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套(完整)教案
-
第
一
章
认识大州
教
案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时区
【学情分析】
: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
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
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
对
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
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
< br>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
1)
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了解时区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时区换算。
【教学过程】
:
【板书】
:
开学第一课
目标一: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
方法:与学生课聊
如:1)请几位学生叙述假期作了哪些有意义的事?
(依据回答,做一些引导和肯定,如果有外出旅游的经历,可
引导叙述有哪些人文
风情,地理事物等)
2)介
绍各班的成绩状况,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向周围的同学学习。
3)谈论学习地理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一些总结,板书如下)
【板书】
:一、地理学习方法
①
预习并认真听课
②
及时完成作业
③
增加知识,进行课外阅读
目标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趣味提问
如:
1
)小明接爸爸回家
小明的爸爸在日本从大阪回北京,
通知小明
9
点钟去机场迎接,
< br>8
点
30
分时,
小明正
准备出门,却发现爸爸正站立在门口,小明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怎么回事
呢?
2
)
NBA
直播的时间差
NBA
球赛一般在大城市的晚上开始,
每次看到姚明上场的时候
都是当地万家灯火的时
候,可我们中国正好是上午时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3
)妹妹比哥哥早一天过生日
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妹妹出生在
5
月<
/p>
4
日,哥哥出生在
5
月
5
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呢?<
/p>
(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
生的兴趣,引导出“地方时”的概念)
目标三:了解地方时的概念
方法:提问引导法
过程:1)阅读课本第三页的“阅读活动题”
2)提问:为什么会有地方时的产生?
(人们习惯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作为一天中
的
12
时,
依据太阳高度确定各个时刻
,
不同
经
度
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地方时)
3
)提问:由上面的知识,地球有
360
°经度,地方时是不是就有
360
个呢?
(引导学生思考时区的划分:
每
15
°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
每个时区只有一个地方时,
以
中
央
经
线
的
地
方
时为准;
每隔
一
个
时区,
时间相差
1
小时;东边的时间
早
于
西边的时间。
)
【板书】
:二、地方时的概念
1
、
不同
经
度
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地方时;
2
、每
15
°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
3
、每个时区只有一个地方时,以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为准
;
4
、每隔
一
个
时区,时间相差
1
小时;
东边的时间
早于
西边的时间。
目标四: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方法:练习巩固法
过程:1)由“小明接爸爸”的故事知道,北京时间要晚,大阪的时间要早,北京在大阪的
西面,因此:
知道东面时间,算西面时间,要
减去
时差数;
知道西面时间,算东面时间,要
加上
时差数。
2)由
“妹妹比哥哥早一天过生日”的故事知道,妹妹出生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
哥哥出生在
西侧。
国际日期变更线
西侧
东侧
减去一天
加上一天
练习:
0
8
年北京奥运会定于8月8日
20
:<
/p>
00
举行开幕式,
请问加拿大多伦多这个
城市的人们
该什么时候收看直播?(对照第四页世界时区图)
(作业计算步骤:
由北京向东过日期变更线至多伦多共有
11
个时区,相
差
11
个小时;
故北京时刻要加上11个小时,多伦多时刻为
8
月
9
日7:
00
由西侧
向东侧过日期变更线,减去一天,故多伦多日期应该为
8
月
p>
8
日
多伦多直播
时间应该是
8
约
8
日
7
:
00
)
【板书】
:三、时间换算
1
、
知道东面时间,算西面时间,要
减去
时差数
知道西面时间,算东面时间,要
加上
时差数
2
、
国际日期变更线
西侧
东侧
减去一天
加上一天
教学总结:
第二课时
亚洲和欧洲的位置及地形特征
【教学目标】
:
1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
)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
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
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重难点】
:
1)
确立地理位置的方法
2)
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
【板书】
:
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目标一: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方法:趣味引导识图法
如:
1)由“亚细亚”和“欧罗巴”
两大洲名称的来由,引导学生观察第二页中得分层设
色地形图,找寻相关位置。
(
“亚细亚”和
“欧罗巴”
,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
山脉—土耳其海峡;
)
2)亚欧大陆的分布范围。
p>
(面积分布最广的大陆:
5000
多万平方
公里)
3)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本初子午线~
180
°经线
→
主要在东半球
赤道附近~北极圈内
→主要在北半球,地跨热、温、寒三个温度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
靠北冰洋,西接欧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
美洲相望,西南通过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p>
)
4)请同学们自己分析一下欧洲的地理位置
(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面地中
海,东接亚洲,西南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非
洲相望。
)
【
板书
】
: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
1
、
洲名的由来
2
、
亚欧大陆
3
、
亚洲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4
、欧洲的地理位置
目标二: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方法:读图分析法
过程:
1
)
观察图
1-1
,由颜色的变化总结亚洲的主要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找寻主要的山脉和高原;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
)
、伊朗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
2
)观察亚洲的地形的变化。
(中部有高大的山脉和高原,四周有低平的平原;
珠穆朗玛峰:
8844
米,死海湖面:-
400
米,相对高差大;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观察亚洲河流的分布,总结地势的特征。
(主要河流有:
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澜沧江)等;
注入印度洋:印度河、恒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等
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 br>共有的分布特征:由中部高原高山区向周围发散流入大海→地势中部高,四周
低)
4
)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低处:死海;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世界最大的湖:里海;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
东部和东南部有一系列的岛屿和群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马来
< br>群岛等)
【
板书
】
:二、亚洲的地形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目标三:通过教材中阅读资料和分析资料总结欧洲地形特征
方法:小组讨论法,练习巩固。
过程:
1
)阅读第
5
页到第
6
页的内容,分析欧洲的地形特征
;
(由图
1-6
,看出欧洲小于
200
米的地面比重约占
57%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读图
1-5
可看出欧洲平均海拔是个大洲中最低,同学们可以算出各大洲的
相对
高差,比较分析→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小;
在图
1-1
种找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
山脉,由山脉分布分析→欧洲地
势的特征:南北高,中间低。
)
2
)练习:填表欧洲和亚洲的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度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面起伏小,相对高差小
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山地为主
平原为主
地形分布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南北高,中部低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
【教学总结】
:
第三课时
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河流、国家和人口
【教学目标】
:
1
)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
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
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能力。
2
)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
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3
)读“亚洲人口分布图”
,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
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
组成,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
【重难点】
:
1
)亚洲的各种主要气候的分布以及季风气候形成原因;
2)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亚洲和欧洲河流的分布特征。
【教学过程】
:
【板书】
:
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目标一:了解亚洲的气候分布及形成原因
方法:问题探索法
过程:
1
)亚洲南北跨了那几个温度带?
