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人咏温江

温柔似野鬼°
505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06: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新水浒传大结局)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2


3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作者



正文



唐·李白





郑华钰



选注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作 者简介】见李白


(701-762)


,字太白,唐代伟大诗人。



五岁



时随其父迁居四川,在蜀中生活了二十年。




蜀道难


(


节 录


)


噫吁嚱,


危乎高哉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


鱼凫,


开国何茫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



……







【蚕丛及鱼凫】

< br>蚕丛、


鱼鬼是古蜀国最早的先王。


据西汉·




雄《蜀王本纪》


:


“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鬼、蒲泽


(




名杜



)


、开明。


”晋·常


39


《华阳国志》记作蚕丛、柏灌、鱼凫


,


杜宇、


开明。温江县为古蜀国治地,县境内有柏灌王墓、鱼鬼王墓、鱼鬼


城遗 址。


【茫然】渺茫,不清楚,指古蜀国开国时间悠久,事迹难


考 。


【尔来


]


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极言古蜀国历史悠久。


[




]


秦国


(

< p>
指中原地区


)


边境。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2


3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作者



正文



唐•杜






郑华钰



选注






【作者 简介】杜甫


(712-770)


,字子美,唐代伟大诗人。



安史之


乱后移家成都,一度任剑南节度参 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



郎。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



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



人水,聊题短作简李公



伐竹为桥结构同,寨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






【陪李 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唐上元二年


(760)


,杜甫应




州刺史高适的邀请来到蜀州,适逢李司马 造桥。


【皂江】金



马河古

< p>
名。民国十年


(1921)


版《温江县志·卷二· 地理》


:


“金马江即大江


正流,亦曰眠 江,亦曰皂江。



【寨


( qi


ā


n )


】撩起。






【华表】指桥柱。


【青龙】竹桥形似青龙。


【题柱客】指



西汉著


名辞赋家司马相如。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司马相如



自成都


去长安时题字于升仙桥

(


今名驯马桥


)


桥柱


:


“大丈夫不




乘高车驯马,不过汝下。



【济川功】指李司马 修桥的功劳。








【千年 事


1


指下句所言秦始皇想驱石到海东修建石桥一事。

< p>



【驱石】


传说秦始皇 欲作石桥过海观日出处,


有神仙驱石下海。




观竹桥成,月夜舟中



有述,还呈李司马



把烛桥成夜,回舟客坐时。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



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



【江迥】 江水远流。


【乐罢不无悲】快乐之后却又不无悲凉之


感。清·仇 占鳌


(


杜诗详注》说


:


“悲有三意


:


衰年、多病而又在异方,


故悲不自胜。





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



已传童子骑青竹



三日功成事出群。



总拟桥东待使君。



【高使君】高适< /p>


(702-765)


,字达夫,唐代杰出诗人。时



任蜀



(

< br>治所在今崇州市


)


刺史。


【出群 】超群出众。


【骑青竹】欢迎的意


思。典出《后汉书·郭极传》


:


“郭极为并州牧,



始至行部,到河


西美稷,有童儿数百骑竹马迎之曰


:< /p>


‘闻使君到



来,喜,故来迎。




【拟】打算,想要。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宋·赵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者 简介】赵抃


(1008-1084)


,字阅道,浙江衙州人。北 宋仁



宗景佑元年


(1034)


进士,嘉佑年间


(1056--1063)


任 江源县知县,两次


出任成都知府。




早离温江夜泊白沙步



晓与诸孙别,依然颇动怀。



去乘兰掉稳,行得彩衣偕。



渔火遥连市,村扉半掩柴。



夜来溪上宿,梦已在高斋。




【白沙步】地名。


【掉】桨。代指船。


【彩衣 】指孝养父母的子女。


典出老莱子彩衣娱亲的故事。



宋·王赏








【作者 简介】王赏,四川眉山人,北宋进士,历任礼部侍郎兼


直学士。因忤秦桧意而被贬滴,任 和州知州。其为文师苏轼,作品


有《玉台集》





有斐阁铭







温江苏国士企先于东郊别墅创为阁,前有修竹,后有流水,予


名之“ 有斐”而为之铭曰


:



其水汤汤,菉竹猗猗。



武公之德,托与在兹。



圭璧之质,琢磨成器。



愿子百年,惟公是似。







【有斐 阁】


宋代国士苏企先于其在温江县城东郊的别墅


“绮园”


建有一阁,前有修竹,后有流水,王赏名之“有斐阁”


,并作《有


斐阁铭》


。后人称此处为“斐竹亭”


。故址 在今温江城东“温江影剧


院”后。


【汤汤


(sh


ā


ng sh


ā


ng)


】水流大而急。



【菉



l


ǜ竹 】绿竹。


【猗



(y

< br>ī


y


ī


)


】助词,相当于“啊”




【武公】 西周末年的卫武公。卫


武公名和,曾任周平王卿士,据



说他年过九十,还很虚心谨慎,


欢迎批评。


《 诗经·国风·卫风》中有《淇奥》篇


:


“瞻彼淇奥,绿


竹椅椅……”


《诗序》言


:


《淇奥》


,美武公之德也。


”< /p>


1


在兹】在这


里。


【圭璧】美玉。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上



:


下方。璧,古代的一种扁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宋·喻汝砺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者简介】喻汝砺,字迪儒,四川仁寿人。南宋高宗建炎



二年



(1128)


进士,任礼部员外郎。




晓坐天王寺



杳杳天宇凉,月堕星亦稀。



朝晖下檐隙,远色开林扉。



寂坐无物役,隐几或在斯。



旷焉耳目清,拟觉形神归。



混世迹若近,抱冲心独微。



故殿今几 年


?


