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优秀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909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06: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韩寒杂志)


.







































. .





























.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


103



105






教学目标: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 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 活中


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难点: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 ,你们喜欢画画吗?猜一猜老师画的是什么?老师画的是一种小动物,


它喜欢吃虫子。它 有什么特点?另一只小动物它有长长的耳朵,红宝石似的眼睛,


它是谁?有什么特点?( 简笔画:



小鸡



兔子)



下面,


先让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


我说动物的数量,


你们对应说出他 们的头的个数


和脚的只数。如:



师:一只鸡。



生:一只鸡,一个头,两只脚。



师:一只鸡和一只兔。



生:一只鸡和 一只兔,两个头,


6


只脚。




……



师: 那反过来如果有


5


个头,


16


只脚,该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 古代三大数学趣味题之一,


“鸡兔同笼”



我们来看看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


(这让孩子们猜一猜)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情


境,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二、



出示表格,自主学习



师:

< p>
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经典,


一定有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


这节课我们


就来共同研究这道有趣的数学题


< /p>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以画促思,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事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8< /p>


个头,从下面数,有


26


只脚。鸡


和兔各有几只?




1.


尝试与猜想(分小组合作,活动后汇报、交流)




自学提示:


1


、利用表格进行有序排列。



..








































专业


.












































. .


.







































. .





























.


2


、< /p>


8


个头,鸡和兔各有几只?有几种可能?





/






/






/




3

< br>、怎么判断这些可能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p>
四人小组按照表格模式,探讨方法,并把讨论结果综合在表格里,组长负责


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推荐一位组员上台展示成果并分享方法。




经过同学们的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 且你们善于观


察和总结规律,


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 p>
以上的方法属于一种猜测和推算的过程,



些方法 在对于一些数字简单的题目还是可行的,


但是如果数字较大,


以 上两种方法


操作起来就有些难度了,


我们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来 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我们一


起来探讨一下。




2.


假设与探究



(假设全是鸡)



< br>师:


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


兔子们吓得全都用前面两只脚 捂住耳朵,


站立了起来。


这时,兔子和鸡一样只有两只脚站在地 上。同学们,听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你


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合作探究,师 生再交流)




设计意图: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兴趣盎然。



生:


我们是这样想的:兔子都用


2

只前脚捂住耳朵,用


2


只后脚站了起来,

< br>这时每


一个头就对应着有


2


只脚 站在地上(即可假设


8


个头都是鸡头)


,此时站在地上的


脚的个数是


8


×


2=16


只。



师 :算式里的


8


表示什么?


2

< p>
又表示什么?结果的


16


只脚是什么的脚?



生:


8


表示“假设


8


个头都是鸡的头”



2


表示“每只鸡有


2


只脚”< /p>



16


只脚是站在


地上的脚。而之前数有


26


只脚,少了


26-16=10


只脚,这


10


只脚 是兔子捂耳朵的


前脚,而每只兔子有


2


只前脚,所以兔子的只数是:


10


÷


2 =5


只,鸡的个数是:


8-5=3


只。



师:



10


÷


2=5


”式中的

10


表示什么?


2


表示什么?



..








































专业


.












































. .


.







































. .





























.


生:


10


表示兔子抬起捂耳朵的前脚,


2


表示每只兔子有


2


只前脚,



10

< p>
÷


2


表示兔


子的数量。< /p>



师:以上的方法就是假设法,假设全是鸡,先算出脚的假设总数 ,然后对比实际总


数,再用少了的脚数除以


2

< br>就可以算出兔子的数量了。



(假设全是兔)



< br>师:鞭炮声停了,兔子们都把前脚放回到地上,这时所有的鸡看到兔子被鞭炮声


吓 倒,都笑得站不稳,用两只翅膀撑到地上,变成了鸡好像也有


4


只脚的样子。你


又想到了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生< /p>


2


:我们是这样想的:鸡都把翅膀撑到地上当“脚”了(即可假设


8


个头都是兔


头)

,这时地上的脚的总数是


8


×


4= 32


只,但实际上只有


26


只脚,多出 来的“脚”


32-26=6


只,多出来的这

6


只“脚”实际上是鸡的翅膀来的,每只鸡有


2

< p>
个翅膀,


所以鸡的个数有


6


÷


2=3


(只)


,兔的个数有


8-3=5


(只)





师: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

< p>
我们可以把刚才的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


“假设法”

< br>——假设怎么样,然后怎么样。经过这两道题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假设


全是鸡,就会先求出兔的只数;假设全是兔,就会先求出鸡的只数。



四、课堂检测、能力提升。



1


、龟鹤同游,共有


40


头,

< br>11


只脚,龟鹤各有几只?



2


、一队鬼子一队狗,两对并成一队走,数数头有


80

< p>
个,却有


200


条腿走,请


你仔细算一算,多少鬼子,多少狗?



3

、全班有


46


人去划船,共乘


12


只船,大船每只坐


5


人,小船每只坐< /p>


3


人,


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 p>


五、课堂总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那些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猜测法、列表法、假设法。



六、课外 拓展。


(渗透文化,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穿越时空回到


1500


年前。在一间



介绍古代三大数学趣:鸡兔同笼,白买酒,信点兵。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猜测














假设全是鸡























列表














2


×


8< /p>



16


(只)







































26



16



10


(只)



..








































专业


.












































. .


.







































. .





























.






















假设














4



2



2


(只)



































兔:


10


÷


2



5


(只)


































鸡:< /p>


8



5



3


(只)







篇二:新人教版四年级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





教学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


103-105


页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 是产生了许多位数


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


《子算经》就是其中 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


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让我们一起去看 看吧!




(电脑出示)今有雉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


、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谁愿意试着说一说!



生:这道题的意思


就是:今天有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上面有< /p>


35


个头,下面有


94

< br>只脚,问鸡和兔


各有多少只?




师:大家同意吗?




(电脑出示)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


从下面数有

94


只脚,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全班齐读)




3


、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 的问题。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出示例


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


8


个头 ,从下面数,有


26


..








































专业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