(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带,北温带、
北寒带的范围很广)
2
)亚洲的气候种类很多,主要有哪些?
(亚洲的气候很齐全,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其他均有;
北回
归线附近(由西向东)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br>东部沿海地带(由北向南)
:冰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p>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最广泛的两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3)亚洲的东部收季风的影响非常显著,为什么呢?
(读图
1-8
和图
1-9
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征:
p>
夏季风
冬季风
发源地
太平洋、印度洋
西伯利亚、蒙古高原
风向
东南风、西南风
西北风、东北风
气流性质
(温度、湿度)
温
暖湿润
寒冷干燥
对气候的影响
带来湿热的降水
降温,干燥少雨
因西南风的影响,印
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的“雨极”
)
4)亚洲的温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降水和气温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读图
1-10
可知:<
/p>
气温年变化增大,
降水量减少→陆性逐渐增强,
< br>受温带大陆性
气候影响显著。
)
【板书:
】
三、亚洲的气候
1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
、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目标二:认识欧洲的气候
方法:对比分析法
过程:1)思考第9页活动中第3题。
(利物浦和漠河所属的气候带不同,利物浦受海洋性气候影响
显著,而漠河受
大陆性气候影响。
)
2)分析对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
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年较差小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较差大
降水
降水分配均匀
季节变化大
成因
受大陆影响明显
受海洋影响明显
3
)分析欧洲为什么会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
(引导思考第9页第4题)
4)分析出第5题的气候类型。
p>
(欧洲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
p>
【板书】
:四、欧洲的气候
1、温带气候为主;
2、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目标三:了解亚洲和欧洲的河流分布
方法:读图辨认法,资料分析法
如下
:
1
)观察亚洲的河流流向:发源于亚洲的中部,呈放射状流入
四周海洋;中部干旱区
域大,多内流河。
2)阅读
11
页活动材料,分析欧洲河流的特征。
(欧洲地域狭小,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河流短小,多发源于南部山区,流入附近
海洋;
欧洲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河网密集,流量充沛;
欧洲的河流的通航能力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重要的两条河流:莱茵河和多瑙河。
)
【板书】
:五、亚洲和欧洲的河流
1
)亚洲河流的特征:
2
)欧洲河流的特征:
河流短小,多发源于南部山区,流入附近海洋;
河网密集,流量充沛;
河流的通航能力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目标四: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国家和人口
方法:重点标记法
过程:1)亚洲是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亚洲有6个。欧洲人
口
7.27
亿,城镇人口比重高,人口密度最大,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
2
)亚洲的国家很多
,很多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如中国,印度等;有些国家是单一
民族国家:如朝鲜,日本等
【课堂总结】
:
个
案
第二节
非洲
【课
时】
:
2
课时
第一课时
非洲的位置及地形
【教学目标】
:
1)了
解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2)了解非洲的分区概况以及非洲主要人种的分布。
3)了
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区及分布。
【重难点】
:
1
)非洲的地理位置。
2)非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过程】
:
【板书】
:
第一节
非洲
目标一: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了解非洲的分区概况及非洲人种的分
布
方法:趣味讲解法,读图分析法
过程:1)趣味讲解非洲的地理事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陆,
在这片大
陆上存在着一系列离奇的地理现象:
在这片
大陆上,有世界上最
大最干旱的沙漠,也有大片大片的原始的湿热的热带雨林;有着世界上最
长的壮观的大峡
谷,也有着屹立在赤道旁的高耸入云的绮丽多姿的雪峰;这是一片干涸的土地,
饥馑来临
时遍地饿俘,这又是一片富饶的大陆,黄金,石油,金刚石遍地都是;这里是落后的
标志
,也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起源地。那么非洲到底是怎样一片大陆呢,请同学们自己了解去吧,
我们的课本中有你想要知道的知识。
)
2)读图
1-16
< br>,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p>
经度:西经
20
°~东经
< br>60
°→
在东半球的西部
纬度:
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隔着直布罗
陀海峡与欧
洲相望,东北部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p>
)
3
)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非洲有
54
个独立国家,
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 br>
二战以前:除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很多国家成为殖民地
非
洲主要可分为:北
非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北非以白种人为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
的故乡)
p>
【板书】
:一、非洲的地理位置
1
、非洲的地理位置:
2、国家最多的大洲:
目标二:了解非洲的地形
方法:读图分析法
过程:1)读图
1-17
,分析非洲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