何人所摩规


?


当时亦倚姱哉,作者良已罢。



快意取一好,于今亮何私


?


不知壮观地,徒使来者悲。



坐顷又成昔,安知今是非


?






【天王 寺】古寺,明嘉靖四十五年


(1566)


重建

< br>;


清康熙五




(1666)


、乾隆十三年


(1748)


迭修,今无存为日址在今温江



县永宁镇

< p>
天王村。



:(


温江县乡 土志·


卷九


)


言天王寺于


“明万



历丙寅重建”


,< /p>


但明万历年间并无干支为丙寅的年份,在万历前



后的“丙寅”只


有嘉靖四十五年。


【杳杳】深远幽暗。


【无物役】不受物欲驱使。


【隐


几】倚 着几案。


【旷焉】开朗。




【抱冲】


持守淡泊的胸襟。


【微】


幽深。


【摩规】


研究规



划。






(ku


ā


)]


美好。


【顷】少时,片刻。



宋·何耕








【作者简介】何耕,字道夫,四川广安人。举人,南宋高宗绍


兴年间 曾任嘉定知府。




暇日与陈楚材游天王寺



陈侯招我古寺行,破椽老瓦烦枝撑。



丹青巨壁置庞下,大士五髻飘华缨。



旁风上雨尘土集,意象落莫无光晶。



近前谛视乃名笔,妙处不减本与琼。



惜哉此地非所托,走卒嘈杂儿童轻。



西邻塔庙本雄伟,弥天老惠新主盟。



撞钟击鼓饭千指,分坐岂无三尺楹


?


何人堪作不请友,参谋行解俱圆明。



从容试以语二士,曰此甚易非难成。



便从游戏出三昧,各借一背相扶擎。



腾空似赴远公约,散花如人维摩城。



都人改观香火肃,雨泪膜拜争投诚。



主人更在好看客,永为道伴终平生。



莫言有我不须你,留取眉毛遮眼睛。



【谛视】仔细观察。




【落莫】亦作落寞、落漠,意为寂



寞 、冷


落。


【老惠】老僧



译。



【圆明】融会贯通,



。惠,通明白事理。



“慧”


,梵语“般若”


的意





【三昧】佛教用语,系梵语音译,又作“三摩地”

< p>


“三摩


提”


,意为使心 神平静,杂念



止息。引申为妙处、极致、蕴奥、诀

< p>
窍等。


【远公】晋高僧慧



远居东林寺,世人称其远公。后泛指有道


行的僧人。


【散花】 天女散花。典出佛教经典《维摩洁经·观众生


品》


:

< p>
维摩洁大士在



丈室中说法时,一天女为了试探会 上大众的道


行,把花瓣撒向他



们。< /p>


[


维摩城


]


指维 摩洁大士的丈室。


[


都人


1

< p>


市中人。





【膜拜】合掌加额,伏地跪拜。


[< /p>


投诚】诚心归服。这


里指




阪依佛法。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宋·孙松寿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者简介】孙松寿,字严老,郸县人。南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


进士,曾任嘉定


(


今四川乐山


)


知府 。




观古鱼凫城



野寺依修竹,鱼鬼迹半存。



高城归断垄,故国霭荒村。



古意凭谁 问


?


行人漫共论。



眼前兴废事,烟火又黄昏。







【鱼凫 城】指鱼凫城遗址,相传为鱼鬼王都,俗呼“古城埂”



位于温 江县城北万春镇鱼鬼村、直属村、报恩村。


1985


年列为成都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近年,经文,物考古部门发掘研究,该


遗址呈六边形,面积


40


万平方米,距今

4300-4000




左右,是 宝


墩文化的中心遗址之一,是成都平原唯一一座平面形



状呈六边形


的早期城址,突出表现了宝墩文化、长江上游地区在



社会历史进


程方面的特征。


2001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垄】土埂。


【霭】云气深远貌。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宋·陆游





郑华钰



选注







【作者简介】陆游


(1125


< p>
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


< p>



(


今浙江绍兴


)


人。南宋孝宗时进士,乾道五年


(1169 )


起,先后任


夔州


(


今奉节


)


、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




等职。淳熙二年


( i17s>


范成大镇蜀后,邀其任幕府参议。淳熙




五年


(1178)

< br>离川。




游三井观



三井久知名,暇日偶一访。



栋宇坏欲尽,基址尚宏壮。



画墙皆国工,烟云俨天仗。



旌旄亚戈戟,佩玉杂弓




太古宝杰作,笔落九天上。



吴生名擅世,睥睨未有让。



规模远有考



,意象豪不放。



最奇老癯仙,骨立神愈旺。



2


3


作者



正文





石格虽少怪,用笔亦跌宕。



两妹淡蛾眉,非复食火壮。



尘埃久侵蚀,风雨无盖障。



好事未易逢,宁能久无恙


?


