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的作文200字10篇

温柔似野鬼°
507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07: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依依东望)


写读后感的作文


200



10




< br>写读后感的作文


200



1



这个故事:从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了一个泼猴开始 写起,描


绘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动人故事。




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下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


这期间经


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每次遇难 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



后才圆满地取回了真经。




孙悟空是一个“天不怕, 地不怕”的猴子,却为了师傅的安危,


他奋不顾身、大智大勇,以及凭借他超凡的本领, 圆满成功地化解了


每一次灾难。他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




读了以后,

< br>我从中悟出许多道理,


我们应该好好读书,


多读好书。< /p>




写读后感的作文

< p>
200



2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


里面讲了骑着白马的唐僧,


会七十


二变的孙悟空,大耳朵的猪八戒,还有勤劳的沙和尚,四人西天 取经


的故事。



< p>
读了这个故事我有很多感触。书里的四个人他们团结,友爱,合


作,一起战 胜妖魔鬼怪,上西天取经。我要向他们学习这种精神。




我们还要坚持到底,做事不能半途而废,碰到一些事不退缩,勇


于去战胜困难。


书里的人因为坚持不懈才能到达目的地,


学习上 我们


如果碰到题目有困难,要擅于思考,而不是一开始就放弃。




还要乐于助人,


帮助同学捡垃 圾,


借橡皮啊等等小事……这本书



1


很经典,我要多多的看这类的书籍,充实自己,又能学到很多做人做

事的道理……




写读后 感的作文


200



3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西游记》连环画册,图片、内 容丰富多


彩、画面生动逼真。




我看了这本书后,师徒四人各有各的性格。唐僧一心向佛,孙悟


空勇敢机智,


猪八戒贪吃贪睡,


沙和尚忠厚老实,


我最喜欢孙悟空了,


他本领最大,会斤斗云,一个斤斗十万八千里,他有一双 火眼金睛。


能识别妖魔鬼怪,他又有三头六臂的本领,特别是他的七十二变:变


松树、变石头……




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有:黄风岭、三打白骨精、


玄英洞……不怕 困难,团结协力,取了真经。从这个故事我领会到在


学习上,要努力刻苦,不怕困难,最 终也能取得“真经”




< /p>


写读后感的作文


200



4



今年暑假,


电 视上到处都在热播着西游记,


于是我把四大名着


《西

< p>
游记》这本书看了一遍。



< p>
里面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神通广大,


他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


还有


一双火眼金睛,


能分辨出是人还是妖怪,


所以孙悟空能降妖除魔为民


除害,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没有 沙和尚的帮助。




孙悟空抓 妖怪也就不会那么顺利了。


猪八戒虽然看起来又笨又傻,


但他力 大无穷于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


唐僧虽然不能降妖除魔,


但< /p>


他慈悲为怀。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唐僧带领着徒弟,取得了真经。




2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一件事大家必须齐心协力,


团结一致。

< p>



写读后感的作文

200



5



今天,我读完了《西游记》这本书。它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


尽千辛万 苦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 四人分别是:唐僧、悟空、八戒、悟净。唐僧是一个很执着善


良的


`


人,但是有时有点傻,分不清人妖。悟空淘气、调皮、本领高


强,勇敢、正义,但有时喜欢卖弄自己的本领。他非常明白:


“妖精

< br>吃人本性不会变,你今天救了他,他明天也不会放过你。





八戒贪吃贪睡,有妖精打就来精神,但本领不够 高强。他迷恋女


色,爱上了高老庄的翠兰。


在取经的路上经常打 退堂鼓。悟净忠厚老


实,能吃苦耐劳,武功一般,能配合工作。




我最喜欢的是悟空了。因为他武艺高强。今后,我要认 真学习本


领,做一个有用的人。




写读后感的作文


200



6



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其实在那个年代 看来是有些带有谋反意味


的书了。作者很巧妙,隐晦地提出了一些他对所谓朝廷的看法。 天宫


就是现实中朝廷的隐射。




记得孙悟空刚摆出齐天大圣的旗号之时,


天庭便派下人来,


让他


做宫。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就是招安。朝廷对于有影响力民间组 织或


个人所采取的办法,无非两种,招安或绞杀。




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若不能收已用,那便除之而后



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