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案例
-
2012
·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教学案例及反思
房县实验小学
魏正华
设计理念:
< br>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数学广
角“鸡兔同笼”问题。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本节课依据“从生活
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
念设计一条主线。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
的数感。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用数学的眼光
去观察、
思考、解决周围的问题。通过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
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
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猜测法、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
< br>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
法
,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
握解决问题
的方法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
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一方面培养学
生逻辑推理能力。
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本节课借助
《孙子算
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原题进行介绍,并通过学生冥思苦想该问题的画面激
发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兴趣。由于“鸡兔同笼”原题的数据较大,不便于学生进
< br>行探究,
所以教材以化繁为简的思想为指导,
先在例
p>
1
中安排一道数据较小的
“鸡
兔同笼”
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的方法。教材先让学
生利用列表法来解决问题,
再向学生介绍“假设法”和列方程的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经验,逐步
探索不同的方法,
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p>
通过合作交流学习,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
验,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
这之前,学生在五年级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接触过类似的问
题,尝试过用方程解决这
样的问题;奥数题中也有专门类似的问题研究。因此,
教学这一内容时,
学生的程度会参差不齐。
学生虽然对这个问题不是很陌生,
所
以找准有效的连接点,是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
、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
、了解“鸡兔
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1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
数学家和
许多部数学著作,
《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
< br>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
今
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
.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试着说一说。
师:这道题的意思正如同学们所想的一样,也就是:(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
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
94
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
.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正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
从古书中的原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文<
/p>
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
欲和探究欲望,
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
垫。
二、合作探索,主动构建
1
.出示例
1
师:
为便于研究,
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
入手,
把题中的
“
35
个头”
和
“
94
只脚”
分别换成“
8
个头”
和“
26
只脚”,就变成了例
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
面数,有
8
p>
个头,从下面数,有
26
只脚,鸡和兔各有
几只?
2
.理解题意
师:“从上面数,有
8
个头;从下面数,有
< br>26
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
3
.尝试、探究
1
)、猜测、列表法
师:猜一猜鸡和兔可能有多少只?(生猜)
师:“有了大胆的猜想才会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
师:刚才,我们是在随意猜,其实还可以有顺序的来猜。(课件出示表格)
鸡
兔
脚
8
0
16
7
1
18
6
2
20
5
3
22
4
4
24
3
5
26
2
6
28
1
7
30
0
8
32
师:
如
果先猜有
8
只鸡和
0
< br>只兔,
就有几只脚;
和题目中
2
6
只脚相不相同?这
说明了什么?怎么办?如果再猜有
7
只鸡和
1
只兔,
p>
就有几只脚,
脚的只数怎样?
(还少);如
果把兔的只数再增加
1
只,鸡变为多少只,脚有几条?发现了什
么
了?师: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鸡和兔的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
每增加
1
只兔、减少
1
只鸡,脚的总只数增加
2
只;反之,
每减少
1
只兔,增加
1
只鸡,脚的总只数减少
2
只。这个
2
是怎么来的呢?
按照这样的方
法试下去,能不能得到鸡和兔的只数呢?你们感觉这种方法怎
样?
生:当头和脚的只数较多时,用一一列举不容易找出答案,我们有研究新方法
的必要。
【设计意图】
通过列表法,让学生寻找这道鸡免同笼的答案,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激励他们自主探
究数学问题的动力。
2
)、假设法
A
、假设全是鸡
师: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试着列算式,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
生对着自己写的算式说想法: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就有
2
×
8=16
只脚,而笼子
里实
际有
26
只脚,这样就少了
26
-
16=10
只脚,需要把鸡换成兔,而
p>
1
只兔比
1
只鸡多
2
只脚,这样就有
10
÷
2=5
只兔,鸡的只数就是
8
-
5=3
只了。
师: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口头检验。
B
、假设全是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