雍洛劫灰余,妙迹尽凋丧。



斯游恐难继,伫立增惆怅。



【三井观 】


遗址在今温江县万春镇三井村,


俗呼


“三眼井”




【国

< br>工】


国中技艺高超的人。


[


俨< /p>


]


好象真的。


【天仗

]


皇帝的仪仗。


【弓



(ch


à


ng)


】弓袋 。


【吴生】吴道子,唐



代著名画家。


【名擅世】名声


盖世。


【睥睨


( pini )


】眼睛


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癯


(q


ú


)


】瘦。


【洛劫灰】指兵火浩劫。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宋·范成大





郑华钰



选注



【作者简介】

< br>范成大


(1126



1193)



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吴郡

< p>
(


今江


苏苏州


)


人。



南宋孝宗淳熙元年


(1174)


任四川制置使。



晓诣三井




路转市声远,观宽闲古城东



适从红尘来,忽人苍烟丛。



模心倾浓露,芋叶翻微风。



秋阳淡篱落,残暑不必攻



野老熟睡起,日高首如蓬



官身倚官马,君应笑龙钟。








【诣】到。



【宽闲】宽广阔大。


【模】木模花。



【芋】俗称


2


3


作者



正文





芋荷。


[


篱落


]


篱笆。


[


野老】田野老人。




【首如蓬】发乱如蓬。


(



经·卫风·伯兮


}:


“自伯之东,首如




飞蓬。



【 龙钟】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忆菊



古城方便已茫然,飘逸黄花犹自妍。



烽火连天民疾苦,不甘寂寞学陶潜。








【方便城】遗址在温江城北九公里原大观寺西北,相传为汉代


朱遵所 筑。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宋·朱熹





郑华钰



选注







【作者简介】朱熹


(1130


< p>
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


< p>


安,徽州姿源


(


今属江 西


)


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温江道中



温江离省近,民俗尚称饶。



处处是流水,时时当渡桥。



沤麻成白雪,酿酒比红蕉。



底事归心发,惊闻估客挠。









【温江】西魏恭帝二年


(555)< /p>


始置温江县。隋开皇三年



(583)< /p>



人郸县,仁寿二年


(603)


置万春县,大业二年


(606)


又省人郸,唐 武


德三年


(620)


复置万春县,


贞观元年


(62.7)


< br>


复温江县名至今。


[


沤麻


]


温江自古出产大麻,砍下茎杆后剔



除枝叶,扎捆后放人田边专门


用来“沤麻”的麻窖,用水浸泡一



段时间,再在田头晒干后,才


能剥下麻皮 来作进一步的加工。




【白雪】形容 麻皮白洁。


【红蕉】美人蕉。这里用以形容酒。








[


底事


]< /p>


何事。


【桡


(r


á


o)


】船桨


.



2


3


作者



正文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清·张承先




郑华钰



选注







【作者简介】张承先,温江县人,贡生。




2


3


作者



正文





春词


(< /p>


十首选二


)




卜筑罗河水岸旁,相传人号太平乡。



酿成杜酒家家醉,耕得春芜处处忙。






谏花开候暖风时,三幼园蚕尽吐丝。



可怪春光归去速,不堪还作送春诗。









【卜筑】择地建屋。


【罗河】地名。 疑指温江县内螺溪。



清时,


螺溪是马 坝江分流,自太平乡石柱坝


(


今温江县永宁镇大坟坝

< p>
)


分水


南流。


【太平乡】 明时温江县设安谷、长春、维




新、 全集、太平、广福、行义七乡


;


清顺治十六年

< br>(1659)


设维



新、太


平二乡,


康熙初


(1662)


改为三甲


:


自西而北为一甲全集


乡,


自北而东


为二甲太平乡,自 东而南而又西为三甲维新乡。




[< /p>


杜酒


]


酒。相传杜康是最早造酒的人,故 转称酒为杜康。




【棣】谏树,一种 落叶乔木,温江称苦谏,其籽、皮、根均可人药。



春日村居漫 兴


(


二首


)




杨柳青青散晓烟,横波夹道竹篱前。



绿荫记得曾栽插,当日柔条只及肩。





绵芋细草遍春畦,野径萧萧过马嘶。



清冷自知无客到,柴门昼掩竹林西。



【绵芋】亦作“芋绵”


,形容草木茂密繁盛。


【畦


(q


í


)]


】有土埂围着< /p>


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


【昼】白天。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清·郭渐逵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者简介】郭渐透,生平不详。




游三圣寺



三渡过前溪,寻幽路转迷。



传闻僧寺近,还在竹林西。



殿豁诸天迥,云含众树低。



老僧偏好事,煮茗索留题。








【三圣寺】


建于宋代,


故址在温江县城西十 八里处


(


今永盛镇境



)



【三渡】三次渡河。过去温江县内金马河三渡水处 无桥,行人


全凭渡船往来。


【豁】开朗。


【诸天】佛教认为




三界共有三十 二天,


总谓之诸天。


【迥】


远。


【好事】


喜欢



多事 。


【煮


茗】烹茶。


【索】求。




再过大乘院访僧玉明不值



(


集唐诗


)


宛路青青半是苔,昙花不待晓风开。



凭高目断无消息,前度刘郎今又来。








【大乘院】始建于宋代,位于温江县公平镇


:


惠和村。明末毁于


战乱,清康熙八年


(1699)

< p>
重建,以后又加培修,故又名“新庙子”



198 6


年经县政府确定为县内佛事活动点。


[


不值


]




有遇见。


【宛路】


竹名。细长而直,可作射鸟的短箭。


【昙花不待晓风开】昙花多在


夜间开放,且开花的时间极短,故言



“昙花不待晓风开”


[


前度刘


郎今又来】引自唐代诗人刘禹锡

< br>


《再游玄都观


)


诗句


:


“种桃道士归


何处


?


