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望月有感》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玛丽莲梦兔
558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02: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张文驰)


白居易《望月有感》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白居易《望月有感》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 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 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


邽弟、妹”。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p>


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 /p>


尾联是想像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

情。










C.


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 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


特点。










D.< /p>


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


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 灾难。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

妙处。










答案










B









妙在以“雁”“蓬”为喻,表现手 足离散天各一方,犹如纷飞千里的孤雁;


辞别故乡流离四方,


仿 佛深秋断根的蓬草。


形象而传神地写出诗人饱经战乱、



弟离散的飘零之苦。










赏析










白居易 ,字乐天,因钟情香山,晚号香山,又自号醉饮先生,在自撰《醉


吟先生传》文中云:“ 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友多与之游,游


之外,栖心释氏”。晚年好佛, 又自号乐天居士,历任盩厔尉、集贤校理、翰林


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江州司马、 知制诰、杭州刺史等官职,最高官职任


刑部尚书。祖籍山西太原,他的祖父迁居到下邽人 。他出生在郑州新郑。他虽然


一生为官,但是仕途不顺,到处漂泊,四海为家,生活在一 种郁闷,苦恼,忧愁


的环境中。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现实派主 义诗人,


作品大多数是忧国忧民之作,


揭露了穷兵黩武者的凶横 心肠,


刺激了贪官污吏的丑恶面貌,


反映了黎民百姓的


艰难生活,


还有鞭笞了当时皇亲国戚的荒淫无耻,


豪华奢侈。


在他众多语言朴素


简约,


真挚感人的诗歌中透露出作者热爱和平,


觊觎稳定,


希望幸福,


渴求和睦,


痛恨战争的远大理想目标。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 脍炙人口的名诗。


















这首诗的原来题目是“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 在一处。因


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 邽


弟妹”,


我把它缩短了。


我们都知道 白居易大诗人生不逢时,


那一场常达八年浩


劫的“安史之乱”把 整个繁华昌盛的盛唐搅拌的差不多了,


虽然后来经过郭子仪


等名 将平定,


可是唐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败,


白居易就诞生在“安史之 乱”后,



了他十一岁时两河藩镇战乱,


他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


早年生活就开始漂泊不


定,也给他 的作品带来了很大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充满了苦难,幽愤,讽喻,不


满的色彩。我们先来 欣赏首联。“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生不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