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趣味科学教案(全)
-
“趣味科学”校本课程内容安排表(
2016.9
)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内
容
蒸汽船
水的浮力
水和大气压力
简易电扇
水果电池
万花筒
反冲小车
地震报警仪
下雨报警器
电磁铁
潜望镜
抢答器
自备材料
小剪刀、
2
节
5
号电池
小剪刀、
2
节
5
号电池
小剪刀、
2
节
5
号电池
小剪刀、
< br>2
节
5
号电池
< br>
小剪刀、
2
节
5
号电池
小剪刀、
2
节
5
号电池
小剪刀、
2
节
5
号电池
刷刷车
红绿灯
1、蒸汽船
实验准备:
塑料船体、玻璃瓶、蜡烛、塑料管底座、铁丝架、瓶盖
实验目的:
1
、观察能量转化过程;
2
、了解蒸汽机原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
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蒸汽机的出现曾引起了
18<
/p>
世纪
的工业革命。直到
20
世纪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动力,后来才逐渐让位于内燃机和
汽轮机
等。蒸汽机的发明,使得人类的生活与世界文明改观了。过去有人们用劳力所做的事
情,
或由牛马、水车、风车等的力量来转动的机器,全部由蒸汽机来代替。下面让我们通过
实
验来了解蒸汽的能量。
揭示课题——蒸汽船
二、组装蒸汽船
1
、认识实验材料
塑料船体、玻璃瓶、蜡烛、塑料管底座、铁丝架、瓶盖
2
、组装蒸汽船:
< br>1
)将底座的两个部分组装成一体,插上铁丝架;在小平内倒入适量的水(别超过
半瓶)
,
盖上瓶盖,插入塑料管(插入瓶内三分之一处即可)<
/p>
。
2
)把小瓶
颈部按入铁丝架内夹住,拿蜡烛在底座调整蜡烛俞小瓶底部的距离位置,预想
蜡烛燃烧时
的火焰,与小瓶底部接触的最佳状态最后定位。
3
、把小船放入水中,在把以上装置放入小船内保持平衡。最后拿出蜡烛点燃放回原处,
微调让火焰与瓶底的接触最佳即可。稍过一会儿水开了,小船就能行动了
<
/p>
提示:本实验玻璃小瓶易碎,请小心;同时涉及用火、蜡烛无比小心以免烫伤
。
三、了解实验原理
1
、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这个物体对那个物体有力的作用,那个物体也一定同
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这一对力互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人推墙壁时,这个力是作用力,墙壁也会给你一个
相同大小的就是反作用力,用力拍桌子手会疼,往地板上用力摔乒乓球,会发现力气大乒乓
p>
球就会跳得高,就是这个道理。
2
、了解本课实验原理
本课实验做得风力小车是通过车身上的扇叶旋转产生向后推动的风,风会给车身后方的
空气一个作用力,而车身后方会给小车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小车前进。
四、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现象吗?
2
、水的浮力
实验准备:
测力计、大塑料杯、螺母、小塑料杯、铜丝
实验目的:
1
、简单测量物体收到水的浮力;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p>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个聪明的孩子叫
文彦博,有一天,他与小朋友在树下踢球,不知谁一脚把球踢进
树洞里,小伙伴们有的伸
进手去拿,有的用棍子拨,可树洞是曲里拐弯的又非常深,怎么也
拿不出来。好好的一个
球,白白扔掉多可惜呀!大家有什么好办法从树洞中取出球么?
揭示课题——水的浮力
二、实验步骤
1
、认识实验材料:测力计、大塑料杯、螺母、小塑料杯、铜丝
2
、实验步骤:
1
)用铜丝穿过小塑料杯的小孔两头拧住,做成一直小桶,把两个螺母放入(再找一
些配
重物)
,用测力计测量此时桶的重量并记录。另外再找其他
重物做测量也做好记录。
2
)再大塑
料杯内倒上水(约
7-8
成满)
。
p>
3
、把小船放入水中,在把以上装置放入
小,把提有重物的测力器,移到水杯上,把重物
慢慢进入水中,仔细观察测力计指针发生
什么变化?
