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鸡兔同笼

绝世美人儿
695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07: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扎针灸)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3.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已了解方程的基 本概念和性质,并能熟练解二元一次方程,也能整体


系统地审清题意,能从具体问题的数 量关系中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二元一次方


程组


;


学生也基本能够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 p>
正处


于少年期,已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培 养他们


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

< br>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看


法,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激情


.


二、



教学任务分析:



基于以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特制定以下教学任务:



1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技能;



2



使学生掌握 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


验运 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


的有效数学模 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 /p>


、进一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 br>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

< br>4


、通过



鸡兔同笼



,把同学们带入古代的数学问题情景,学生体会到数学


中的





;进 一步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显示数学教学的实际价值,培养


学生的人文精神;


通过对祖国文明史的了解,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为中


华崛起而学习的信心


.


教学重点



根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


教学难点



1


、读懂古算题


;

< br>2


、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 p>
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


典型例题;


- 1 -


第三环节:


闯关练习;

< br>第四环节:


反馈练习;


第五环节:


感悟和收获;


第六环节:


作业布置


.



第一环节:引入课题



活动内容


1


:例


1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


各几何?



提问:



1




上有三十五头



的意思是什么?



下有九十四足



呢?



< p>
2


)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



(说明:多媒体展示



鸡兔同笼



问题后,说明该问题是古代著名的



难 题




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思考,后讨论,然后找


学生说出他的解题思路

,


写出解题过程,


让学生讨论对不对,

< br>有没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


最后在学生充分


讨论的基础上 ,老师用多媒体课件,给出正确的答案


.



1.


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解:设有鸡


x


只,则有兔(


35-


x


)只


,




2


x

< br>


4


(


35


x


)



94


.


2


x



140



4


x



94


.




2


x




46


.


x



23


.


35



x



12


.



所以有鸡


23


只,兔


12



.


小结: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优点:



思维便捷些


.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不足:计算较复杂


.


2.


用二元一次方程求解:



解:设有鸡


x


只,兔


y


只,则



x


+


y


=35,









2


x


+4


y


=94.











×


2,





2


x


+2< /p>


y


=70 ,







②-③


,









2


y


=24,



















y


=12,









y


=12



代入①,得


x


=23.


- 2 -


所以有鸡


23

< p>
只,兔


12



.


小结: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优点:思维快速简单


.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不足:计算复杂些


.

< br>活动目的:


体会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维过程,


通过 比较算术方法、


列一元


一次方程方法、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从而感受方程模型


思想的 必要性和优越性,


并从列一元一次方程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中,


领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思维方式的简洁明了性和在解一 些等量关系


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时体现的优越性


.


活动实际效果:


这样,


一方面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 中,


强化了方程的模型思想,


并通过比较,感受了列二元一次方 程组的优越性,培养了学生列方程(组)


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将 解方程组的技能训练与实


际问题的解决融为一体,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提高 学生解方


程组的技能


.


活动内容


2


:随堂练习


1


列方程解古算题:



今有牛五、


羊二,< /p>


值金十两;


有牛二、


羊五,


值金八两


.


牛、羊各值金几何?


(在引例及例题的基础上,


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列二元一次 方程组解决实际问


题的方法,此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


当然由于本题是古文,可以先找学生说出题


目的大意:

< br>5


头牛、


2


只羊共价值


10







2


头牛、


5


只羊共价值


8


< p>




每头牛、


每只羊各价值多少





?在题的结果上强调只要分数表示即可;


要 学生


板书整个解题过程


.


< p>


解:设每头牛值





x



两,设每只羊 值






y




,


则有方程:



< br>5


x


+2


y

=10 ,






2


x


+5


y


=8.












×


2,< /p>





10


x


+4


y


=20 ,







×


5,





10< /p>


x


+25


y


=4 0 ,






-



,





21


y


=20,


解得







y


=


21


20


,









y


=


34


21


20< /p>


21




代入② 得:


x


=


20


21


34


21


.

所以,每头牛值






两,设每只羊值






.


活动意图:让学 生通过练习巩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技能。



- 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