棉被”新传的


新要求,也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关链接】



汝城与红军的故事



汝城县是红军长征 进入湖南省的第一站,在举国上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之 际,


重忆红军长征经过汝城时发生的一系列真实故事,


心潮澎湃 。


这系列真实故事无一不充分体


现了习总书记强调的“民心是最 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这一颠扑不破的道理。



193 4



10



2 9


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入汝城,历时


16


天,经过了热水、集龙、益将、


濠头、永丰、土桥、附城、泉水、井坡、大坪、东岭、 马桥、外沙、延寿、小垣、岭秀、盈


洞、文明等


18

< p>
个乡(墟)


205


个村,行程

130


余公里,历经大小战斗


20


余次,摧毁敌碉堡


100


余座,毙敌千余,胜利突破了第二道封 锁线,谱写了红军战士英勇善战、克敌制胜的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