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晨、


阮肇人天台山遇二仙女传说为典。

< p>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清·王瑚





郑华钰



选注







【作者简介】王瑚,镶红旗,三韩人,监生。清康熙二十二


< /p>



(1683)


任温江县知县。




题文殊寺自然琴








铿然石响彻修篁,今古游人叩即偿。



派出无弦音不竭,听如有谱韵偏长。



实缘和寡须韬轸,谩说声希尚隔墙。



时为轻肥医俗肺,等闲面壁溢宫商。








































































曾因遗胜礼空王,传说于今似渺茫。




未闻由抵掌,聆声岂意在循墙。



悬琴漫悼知音少,谢使虚教敖技长。



堪笑当年缛绝唱,却从绮上引清商。







【文殊 寺】唐时初建,明成化九年


(1473)


重建,故址在温



江县


公平镇。相传该寺后壁有自然古琴,游 人鼓掌其下,则有袅



袅琴


音从壁中发 出,称“拍掌听琴”



【铿然】声音响亮有力。



【修篁】


修竹。修,长。


【 偿】满足。言叩石即发音。



[


韬较< /p>


(t


ā


o zh


ě


n)


】隐藏


琴较。较,琴上系弦的小 柱。


[


谩说


]


漫说,别说。


[



]

< br>希罕,希奇。


【宫商】中国古代五声音



阶有宫、商、


角、



( zh


ǐ


)


、羽五级,这里以


“宫商”


指代音乐。


【空


王< /p>


]


佛之尊称。佛教认为世界一切皆空,故称空王。





【温】怒。


[



]


听。


[



]

< br>游戏。


【缛】繁琐。



【却】清 乾隆版


(



江县志》

< br>(


手抄本


)


作“郝”

< p>
,而“郝”不能



作副词,选注者认为这


2


3


作者



正文





是因形似而造成的笔误,今改作“ 却”


,方能理解诗意【绮】绿绮,


古琴名。傅玄


:


“……中世司马相如有绿绮……”后用作琴的代称。


【清商】指清商三调,包括宫调、商调、角调。




题斐竹亭



别业东郊近,伊人宛诸汀。



卫侯歌斐竹,国士美遗亭。



不朽难凭物,精纯惟德馨。



清辉溢栋宇,常忆翠青青。







【斐竹亭】宋代国士苏企先于其在温江县城东郊的别墅“绮


< /p>


园”建有一阁,前有修竹,后有流水,王赏名之“有斐阁”


,并< /p>




(


有斐阁铭


):


“其水汤汤,菉竹猜琦。武公之德,托与在兹。

< p>


圭璧之


质,琢磨成器。愿子百年,惟公是似。< /p>


”后人称此处为



“斐竹亭”

< p>


故址在今温江城东“温江影剧院”后。


【别业】 别



墅。


·


【 诸】水中


的小块陆地。


【汀】水边平地。


[


卫侯歌



斐竹

]


卫侯即西周末年的卫


武公。卫武公名和,曾任周平王卿< /p>



士,据说他年过九十,还很虚


心谨慎, 欢迎批评。


《诗经·国风·



卫风》中 有


(


淇奥


)



:


“瞻彼淇


奥,绿竹椅椅……”


(


诗序》




:



《淇奥


)


,美武公之德也。



【国士

< br>]


宋代国士苏企先。



题双凤桥



流水中分映玉壶,荒区可也号名区。



停骖胜地情无已,试问骑桥凤有无


?


【双凤桥】在温江县城西,跨杨柳江支流凤溪,原名泰安



桥。


清乾隆五年


(1740)


重建,有砖卷洞五孔。相传曾有彩凤常



栖于此,< /p>


故名。


【流水中分】指凤溪、云溪二水分流双凤桥一



桥之下。


【骏


(c


ā


n)


】架车时位于两侧的马。




题培风塔



峻增宝铎迥崔鬼,倚汉玲珑面面开。



佳气不随云影散,文峰耸秀日边来。



【培风塔】故址在温江县城东南今烈士陵园附近。曾学传



《温


.


江县乡土志》


言其


“建年失考”



但据笔者在


《培风塔粗考》



(



《温


江文史》第十辑


)

< p>
一文中的考证,培风塔建于明万历二



十二年


(1584)


。培风塔于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毁。




【峻增


( l


é


ngc


é


ng )


】形容山高。


[



(duo)]


大铃,这里指塔。



【迥】


高远。


【倚汉】倚靠天汉。极言其高。古人称天河为汉,也称云汉、


银汉、 天汉。




题鸳鸯池



寂寂寒塘水不流,暮春青草夕阳收。
























莲房露冷花零落,可记当年有旧游?








【鸳鸯池】在温江县城西凤溪北岸。相传此池夜有鸳鸯来



宿,故名。




题金乌池



极目池塘了夙缘,虚虚渺渺事空传。



金乌浴罢归何处


?