提示:测力计是有一定的侧重范围,不能超过
p>
50
克,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
三、了解实验原理
1
、了解本课实验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受到的浮力小于所受
的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受到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
液体表面上。
四、知识拓展
公元前
245
年,赫农王命令阿基米德鉴定一个皇冠。赫农王给金匠一块金子让他做一
定
纯金的皇冠。做好的皇冠尽管与先前的金子一样重,但国王还是怀疑金匠掺假了。他命
令阿
基米德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的,但是不许破坏皇冠。这似乎是件不可能的事。然而他
在一次
洗澡过程中突然发现其中的奥秘,然后他把差不多一样大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浴
盆,进入
水中。石块下沉水里,但是他能感觉到石块变轻了。而且,他必须要向下按着木
块才能把它
完全浸到水中。这表明浮力与物体的排水量(物体体积)有关,而不与物体重
量有关。物体
在水中感觉有多重一定与它的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有关。阿基米德
因此找到了解决
国王问题的方法,问题关键在于密度。如果皇冠里面含有其他金属,它的
密度会不相同,在
重量相等的情况下,这个皇冠店
体积是不同的。
3
、水和大气压力
实验准备:
圆片、塑料杯、餐巾纸、乒乓球
实验目的:
1
、感知大气有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2
、培养学生学会做大气压力的实验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p>
教学过程:
一、概念导入
大气压力的概念:大气
压力是地球表面覆盖有一层厚厚的由空气组成的大气层。在大气
层中的物体,都要受空气
分子撞击产生的压力。也可以认为,大气压力是大气层中的物体收
大气层自身重力产生的
作用于物体上的压力。
揭示课题——水和大气压力
二、实验步骤
1
、认识实验材料:圆片、塑料杯、餐巾纸、乒乓球
2
、实验一:
*
实验步骤
1
)餐巾纸放入塑料杯底部倒置不掉;
2
)把塑料杯倒立放置,与水盆的水平面保持平行地把杯子用力
往水下压,直到杯口接触
盆底。
3<
/p>
)观察现象后把杯子垂直向上提出水面。
4
)重复步骤
2
的方式,再次把塑料杯进入水中,当杯口接触到盆底时,稍微倾斜杯身。
*
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步骤
2
中水没有流进杯内,杯内几乎还是干燥状
态;步骤
3
杯内的纸几乎没有变湿,仍
然保持干燥;步骤
4
中一串串气泡从杯口中跑出来,上升冒出水
面,水陆续流进杯内,最后
纸巾浸湿了。
3
、实验二
*
实验步骤
1
)把乒乓球放置在盆内的水面上
<
/p>
2
)把塑料杯倒立放置,并且使用塑料杯盖住乒乓球,然后用力往
下压,直到杯口接触到
盆底。
3
)把塑料杯垂直向上提出水面。
<
/p>
4
)重复步骤
2
,再次把杯子进入水中,杯口接触到盆底时,稍微倾斜杯身。观察现象。
*
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步骤
2
中水没有流入塑料杯内,乒乓球持续维持
在盆底的位置;步骤
3
杯内几乎还是干
燥状态;步骤
4
中一串串气泡从杯口中跑出来,上升冒出水面,
水陆续流进杯内,
,乒乓球在
杯内向上漂浮。
< br>
4
、实验三:
*
实验步骤
1
)将塑料杯装满水,装至水溢出为止;
2
)小心地把原片光滑的一面放在杯口上不留空隙。
p>
3
)一手拿住杯子,另一手用手指按住原片,快速地奖杯子倒过来。
4
)轻轻地把手从卡片上拿开,观察
现象。
*
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一和实验二塑料杯内的空气阻止了水流进杯内,所以杯内的纸(乒乓球)没有被弄
湿,倾斜杯身,杯里的空气跑出来了,让水流进了杯内,占据了原本空气占有的空间;实验
三中由于水的重量作用,杯子底部和水面会产生一部分真空,原片下方收到大气压力大于杯
中的而水的重量,所以原片能承受水的重量且不让水外流。
三、知识拓展
我们平时挂物品的洗盘
挂钩就是利用大气压力这个原理,当吸盘用力地按住光滑的墙上
