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有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阅读答南岳山形文言文翻译
-
文言文《有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阅
读答南岳山形文言文翻译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
,则
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 br>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
佑,非所以求名
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
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于浮华之虚
称,非所以得名也。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
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
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馀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
如
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
无馀地也。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之路,广造舟
之航,则仲由之言
信,重于登坛之盟,赵熹之降城,贤于折冲之将
矣。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
前之干
橹也!宓子贱云:
“
诚于此者形于彼。
”
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
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
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
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
书之,
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
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①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
成疮,表哭泣
之过,左右童竖②,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
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
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
世殷厚,雅自矜持,
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
/p>
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
燕③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
彼造次④即成,了非向
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
“
果如所量。
”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自勉笃,
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
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
“
上
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
此见思。
”
民庶称之,不容于口。
及迁
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⑤难继,
功绩遂损败矣。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
①苫块:古人父母居丧之时,以草垫为席,土块为枕。②童竖:童
仆。③燕:通
“
宴
”
,宴席
。④造次:匆忙、急促。⑤触涂:处处。
9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伯石让卿
让:推让、谦让。
b
.雅自矜持
雅:平素、向来。
c
.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
笃:甚、十分。
d
.辞人满席
辞:辞别。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
层级为
b
级(理解)。
【答案解析】
d
解析:
“
辞
”
的意思是
“
有文采,有才华
”
。<
/p>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试题时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
、
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
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
10
.下列句子,全都属于
“
求虚名
”
做法的一组是
①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
②伯石让卿,王莽辞政
③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
④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
境聘
⑤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
⑥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
者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筛选
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分
析综合)。
【答案解析】
b
p>
解析:①只是立名者的一种表现,作者没有明显的态
度。④是朝廷的
做法,朝廷以为有文才,才用其人。⑥只是宾客的
一种自然表现,写完诗歌以后,沉溺其
中,没有察觉别人写得如何。
【思路点拨】解题时应注意:(
1
)审清题干,明确方向。(
2
)判
明性质,识别错误项。(
3
)把握规律,辨明陷阱。
11.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r>a
.君子高洁的言行往往不被信任,都是因为其言行高洁,名声广播,
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余地,就像在山崖边走路,因为脚旁没有余地,
往往会
从山崖上摔下去。
b
.作者认为世上
有不少人是名不符实的,往往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
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如近世某富贵
之人,守丧尽孝,超过常礼,
闹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