不道名垂如许年。







【金乌池】


在温江县城西原金乌街后。


传说


:


唐高宗梦金乌


集于西川水上,遣使访至此,见乌三足、金色,浴于此池。金乌,


传说中象征太阳的 三足鸟。


【夙缘】


夙因,


佛教认为的前 世因缘。


【不


道】不料,想不到。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清·董新策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者简介】董新策,字嘉三,号得


(ch


ū


)


的斋,四川夹江人,



人籍温江。清康熙三十五年


(1696)< /p>


丙子科举人,三十九年


(l700)


庚辰


科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任陕西宁夏道。




渴选归邀葛瀛芝



同访温泉至培风塔



杖黎同访温泉池



,池水潆洄近可期。



避暑喜邀袁绍饮



,观风时忆召公诗。



云封白塔晴疑雨



,客自金门归亦悲。



回忆旧游伤往事



,不堪衰鬓已成丝。





[


渴选


]< /p>


进宫拜见,接受选拔。这里指作者进京中进士点翰林。


[


温泉


1


在温江县城南凤溪、

云溪合流处有深潭,


其水常温,


县人称为

< br>“温


潭”



“温泉”

< p>
,解放前此处曾建有“温泉公




园”



【杖黎】手拄


9


杖。黎,清嘉庆版《温江县志


)


载本诗时误刊 作


“黎”


,今正。


【潆洄】水流回旋。


【袁绍】东汉



人。

< br>【召公诗】召


公,周武王的大臣姬爽


(sh


ì


)


,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或召伯。据

< p>
(



记·燕召公世家


):


召公在棠树下办



理政事,公正无私,


“召公卒,


而民人思召公之政,


怀棠树 不敢伐,



(



)


咏之,



《甘棠》


之诗。



(


请参见

< p>
(


诗经·国风·召



南· 甘棠》



)


【云封】云气密聚。


【白塔】


培风塔。因此塔


< br>基台为石砌,塔身实心为青砖浆砌抹灰,远望通


身呈灰白色,故县人俗称“白塔子 ”



[


金门


]


金马门,汉代宫门名。


后常用



以指代宫门。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清·向日升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者简介】向日升,字方阳。成都人,人籍温江。清康熙三



十五年


(1696)


丙子科举人,历任 陕西韩城、江南汾水知县。




村庄八 景


(


选二首


)


西轩夜月



林梢倒影上西墙



,坐拥图书夜有光。



攻苦不劳分隙火



,炎蒸且喜纳微凉。



庚楼清兴人同醉



,苏赋尚歌我欲狂。



星女斜明苔径滑



,扶妹随意步横塘。




南浦春烟



烟霭苍茫望欲迷



,更看蒲柳绿猗猗。



阳回枝上惊蝴蝶



,春去林端怨子规。



满地榆钱经宿雨



,悬空素练望朝炊。



门前少立微吟处



,浅水平沙护短篱。








【梢】


清乾隆版


《温江县志》


(


手抄本


)


误书作


“稍”





正。


【庚


楼】


典出


(


世说新语·


容止


):


东晋大臣庚亮与属僚常于南楼歌咏嬉戏,


后遂用“庚公楼”



“庚楼”



“南楼”等指吟咏




欢娱的场所。< /p>


【苏赋】指苏轼的词。


【星女】织女星。



【筇】竹杖。


【椅椅】语尾助词。


【子 规】杜鹃鸟。


【榆



钱】榆荚


(


榆树的果实


)



其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


【宿雨】




.


夜之雨。


【素 练】白绸。这


里用以形容炊烟。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清·朱曙荪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者简介】朱曙荪,字景先,四川乐山籍,自幼随其父侨寓



温江。清康熙五十二年


(1713)


癸 巳科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主考广


西,历任陕西及山西学正、太常寺正卿、通政使司。< /p>




大乘院僧鞋菊



不向山颠与水得,踏花篱下见禅心。



大乘自有高人迹,曲径全无俗艳侵。



月夜步归云屐湿,霜天出定露华深。



远公倒屣陶彭泽,携榼扶筇古亦今。







【僧鞋 菊】菊花的一种,花瓣似僧鞋。


【浔】水边。



【禅心】


佛教用语,意谓心中寂静,毫无杂念。


【远公 】晋代



高僧慧远。代


指高僧。详见前 注。


【倒屐


(


川】倒拖着鞋。据




(


三国志·


魏志·


王聚传》


载,



91


对王聚的文才非常赏识,


一日




中宾客满座,听说王璨门求见,来 不及穿上鞋子,就倒拖着



出门


迎接。 后遂用“倒屐”表示热情迎接。


【陶彭泽】东晋诗




人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磕


k


ē


)


< p>
古代盛酒的器皿。





筇】


竹杖。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元数据逻


辑名称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1


题名



清·王者聘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者简介】王者聘,山东兰山人,拔贡。清雍正六年


(1728)



任温江县知县。




丙辰首夏,同二广文劝农东郊



明经许中美招饮,即席赋此



志士急功名,贪天趋利数。



乐此不为疲,神与形俱朽。



羡君出世资,不与庸夫偶。



识高穷典坟,胸广罗二酉。



莽乏政治才,折腰是所丑。



经济托仁术,相业医国手。洼



起我沉病疾,二竖早却走。



中年厌市 廛


-


,结庐郊野史。



溪东绕门前,傍岸俯垂柳。



深林筑小楼,下以瞰南亩。



曲栏逐幽径,布置良不苟。



异域购奇花,独与梅为友。



客至具盘餐,不时需斗酒。



清风披襟怀,相对坐忘久‘



问以人是非,默默缄其口。



六旬发如漆,养生得枢纽。



惟智为能乐,惟仁为能寿。



君于二者兼而有





碌碌风尘心所否











【丙辰


]


