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认识钟表》(整时)教学案例

余年寄山水
520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17: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美丽时光)


“厚积”才能“薄发”




































一上《认识钟表》


(整时)教学案例



《认识钟表》


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是一堂概念课,


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接触钟表 ,关于时间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如学生起床,上课、下课、吃饭等都是在


一定的时间 里进行)


,但是要让起始阶段的孩子概括出看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

12


,时针指


着几就是几时”


,并 能很好的认识和运用整时,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运用好教材,利


用具体生活中的例 子让一年级学生感受到抽象概念的意义呢?我采用了


“举三反一”


法,



先进行厚积,再薄发。



一、感性积累各种例子



(一)积累钟面的知识



1

< p>
、师:


我们先拿出钟面模型,钟面上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仔细看一看,动 手拨一拨,



看谁发现得最多。



1



、把自己的发现轻声说一说

< p>


2



、同桌交流



2


、老师把这个钟面模型放大(出示)说说 钟面上有什么?




1


:有三根针。



师:这三根针分别叫什么?(时针、分针、秒针)


< p>
师:哦,连秒针也知道啦,真了不起!我们今天先不学,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再进一步



去研究秒针。



师:我们可以怎么样来区别时针和分针呢?


< br>生


2


:可以根据长短,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3





12


个数(一起来看一看)




4


:有


12


个大格



师:两个数之间 称


1


个大格,这里真的有


12


个大格吗?一起来数一数。



3


、旋转方向。你知道时针、分针是朝怎么样的方向一刻不停地走的吗?(出示钟表转

一转)



思考: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实物钟、模 型钟等。设计了探索性、开放性的问


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看一看、摸一摸、拨一 拨、转一转等一系列活动,发挥学生多


种感官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 br>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


学生。尝试完成了观察钟面、了解钟面。钟面的认识为概念的学习积累了第一步的知识。



(二)积累整时的知识、



积累整 时的知识,我分了两步:第一步,让学生动手摆出整时;第二步,让学生读出整



时。从动手摆到看着钟面读出来,层层深入。



1


、摆出整时



(出示没有时针、分针的钟面)那你们看老师这个钟面上你想说什么?




1


)生:没有时针和分针。



师:从三根小棒里选出两根,一根表示分针,一根表示时钟。把表示分针的小棒高高



举起来,把表示时钟的小棒也举起来,为什么?(长的是分针 ,短的是时针)




2


)在钟面纸上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间,有困难的可以同桌帮忙,摆好后并轻声说




这个时间你在干什么?




3


)展示学生摆的典型钟表,



9


时、


12


时、


1


时)




4



(检查)师:你摆的 是几时,



9


时)大家同意吗?(写下


9


时)





1


师:摆的也是

< br>9


时的请举手,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生:分针指着


12


,时针指着


9< /p>


,就是


9




师:


(说得真好)你呢?



师:你摆了几时,你是怎样摆的,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那


12


时呢?谁来说说


思考:


数学的根源是常识,


为了 真正的数学及其进步,


普通的常识必须要系统化和组织


化。


认读钟表这一内容在课堂里是第一次接触,


但大部分学生都有看表的 经验,


即已成为普


通的常识。


这节课上 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摆自己最喜欢的时间这一操作活

< br>动,


将普通的常识总结为数学化的规律。


通过动手摆这个 环节的设计,


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


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然地应 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当然,


也有个别学生不认识时刻,所以摆< /p>


不出来,


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


认真 地看其他人摆。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看钟表上的时


刻有了更深的 印象。为准确读出钟表上的整时积蓄力量。



2


、读出整时




1


)你们班主任老师一天是怎么样安排的呢?




2


)出示老师起床、吃 饭、回家的照片。




3


)再出示每幅图的钟表



师:那她是几时起床,几时吃中饭,又是几时回家的呢?



生:


6


时起床



师:大家同意吗?你是怎么看的?



生 :分针指着


12


,时针指着


6


,就是


6


时。



师:你讲得真完整,谁也能这样说?



师:那,吃中饭呢?




生:


11





师:你是怎么看的呢?


< p>
师:回家是


5


时你又是怎么知道?



师:这是你们班主任老师一天里安排的时间。



思考: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最亲近的人,让学生看老师的照片,


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这是


孩子们愿意做,


也喜欢做的事情。


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刚才摆自己最喜欢 的时间,


吸收与自己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信息,


进行自主学习。


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


尤其是尚未学


习 的知识,


对他们来说是激动人心的,他是在享受,享受学习带来的骄傲。


让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为概括总结方法积蓄力量 。



二、认识概念


< br>师:仔细观察这些钟表有什么相同的特点(生:分针都指着


12

< br>)



师:这可真是个伟大的发现,谁也发现了,好,你来说……


< /p>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是呀,我们刚才认识的钟表分针都指着


1 2


,像这样的时间我


们称


< p>
为整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来认识整时的呢?(指着钟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生:分针指着


12


,时针 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是这样的吗?(指一指钟面)你可真厉害,谁也能这样说



板书:分针指着


12


,时针指着几,就 是几时



师:上面的钟表都是这样的吗?你能举个例子吗?


< p>
师:


2


时,闭上眼想一想,脑子里马上出现……< /p>


8


时呢?



4< /p>


、师:


(指着上面的


6

< br>个钟表)我们再仔细观察:哪个钟表最特别了?




1



6


时的那个, 因为时针与分针成一条直线。


(你讲得真好)




2

-


-


-


-


-


-


-


-