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玛丽莲梦兔
957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03: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田中打一字)


吉林省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共


6


页,包括三道大题,共< /p>


25


道小题。全卷满分


120

< p>
分。考试时间为


120



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

< br>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


答题 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5


分)




请在答题 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


1-4


题每句


1


分,第


5

< br>题每小题


1


分,第


6-7


题每题


2


分)



1.


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学而》)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


.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山村秀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4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br>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 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因为



..


流经 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但是


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①一坐几省闻


..


名的温泉疗养院就设在这里。②一路上我设想猜测过它的容貌。 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


从高处一泻而下





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



(1)


语段中加点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其中的“< /p>


____


”改为“


____




(2)


“贫瘠”中 “瘠”的读音是“


____


”。



(3)


①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

____


”。



(4)


②句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在下面。



(5)


语段中③处应该选择哪个标点符号更恰当?


( )


A


.;


B


.,


C


.——


D


.?



6


. 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


A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 /p>


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



B


.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 张晓风《到山中去》)



C


. 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洛夫《湖南大雪——赠长


沙李元 洛》)



D


.拟人——他的耳 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梁实秋《雅舍小品》)



7


.下列情境中,语言运用得体、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培训会上,主持人说:“刚才专家的发言抛砖 引玉,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B

< br>.在阅览室,弘毅同学说:“老师,您可以帮我找《老人与海》这本书吗


?


谢谢!”



C


.公园里,舒然同学口渴了,对路人说:“喂,哪里有卖水的?”



D


.案件胜诉后,子达赞叹道:“梁律师反应机敏,真 是见风使舵,让人佩服啊!”



二、阅读(

45


分)



(一)古诗文阅读(< /p>


15


分)



【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8-12


题。(


10


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


.本文作者范仲淹是


____


(朝代)文学家。(


1


分)



9


.与“把酒临风”中的“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2


分)



A


.执策而临之


B


.东临碣石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临溪而渔



10

< br>.“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衔”“吞”二字有何妙处?(


3


分)






11


.本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 境界?(


2


分)





12


.请 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每联不少于


5


字 )(


2


分)




上联:


____



下联:


____


【乙】阅读下面的文 章,完成


13-15


题。(


5


分)



龙卷风




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 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


云霄中。既而渐近,所经县城官舍、居民略尽,悉卷入云中 。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


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 遂移今县。




(选自《梦溪笔谈》)



13


.下面“略”的义项摘录于《古代汉语词典》,其中符合“居民略尽”的一项是

< br>( )



2


分)



A


.疆界


B


.巡行,巡视


C


.谋略,智谋


D.


大致



14


.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1


分)




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



15


.请在文中找出一个能够表现龙卷风特点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


25


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 p>
题。(


16


分)



冻年货



王彦




①“上冻了!”奶奶说这话时,我便知道,哈尔滨的冬 天真的来了。看吧,天冻裂


了,漏下朵朵晶莹的雪花;地冻厚了,上面的新雪盖着下面的 旧雪;松花江冻硬了,流动


的水结成了锃亮的冰场,连小姑娘手里的冰糖葫芦也冻得嘎嘣 脆了。




②这时候,奶奶也要 忙着冻年货了。奶奶有七儿一女,一大家人,虽不富裕,但生活


从不单调,不管是什么食 材,到了她手里,总能变成一桌美味。




③“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④听到女儿唱这童谣,便会想起奶奶的枣馒头。每到年前,奶奶都会悄声早起,把一


大盆雪花粉和成面团,再把面盆放在炕头,盖上厚厚的棉被,然后便是静静地等待了。等


到面团涨得胖鼓鼓,便铺开案板,端来洗净的红枣,开始做花馒头了。奶奶的手真巧,光


滑的面团在她手里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

< p>
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

< p>
当清新的麦香伴着枣子的甜香飘来,我们便知道馒头蒸好了,于是团团地围着奶奶。奶奶

< p>
拿出一些给我们尝尝鲜,但大部分要端到屋外,冻起来,留着过年吃,也取个“蒸蒸日


上”的好彩头。




⑤过去,哈尔滨冬天水果很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外地的果蔬运不进来,想要过个丰


盛的 年,是要动些脑筋的。冻水果,便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法子。瞧吧,不管是梨子、柿


子还 是海棠果儿,只要天一上冻,奶奶便赶紧去早市买了,一股脑儿地冻上。寒冷的室


外,就 是我们天然的大冰霜。还别说,当娇嫩的果子经住了冰雪的考验,凝聚了天地的灵


气,吃 起来,味道更鲜美,也更独特了。



< br>⑥当然,冻水果也是有些讲究的,比如冻梨,奶奶首选花盖梨。这是我们当地产的梨


子,据说它耐旱,又耐寒,开花时,花白如雪,很合哈尔滨人的心意。说来奇怪,一提到


花盖梨,我也会自动脑补出“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这些诗意的画面。



< br>⑦出门一看,花盖梨黄色的果皮已经冻成了乌黑透亮,摸上去也是杠杠硬了,这便是


冻好了。想吃时,提前拿进屋,放到凉水盆里解冻,我们称之为“缓”,缓到梨子周遭只


剩一层透明的冰壳,敲碎冰壳就可以吃了。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


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过年时,爷爷和爸爸他们总要喝上几盅,酒过几


巡 ,奶奶便会端来冻梨,既帮着解酒,又有助于消化。




⑧这些冻出来的美味,在别处是吃不到的。长大后定居北京,我也试过用电冰箱做,


可怎么也冻不出老家的味道。幸运的是,如今九十多岁的奶奶依然身板硬朗,听说我们过


年回家,她又开始张罗冻年货了。(《人民日报》)



16


.“而我更难忘的,是冻水果。这可是严冬赐予东北孩子的一道‘特产’ 。”这句话是


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说明理由。(

4


分)



17

.“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


爽 !”此处感叹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4


分)



18


.请你具体说一说,奶奶是怎样使“生活从不 单调”的?(答出两点即可)(


4


分)



19


.奶奶忙于冻年货,甚至九十多岁还张罗冻年货。对奶奶而 言,为家人冻年货究竟意味


着什么?(


4


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0-22


题。(


9


分)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



杨舒




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科学家


们 认为:“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


响。 ”




塑料在生活中很常见,“ 微塑料”又是什么?它为何引发科学家频频关注,又将给人


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但直到


2004


年,英国科研人员


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


料”的概念——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p>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 ”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原生”微塑料


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 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


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 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


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 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


粒。




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 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


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 。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


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 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


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 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


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 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


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 br>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 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


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光明日报 》,有删改)



20


.请在文中找出一 处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


分)






21


.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


3


分)






22


.“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 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这句话中“可能”


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


4


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