清乾隆一年


(1736)0


【广文】


明清以来泛指儒


学教官。


唐代在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 称广文



先生。清


时,各县设教谕、训 导各一,亦称广文。


【劝农】劝



勉农 耕。这是


旧时地方官吏每年的例行公事。


【明经】本为唐



代科举制度中的科


目之一,宋代废,清代用 明经来别称贡士。



[


利蔽

< p>
(S


ǒ


U)]


利欲聚集< /p>


一处。蔽,指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




【出世资】天资。


【穷】彻底


(


研究


)



【典坟】指 “三坟五



典”


,传

< br>说中我国最早的古籍。


【二酉】本指大酉、小酉二山,



因《太平御


览·荆州记》述


:


“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



后称藏书 众


多为二酉。


【经济】经天济世,指治理国家。



【仁术】医术。


【二


竖】指 病魔。典出《左传·成公十年》关于



晋侯病人膏育、二竖


为虐的故事。


【市座


(ch


á


n)


】商店集中




的地方。窿,清乾隆版


(

< p>
温江县志》


(


抄写本


)< /p>


误书作“座”


(




的繁



)


,今正。


[



]


俯视。


[



]


随便。


【默默缄其



口】闭口不说话 ,言


不随便道人是非。缄,闭。


【枢纽】关



键。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清·冯中存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 者简介】


冯中存,


北直南乐人,


清乾隆 一年


(1736)




辰科进士,



乾隆九年


(1744)


任温江县知县。




题文殊寺自然琴


< br>琴在文殊寺后壁,治东十里,寺居道旁。金云游者鼓掌其下,


则有声从壁中出,袅 袅如琴。今寺已重修,不闻此响矣。览旧志,


不胜慨叹,依原韵和二首。










曾闻遗响振幽篁

< br>-


,有叩即鸣令快偿。



安得余音常缈霭,傅知雅韵庆幽长。



鲁班神技犹传壁,菩萨慧声空面墙。



古寺而今规已变,漫云袅袅协宫商。







































谁说文殊大法王



,壁中泉响属空茫。



遗音妙处凭敲掌



,逸韵生来半倚墙。



岂是天花风鼓散



,须知宝鼎凤吟长。



当年遗事今犹在



,风动竹声似引商。




【金


( qidn )


】全,都。



【原韵】指王瑚诗作用韵。



【鲁班句 】民


间传说文殊寺为鲁班修建。




【天花】天女散花。见前“散花”注释。


[



(bi)]


使。



题斐竹亭



郭外斐亭旧有名,而今仙迹倍铮铮。



景阳桥畔晖光霭,别业堂中雅致清。



风动竹声如鼓掌,江流波底似挥筝。



人门礼拜瞻遗像,国士依稀在两楹。








【斐亭】斐竹亭。


【景阳桥】桥名在温江县城东和宁




街,跨苏溪。


【别业】别 墅。


【国士】宋代国士苏企先。


【楹】堂屋

前面的柱子。



题双凤桥



胜地久传衢道前,一桥中卧两江边。



赤虹照影双双舞,乌鹊横空对对连。



竹实或疑堪共饱,梧枝想是可同眠。



而今彩凤飞何处


?


留得芳名载简编。



【街】大路。


【一桥中卧两江边】双凤桥跨凤溪、云溪二



水。




题培风塔



危峰高峙压江边,宝顶嵯峨在寺前。



四面空灵辉雾日,一枝挺秀插青天。



眠岗地脉孤峦镇,渝水文风峭壁延。



几度迎眸形突兀,鲁班盛事千秋传。







【磋< /p>


(cu


ō


)


峨】 山势高峻。这里用以形容培风塔塔高。


【雾】雨


雪之后转晴。< /p>




【眠岗】眠山。


【渝水】指眠江水系。





题鸳鸯池



彩色珍禽孰与齐


?


竞传交颈萃郊西。< /p>



风流不类群鸥舞,翩戏岂同野燕啼。



自昔曾闻江诸卧,而今无复寒塘栖。



当年往事空惆怅,不见鸳鸯止见溪。



【孰】谁。


【萃】聚集。


【止】仅,只。



题金乌池



池塘闻道有珍禽,江浪浴红在沼心。



胜迹犹传空怅望,波光无影易追寻。



壶天渺渺沙鸥戏,日色溶溶野鸟沉。



史册千秋留此语,金乌传说到而今。



曷【


he)


】怎么。


【壶天】指道家所 说的仙境。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元数据逻


辑名称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1


2


3


题名



作者



正文



清·邹宣臣





郑华钰



选注









【作者简介】邹宣臣,温江县人,清雍正四年


(1726)


丙午科副




(


副贡生


)






:


据清乾 隆十六年


(1751)


版《温江县志》载,邹宣臣为

< p>


丙午


副榜,在


1751


年前而又相距不远的丙午年只可能是雍正四年。而


清嘉庆二十年


(1815)



《温江县志》


载邹宣臣为


“乾隆



丙 午”


副榜,


乾隆丙午为乾隆五十一年


( 1786)


,此时,乾隆版县志已问世三十五


年,因此可以判定 嘉庆版县志所载属误。这里所选的几首均系邹宣


臣与冯中存的唱和之作。



和题文殊寺自然琴







寺傍通衢绕汶篁,游人吊古兴思偿。



到门玉轸形何在


?


