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
.
•
•
•
•
•
•
•
•
•
•
•
•
•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余尝再游武夷
,信宿天游观中,每与
静参羽士夜谈茶事。
(羽衣、羽客)
遗药数剂
,
不索直而去
.
亡是公(人名)复留兼旬而后别
,
< br>唯不敢纵饮矣
.
无虑吾农事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
吏民皆安堵如故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既而中州板荡,戎狄交侵
匈奴人民每来降汉,单于亦辄拘留汉使以相报复
宽尝于坐被酒
倍道、倍日
比年一小聘
比年以来,曾无宁岁
1
、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
年老白首,
泣涕于
途者。
人或问之:
“何为泣乎?”
对曰
:
“吾仕数不遇,
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 br>”人曰:
“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
“吾年少之时,学
为文,文
德成就,
始欲仕宦,
人君好用
老。
用老主亡,
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
,
武节始就,
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
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人或问之:
“何为泣乎?”
译文:
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
、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
子(
2002
年北京卷)
管仲曰: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
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
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
也。
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
不利也。
译文:
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
3
p>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5
分)
太史公曰:
p>
“
《传》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
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
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
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
士大夫也?谚曰:<
/p>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
.
译文:
p>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5
分)
(
2003
年全国)
太宗初
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
绢一
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
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
曰: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
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p>
”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
p>
矩传》
)
p>
臣光曰:
“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
变也。君恶闻其过,则
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
表动则景随也(
《资治通
鉴·唐纪八》
)
⑴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⑵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三、文言文翻译练习
1
、阅读下文,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第③④小题为上海卷原题)
王烈字
彦方,
太原人也。
①少师事陈实,
以义
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
主得之,
盗请罪
曰:
“②
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
“③盗惧吾
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
一
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④烈使推求,乃先盗
牛者
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p>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译文:
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译文:
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译文:
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译文:
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译文:
2
、戎夷
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
“子与我
p>
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
/p>
与我子之衣。
”弟子曰:
“夫不肖人也,
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
“嗟乎!道其不济
夫!
”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
/p>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
.
⑴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译文:
⑵嗟乎!道其不济夫!译文:
3
、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
,谒医视之,曰:
“惟伏神(中药名,外形像芋)为宜。
”
p>
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
“吁!尽老芋也。彼
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
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
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⑴召医而尤其故。译文:
⑵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译文:
4
p>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
“寡人好
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
p>
“君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
曰:
‘吾甚恶
紫之臭。
’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
公必曰:
‘少却,
吾恶紫臭。
’
”
公曰:
“诺。
”<
/p>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⑴少却,吾恶紫臭。译文:
⑵于是日郎中莫衣紫,译文:
5
p>
、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
谁,馔何物。濂具以实
对。笑曰:
“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
“善者与臣友,臣知
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
其书曰“此不敬,
此诽谤非法。
”
问濂
,
对曰:
“彼尽忠于陛下耳,
陛下方开
言路,
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
有
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
“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
(
《明史·宋濂传》
)
[
< br>注
]
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
1
)诚然,卿不朕
欺(
2
分)
译文:
(
2
p>
)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3
分)
译文:
(
3
)微景
濂,几误罪言者(
3
分)译文:
6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
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
患之,
告
其父曰:
“盍去诸?”
其父曰:
“是非
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
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
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
者,弗食鸡
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
;..
.
(
1
)盍去诸?(
2
分)
译文:
(
2
)是非若所知也。
(
2
分)译文:
(
3
)不病于无鸡乎?(
1
分)译文:
(
4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
也?(
3
分)
译文:
7
、齐宣王问曰:
< br>“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
“于传有之。
”曰:
“臣弑其君可
乎?”曰:
“贼仁
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
君也。
”
(
《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
(
1
)汤放桀,武王伐纣
,有诸?
(
2
p>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8
、以
舌
代
耕
贾逵年五岁,
明惠过人。
其姊韩瑶之妇,
嫁瑶无嗣,
而归居焉,
亦以贞明见称。
闻邻中读书,
< br>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姊谓
逵曰:
“吾
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
/p>
、
《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
“忆
昔
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乃剥庭中桑皮以
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
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
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
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
“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
也。
”
(
1
)
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2)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9
、庄子
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
'
吾已不食七日
矣
!'
饿者吁曰:
'
< br>吾见
过我者多矣
,
莫我哀也;哀
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
(1)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
(2)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
译文:
1
0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
所
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
'
大树将军
'
。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
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
< br>《后汉书
冯异传》
)
(1)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译文:
;..
.
(2)
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译文:
11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
寒愈甚,谓其弟子曰:
'
子与
我衣,我
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子与我
子之衣。
'
弟子曰:
'
夫不肖人也,
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
'
戎夷曰:
'
嗟乎!
道其不济夫
!
'
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
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
不可以加矣!
⑴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译文:
⑵嗟乎!道其不济夫!
译文:
1
2
、杨朱之弟杨布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
击
之。
杨朱曰:
“子毋击也。
子亦犹是。
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黑而来,
子岂能毋怪哉!
”
——
《韩
非子·说林》
⑴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译文:
⑵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译文:
四、文言文断句——读文段,找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断句口诀:
“曰”后
冒
(
,
“哉”后叹
(!)
,
“夫”
“盖”大都在句前。
“于”
< br>“而”一般在句中,
“矣”
“耳”后面画
圆圈(。
)
“耶”
“乎”经常
表疑问
(?)
,
“也”
“者”作用是停顿。或句
(
。
)
或逗
(
,
)
看情形,各
人位置要记牢。
练习: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
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
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
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
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
.
附文言文断句参考答案:
高考链接答案:
< br>2001
年上海:⑴译文:有人问他:
“你为什么哭呢?
”
⑵译文:我改为习武,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2002
北京⑴译文:我曾经替鲍叔
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
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
时候。
⑵译文: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2002
年全国:⑴译文:大概说的
是李将军吧?
⑵译文:到李广死的
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2003
年全国⑴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p>
⑵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
/p>
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
国君喜欢听到正直的言论,那
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文言文翻译练习参考答案:
1
、①译文:小时侯拜陈实为师,因道德高尚为乡里称道。②译文:甘
愿接受任何处罚,但
请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③译文:盗贼害怕我知道他做了坏事,这是
有羞耻心的表现。
④译文:王烈派
人寻找,就是原先那个偷牛的人。⑤译文: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来,有的人
看到他的家就
回来。
2
、⑴译文:你是不贤能的人,生命不值得珍惜。⑵译文:唉!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
3
、⑴译文: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
么缘故。
⑵译文:那个卖药的人欺骗你而把他的老芋头卖出。
4
、⑴译文:往后退,我讨厌紫衣的
气味。⑵译文:在当天宫中侍卫近臣就没有人穿紫色衣
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