时,吸盘里的空气就会被
挤压出来,形成密封状态,吸盘外的空气压力就将吸盘紧紧地压在
墙上;当吸盘边缘稍稍
抬起时,空气就会进入吸盘,这时吸盘内外的空气压力就会一样大,
就不能被压在墙上了
。
4
、简易电扇
实验准备:
电池盒、风扇叶、小电机、双面胶
实验目的:
1
、认识简易电扇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
电风扇是我们夏天不可缺少用于清凉解暑的家用电器。
但
是你知道为什么打开电扇就
会有一股凉风吹来让人感觉很凉爽吗?你知道风扇是根据什么
原理转动的吗?相信你学了本
届实验就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了。
二、实验探究
1
、认识实验材料
电池盒、风扇叶、小电机、双面胶
2
、实验步骤:
1
)电池装至电池盒内,电池盒上的正极导线连接电机的正极,凌一根导线连接电机
的负
极;
2
)用双面胶把电机固定在电池盒上。
3
)把扇叶装在电机上,打开电池盒上的开关,小风扇就转起来
了。
提示:电池盒导线的正负极不要直接接触,以免灼伤小孩
子的手。不能直接用家里、学
校插座中的二店做实验,以免引发触电事故,致人伤害。<
/p>
三、了解实验原理
1
、电风扇的构造
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
2
、电风扇的工作原理
通电线圈子啊磁场中手里而转动。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转化成内能。
p>
3
、拓展:电风扇工作起来能使温度降低吗?
电风扇工作时,温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升高。温度升高的原因是:电风扇工作时,
由
于有电流通过电风扇的线圈,导线是由电阻的,所以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向外放热,
所以
温度会升高。但是人们为什么会觉得凉爽呢?因为人体的体表有大量的汗液,当电风
扇工作
的
时候,
室内空气流动起来,
所以能够促进汗液的激素蒸发,
p>
结合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所以人们会感觉凉爽。
5
、水果电池
实验准备:
电解盒、二极管、柠檬酸
、双面胶、锌丝、塑料板、杯子、导线、泡沫定位板
实验目的:
1
、利用日常生活容易取得的水果制成电池;
2
、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激趣导入:
(幻灯片显示)水果和电池,这两样东西都认识吗?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如果我把电路
中的电池拿掉,用水果代替可以吗?这节课我们就试试!
2
、揭示课题——水果电池
二、实验探究
1
、认识实验材料
< br>电解盒、二极管、柠檬酸、双面胶、锌丝、塑料板、杯子、导线、泡沫定位板
2
、实验步骤:
1
)先把铜丝和锌丝弯曲成
U
型的
样式,取一根导线两端分别连接铜条和锌条。
2
)
用双面胶把泡沫定位块固定在塑料板上,
电解盒底
部全部粘上双面胶整体的固定在塑
料板的另一端。
3
)取一根红色导线一段连接二极管的正极(较长的一只脚)
,另一端连接弯成
U
型的铜
条另取一根导线,一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一端连接
U
型定位块
(注意不要让两级的铜丝相
接触,以免发生短路现象。
)
把处理好的导线逐次放入电解盒里,连成一个回路,观察其电路的连
接。
4
)把柠檬酸用少许的水溶解后
,分别倒入各个电解盒,观察二极管等亮不亮?
三、了解实验原理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水果汁,水果汁中含有丰富的本酸性物质,称为果酸。果酸是一种很好的电解质,
其解离
产生氢离子与金属反应发生置换作用,它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
离子,它是电的良导体。当两种化学活泼性不一样的金属片(如锌片和铜片)插入水果中,就会发生置换
反应,带正电荷阳离子移向铜片、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移向锌片,从而在水果中形成了电流
,两篇金属件就
会产生电压。
6
、万花筒
实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