拍掌金徽韵却长。



司马无劳频涤瓮,坡公谩说久抛墙。



风吹竹戛如鸣凤,似助清音叶羽商。



































胜迹曾留向梵王,仙灵妙计匪茫茫。



一经丹垩重增宇,遂使丝桐永面墙。



叔夜广陵散已绝,成连海上调空长。



无弦挂壁非关器,识趣依稀似从商。







【通街 】大道。


【汶】眠江古称坟江。


【玉轸


(zh


ē


n)


】玉制的琴


较。较,琴上系弦的小柱。


【金徽】金饰的琴徽。这里用以指琴。

< p>
南朝梁元帝


(


萧绎


)


《咏秋夜》诗


:


“金徽调玉较,

< p>



兹夜抚离鸿。



【司马】司马相如,善操琴。


【涤瓮】典出司马相如


与卓文君当沪卖酒事。


【公】苏轼,字东坡。




【戛


ji


á


)



“戛”的异体字。轻轻地敲打。< /p>


【叶】协。


【梵



王】是佛


教所称大梵天王的简称。这里指文殊菩萨。


【匪】< /p>



非。


【丹至】红


色和白色。这是寺庙常用的两种颜色。


【丝桐】琴。


【叔夜】 嵇康


(224-263)


,字叔夜,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 乐家,是“竹林七


贤”之一。


【广陵散】琴曲,嵇康以善弹此曲 著称。


【成连】春秋时


著名琴师。传说成连与伯牙同往东海中蓬 莱山,闻海水激荡、林鸟


悲鸣之声,伯牙情致专一,得到启发,终成天下妙手。




和题斐竹亭



束发曾闻斐竹名



,遗踪今日更铮铮。



市廛到处随他滚



,流水自如转就清。



东岳由来尊太岱



,炳灵何事携琴筝。



摩挲欲问当年事



,声满园林影照楹。









【束发】


指儿童时代。


古代男孩成童,


将头发束成一髻。



【市



( ch


á


n)


】商店集中的地方。清乾隆版《温江县志》

< p>
(


抄写




)


误书


作“市廛


(


尘的繁体


)



,今正。


[


东岳】泰山。




【太岱】泰山。


[

< br>炳灵


]


鳖灵。原为望帝杜宇之相,因为治水




有功,望帝便禅位于他,改号开明,史称丛帝。


【摩挲】用手抚摸。




和题双凤桥



来往纷纷郭道前



,桥横颇质亘江边。



舒毛舞凤翎方展



,俯首长虹尾尚连。



两水分流真可掬



,一潭圆澈足忘眠。



朝阳自若名犹在



,何日再逢映简编


?





【赑屃


( b


ì


xi


ì


)



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象龟。


【亘


(g


è


n)



横卧。



【两


水分流】凤溪之云溪二水分流双凤桥下。


【一潭】指凤溪、云溪合< /p>


流处的温潭。


【逢】清乾隆版《温江县志》


(


抄写本


)


误书作“逢”

< p>


今正。


【掬】双手捧





和题培风塔



鹫岭谁移县治边


?


一峰飞插古祠前。



平原极目疑亏日,绝顶登临可们天。



地接黎明交崱屴,形符金色脉绵延。



更看堰盖凌空秀,科第联翩藉汝传。



【鹫岭】


即灵鹫山,


或称灵山,


在中印 度。


佛教称灵山为佛




法之地。这里用以指寺庙。


【县治】县城。


【古祠】 培风塔旁原有刘


蜒将军庙。刘蜓,字省吾,明大将。清嘉庆年间,县人建庙于培风


塔下。


【崱屴(


z


è


l


ì)


】耸立。


[


偃盖】高耸。


【藉】凭借,依靠。




和题鸳鸯池



闻到鸳鸯比翼齐



,不知何故集郊西。



想因天地风来鼓



,遂遣灵禽水面啼。



自昔传闻交颈舞



,而今不见并头栖。



破塘淤塞惟鸦噪



,凭吊当年惟止溪。






【破塘】池塘。

< br>[


惟止溪】似应作“止此溪”


,方不与上




重“惟”





和题金乌池



绿沼朱华旧有禽



,飞来此处泛波心。



抵因阳鸟思休沐



,误认虞渊此访寻。



集木梦时同雁落



,金衣浴后共鱼沉。



唐皇特地差天使



,佳景流传说到今。





【朱华】


红花,

指荷花。


三国魏·


曹植


《五公宴》


诗有


“朱




冒绿池”句。


【抵】只。


【阳鸟】传说 金乌为象征太阳的



神鸟。


【虞


渊】古代神话传说日人之处。


【唐皇句】指传说



唐高宗遣使访金乌


事。




4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5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2


3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作者



正文



清·李启芃




郑华钰



选注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作者 简介】李启儿


(p


é


n g)



字秀庵,温江县人。清雍正



十年



(1732)

< br>壬子科举人,


清乾隆十年


(1745)

< br>乙丑科进士,




任陕西怀远、


米脂等县知县。









:


据清乾 隆版、嘉庆版及民国版《温江县志》


,李启儿为



清雍


正壬子举人、


乙丑进士。


因雍正年间


(1723--1735)


并无干支为乙丑的


年份,故乙丑当为乾隆十年


(1745)


