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617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04: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风中的玫瑰)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历史












七年级



教学形式




讲解、谈


话、讨论



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14


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学情分析



该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的 学生。而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对历史充满好


奇心,


但由于 地域及环境的限制使得我校的学生知识面窄。


所以,


在进行教学 时,


一方面


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知识面。另一方面加强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材分析



此课属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的


大一统促进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发展。汉武帝时期两度派遣张骞出使西

< p>
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而丝绸之路的开


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

< br>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


实 。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识读《张骞出示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疆域图》



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掌握基础史实;


能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解读张


骞精神和丝绸之路的作用,做到史论结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骞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忠于国家、坚韧不拔的优秀品 质。



体会丝路精神;通过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的史实,引导学生 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化国家主权意识和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张骞通西域


2.


丝绸之路



难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1.


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2.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办法:创设历史情境,提供史料,自学讨 论




教学过程与方法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



一带一路战略图



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战略是围










绕“丝绸之路”展开的。



设问:丝绸 之路到底有何特


别,让它能在两千多年后再


次进入视线,被列入 新的发


展战略中呢?




一:张骞通西域



1


出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


图》,引导学生回答西域的


地 理位置、西域的环境。








2


出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


使西域图》,



合作探究:张骞身上有哪些


可贵的品质?





二:丝绸之路



探究



1


出示丝绸之路地图








2


提问:


通过丝绸之路,


东西






3


出示 史料,引出合作探究


二:说一说你心中的丝绸之


路。

< p>







4


总结丝绸之路的作用









观察一带一路战略图






点出本课主题“丝绸之


路”,



并通过设问引发


学生探寻丝绸之路的兴


趣。< /p>





①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教


师所列问题。




②依据《张骞出使西域路


线图》指出 西域的地理范


围,标出阳关、玉门关位


置。回忆古诗词,说出对


西域的印象。








出示相关史料,学生合作


讨论张骞身上的品质,并

< br>展示讨论结果。











①学生上台比划陆上和海


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报出


重要地名。




②学生回答东西方之间的


物产交流等。





③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


同时用学生熟悉的古诗


词,易引起学生的关注,


更好的融入到课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和形成论从史出的意


识 。










让学生自己上台比划路


线,有助于他们更好的


记忆。






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畅谈


心中的丝绸之 路。






方之间有了哪些交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