, 如此,方不与




雍正十年

< p>
(1732


,壬子


)


相距 太远。




邑竹枝词

< br>(


四首


)




细碾油箍和粪担



,长锄两两复三三。



山歌漫唱齐声应



,打赌争先去种蓝。





隔年编草搭篷庐,护惜烟苗得长无。



三月掘蚕时打岔,趁晴收摘淡巴姑。






廉纤细雨种麻天,男妇招呼尽下田。



莫道儿童无个事,沿田逐雀响麻鞭。






麦草挑齐满屋叉,好将灯下绩新麻。



帽成亲手交郎卖,莫把些钱付酒家。







【油箍 】油枯,油菜籽榨油后成饼形的渣滓,过去温江农村普


遍用作肥料,须碾碎后和粪水一起 施用。


【蓝】即蓝靛,又称寥蓝,


用其叶泡水调和石灰沉淀后可 得染料靛青。清时,温江



县内玉石、


寿安一带产蓝靛,民国时仍有人种植,


1952


年后方未再种植 。本首


写温江农村种蓝靛时施肥、唱山歌等劳动场面。






【淡巴 姑】一作“淡巴菰”


,系烟草的外文音译,源于西班牙语。


本首 写搭草篷、护烟苗、捉烟虫


(


土蚕


)< /p>


、打岔叶、摘烟叶



等一系列

< p>
种烟劳动。


【廉纤】纤细。


【麻】即大麻


(


火麻


)


< p>


旧时温江县主要经


济作物之一,常用撒播法,麻 种上面仅覆盖薄薄细土,故须防麻雀


啄食。本首写点麻时儿童们扬鞭吃喊驱逐麻雀、保护 麻种的情况。


【帽】麦草帽。本首写麦收后叉草、绩麻、编草帽,末句以妻子口


吻嘱托丈夫不要把卖草帽的这一点点钱拿去喝酒,颇具生活情趣。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清·车酉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者简介】车酉,子双岚,温江县人。清乾隆十五年



(1750)



庚午科副贡,曾任河南光州州判,后升知县,病没于开



封。




鱼凫城怀古



混沌留残土,兵戈剩劫灰。




古皇千版筑



,今我万春来。




狐兔巢荆棘



,鱼鬼国草莱。




停骆一惆怅



,野老怪悲哀。








【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这里


< /p>



远古时期。


【古皇】指鱼鬼王。


【千版筑】指夯土筑城。






【万春】


温江县于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县后,

在隋仁寿三




(603)


至大业二年


(606)


,及唐武德三年


(620)


至贞观元年


(627)

< p>
前的这两个


时期曾名万春县。


【鱼鬼国草莱】


鱼鬼王在荒芜之地建国。


【骖


(c


ā


n)



架车时位于两 侧的马。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清·沈裕云





郑华钰



选注



2


3


作者



正文







【作者简介】


沈裕云,


浙江归安人,


进士,


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任温江县知县。



< br>劝农即事


(


四首


)




熟梅天气雨漫漫



,百里平畴水不寒。



吁陌纵横迷去处



,斜穿竹径下轻鞍。






竹阴深处野人家,半插秧田半刘麻。



惭愧老农多厚意,马前擎得一瓯茶。





危桥仄径独登攀,平地何殊百二关。



三水河边三问渡,西行不是爱看山。





重到山村万口欢,马蹄闲驻大江干。



眼前父老知名姓,笑指邻封旧长官。








【刈(


y


ì)


】割 。


【仄】狭窄。


【三水】温江境内金马



河三渡水


旧时无桥,全靠渡船联系两岸交通。

< br>【大江】金马河。


【干】江边。


【邻封】邻县,邻地。< /p>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清·蔡宗建





2


3


作者



正文



郑华钰



选注








【作者简介】


蔡宗建,


湖北监利人,


举人,


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0)



任温江知县。




箐莪书院落成



卜筑城隅曲,繁嚣静不闻。



修篁荫空翠,丛石绣苔纹。



活泼莺鱼地,春风沂水滨。



日新维自得,莫负惜阴勤。







【箐莪 书院】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


建于温江县城东南隅,嘉< /p>


庆十年


(1805)


改为龙王庙,


同治十三年


(1874)


改为文昌宫,


后废。


【莺


(yu


ā


n)


】老鹰。


【沂水】水名,源出山东 曲阜县东南的尼丘。这里用


以指儒学源流。


【日新】天天更



新。典出


(


易· 大畜》


:


‘旧新其德。



(


礼记·大学》


:


“汤之盘 铭曰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


5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所在页码



1


文史资料内容元数据



序号



1


2


3


元数据逻


辑名称



题名



作者



正文



清·葛运际





郑华钰



选注



元数据物理名称





备注







【作者简介】葛运际,字菊田,温江县人,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


岁贡,曾任云南建水州 知州。




过天牙石有怀



何处飞来物

< p>
?


灵奇夺化工。



迹存千古盛,石比半通铜。



莫计今时日,常多古雨风。



可怜兵燹后,无复辨西东。







【天牙 石】


据曾学传


《温江县乡土志》


:


“在金乌池西北。




人地不知几许,高六尺余,周围五尺余。昔有掘之者,风雷骤作。


明末兵资后无存。



【灵奇】灵巧奇特。


【化工】自然



的创造力。


【兵



(xi


ǎ


n)


】因战争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





4


图书名称



历代诗人咏温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